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真题】2025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生物试题1.(2025·西宁)软儿梨是青海省贵德县的特色水果,冬天一般会冷冻保存,冻得硬邦邦的软儿梨解冻后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质 B.细胞核 C.叶绿体 D.液泡2.(2025·西宁)2025年央视春晚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的无障碍转播,让全国超4500万视、听障人士也能“看得见”“听得见”春晚,与家人共享欢乐。视障人士听觉的形成部位和听障人士眼球结构中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分别位于( )A.大脑、视网膜 B.耳蜗、角膜C.耳蜗、视网膜 D.大脑、角膜3.(2025·西宁)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此次任务搭载了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属于细菌)三种生物开展生命科学实验。下列有关这三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斑马鱼用鳃呼吸,靠鳍游泳B.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体表有角质层C.链霉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D.上述三种生物的细胞核中都有遗传物质4.(2025·西宁)下列农业措施与所运用的主要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A.春播时对土壤进行耕和耙——保证种子萌发时有充足的空气B.移栽树苗时常剪去大量的枝叶——减少叶片中有机物的消耗C.水淹的农田及时排涝——保证农作物根部的呼吸作用正常进行D.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5.(2025·西宁)目前,幽门螺旋杆菌已成为临床上感染率较高的细菌之一,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为研究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与人们日常用餐习惯之间的关系,生物兴趣小组对某社区志愿者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病原体B.已经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属于易感人群C.对餐具消毒可以有效切断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D.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建议中学生自带餐具就餐6.(2025·西宁)雪豹”宁萌”是2024年9月西宁市推出的城市IP形象。西宁市打造“雪豹之都”不仅是对雪豹这一珍稀物种的致敏,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生动实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宁市打造“雪豹之都”可以提高公众对雪豹保护的认知B.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使雪豹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C.如果缺少雪豹这一物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D.为保护雪豹等珍稀物种可制定法律法规打击非法捕猎行为7.(2025·西宁)发酵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做酸奶时将装置密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杂菌进人B.制作酸奶和米酒时都利用菌种中的酶转化葡萄糖C.做米酒时加入酒曲粉末的主要目的是接种酵母菌D.刚酿好的米酒表面常有泡沫,是产物二氧化碳逸出形成的8.(2025·西宁)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请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中,结构①能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来源B.图二所示生物的雌雄个体抱对时雌蛙将受精卵排入水中C.图三所用的生殖方式产生的新植物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D.图四所示昆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蝇相同,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9.(2025·西宁)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男性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为22条常染色体+1条Y染色体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C.人体体细胞核中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其上含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10.(2025·西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有关叙述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B.神经细胞有许多长短不一的突起,可以接受信息和传出信息C.青蛙的皮肤裸露且湿润,可以辅助肺呼吸但不进行气体交换D.植物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使其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11.(2025·西宁)下图一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的示意图,图二是菜豆植株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A、B、C、D代表相关物质)。请据图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菜豆种子的胚是由 发育而来的.图一中E为幼叶是由菜豆种子胚中的 发育而来的。(2)图二中的A代表 C代表 、请写出案豆株进行光合作用的式子 。(3)为探究菜豆植株的蒸腾作用,生物兴趣小期在某晴天的上午,将菜豆植株的地上部分用透明塑料袋套住并扎留袋口(如图一所示),一段时同后,发现塑料袋壁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菜豆植株体体内的水分从其表面以 状态散失出来后形成的。12.(2025·西宁)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地划生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研览各种生物,请据图分析并运用所学如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生物中属于C类植物的有 ,属于E类动物的有 。(2)将上图中植物的所属类群按简单到复杂的序排序: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3)图中的草原具有与肺相通的 ,可辅助呼吸,这一特征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你还知道草原的哪些特征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写出一条即可)。(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 上的相似程度进行逐级分类的。13.(2025·西宁)人类白化病是常见的速传病。下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部分遗传系谱图,图中1-10表示该家族部分成员,不考虑突变,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题中"[]"填数字)(1)通过分析以上遗传系谐图,可以推断人类白化病是一种 (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2)上图第二代中5号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X染色体来自第一代中的[ ]号个体。(3)上图第三代中7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8号个体携带白化病基因的概率为 。(4)该家族中,白化病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是 。(5)我国民法典规定禁止近亲结婚,请你结合白化病的遗传特点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 .14.(2025·西宁)青海省有广袤的草原,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二对应图一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休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生物,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过程)。请根据图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题中"[]"填序号)(1)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部分是 。(2)图二中的生物A对应图一中的生物 ,它与鹰的关系是 。