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学习目标(1)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理清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分析这些措施实行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2)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掌握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的史事,感悟卫青、霍去病英勇无畏的精神,感悟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做出贡献。郡县制分封制郡国并行制材料一: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成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汉书》材料二: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史记 平淮书》一、削弱地方势力1. 背景中央政府诸侯强大豪强横行【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67-68,面对上述问题,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一、削弱地方势力问题 措施 影响诸侯强大豪强横行 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建立刺史制度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豪强势力也被削弱,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2. 内容一、削弱地方势力主父偃推恩令: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诸侯国土封土分一次封土再分“推恩令”结果: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①方法缓和,不费一兵一卒,削弱诸侯国势力。②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也不会再反抗中央。妙主父偃二、加强经济管控【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68,归纳汉武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行业 表现农业手工业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提高粮食产量。发明新型播种工具耧车,加快播种速度。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汉朝耧车(模型)▲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二、加强经济管控材料一:吴以诸侯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后卒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为王者。——《汉书·食货志》材料二:而富商大贾或滞财役贫,转毂百数……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史记·平淮书》【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概况西汉初期商业上又面临哪些问题?私人铸币盐铁私营富商大贾二、加强经济管控【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69,面对上述问题,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问题 措施 影响私人铸币盐铁私营 富商大贾 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征收车船税齐铁官印五铢钱中央对经济的掌握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三、尊崇儒术1. 背景国家应该要严刑峻法以法治国法家儒家国家应要施行仁政以德治国国家应该要与民休息无为而治道家诸子百家思想活跃,不利于统一三、尊崇儒术【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69,面对上述问题,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问题 措施 影响思想活跃 威胁统治思想: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政治: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太学儒学人才儒学经典途径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2. 内容【材料研读】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选择儒家思想呢?三、尊崇儒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所宣扬的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主张为强化皇权提供了理论依据,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类别 秦始皇 汉武帝不同 学派措施结果相同 目的 实质 法家加速了秦朝灭亡巩固了大一统局面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的表现焚书坑儒儒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兴办太学【课后活动】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背后有“相同”之处吗?三、尊崇儒术四、北击匈奴和亲和而不亲政治平衡由守转攻开拓进取汉武帝:抗击北击匈奴汉初:汉弱匈强四、北击匈奴【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70,归纳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历史事实?战役时间将领结果漠北战役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西汉控制了阴山以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四、北击匈奴【读地图】指出河西四郡的位置,说明其设立的意义。▲西汉形势图促进了河西走廊地区的开发,加强了中央对西域的控制力,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与安全。维护国家统一,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融合。匈奴未灭,无以为家。 ——霍去病臣幸得戴罪行间,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 —卫青【问题探究】结合所学,说说他们身上有哪些可贵品质?忠诚奉献、英勇无畏、坚毅不屈、舍身为国、爱惜士兵四、北击匈奴【对比记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唯物史观项目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大一统是指中央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进行统一领导,形成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局面。其涵盖范围比“统一”要广得多。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抵抗匈奴,修筑“万里长城”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推恩令” 刺史制度铸造五铢钱;盐铁酒官营;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兴办太学尊崇儒术大一统的影响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西汉疆域较秦时有了较大拓展,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将河西走廊至西域的广大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西汉疆域东、南到海,东北至朝鲜半岛北部,西北至今巴尔碦什湖,西跨葱岭,北到大漠,西南到今云南、广西及越南中北部。课堂小结①实施“推恩令”(主父偃)②削爵、夺地甚至除国③建立刺史制度、察举制政治:削弱地方势力经济:推动经济的发展思想:尊崇儒术大一统王朝的巩固①尊崇儒术(董仲舒)②兴办太学③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①统一铸币(五铢钱)②盐铁官营、专卖③统筹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军事:北击匈奴①汉武帝组建强大骑兵反击匈奴②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大一统不仅成为汉朝的时代精神,更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基本意识。中考模拟1.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由此可知,汉武帝推行的措施是( )A.实施“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盐铁专卖 D.北击匈奴A中考模拟2.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该措施( )A.使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B.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C中考模拟3.从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儒家经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专攻经学的博士弟子由武帝时五十人,逐步递增,成帝时增加到三千人。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文景之治”政治清明B.察举制度逐步确立C.“推恩”诸侯加强控制D.儒家经学成为官学D中考模拟4.汉武帝采取的这项措施,充实了财政,支援了经略四方,为巩固祖国边疆奠定了经济基础。材料中的“这项措施”是( )A.“推恩令” B.兴办太学C.盐铁专卖 D.北击匈奴D中考模拟5.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位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景帝 D.汉武帝D课后思考汉武帝时,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方面面临哪些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起了什么作用?对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