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的社会化说课逐字稿 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人的社会化说课逐字稿 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1人的社会化逐字稿
各位同学,大家好!首先,请大家猜猜这位“她”是谁?(展示全红婵相关标签)没错,她就是全红婵。(播放视频)她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成长为奥运冠军,背后离不开社会化的塑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人的社会化”,咱们将通过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的成长故事,一起来探索社会化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就围绕她的故事,一步步揭开“人的社会化” 的面纱。
我们先来看全红婵的成长经历,学习议题一:社会化如何塑造“最初的我们”?全红婵2007年出生于广东湛江的普通农民家庭,父母虽然不富裕但一直支持她的梦想;她的跳水天赋被发现后,进入当地体校接受训练,教练看到她的天赋后严格指导,后来她进入省队、国家队,一步步走向奥运赛场。议一议:全红婵的传奇之路得到了谁的支持和帮助?大家可以结合她的经历说一说。
(学生预设回答: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教练的指导,体校、省队、国家队的培养,还有社会的关注和国家的支持。
教师点评:非常好,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全红婵的成长确实离不开家庭的温暖、教练的教诲、学校的培养,还有社会和国家的支持。)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这样。(播放视频)就像课本里说的,我们刚出生时,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仅靠生物本能无法在社会中生存。而社会化,就是帮助我们从“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这就是我们要掌握的第一个知识点: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那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呢?下面开展议学活动一:“我”的社会化的途径。1.结合教材和自身经历,填写“我”的社会化途径记录表。(学生预设回答:同伴陪伴:一起完成小组作业,提升合作与沟通能力。学校教育:课堂学习知识、参加运动会,掌握技能并培养团队精神。大众传媒:看新闻、纪录片,拓宽视野,了解社会。教师点评:大家的回答很具体!同伴、学校、传媒都是重要的社会化途径,它们共同助力我们成长。)2.《论语》有言:“性相近,习相远也。”请结合生活经验和社会观察,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预设回答:先天本性相近,后天习染导致差异。就像同学刚入学时差不多,后来因家庭、学校影响不同,表现差异明显。教师点评:理解到位!这句话正体现了社会化的作用——后天环境影响让我们在成长中产生差异,凸显了社会化的重要性。)
没错,我们每个人在社会化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社会知识、获得社会经验,形成被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也告诉我们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P10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支持;同时,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逐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所以,我们的成长就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了社会化如何塑造“最初的我们”,帮助我们从生物个体成长为社会人。那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化又会教会我们哪些“生存法则”,让我们更好地在社会中立足呢?接下来我们进入议题二:社会化如何教会我们“生存法则”?
全红婵的身份在不断变化:从农村孩子到省队队员,再到奥运冠军、青少年榜样。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很多社会角色,比如子女、学生、社区志愿者、中国公民等。
接下来进入议学活动二:“我”的社会化能力。请大家看这个表格,我们一起来说说不同角色需要具备哪些生活技能和道德品质,这些能力又是怎么获得的?
(学生预设回答:子女:生活技能是分担家务、和父母沟通;道德品质是孝顺、体谅父母。学生:生活技能是整理笔记、规划时间;道德品质是尊敬老师、诚信待人。社区志愿者:生活技能是组织活动、宣传知识;道德品质是奉献、有责任感。中国公民:生活技能是遵守交通规则、识别法治常识;道德品质是爱国、守法。这些能力都是跟着父母学、老师教、自己在做事里练出来的。
教师点评:大家说得很实在!不管是具体技能还是品质,都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在家庭、学校、社会里慢慢学、慢慢练出来的,这正是社会化在帮我们提升能力。)
这其实就是社会化的具体体现,主要有三个方面,也是议学成果3:社会化的具体体现?(如何实现社会化?):第一,学习生活技能。就像全红婵从小学习跳水动作,我们从小学习吃饭、穿衣,上学后学习知识,都是在掌握生活技能。此外,随着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内容不断丰富,我们不仅能够照顾自己,而且能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基础。(播放视频)第二,学习行为规范。比如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不浪费粮食,全红婵要遵守体育竞技规则,这些都是社会认可的行为规范,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相处。第三,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我们在不同场景中要扮演不同角色:在家是子女,在学校是学生,这些角色的要求我们慢慢学会,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清楚了社会化教会我们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和角色担当,让我们能在社会中“立足”。但社会化是不是到某个阶段就结束了呢?全红婵的故事告诉我们,并不是这样。接下来我们看看议题三:社会化为何是“永远进行时”?
大家知道吗?随着国际比赛越来越多,全红婵现在还在利用空闲时间努力学习英语。(播放视频)为什么她已经是奥运冠军了,还要继续学习呢?结合全红婵的经历,谈谈青少年如何应对时代的发展?
(学生预设回答: 她学英语能更好和国际友人交流,适应国际赛场。时代在变,青少年要像她一样,不断学新知识、新技能,跟上发展。
教师点评:说得很对。全红婵用行动告诉我们,时代在进步,只有持续学习才能适应变化。青少年更要主动学习,提升能力,才能应对时代发展。)
全红婵的例子告诉我们,社会化是 “永远进行时”。现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新技术、新事物不断出现,就像全红婵需要学英语适应国际赛场一样,我们每个人也需要不断学习。比如,以前人们写信交流,现在我们用微信、视频通话;以前购物用现金,现在扫码支付很普遍。如果我们不学习这些新技能,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变化。所以,社会化会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要通过持续学习,不断促进自我发展。
今天我们通过全红婵的成长故事,学习了“人的社会化”:社会化是从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因为社会为我们提供支持,我们在其中不断成长。社会化具体体现为学习生活技能、行为规范、扮演社会角色,且会伴随一生,需要持续学习。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明白: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化,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主动学习、积极融入社会,在社会化中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