(3)图三中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碳返回到无机环境的生理过程有[ ],请写出该图中含有的食物链: .(4)随着青海省各项生态环境保护举措的持续发力,近年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明显增多,生态系统的 能力逐渐增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15.(2025·西宁)2024年西宁市举办了以“相约清凉西宁,试与雪豹赛跑”为主题的半程马拉松比赛,众多运动员参与其中。图一是运动员在不同状态下肺容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二是运动员的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A、B、C、D代表心脏的四个腔,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的血管)。请据图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除标注外,题中“____“填文字,"[]"填字母)(1)运动员在运动状态下肺容量的变化对应图一中的曲线[ ]。(2)运动员吸入的氧气由图二中的肺泡处进人血液,并随着血液循环经 (填血管名称)最先到达心脏的[ ] 。(3)运动员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请依据图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路径补充完整:组织细胞→ →呼吸道→体外(用图中字母、序号、文字和箭头表示)。(4)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会大量排汗,应及时补充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解析】【解答】A、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能不断流动,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但不是汁液的主要来源,不符合题意。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和汁液产生无关,不符合题意。C、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能量,与汁液无关,不符合题意。D、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色素、营养物质以及水等。软儿梨解冻后流出的汁液,主要是细胞液,而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有)、线粒体等结构。2.【答案】A【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解析】【解答】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属于大脑)。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视觉形成相关):眼球的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进而形成视觉。故答案为:A。【分析】 大脑(听觉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视网膜(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3.【答案】C【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的营养方式【解析】【解答】A、斑马鱼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A错误。B、 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而体表有角质层是线虫动物的特征,不是涡虫的特征,B错误。C、 链霉菌属于细菌,细菌中的自养细菌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并非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C错误。D、 链霉菌属于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1)斑马鱼属鱼类,用鳃呼吸,靠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有成形细胞核。(2)涡虫属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无角质层,有成形细胞核。(3)链霉菌属细菌,无成形细胞核,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区域。4.【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蒸腾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春播时对土壤进行耕和耙,能使土壤疏松,保证种子萌发时有充足的空气,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进行呼吸作用,该选项原理相符。B、移栽树苗时常剪去大量的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而不是减少叶片中有机物的消耗,该选项原理不相符。C、水淹的农田及时排涝,是为了让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保证农作物根部的呼吸作用正常进行,因为根部呼吸需要氧气,该选项原理相符。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该选项原理相符。故答案为:B。【分析】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5.【答案】B【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解析】【解答】A、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幽门螺旋杆菌能引起疾病,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属于病原体,该选项正确。B、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已经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已经患病,不属于易感人群,该选项错误。C、对餐具消毒,可以杀死餐具上可能存在的幽门螺旋杆菌,从而有效切断其传播途径,该选项正确。D、从调查结果看,自带餐具的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低,所以建议中学生自带餐具就餐,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6.【答案】C【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解析】【解答】 A、西宁市打造 “雪豹之都”,能通过宣传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雪豹保护的认知,增强保护意识,该选项正确。B、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因为外来物种缺乏天敌等原因,大量繁殖,抢占本地物种的资源,从而使雪豹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该选项正确。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之间进行的,缺少雪豹这一消费者,物质循环仍可进行,只是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并非无法进行,该选项错误。D、制定法律法规打击非法捕猎行为,是保护雪豹等珍稀物种的有效手段,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7.【答案】A【知识点】发酵技术【解析】【解答】A、做酸奶利用的是乳酸菌发酵,乳酸菌是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所以将装置密封的主要目的是为乳酸菌提供无氧环境,而不是防止杂菌进入,A不正确。B、制作酸奶时,乳酸菌中的酶能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制作米酒时,酵母菌中的酶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都利用了菌种中的酶转化葡萄糖,B正确。C、酒曲中含有酵母菌,做米酒时加入酒曲粉末的主要目的是接种酵母菌,让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C正确。D、刚酿好的米酒表面常有泡沫,是因为酵母菌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形成泡沫,D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8.【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解析】【解答】A、图一是鸟卵的结构,结构②卵黄能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来源,①是卵白,主要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部分营养,A 错误。B、图二是青蛙,青蛙的雌雄个体抱对时,雄蛙将精子排入水中,雌蛙将卵细胞排入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B 错误。C、图三是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所以新植物体发育的起点不是受精卵,C 错误。D、图四所示昆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家蝇的发育过程也经过这四个时期,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 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9.