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生物期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B D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C C B
二、多项选择题
16.BCD 17.CD 18.ABC 19.AD
三、非选择题
20.(11分)
(1)花蕾期 苯酚品红(或龙胆紫溶液或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① Ⅲ 56
(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 形态、数目和位置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3)(交叉)互换 能 Bv、bV、BV、bv
21.(8分)
(1)转化因子
(2)DNA酶 减法
(3)(放射性) 同位素标记或同位素示踪 不能 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在宿主细胞中生存和繁殖
可以 若为全保留复制,I的离心结果应该是1/2重带和1/2轻带
22.(13分) 
(1)双螺旋 两 相反 染色体
(2)DNA聚合 脱氧核苷酸 3’端 磷酸二酯
(3)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磷酸与脱氧核糖
(4) 1 n 1/2
23.(13分)
(1)果蝇具有繁殖快、生长周期短、易饲养、相对性状明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子代数目多等特点。 雌 4 4 碱基序列不同(或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2)假说-演绎法 基因在染色体上
(3) ①AaXBY×AaXBXb 4 5:1
②长翅红眼:长翅白眼:短翅红眼:短翅白眼=3:3:1:1
③ (2分)
24.(13分)
(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高于
(2) Ⅰ2、Ⅰ1(顺序不可颠倒) (3) aaXBXb; 1/6
(4)2/3 1/4
(5) 5/24(2分) 1/2(2分) 0高一生物期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D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C
B
二、多项选择题
16.BCD
17.CD
18.ABC
19.AD
三、非选择题
20.(11分)
(1)花蕾期
苯酚品红(或龙胆紫溶液或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56
(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
形态、数目和位置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
色单体分离
(3)(交叉)互换

Bv、bV、BV、bv
21.(8分)
(1)转化因子
(2)DNA酶
减法
(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或同位素示踪
不能
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在宿
主细胞中生存和繁殖
(4)可以
若为全保留复制,I的离心结果应该是1/2重带和1/2轻带
22.(13分)
(1)双螺旋

相反
染色体
(2)DNA聚合
脱氧核苷酸
3’端
磷酸二酯
(3)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磷酸与脱氧核糖
(4)1
n
1/2
23.(13分)
(1)果蝇具有繁殖快、生长周期短、易饲养、相对性状明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子代数目多等特
点。

4
4碱基序列不同(或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2)假说-演绎法
基因在染色体上
(3)①AaXBYXAaXBXb
45:1
②长翅红眼:长翅白眼:短翅红眼:短翅白眼=33:1:1
杂合红眼雌性
X
白眼雄性
XEX
xby
配子
F1
XEYb
XX
XBY
XY
红眼雌性白眼雌性红眼雄性白眼雄性

1:1
1:1
(2分)
24.(13分)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高于
(2)2、11(顺序不可颠倒)
(3)aaXBXb:
1/6
(4)2/3
1/4
(⑤5)5/24(2分)
1/2(2分)
0
第1页/共1页1
2
3
4
5
 高一生物期中答题卡
注意事项
1、请用2B铅笔填涂选
择题答案等选项;注意
考生条形码粘贴处
将所选项涂满涂黑,修
改时使用橡皮擦干净;
其它题用黑色水笔。
2、此卡不准弄脏、弄皱
或弄破,严禁折叠。
学校
填涂实例
班级
姓名
正确填涂■缺考口
准考证号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
1
西
o
西
6
西


1
2

西


12



16
1
西
3

8
西
13
18
4
西
9

14
19
西


西
西

10
西

西
15
西


西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
(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
三、
非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8分,。
20.(11分)
(1)
(2)
(3)
21.(8分)
(1)
(2)
(3)
(4)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
22.(13分)
(1)
(2)
(3)
(4)
23.(13分)
(1)
(2)
(3)①

