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新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海陆的变迁01启程!目标四千前的地球02穿越!目睹远古的联合03分裂时代寻找运动的动力04实地考察,记录板块威力目录:PART 01启程!目标四千前的地球时光穿梭日志:喜马拉雅山从海底到世界之巅的史诗第一站:距今约2亿年以前 · 特提斯洋的度假胜地时空坐标: 泛大陆时期,位于劳亚大陆(北部)和冈瓦纳大陆(南部)之间。所见景象: 乘坐时光机来到这里,透过舷窗,我们看不到任何高山的影子。脚下是一片浩瀚无垠的蔚蓝海洋——这就是古特提斯洋。海水温暖,生活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如菊石、海百合等。当时的这里,是名副其实的“海底世界”。思考:为什么在哆啦A梦和大雄的,时光穿梭日志中,所见景象: 乘坐时光机来到这里,透过舷窗,我们看不到任何高山的影子。脚下是一片浩瀚无垠的蔚蓝海洋 任务:阅读教材57、58页,思考下列问题:1、在图3.18 、 图3.19、图3、20的实例中,海洋和陆地是如何变化的?2、造成图3.18 — 图3.20海陆变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成沧海。这种变化的实例有很多。海变陆陆变海海变陆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菊石海陆变迁思考海陆变迁的原因 ①地壳运动②海平面的升降③人类活动/填海造陆PART 02穿越!目睹远古的联合时光穿梭机平稳落地,目的地:1910年,德国,魏格纳的病房。“看,这位是魏格纳先生,他像个侦探一样,正对着地图寻找线索。他发现,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形状似乎能拼在一起!这难道是巧合吗?动手实验——“拼图验证”:指令: “请拿出你们的‘世界地图碎片’(轮廓图),像玩拼图一样,试着把南美洲和非洲拼合起来。”学生动手操作,亲身感受两大洲轮廓的吻合。搜集证据——“放大镜功能”:“光形状像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证据!启动任意门的‘时空放大镜’功能!”证据1(古生物): “看!在两大洲都发现了同一种叫‘中龙’的淡水生物化石。它可没法游过大西洋!”证据2(地层): “再看!两大洲的古老地层像被撕开的报纸,完全可以对接上!” 证据3(气候): “奇怪!寒冷的南极大陆底下,竟然发现了只有温暖森林才能形成的煤矿!”PART 03分裂时代寻找运动的动力“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魏格纳侦探也没想明白。让我们去海底找找答案!看,这条巨大的海底山脉,就像地球的‘生长线’,新的海底岩石就在这里不断诞生,把旧的海底推向两边。”任务:阅读教材61-62页、图3.26,完成下列问题:1、识记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2、基本由大洋构成的板块是?3、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名称为?ABCDEF任务:阅读教材62页,对比图3.26和图3.27,思考:1、板块内部与交界处,地壳较为活跃的是?为什么?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哪里?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PART 04实地考察,记录板块威力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1、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仍在不断隆升?2、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3、地中海为什么不断缩小?“现在,让我们乘坐时光机,降落到几个‘新闻现场’,用我们刚学会的‘板块理论’来解说正在发生的奇迹!”2、红海由 板块和 板块 形成,今后将不断扩张。1、喜马拉雅山脉由__ _板块和__ __板块发生 运动形成的,所以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在不断增高。3、地中海在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之间,板块发生 运动,最终将消失。板 块 的 运 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