【答案】C【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解析】【解答】A、男性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22 条常染色体 + 1 条 Y 染色体或 22 条常染色体 + 1 条 X 染色体,A 错误。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染色体和 DNA 分子,B 错误。C、人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人体体细胞核中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 正确。D、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 上含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D 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10.【答案】C【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根尖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解析】【解答】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支撑呼吸道,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A 不符合题意。B、神经细胞有许多长短不一的突起,便于接受信息和传出信息,这与神经细胞传递神经冲动的功能相适应,B 不符合题意。C、青蛙的皮肤裸露且湿润,密布毛细血管,能进行气体交换,辅助肺呼吸,并非不进行气体交换,该叙述与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观点不相符,C 符合题意。D、植物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吸收水分的面积,使其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D 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1)呼吸系统中,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其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可保证气流通畅;(2)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能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3)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裸露且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辅助肺呼吸。(4)植物根尖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使其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11.【答案】(1)受精卵;胚芽(2)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3)水蒸气【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解答】(1)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所以菜豆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菜豆种子的胚中的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图一中E为幼叶是由菜豆种子胚中的胚芽发育而来的。(2)由分析可知,图二中的A代表氧气,C代表有机物,它们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可见,菜豆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式子为:。(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将菜豆植株的地上部分用透明塑料袋套住并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发现塑料袋内聚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菜豆植株体内的水分从其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出来后形成的。【分析】图二中: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C是有机物,D是水。(1)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菜豆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储存营养物质。(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12.【答案】(1)海带、卷柏、葫芦藓(顺序可换,缺一不给分);虎、蝙蝠(顺序可换,缺一不给分)(2)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3)气囊;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覆羽: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胸肌发达: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等)(答对任意一点即可给分)(4)生理功能【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对植物进行分类;对动物进行分类【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C类植物不能产生种子,属于孢子植物,则图中生物中属于C类植物的有海带(藻类)、卷柏(蕨类)、葫芦藓(苔藓)。E类动物体温恒定、胎生,则E类动物是哺乳动物,图中虎、蝙蝠是哺乳动物。(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根是假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中有专门的输导组织,三类植物均不能产生种子。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没有花和果实;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能开花和结果。因此,将图中植物的所属类群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序是: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一祼子植物→被子植物。(3)草原雕属于鸟类,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这一特征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则草原雕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覆羽;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胸肌发达;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等。(4)由图可知,动物可以根据生理功能进行分裂。因此,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进行逐级分类的。【分析】图中: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孢子植物、D鸟类、E哺乳动物、F变温动物。生物的分类:13.【答案】(1)隐性(2)1(3)aa;(4)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5)降低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类优生优育;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解析】【解答】(1)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故通过图中3和4、5和6的遗传结果可知,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2)由图可知,5号个体性染色(XY)的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父亲的性染色体为XY,母亲的性染色头XX,则X染色体一定来自1母亲,Y染色体一定来自2父亲。(3)控制白化病的基因为a,7号个体患病,则7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依据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判断,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均为杂合体(Aa),遗传图解为:8号个体正常,由遗传图解可知,8号个体携带白化病基因(Aa)的概率为:2/3。(4)精子和卵细胞称为生殖细胞。由图可知,亲代传给子代的为生殖细胞,则白化病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5)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隐性遗传病,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产生隐性纯合的机会增加,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因此,我国民法典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道理是:降低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14.