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19页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19页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导入
【太阳神鸟金饰】
观看视频,思考夏商西周是如何看待日月星辰的?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取得了什么成就?
夏商周时期的
科技与文化
重点:夏朝时期代表性科技和文化成果。
难点:与科技成果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天文历法、医学、青铜铸造技术等。
《七年级上册》第8课
1.天文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原始先民为什么要观察天象?
原因:从事农业生产
【记载日食的商朝牛骨】
日食
①商朝甲骨文
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②《诗经》: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
③《春秋》: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诗经·小雅》
秋七月,有星孛入北斗。
——《春秋·文公十四年》
交汇
凶险的征兆
2.历法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梳理教材,找到我国历法的发展状况
①夏朝可能有了历法
②商朝历法逐渐完备
③战国时期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制定历法、分出二十四节气的意义是什么?
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农业);便于日常生活,规律作息
3.医学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梳理教材,找到我国医学的发展状况
①夏朝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
②传说: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疗药物)
③战国:扁鹊
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
发明切脉诊法
使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扁鹊行医画像石拓片(局部)】
图中鸟身人描绘的是扁鹊,由于对他的崇拜,后人就把他深化了
3.医学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梳理教材,找到我国医学的发展状况
④战国:《黄帝内经》。
a.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
b.讲述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
c.介绍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
地位: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不是出于一人、成于一时
《黄帝内经》应用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对生理、病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诊断和治疗等基本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指出人体必须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
——《中国历史》张岂之
1.甲骨文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什么是甲骨文?
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对许多事情进行占卜,把记录占卜情况的文字刻在龟甲上,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刻有文字的商朝牛骨】
发现者:
内容:
意义:
【王懿荣】
王懿荣
十分丰富,设计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①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②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③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王懿荣生病后,派人买药发现龙骨上刻着符号,认为是甲骨文
1.甲骨文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甲骨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用器具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槽
用燃烧的树枝或烧红的金属在钻凿处灼烧,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
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附近
【制作钻凿】
【灼烧甲骨】
【判断凶吉】
1.甲骨文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课外拓展
完整的卜辞,分为四个部分:
前辞:记占卜日期及卜人的名字
命辞:占卜的问题(必定是问句)
占辞:依兆作出吉凶祸福的判断
验辞:占卜后应验的记录
戊子卜,贞:“帝及四月令雨。 ”贞:“帝弗其及今四月令雨。” 王占曰:“丁雨,不唯辛。” 旬丁酉,允雨。
1.甲骨文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观察照片,你能说出是哪些字的甲骨文吗?
【车】
【鼎】
【刃-指示字】
【步-会意字】
目前已发现商朝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计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在1500个以上
2.青铜器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青铜=铜+锡+铅
观察地图及青铜器,你能提取到哪些信息?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分布示意图
分布广泛
数量多、种类丰富
兵器、乐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
商代亚丑钺(兵器)
司母戊鼎
(食器·礼器)
钟(乐器)
四羊方尊
(酒气-礼器)
青铜立人
主要用于祭祀军事等方面
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2.青铜器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青铜器上的文字属于什么文?
【何尊及铭文拓片】
金文
中国
何尊是西周周成王时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内容:西周时期青铜器上文字的数量明显增加。金文内容丰富,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方面。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音律最全、音域最广、气势最宏伟的编钟,至今还能演奏乐器
音乐成就水平高
曾侯乙编钟
2.青铜器·三星堆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三星堆出土的玉璋】
【青铜神树】
【青铜面具】
从这些文物中反映出三星堆遗址的什么特点?
数量众多
造型奇特
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联系(玉礼器和青铜器的出土)
玉璋是我国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这件玉璋与夏商时期我国其他地区玉璋的形制大体一致
1.《诗经》
三、《诗经》和楚辞
阅读教材,梳理《诗经》的基本信息
背景:
在生产生活、祭祀典礼等各种场合,创作并传唱的诗歌
内容:
共有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特点:
【关注现实】有的反映风俗民情,有的赞扬劳动者勤劳勇敢,有的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
地位:《诗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丰富的先秦史料
材料研读P48: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是秦国“尚武”精神的形象写照,生动地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同抗敌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2.楚辞
三、《诗经》和楚辞
阅读教材,梳理楚辞的基本信息
【屈子行吟图】
作者:
屈原等人
形式与特点:
吸收民歌精华
才用楚国方言
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代表作品:
《离骚》(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是千古传颂的抒情长诗)
提到屈原,同学们能想到哪些相关内容?
端午节
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担任重要官职,后来因遭到排挤而被流放。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占领,屈原知道后无比悲愤,于五月初五都汨罗江自尽。
总结
天文、历法和医学
甲骨文与
青铜器
《诗经》和楚辞
天文:日食记录;最早哈雷彗星记录
历法:商朝-立法逐渐完备干支纪年;战国-二十四节气
医学:战国-扁鹊(望闻问切);《黄帝内经》
甲骨文: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金文:青铜器上的铭文
《诗经》: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造影响深远。
随堂练习
1.《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其中,不仅提到252种动植物,还描述了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也有选择农作物良种的概念。这表明《诗经》( )
A.文笔清新节奏明快 B.内容通俗易懂
C.蕴含朴素科学意识 D.韵律典雅优美
2.现在在中医院,医生给病人把脉,用听诊器听,看病人气色,问病情,这一系列是由谁开创的( )
A.神农氏 B.张仲景 C.扁鹊 D.华佗
3.《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其所揭示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思维方式,对当代以及未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这表明《黄帝内经》( )
A.理论体系完善 B.思想内容丰富 C.尊重生命规律 D.影响历久弥新
随堂练习
4.有些青铜器上刻有文字,古人称这种文字为金文。金文从商代中晚期开始出现,数量较少;周代青铜器上文字数量明显增加。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由此可推知青铜金文的历史价值在于( )
A.便于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功能的变化
B.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C.提供了研究商周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
D.突显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水平领先
5.学者张帆指出,商朝青铜文化不仅出现于殷商统治的中心地区,很多距离较远的方国也都有青铜器出土。这些青铜器程度不一地表现出一些地域特色,但就主体而言与中原青铜文化存在联系。这一现象反映出(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B.华夏文明逐渐四向延伸
C.分封制得以普遍推行 D.诸侯征战推动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