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程标准: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革”的错误及教训。2.理解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底)(1954)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 充满希望多事之秋1957:十字路口1958:走向疯狂1959——1961 严重困难1962——1965: 恢复发展——中共“八大”召开,指出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全国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的开展——“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三面红旗)——三年自然灾害(1)八字方针提出(2)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调整(3)七千人大会(1962年)(4)提出“四个现代化”(1964年)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一)中共八大(1956)1、内容:2、实质:3、意义: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充满希望的1957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充满希望的1956(二)双百方针: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问题)(学术问题)多事之秋的19561、国际: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引起极大思想混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大动荡时期。2、国内:从1956年9月到1957年3月间,全国发生了20起共约一万多工人罢工、请愿事件。在农村也发生了闹退社的风潮。广东省农村先后退社的有十多万户。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字路口的1957“党天下”、“轮流坐庄”。“我们现在生活没有1949年的生活好,现在我们工人的工资高,但商品价格比1949年的高,物价涨得太多了,不如1949年的生活好。”“毛主席领导好是好,再过两年有米讨;毛主席万万岁,买什么东西都站队。”良好的主观愿望造成了不幸的后果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反革命分子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猖狂进攻的问题。1、开展全党整风运动2、开展反右派斗争,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走向疯狂的19581957年11月2日至21日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毛泽东讲话:“中国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从经济上说现在还是个小国。……赫鲁晓夫统治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走向疯狂的1958三面红旗1、1958年的总路线(指导思想)2、大跃进3、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浮夸风”工业——大炼钢铁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反映人民愿望,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走向疯狂的1958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在“大沙地”建的“炼钢土高炉”群农业:高指标、瞎指挥、放卫星、浮夸风工业:大炼钢铁“浮夸风”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走向疯狂的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1:到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万6千个人民公社,99%的农户都参加了人民公社。材料2:不但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而且经济活动的若干环节也公有;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特点:一大二公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走向疯狂的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评价: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严重困难的1959——1961捡菜叶的市民天灾?人祸?由于饥饿而瘦小的儿童日无鸡吃米,夜无老鼠粮。树皮与泥土,野草拌秕糠。欲哭眼无泪,欲笑面无光。颓然我叹息,过渡日何长 ——农民记大饥荒诗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恢复发展的1962——1965(1)八字方针提出(2)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调整(3)七千人大会(4)提出“四个现代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七千人大会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人在一起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主义强国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背景:(1)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严重。(2)主观原因:毛泽东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错误,最后林彪、江青等人阴谋利用了毛的错误。(3)国际原因:国际局势趋于紧张,美国侵越、中苏关系恶化。“大跃进”失败以后,毛泽东一定程度上承认有错误,但他把乱象主要归咎于阶级斗争……在国际上,中美对抗无丝毫缓和迹象,中苏同盟走向彻底分裂。随着中苏论战愈演愈烈,国内政治日趋激进,反修防修成为全党共识。从四清运动到“文革”,走上了一条“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不归路。 ——萧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1.背景:(1)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严重。(2)主观原因:毛泽东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错误,最后林彪、江青等人阴谋利用了毛的错误。(3)国际原因:国际局势趋于紧张,美国侵越、中苏关系恶化。二、“文化大革命”2.过程:1966年开始,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打着“阶级斗争为纲”的旗号,趁机煽动革命。文革发动打倒一切一月风暴全面夺权中共九大林彪反革命集团武装政变毛泽东逝世周恩来主持工作,批判极左思潮邓小平整顿工作,经济形势好转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66年春夏67年初69年4月71年9月72年75年76年9月76年10月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二、“文化大革命”3.性质: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实质:阶级斗争扩大化)4.影响:民主法制遭受破坏社会秩序陷于混乱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基本人权遭到践踏文艺事业遭到摧残文革期间,停工、停课,各地开展对所谓反动学术权威、领导干部的批判,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二、“文化大革命”【唯物史观】如何看待这段曲折发展的历史?1956—1976年二十年间的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二、“文化大革命”工业科技国防农业教育医卫外交事业基础建设、三线建设原子弹、氢弹、中远程弹道导弹、人造卫星兴修水利、农田建设、培育良种、科学种田长足进步、蓬勃发展又一次建交高潮、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伟大成就三、伟大建设成就工业:逐步建成一批门类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三、伟大建设成就国防: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增强我国国防战略防御能力。三、伟大建设成就农业:较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伟大建设成就1971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1979 中美正式建交外交: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三、伟大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三、伟大建设成就思考:我国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时的政策调整,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奉献等。三、伟大建设成就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吃大苦,耐大劳,坚持“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对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和“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风貌,出色地完成了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时代精神: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三、伟大建设成就三、时代精神三、伟大建设成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爱国担当敢于创新爱岗敬业“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铁人”王进喜“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两弹元勋”邓稼先“地质之光”李四光三、伟大建设成就时代精神课堂小结十年探索曲折发展工业农业国防伟大成就外交教育医疗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时代精神开创性 奠基性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十年动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