【答案】(1)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蛇;捕食和竞争(顺序可换,缺一不给分)(3)②③④⑤⑥(顺序可换,缺一不给分);甲→戊→丁→丙(4)自动调节【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析】【解答】(1)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图一为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没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因此,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部分是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图一中的食物链有:草→兔→狐,草→兔→鹰,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图二为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图二中食物链为:D→B→A→C,对应图一中食物链为:草→鼠→蛇→鹰。因此,图二中A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蛇。鹰以蛇为食,它们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鹰和蛇都以鼠为食,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竞争关系,因此蛇与鹰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3)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主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等。在图三中,通过①过程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①表示光合作用:通过②③④⑤过程生产者和消费者等生物能够释放二氧化碳,②③④⑤表示呼吸作用;通过⑥过程分解者能够释放二氧化碳,⑥表示分解作用。因此,图三中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碳返回到无机环境的生理过程有②③④⑤呼吸作用和 分解作用。由图三可以看出,甲和无机环境有双向箭头,能够通过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且还能够通过②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甲是生产者:戊直接以甲为食,是初级消费者;丁以戊为食,是次级消费者;丙以丁为食,是三级消费者。因此,该图中含有的食物链是:甲→戊→丁→丙。(4)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该生态系统越稳定:相反,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弱,该生态系统越不稳定。因此,随着青海省各项生态环境保护举措的持续发力,近年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明显增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分析】图三中的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三级消费者,丁是次级消费者,戊是初级消费者;①是光合作用,②③④⑤是呼吸作用,⑥是分解作用。(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15.【答案】(1)B(2)肺静脉;C;左心房(3)③→A→B→①→②→肺泡(4)水和无机盐(淡盐水)【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解析】【解答】(1)运动员在运动状态下肺的容量变大,呼吸频率加快,因此,曲线B表示运动状态下的肺容量的变化。(2)运动员吸入的氧气由图二中的肺泡处进入血液,并随着血液循环经肺静脉进入心脏的C左心房。(3)运动员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路径:组织细胞→③上、下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①肺动脉→②肺部毛细血管网→肺泡→呼吸道→体外。(4)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会大量排汗,排出了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应及时补水和无机盐或喝淡盐水。【分析】图中①肺动脉、②肺部毛细血管网、③上、下静脉、④主动脉、⑤肺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血液循环的途径:1 / 1【中考真题】2025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生物试题1.(2025·西宁)软儿梨是青海省贵德县的特色水果,冬天一般会冷冻保存,冻得硬邦邦的软儿梨解冻后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质 B.细胞核 C.叶绿体 D.液泡【答案】D【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解析】【解答】A、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能不断流动,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但不是汁液的主要来源,不符合题意。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和汁液产生无关,不符合题意。C、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能量,与汁液无关,不符合题意。D、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色素、营养物质以及水等。软儿梨解冻后流出的汁液,主要是细胞液,而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有)、线粒体等结构。2.(2025·西宁)2025年央视春晚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的无障碍转播,让全国超4500万视、听障人士也能“看得见”“听得见”春晚,与家人共享欢乐。视障人士听觉的形成部位和听障人士眼球结构中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分别位于( )A.大脑、视网膜 B.耳蜗、角膜C.耳蜗、视网膜 D.大脑、角膜【答案】A【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解析】【解答】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属于大脑)。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视觉形成相关):眼球的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进而形成视觉。故答案为:A。【分析】 大脑(听觉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视网膜(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3.(2025·西宁)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此次任务搭载了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属于细菌)三种生物开展生命科学实验。下列有关这三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斑马鱼用鳃呼吸,靠鳍游泳B.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体表有角质层C.链霉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D.上述三种生物的细胞核中都有遗传物质【答案】C【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的营养方式【解析】【解答】A、斑马鱼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A错误。B、 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而体表有角质层是线虫动物的特征,不是涡虫的特征,B错误。C、 链霉菌属于细菌,细菌中的自养细菌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并非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C错误。D、 链霉菌属于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1)斑马鱼属鱼类,用鳃呼吸,靠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有成形细胞核。(2)涡虫属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无角质层,有成形细胞核。(3)链霉菌属细菌,无成形细胞核,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区域。4.(2025·西宁)下列农业措施与所运用的主要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A.春播时对土壤进行耕和耙——保证种子萌发时有充足的空气B.移栽树苗时常剪去大量的枝叶——减少叶片中有机物的消耗C.水淹的农田及时排涝——保证农作物根部的呼吸作用正常进行D.