③(2分)
24.(13分)
(1)
(2)
(3)
(4)
(5)
(2分)
(2分)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高一生物期中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5页,第Ⅱ卷6-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2.将答案填涂、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图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则该细胞分裂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能为(  )
A.2、2’和4、4’
B.1、2和3、4
C.3、3’和4、4’
D.1、1’和2、2’
2.如图表示某雄果蝇(2n=8)进行正常减数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Ⅰ-V)细胞中相关结构或物质的数量。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分别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
B.Ⅱ阶段的细胞内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C.细胞内Ⅲ→I阶段发生的原因是着丝粒的分裂
D.处于I阶段的细胞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
3.某同学在观察果蝇(2n=8)细胞染色体时,发现一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共 10条染色体,呈现5种不同的形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X和Y染色体上发生互换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X和Y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X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Y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4.图甲、乙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图丙为细胞分裂相关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量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相关的几个时期中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乙细胞分别对应图丁的b和c
B.图丁中a时期对应图丙的②
C.图甲、乙细胞分别与图丙中的①和③对应
D.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可以用图丙表示
5.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确定一圆粒豌豆植株的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是进行测交
B.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F 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各基因型个体成活率均等
C.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D.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6.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单性花的植物。将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籽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自然状态下,间行种植的玉米个体可进行自由交配
B.结果说明非甜玉米为显性性状,而甜玉米为隐性性状
C.与豌豆植株相比,玉米植株杂交过程可省略去雄步骤
D.玉米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
7.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 3 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 亲本表型 F1的表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个) 黄果(个)
1 红果×黄果 492 504
2 红果×黄果 997 0
3 红果×红果 1511 508
A.根据实验2或3可以判断出番茄的果实颜色中,红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 1 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 Aa,黄果为 aa
C.实验 2 的子一代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 3 的子一代红果番茄中的纯合子占1/4
8.辣椒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基因型为BB的个体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正常花粉。现将基因型为Bb的辣椒植株自由交配两代获得F2。F2中抗病纯合子的比例为( )
A. B. C. D.
9.杜洛克猪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为研究杜洛克猪毛色的遗传规律,科学家将两头纯合的棕毛猪作亲本进行多次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F2中红毛:棕毛:白毛=9:6: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B.F1雌猪与白毛雄猪杂交可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F2 红毛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8/9
D.F2 棕毛猪相互交配,后代中白毛猪的比例为1/16
10.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用荧光标记技术测定
B.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非等位基因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可自由组合
D.该果蝇产生的配子中可同时含有cn、cl、v、w
11.如图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论证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艾弗里实验的检测指标是观察培养基中菌落的种类
B.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可用14C代替32P标记DNA
D.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
12.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B.离心前混合时间长短不会影响实验结论的研究
C.可用酵母菌代替大肠杆菌
D.用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碱基腺嘌呤
13.下图是某兴趣小组构建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模式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指出了此图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当中观点正确的是( )
甲同学认为应将五碳糖3'-C连接的-OH改为-H
B.乙同学认为4'-C与磷酸基团之间通过磷酐键连接
C.丙同学认为应将碱基U改为T
D.丁同学认为A-U之间应以3个氢键相连、C-G之间应以2个氢键相连
14.用15N标记了两条链含有100 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DNA分子中含有腺嘌呤40个
B.该DNA分子含有的氢键数目是260个
C.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80个
D.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与含l4N 的DNA分子之比为1:4
15.某噬菌体DNA分子是双链环状,如图甲所示。用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一段时间,结果出现图乙所示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时两条母链均作为模板
B.若Ⅰ和Ⅱ类型DNA分子数量比为1:15,说明该DNA复制4次
C.该DNA分子复制时需要解旋酶断开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D.图乙中Ⅰ的出现证明了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下图1、2分别表示雄果蝇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每个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若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图1和图2中的CD段
B.若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图1中的BC段
C.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 BC段细胞中有0或1条Y染色体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 AB段都进行 DNA的复制
17.如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的哺乳动物个体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B.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C.一对夫妇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主要与过程Ⅰ和Ⅱ有关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亲子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18.某二倍体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翅形性状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用A和a表示,现有雌性长翅昆虫和雄性残翅昆虫杂交得F ,F 雌雄个体全为长翅,F 相互交配得F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该翅形性状中长翅是显性性状
B.F 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ZAZa
C.控制翅形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Z和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D.F 的性状分离比为雌性长翅:雌性残翅:雄性长翅:雄性残翅=1:1:1:1
19.若1个亲代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经过两次复制所得的4个DNA分子如图所示。第一次复制后产生的子链用一种颜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后产生的子链用另一种颜色表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A.DNA复制过程中,两条新形成的子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新的DNA分子
B.真核生物的DNA复制为边解旋边复制
C.图中用黑色表示的子链是第二次复制后产生的
D.4个子代DNA分子中,新合成的单链占总单链数的1/4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8分。
20.(11分)图1是某二倍体桑树(2n=28)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2表示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图3表示其处于减数分裂的一个细胞模式图,分裂可产生精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作减数分裂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常选用桑树的 ▲ (填“花蕾期”或“盛花期”)花药作为实验材料,可滴加 ▲ 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图1中的Ⅱ细胞所处时期对应图2中的 ▲ (填序号)段。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1中的 ▲ (填序号)段。图2中⑥时期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 条。
(2)图1中Ⅳ细胞所处时期为 ▲ ,其判断依据是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 ▲ ,此时染色体变化的特点是 ▲ 。
(3)图3细胞中发生 ▲ 现象,在显微镜下 ▲ (从“能”“否”中选填)观察到此现象,其产生精子的基因组成为 ▲ 。
21.(8分)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格里菲思通过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 ▲ ,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2)下图表示艾弗里实验的某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加入的物质X为 ▲ 。在艾弗里的实验中,利用了 ▲ (填“加法”或“减法”)原理来控制自变量。

