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同步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同步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情 景 导 入
我们这个时代从总体上讲实现了和平,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从主流上看大家都在致力于搞建设、图发展。但它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已经完全实现了和平与发展,应该说,世界和平与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新挑战。今天人类生活在一个高度关联的全球一体化时代,人类面临的影响其生存与发展问题主要有哪些?又如何解决这些挑战呢?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中外历史刚要(下)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通过史实,认识二战后和平与发展的表现,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2.运用史料和图片,认识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应对挑战的方案,深刻感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提升史料实证的能力。
3.通过学习,感悟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的重要意义,增强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升家国情怀。
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精准定位,素养提升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访华团时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东西问题: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
南北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重要论断: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一)内涵
和平:指世界的总体和平
发展: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相辅相成
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G8(八国集团)是传统的工业化大国“俱乐部”。随着新的重要经济体的崛起,国际舞台上既有G8+5,即八国集团与五个发展中大国非正式对话的形式(由G8发出邀请,五个发展中大国被动接受);又有G20(二十国集团),即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平等协调机制。此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新兴大国也在事关全球治理、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问题上积极进行协商配合。
发达国家地位削弱但仍占优势,并力图继续维持其主导地位;
新兴大国地位日益提高,作用不断增强;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新的协调机制、新型大国关系正在形成,国际关系日益民主化等。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1、 二战后,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二)和平与发展的表现
2、联合国维和行动发挥了有效作用。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
3、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获得惊人的发展。
4、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48年6月成立,1956: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第一支维和部队被派往西奈半岛。维和士兵头戴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凡参加联合国维和人员,必须接受特种训练,以熟悉维和部队的职能、宗旨、任务和进行特种军事训练。
联合国维和行动
中国蓝盔
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已经结束,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迅速发展,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面对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追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
——2000年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①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的经验教训;
②世界各国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③联合国、第三世界国家的推动;
④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⑤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共同需要。
(三)二战后制约战争的因素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方面
(1)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1、发展方面:
(2)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2、和平和安全方面:
①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导致世界局势动荡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2、和平和安全方面:
②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表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
2、和平和安全方面:
东南亚国家和日本在南海东海挑起争端
各国对于南极北极的权力声索愈演愈烈
③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每个时代都要书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早先的历史书写得不对,而是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序言
根据当代和平与发展这两个时代主题面临的问题,结合史实简述中国是如何探求“新的答案”的?
1.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途径
①改革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
(联合国、三大经济组织)
联合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途径
(2)建立新型国际治理组织和治理机制。
A.全球:二十国集团发挥积极作用。
B.地区: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峰会及新开发银行
1999年
组成二十国集团
2001年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
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2015年成立
新开发银行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国方案
(1)推动建设互相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国方案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方案实施举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14年设丝路基金;
2015年设亚投行
2019年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条件: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大势;
中国“以和为贵”协和万邦”思想
目的: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更加公正合理发展
理念:共商共建共享
当代世界历史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存在问题
和平与安全问题
应对
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课堂小结
和 平 发 展 合 作 共 赢 的 历 史 潮 流
各国合作、共同面对,建立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
发展问题
典型例题
【答案】B
1.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表示,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分布在苏联、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很难说这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的基础上”。中国的外交主张中与这种认识相契合的是(  )
A.结伴而不结盟
B.改善南北关系
C.推进大国协调合作
D.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典型例题
【答案】 A
2.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  )
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C.地区冲突主导国际关系
D.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典型例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外,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  )
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B.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
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
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答案】D
典型例题
【答案】B
4.有学者指出,1950年至1985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9倍,世界谷物产量增长了2.8倍,但能源消耗量增长了3.7倍,全球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自1981年后逐年下降。由此可见(  )
A.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
B.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C.南北不平衡的危险性
D.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
典型例题
5.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据此可以认识到(  )
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
B.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
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
D.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
【答案】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