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蒸腾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春播时对土壤进行耕和耙,能使土壤疏松,保证种子萌发时有充足的空气,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进行呼吸作用,该选项原理相符。B、移栽树苗时常剪去大量的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而不是减少叶片中有机物的消耗,该选项原理不相符。C、水淹的农田及时排涝,是为了让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保证农作物根部的呼吸作用正常进行,因为根部呼吸需要氧气,该选项原理相符。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该选项原理相符。故答案为:B。【分析】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5.(2025·西宁)目前,幽门螺旋杆菌已成为临床上感染率较高的细菌之一,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为研究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与人们日常用餐习惯之间的关系,生物兴趣小组对某社区志愿者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病原体B.已经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属于易感人群C.对餐具消毒可以有效切断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D.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建议中学生自带餐具就餐【答案】B【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解析】【解答】A、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幽门螺旋杆菌能引起疾病,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属于病原体,该选项正确。B、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已经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已经患病,不属于易感人群,该选项错误。C、对餐具消毒,可以杀死餐具上可能存在的幽门螺旋杆菌,从而有效切断其传播途径,该选项正确。D、从调查结果看,自带餐具的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低,所以建议中学生自带餐具就餐,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6.(2025·西宁)雪豹”宁萌”是2024年9月西宁市推出的城市IP形象。西宁市打造“雪豹之都”不仅是对雪豹这一珍稀物种的致敏,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生动实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宁市打造“雪豹之都”可以提高公众对雪豹保护的认知B.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使雪豹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C.如果缺少雪豹这一物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D.为保护雪豹等珍稀物种可制定法律法规打击非法捕猎行为【答案】C【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解析】【解答】 A、西宁市打造 “雪豹之都”,能通过宣传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雪豹保护的认知,增强保护意识,该选项正确。B、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因为外来物种缺乏天敌等原因,大量繁殖,抢占本地物种的资源,从而使雪豹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该选项正确。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之间进行的,缺少雪豹这一消费者,物质循环仍可进行,只是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并非无法进行,该选项错误。D、制定法律法规打击非法捕猎行为,是保护雪豹等珍稀物种的有效手段,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7.(2025·西宁)发酵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做酸奶时将装置密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杂菌进人B.制作酸奶和米酒时都利用菌种中的酶转化葡萄糖C.做米酒时加入酒曲粉末的主要目的是接种酵母菌D.刚酿好的米酒表面常有泡沫,是产物二氧化碳逸出形成的【答案】A【知识点】发酵技术【解析】【解答】A、做酸奶利用的是乳酸菌发酵,乳酸菌是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所以将装置密封的主要目的是为乳酸菌提供无氧环境,而不是防止杂菌进入,A不正确。B、制作酸奶时,乳酸菌中的酶能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制作米酒时,酵母菌中的酶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都利用了菌种中的酶转化葡萄糖,B正确。C、酒曲中含有酵母菌,做米酒时加入酒曲粉末的主要目的是接种酵母菌,让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C正确。D、刚酿好的米酒表面常有泡沫,是因为酵母菌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形成泡沫,D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8.(2025·西宁)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请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中,结构①能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来源B.图二所示生物的雌雄个体抱对时雌蛙将受精卵排入水中C.图三所用的生殖方式产生的新植物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D.图四所示昆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蝇相同,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解析】【解答】A、图一是鸟卵的结构,结构②卵黄能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来源,①是卵白,主要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部分营养,A 错误。B、图二是青蛙,青蛙的雌雄个体抱对时,雄蛙将精子排入水中,雌蛙将卵细胞排入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B 错误。C、图三是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所以新植物体发育的起点不是受精卵,C 错误。D、图四所示昆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家蝇的发育过程也经过这四个时期,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 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9.(2025·西宁)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男性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为22条常染色体+1条Y染色体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C.人体体细胞核中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其上含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答案】C【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解析】【解答】A、男性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22 条常染色体 + 1 条 Y 染色体或 22 条常染色体 + 1 条 X 染色体,A 错误。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染色体和 DNA 分子,B 错误。C、人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人体体细胞核中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 正确。D、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 上含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D 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10.(2025·西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有关叙述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B.神经细胞有许多长短不一的突起,可以接受信息和传出信息C.青蛙的皮肤裸露且湿润,可以辅助肺呼吸但不进行气体交换D.