(3)赫尔希和蔡斯利用 ▲ 技术完成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将噬菌体直接接种在含有32P的培养基中 ▲ (填“能”或“不能”)获得含32P标记的T2噬菌体,理由是 ▲ 。
(4)科学家首先将大肠杆菌DNA分子的两条链均用15N标记,然后将其置于仅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两代(Ⅰ和Ⅱ),将提取获得的DNA离心分层,离心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Ⅰ 的结果, ▲ (填“可以”或“不可以”)排除DNA进行全保留复制,原因是 ▲ 。

22.(13分)图甲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图甲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乙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DNA分子具有规则的 ▲ 结构。从图乙中可以看出DNA是由 ▲ 条平行且方向 ▲ 的长链组成的。在真核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 ▲ 。
(2)图甲中,A和B均是DNA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是 ▲ 酶,能将游离的 ▲ 连接到引物的 ▲ (选填“5’端”或“3’端”)形成 ▲ 键,从而延伸子链。
(3)图乙中7是 ▲ 。DNA的基本骨架由 ▲ 交替连接构成。
(4)在整个DNA分子中(A+G)/(T+C)的比例为 ▲ 。若图乙中一单链的(A+T)/(G+C)=n,则在另一条互补链中其比例为 ▲ ,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 。
23.(13分)如图表示果蝇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基因A、a分别控制果蝇的长翅、残翅,基因B、b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请分析回答:

(1)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原因有 ▲ (至少写出两点)。该图表示的是 ▲ (填“雌”或“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该果蝇产生的正常配子细胞中有 ▲ 条染色体。同时考虑基因A和a,基因B和b,图示果蝇最多能产生 ▲ 种类型的配子。基因 B 与 b 的根本区别是 ▲ 。
(2)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等人运用 ▲ ,通过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得出了 ▲ 的结论。
(3)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 表型及数量如下表(不考虑XY同源区段)请回答: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短翅红眼 短翅白眼
雌蝇(只) 151 0 52 0
雄蝇(只) 77 75 25 26
①亲本的基因型为 ▲ 。F1 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 种,其中杂合子∶纯合子= ▲ 。
②现有1只长翅白眼果蝇与1只长翅红眼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长翅白眼占 3/8,则子代雌果蝇的表型及比例为 ▲ 。
③为验证杂合红眼雌果蝇(不考虑翅形)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进行了测交实验,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过程。 ▲ (2分)
24.(13分)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已知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 ,理论上,乙病在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 ▲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女性。
(2)Ⅱ5的甲、乙致病基因分别来自 ▲ 。
(3)Ⅱ4的基因型是 ▲ ,Ⅲ16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 。
(4)若仅考虑甲病,Ⅲ16与正常男子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 ,现这对夫妇已生下一正常孩子,则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 ▲ 。
(5)我国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2与Ⅲ13结婚,同时考虑甲病和乙病,生育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概率是 ▲ (2分),生育一个男孩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2分)。若Ⅲ15与人群中某正常男子结婚,则所生孩子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是 ▲ 。高一生物期中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5页,第Ⅱ卷
6-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2.将答案填涂、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
符合题意。
1.图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则该细胞分裂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能
为()
33
A.2、2’和4、4
B.1、2和3、4
C.3、3和4、4
D.1、1’和2、2
2.如图表示某雄果蝇(2=8)进行正常减数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V)细胞中相关
结构或物质的数量。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量161

题②
目③
W
细胞类型
A.①②③分别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
B.Ⅱ阶段的细胞内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C.细胞内Ⅱ→I阶段发生的原因是着丝粒的分裂
D.处于I阶段的细胞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
3.某同学在观察果蝇(2=8)细胞染色体时,发现一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共10条
染色体,呈现5种不同的形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X和Y染色体上发生互换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X和Y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X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Y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第1页共8页
4.图甲、乙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图丙为细胞分裂相关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
数的数量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相关的几个时期中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同源染色体对数
↑相对含量

口核DNA
4
口染色体



时期
时期


A.图甲、乙细胞分别对应图丁的b和c
B.图丁中a时期对应图丙的②
C.图甲、乙细胞分别与图丙中的①和③对应
D.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可以用图丙表示
5.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确定一圆粒豌豆植株的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是进行测交
B.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F2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各基因型个体成活率均等
C.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D.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6.玉米(2=20)是雌雄同株单性花的植物。将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
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籽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
玉米的籽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自然状态下,间行种植的玉米个体可进行自由交配
B.结果说明非甜玉米为显性性状,而甜玉米为隐性性状
C.与豌豆植株相比,玉米植株杂交过程可省略去雄步骤
D.玉米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
7.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
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F1的表型和植株数目
实验
亲本表型
红果(个)
黄果(个)
1
红果×黄果
492
504
2
红果×黄果
997
0
3
红果×红果
1511
508
A.根据实验2或3可以判断出番茄的果实颜色中,红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子一代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子一代红果番茄中的纯合子占1/4
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