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学习目标(1)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掌握楚汉之争前因后果,了解西汉的建立对结束战乱、重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2)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掌握休养生息政策的内涵,并分析汉初实行该政策的原因;从秦末、汉初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作用,理解统治政策顺应时代需要并能得到有效贯彻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1. 楚汉之争双方为争夺国家统治权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秦末农民起义是一场反抗暴秦的农民起义→楚汉之争是封建统治阶级争夺国家统治权的战争(性质)垓下古战场遗址双方军队在垓下进行决战,楚战败。《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压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问题探究】思考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材料一:项羽引兵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材料二: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恶除去秦法······此三者(张良、萧何、韩信),皆仁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1)时间:(2)建立者:(3都城:2. 西汉建立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3第二段,概况西汉建立的信息。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长安(今陕西西安)▲“汉并天下”瓦当▲“与天长久”瓦当材料1:(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材料2:(汉初)自天子不能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所盖藏。——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①田地荒芜②人口锐减④人民流离失所③国库空虚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1. 背 景【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概括西汉建立时的社会景象。2. 治国理念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阅读课本P64《相关史事》清静无为——道家黄老思想“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政治措施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而不用秦政调整施政策略和治国理念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殖【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总结汉高祖刘邦采取的措施。3. 治国措施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具体措施 作用士兵复员,还乡务农奴婢释放为平民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轻徭:减免徭役及兵役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增加农业劳动力稳定民心,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营造了相对和平的环境,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课后活动】与秦朝的横征暴敛相比,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项目 秦朝 汉初统治政策 赋税沉重(三分之二) 徭役兵役繁重 刑法残酷等 轻徭薄赋(什五税一)“兵皆罢归家”鼓励耕织结果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秦朝灭亡。西汉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下来。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三、“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一死,大臣迎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16年,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并削弱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 。汉文帝汉景帝道德博闻曰文由义而济曰景—《谥法解》爱惜民力品德高尚皆为仁君说明人物扫描三、“文景之治”1. 统治措施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材料一: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汉书·文帝纪第四》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汉书·景帝纪第五》措施1:以农为本【课后活动】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①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收入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②农业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巩固统治。田赋秦朝三分之二汉高祖十五税一文帝二年三十税一文帝十三年免除赋税徭役秦朝17岁起,每年数次文景帝时期20岁起,3年一次措施2:轻徭薄赋景帝元年三十税一三、“文景之治”1. 统治措施三、“文景之治”1. 统治措施夏,四月,大旱,蝗。令诸侯无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损郎官吏;发仓庾以振民;民得卖爵。——《资治通鉴》措施3:积极赈济灾民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辙弛以利民。——《史记·孝文帝本纪》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史记·孝文帝本纪》措施4: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腐化【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概况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社会经济有何变化?具体表现 手工业商业城市民族纺织、漆器等有较大发展(纺织技术水平高超,丝织品种类繁多;漆器造型美观)一些商人依靠经营煮盐、冶铁等成为富商大贾长安城已初具规模,布局规整开通边境贸易,各族往来更加频繁2. 表 现三、“文景之治”3. 结 果三、“文景之治”【材料研读】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一说:文景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出现这样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淳厚。——《汉书·景帝纪》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局面奠定物质基础。【合作探究】通过学习,归纳秦亡汉兴的原因。汉兴原因:①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采用休养生息政策;②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秦亡原因:①统治者统治残暴,赋税沉重;②徭役、兵役繁重;③法律严苛,刑罚残酷;④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启示:统治者应当爱惜民力、以身作则、重视农业生产……三、“文景之治”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关注民生家国情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间:公元前202年都城:长安建立者:刘邦背景:汉初景象(经济凋敝,国家贫穷)目的:稳定社会局势,巩固政权,恢复生产措施:士兵还乡务农,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影响:社会局势逐渐稳定,经济开始恢复措施:注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以德化民”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课堂小结中考模拟1.“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针对这种情况,西汉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C.文化专制 D.闭关锁国A中考模拟2.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这反映了他们主张( )A.以农为本 B.戒奢从简C.兴修水利 D.重农抑商A课后思考1.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了四年的争战,史称“楚汉之争”。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有哪些?2.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原因是什么?汉初统治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3.汉高祖为恢复发展生产实行什么政策?采取了哪些措施?4.汉文帝、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有哪些?结果如何?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