植物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使其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答案】C【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根尖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解析】【解答】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支撑呼吸道,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A 不符合题意。B、神经细胞有许多长短不一的突起,便于接受信息和传出信息,这与神经细胞传递神经冲动的功能相适应,B 不符合题意。C、青蛙的皮肤裸露且湿润,密布毛细血管,能进行气体交换,辅助肺呼吸,并非不进行气体交换,该叙述与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观点不相符,C 符合题意。D、植物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吸收水分的面积,使其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D 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1)呼吸系统中,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其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可保证气流通畅;(2)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能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3)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裸露且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辅助肺呼吸。(4)植物根尖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使其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11.(2025·西宁)下图一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的示意图,图二是菜豆植株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A、B、C、D代表相关物质)。请据图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菜豆种子的胚是由 发育而来的.图一中E为幼叶是由菜豆种子胚中的 发育而来的。(2)图二中的A代表 C代表 、请写出案豆株进行光合作用的式子 。(3)为探究菜豆植株的蒸腾作用,生物兴趣小期在某晴天的上午,将菜豆植株的地上部分用透明塑料袋套住并扎留袋口(如图一所示),一段时同后,发现塑料袋壁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菜豆植株体体内的水分从其表面以 状态散失出来后形成的。【答案】(1)受精卵;胚芽(2)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3)水蒸气【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解答】(1)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所以菜豆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菜豆种子的胚中的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图一中E为幼叶是由菜豆种子胚中的胚芽发育而来的。(2)由分析可知,图二中的A代表氧气,C代表有机物,它们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可见,菜豆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式子为:。(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将菜豆植株的地上部分用透明塑料袋套住并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发现塑料袋内聚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菜豆植株体内的水分从其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出来后形成的。【分析】图二中: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C是有机物,D是水。(1)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菜豆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储存营养物质。(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12.(2025·西宁)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地划生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研览各种生物,请据图分析并运用所学如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生物中属于C类植物的有 ,属于E类动物的有 。(2)将上图中植物的所属类群按简单到复杂的序排序: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3)图中的草原具有与肺相通的 ,可辅助呼吸,这一特征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你还知道草原的哪些特征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写出一条即可)。(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 上的相似程度进行逐级分类的。【答案】(1)海带、卷柏、葫芦藓(顺序可换,缺一不给分);虎、蝙蝠(顺序可换,缺一不给分)(2)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3)气囊;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覆羽: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胸肌发达: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等)(答对任意一点即可给分)(4)生理功能【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对植物进行分类;对动物进行分类【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C类植物不能产生种子,属于孢子植物,则图中生物中属于C类植物的有海带(藻类)、卷柏(蕨类)、葫芦藓(苔藓)。E类动物体温恒定、胎生,则E类动物是哺乳动物,图中虎、蝙蝠是哺乳动物。(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根是假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中有专门的输导组织,三类植物均不能产生种子。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没有花和果实;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能开花和结果。因此,将图中植物的所属类群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序是: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一祼子植物→被子植物。(3)草原雕属于鸟类,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这一特征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则草原雕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覆羽;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胸肌发达;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等。(4)由图可知,动物可以根据生理功能进行分裂。因此,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进行逐级分类的。【分析】图中: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孢子植物、D鸟类、E哺乳动物、F变温动物。生物的分类:13.(2025·西宁)人类白化病是常见的速传病。下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部分遗传系谱图,图中1-10表示该家族部分成员,不考虑突变,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题中"[]"填数字)(1)通过分析以上遗传系谐图,可以推断人类白化病是一种 (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2)上图第二代中5号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X染色体来自第一代中的[ ]号个体。(3)上图第三代中7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8号个体携带白化病基因的概率为 。(4)该家族中,白化病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是 。(5)我国民法典规定禁止近亲结婚,请你结合白化病的遗传特点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 .