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三年级全 第7课《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教案-【核心素养目标】《体育与健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华东师大版】三年级全 第7课《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教案-【核心素养目标】《体育与健康》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七课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三年级(全)
课题 第七课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课时 1
课标要求 本课程需要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认识中国在奥运会中的参与和贡献,掌握奥运会参赛国家、运动员数量及比赛项目的变化规律,理解科技对奥运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国际视野和体育文化素养。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第七课,教材通过五个维度系统介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历程、参赛国家数量变化、运动员规模演变、比赛项目扩展以及场地设施技术进步。教材配有丰富的图文资料和数据对比图表,特别突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里程碑意义,最后通过"科技奥运"的拓展内容展现现代奥运会的创新特征。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奥运会已有初步认知,但对奥运会的历史发展和中国在其中的角色了解不深。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但对数据分析和历史脉络的把握仍需教师引导。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 体育文化认知: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和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成就。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分析奥运会参赛国家、运动员数量等数据变化趋势。科技认知:认识科技在奥运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际视野:培养关注国际体育赛事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 中国举办的奥运会概况。奥运会参赛国家/地区和运动员数量的变化趋势。
教学难点 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演变。科技对奥运会场地设施和装备的影响。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奥运会相关视频剪辑、历届奥运会数据图表、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片段视频。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一届奥运会吗?中国共举办过几次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共举办过2次奥运会。3.引出课题: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史。 1.观看视频,感受奥运会盛况。2.回答教师提问,分享自己对奥运会的了解。3.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通过震撼的开幕式视频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知识,自然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一、了解中国举办的奥运会1.你了解中国举办的奥运会吗?2008年北京奥运会:204个国家/地区,10942名运动员。2022年北京冬奥会:91个国家/地区,2834名运动员。2.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历史成绩:中国的奥运征程是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的(在这之前,新中国因特殊历史原因曾缺席多届奥运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我们的“高光起点”,许海峰中国代表团一共获得了15枚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位列金牌榜第四,震惊了世界——因为这是新中国首次全面参赛,就进入了第一梯队。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6金,金牌榜第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6金,金牌榜第四; 2000年悉尼奥运会:28金,金牌榜第三(首次进入前三!); 2004年雅典奥运会:32金,金牌榜第二(仅次于美国); 2008年北京奥运会:48金、21枚银、28枚铜,总计100枚奖牌;2022年北京冬奥会:9金,4银,2铜,共15枚奖牌,金牌榜第三(创历史最佳!)。3.为什么中国能成功举办奥运会 我们国家发展快,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有204个国家参加!中国运动员成绩好,2008年拿了51枚金牌呢!我们有高科技,AI评分系统和电子起跑器。全国人民都支持。二、历届国家或地区的数量变化1.历届奥运会参赛国家/地区数量变化折线图:1896-1920年左右是慢慢往上升,因为二战后世界各国联系更紧密了,更多国家独立,也愿意通过奥运会交流。再到1980年代以后,这条线几乎是“直着往上窜”!比如1984年是140个,1996年亚特兰大就突破190个,2000年悉尼199个,2004年雅典201个,2008年北京直接达到204个!2.为什么参赛国家数量会不断增加?因为奥运会越来越受欢迎,交通方便了,更多国家独立了,想通过奥运会交朋友、比本领!奥运会从最初的区域性赛事,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参与的体育盛会。成了“世界人民的大联欢”,不管国家大小、强弱,大家都愿意来参加,一起比赛、一起交流!三、历届参赛运动员数量变化1.