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新课导入▲丝绸之路图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玉门关阳关西域学习目标(1)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熟练掌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关史实。(2)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领悟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开通的意义,感悟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理解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意义,拓展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视野。(3)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理解西汉和东汉对西域的管理,掌握班超经营西域的事迹,感受班超父子为国守疆的责任担当;认识到新疆地区自汉朝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加强主权意识,促进形成国家认同感。1. 背景一、张骞通西域材料一:以天之福······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资治通鉴》材料二:文景时期,继续与匈奴和亲,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西域社会状况:小国林立,被匈奴奴役。西汉和匈奴关系:匈奴严重威胁着西汉边境。【思考探究】基于上述关系汉武帝做出怎样的决策?▲张骞出使西域一、张骞通西域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史记》私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2. 经 过【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7—79及视频观看,完成下列表格填写?时间 背景 目的 出发时间 结果第一次第二次汉武帝反击匈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了解西域了解西域,控制了河西走廊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公元前119年沟通西域一、张骞通西域【问题探究】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之举?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一、张骞通西域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汉书 张骞传》3. 意 义【课后活动】阅读材料,尝试多角度说说张骞通西域的影响。一、张骞通西域从影响领域看,可以从交通、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影响时段看,可以从短时段、长时段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一: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地区的山川、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1)政治方面: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3. 意 义【课后活动】阅读材料,尝试多角度说说张骞通西域的影响。一、张骞通西域材料二:后人对张骞的评价“骞始开通西域道也”材料三: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翦伯赞(2)交通方面: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3)经济文化方面: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3. 意 义【课后活动】阅读材料,尝试多角度说说张骞通西域的影响。一、张骞通西域从影响领域看,可以从交通、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影响时段看,可以从短时段、长时段角度进行分析。对西汉(短时段):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后世(长时段):成为丝绸之路史上标志性事件,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素养提升】张骞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家国情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汉书·张骞传》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汉书·张骞传》勇于开拓、不畏牺牲忠于祖国、不辱使命坚守诺言、不忘初心二、丝绸之路【拓展学习】你知道“丝绸之路”名称来源吗?“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一书中。在这条交通路线进行的贸易物品中,丝绸是中国输出的货物中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因此,李希霍芬将这条发端于中国的陆上交通线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图【读地图】阅读教材P80,在课本地图上标出“丝绸之路”主要经过的地方?长安河西走廊中亚西亚西域(今新疆地区)欧洲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北非1. 经 过二、丝绸之路北非(1)中原输出:以传统优势手工业品和技术为主(2)西域输入:以动植物品种、奢侈品和宗教文化为主2.交流二、丝绸之路3. 意 义①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②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经济交流之路文明传播之路政治通融之路二、丝绸之路▲汉朝海上航路图【读地图】阅读教材P81,在课本地图上标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的地方?东南沿海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斯里兰卡欧洲二、丝绸之路东南沿海→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和锡兰三、汉朝对西域的管理【教材研读】阅读教材P82,填写表格内容?1.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背景设置职责意义张骞通西域后,西汉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域公元前 60 年,西汉朝廷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以西域都护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治理,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123年,班超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97年,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73年,东汉朝廷派班超出使西域。西域各国与汉朝重新建立联系。三、汉朝对西域的管理“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23年,东汉垓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2. 东汉:班超经营西域“让我们谨记人民期盼,勇扛历史重担,把准时代脉搏,继往开来、勇毅前行,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带一路”丝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家国情怀张骞通西域奠基丝绸之路保障汉朝对西域的管理第一次第二次课堂小结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①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②促进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设置西域都护府班超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中考真题1.西汉时,中原地区出现了良种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外来物产。这一时期,丝绸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打井和炼铁等技术。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汉朝科技的进步 B.西域人对丝织品的追捧C.丝绸之路的开辟 D.中外农业生产水平提升C中考真题2.从汉唐到明清,丝路沉浮几春秋。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设置( )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府C.北庭都元帅府 D.伊犁将军A中考真题3.《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讲道:“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班超经营西域C.甘英出使大秦 D.班勇出使西域A4.2023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勃勃生机。西汉时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的起点是( )A.洛阳 B.长安C.开封 D.大都B中考真题课后思考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和作用分别是什么?2.什么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意义是什么?3.汉朝对西域是如何管理的?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