【议题式教学】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展开阐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文化本质与功能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两目。第一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的特点:第二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的当代价值,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理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 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2.科学精神::辩证看待中华传统文化,进而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科学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法治意识: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取缔腐朽文化。了解政府运用法律法规确立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等。
4.公共参与:主动学习、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教学难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图文分析《航天员的传统文化情结》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徽章设计融入敦煌飞天纹样》
思考:这些航天细节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传统文化如何助力现代科技发展?
教师导入:中国航天的传统文化情节中认识中华优秀传文化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第一幕: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内容及特点
议题一:从航天实践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
议学情境一:图文分析《长江流域(屈原《天问》)与黄河流域(敦煌飞天)共同孕育“问天”精神》并阅读材料《各族共筑航天梦》、《包容性吸收世界科技精华》
内蒙古牧民“三易旗府”支援东风航天城建设,各族共筑航天梦。
为助力国家航天事业,额济纳当地干部群众与牧民多次举家搬迁。1958 年 3 月起,因建设导弹试验靶场的需要,在不到两年时间里,额济纳旗政府历经三次搬迁,4000 多名牧民、10 万多只牲畜搬离宝日乌拉。将 6 万多平方公里的优质牧场奉献给国防事业。在这片让出来的牧场上,东风航天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崛起。
2025年7月18日,“红厅论坛·中墨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论坛期间,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了《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基石》智库报告。 报告指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彼此。“随着交流互鉴的不断深入,不同文明之间的‘陌生感’会逐渐减少,这也将更加有利于本国自身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墨西哥经济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雷纳托·巴尔德拉马表示,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建立在军事扩张和工业化基础之上,而中国提供了另一种方案,例如文化共生、多元文明对话与相互理解。“我们希望未来中国与拉美,特别是与墨西哥能够进一步加强多种类型的交流合作,为百姓增进福祉,更好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议学问题:结合上述议学情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什么特点?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议学小结: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劳动中创造)
(2)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自身的创新变革),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3)中华文化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自身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议学情境二:
议学问题:从中国航天实践中分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小结: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①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②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③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对点练习:1、下列句子体现的核心思想理念是什么?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3)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论语》
(4)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正气歌》
(5)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
答案提示:
表现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哪些方面?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3)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义田记》
(4)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
答案提示:
表现在中华人文精神的哪些方面?
(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礼记·礼运篇 》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第二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议题二:从让群众深度解宋韵文化和其传延至今的文化价值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议学情境三:阅读材料《航天器命名的文化博弈》
中国探月工程中航天器的命名“神舟”“北斗”“嫦娥”“夸父”“天问”“祝融号”“鸿雁”“天和”“天宫”等都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有网在认为财神、灶王爷、阎王等也是属中国传统文化,这些网友给我们的航天器起名为:财神号、招财箭、阎王星探测器、天朝号、诛夷火箭等。
议学问题:(1)是否所有传统文化符号都适合科技命名?我们应如何取舍?”
(2)从我国航天器的命名中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议学小结: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为什么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2)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3)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3、当代价值: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课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