【答案】(1)隐性(2)1(3)aa;(4)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5)降低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类优生优育;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解析】【解答】(1)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故通过图中3和4、5和6的遗传结果可知,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2)由图可知,5号个体性染色(XY)的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父亲的性染色体为XY,母亲的性染色头XX,则X染色体一定来自1母亲,Y染色体一定来自2父亲。(3)控制白化病的基因为a,7号个体患病,则7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依据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判断,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均为杂合体(Aa),遗传图解为:8号个体正常,由遗传图解可知,8号个体携带白化病基因(Aa)的概率为:2/3。(4)精子和卵细胞称为生殖细胞。由图可知,亲代传给子代的为生殖细胞,则白化病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5)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隐性遗传病,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产生隐性纯合的机会增加,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因此,我国民法典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道理是:降低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14.(2025·西宁)青海省有广袤的草原,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二对应图一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休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生物,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过程)。请根据图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题中"[]"填序号)(1)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部分是 。(2)图二中的生物A对应图一中的生物 ,它与鹰的关系是 。(3)图三中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碳返回到无机环境的生理过程有[ ],请写出该图中含有的食物链: .(4)随着青海省各项生态环境保护举措的持续发力,近年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明显增多,生态系统的 能力逐渐增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答案】(1)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蛇;捕食和竞争(顺序可换,缺一不给分)(3)②③④⑤⑥(顺序可换,缺一不给分);甲→戊→丁→丙(4)自动调节【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析】【解答】(1)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图一为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没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因此,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部分是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图一中的食物链有:草→兔→狐,草→兔→鹰,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图二为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图二中食物链为:D→B→A→C,对应图一中食物链为:草→鼠→蛇→鹰。因此,图二中A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蛇。鹰以蛇为食,它们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鹰和蛇都以鼠为食,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竞争关系,因此蛇与鹰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3)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主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等。在图三中,通过①过程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①表示光合作用:通过②③④⑤过程生产者和消费者等生物能够释放二氧化碳,②③④⑤表示呼吸作用;通过⑥过程分解者能够释放二氧化碳,⑥表示分解作用。因此,图三中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碳返回到无机环境的生理过程有②③④⑤呼吸作用和 分解作用。由图三可以看出,甲和无机环境有双向箭头,能够通过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且还能够通过②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甲是生产者:戊直接以甲为食,是初级消费者;丁以戊为食,是次级消费者;丙以丁为食,是三级消费者。因此,该图中含有的食物链是:甲→戊→丁→丙。(4)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该生态系统越稳定:相反,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弱,该生态系统越不稳定。因此,随着青海省各项生态环境保护举措的持续发力,近年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明显增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分析】图三中的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三级消费者,丁是次级消费者,戊是初级消费者;①是光合作用,②③④⑤是呼吸作用,⑥是分解作用。(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15.(2025·西宁)2024年西宁市举办了以“相约清凉西宁,试与雪豹赛跑”为主题的半程马拉松比赛,众多运动员参与其中。图一是运动员在不同状态下肺容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二是运动员的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A、B、C、D代表心脏的四个腔,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的血管)。请据图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除标注外,题中“____“填文字,"[]"填字母)(1)运动员在运动状态下肺容量的变化对应图一中的曲线[ ]。(2)运动员吸入的氧气由图二中的肺泡处进人血液,并随着血液循环经 (填血管名称)最先到达心脏的[ ] 。(3)运动员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请依据图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路径补充完整:组织细胞→ →呼吸道→体外(用图中字母、序号、文字和箭头表示)。(4)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会大量排汗,应及时补充 。【答案】(1)B(2)肺静脉;C;左心房(3)③→A→B→①→②→肺泡(4)水和无机盐(淡盐水)【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解析】【解答】(1)运动员在运动状态下肺的容量变大,呼吸频率加快,因此,曲线B表示运动状态下的肺容量的变化。(2)运动员吸入的氧气由图二中的肺泡处进入血液,并随着血液循环经肺静脉进入心脏的C左心房。(3)运动员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路径:组织细胞→③上、下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①肺动脉→②肺部毛细血管网→肺泡→呼吸道→体外。(4)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会大量排汗,排出了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应及时补水和无机盐或喝淡盐水。【分析】图中①肺动脉、②肺部毛细血管网、③上、下静脉、④主动脉、⑤肺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血液循环的途径: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考真题】2025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生物试题(学生版).docx 【中考真题】2025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