历届奥运会的参赛运动员数量变化:第一届奥运会参赛运动员人数仅为241人,随着奥运会的不断发展,参赛人数逐届增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参赛运动员人数突破了10000人,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参赛人数则达到了11420人。2.运动员数量增长的原因 奥运会项目变多了。女生也能参加更多比赛了。飞机让运动员能去更远地方比赛。动员数量增长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比赛项目从1896年的9项增加到2020年的33项;二是女性运动员参与度提高;三是交通发展让各国运动员更容易参赛;四是全球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提升。四、历届比赛项目变化1.历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何变化?1896年雅典奥运会比赛大项仅9项,小项43项。而2020年东京奥运会比赛大项增至33项,小项增至339项。2.新增项目:奥运会新增项目展现三大特色:项目创新(滑板、冲浪等新兴极限运动)、形式多样(攀岩含三种赛制)、传统回归(棒垒球重返奥运),充分体现奥运包容性与时代感!五、比赛场地设施及装备变化1.观看奥运会科技应用视频。2.最早的比赛用的是手动计时器,现在变成自动的,现在奥运会:量子计时器、重点摄影机、起跑器内置压力、AI裁判、AI运动分析系统、无人机驾驶技术、AI自动评分系统等科学技术。奥运会主办方利用科学技术不断改善场地设施及运动装备,为运动员提供更公平、更优越的比赛环境与条件。3.知识拓展奥运会背后的科技力量科技是奥运会的重要推动力,它为奥运会带来了惊喜和创新。无论是风洞试验系统、AI自动评分系统等精密的测量设备,还是电子起跑器、气垫钉鞋等高效的运动装备,都是科技的结晶。这些高科技的设备与装备,不仅可以更准确地记录每一位运动员的成绩,还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水平,创造更好的成绩。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自己对奥运会的了解回答问题。2.聆听教师讲解中国奥运会代表团的历史成绩,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至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绩演变,重点关注关键节点。3.小组讨论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意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1.观察图表,描述变化趋势。找出增长最快的时段,典型发现:"1991年苏联解体后线条突然变陡"。2.分析参赛国家增加的原因。1.观察图表,描述变化趋势,并学生分组计算从1896年241人到2020年11420人的增长倍数。2.讨论运动员数量增长的原因,并回答问题。1.观察图表,描述变化趋势,观察出大小项目不断增加。2.讨论新增项目,并结合自身观看比赛的经历或日常积累,积极列举新增项目的特点。1.观看奥运会科技应用视频,了解科技应用在比赛中的具体使用场景。2.聆听教师讲解早期比赛设施与装备和现在比赛的科学技术应用。3.了解奥运会背后的科技力量——科技。 1.通过阅读教材训练信息提取能力,要求从文字中精准抓取关键数据,连接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前认知,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经验。2.通过聆听教师的讲解,培养历史时序思维,直观展示"从体育弱国到体育强国"的发展轨迹。3.通过小组讨论多角度讨论避免单一认知,并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在奥运会中的角色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1.通过观察图表,培养数据解读能力,掌握"看标题-识坐标-找趋势-析异常"的图表分析四步法。2.训练系统思维,避免单一归因,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培养用实证支撑观点的能力。1.通过对图表的观察,培养数学运算能力,理解指数增长概念。2.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多因素分析能力,理解社会发展与体育事业的互动关系,认识性别平等在奥运发展中的作用。1.通过数据对比,直观感受奥运会项目增长的趋势,培养数据处理能力。2.通过了解奥运会的新增项目,理解奥运会项目设置的与时俱进,认识体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科技在比赛中的应用,激发科技与体育结合的好奇心。2.通过讲解认识科技在体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3.通过知识拓展了解奥运会背后的科技力量是科技。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请认一认以下金牌分别属于哪届奥运会,并查一下该届奥运会是在哪个城市举办的。 合作学习:同学们,请小组讨论一下,以下图片中的卡通人物是哪一届奥运会的吉祥物,以及它们所代表含义是什么。探究学习:请查找相关资料,找出2024年巴黎奥运会新增的比赛项目,并谈谈你对这些项目的看法。2024年巴黎奥运会新增霹雳舞、滑板、冲浪和运动攀岩。这些项目年轻、时尚,能吸引更多观众。 1.辨别金牌分别属于哪届奥运会。2.观察图片,以小组讨论吉祥物代表的含义。3.谈谈自己对项目的看法。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有效应用。
总结提升 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奥林匹克精神内涵:强调"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鼓励突破自我、公平竞争、团结友爱。它超越胜负,传递和平与友谊,激励全球人民追求卓越!
作业布置 收集一则关于2024巴黎奥运会的新闻。
板书设计 第七课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一、了解中国举办的奥运会 - 2008北京夏奥会 - 2022北京冬奥会二、历届国家或地区的数量变化 1896:14个 → 2008:204个三、历届参赛运动员数量变化 241人 → 11420人四、历届比赛项目变化 9大项 → 33大项五、比赛场地设施及装备变化 量子计时器、重点摄影机、起跑器内置压力等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以奥运发展为主线,学生参与积极但科技部分理解较浅,需增加实物演示;数据分析活动有效,下次应强化小组合作指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