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地理学习目标①结合材料、区域图,认识碳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对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②结合碳循环示意图、温室效应原理,理解碳排放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分析碳排放对环境以及对国家安全的不利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③能够从环境安全的角度,理解碳排放对环境的重要影响,增强国际减排合作意识,建立人地和谐的发展观。④结合所学知识,认识碳排放、碳减排的日常行为,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学习重难点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难点: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导入新课根据研究结果发现,从1994年到2017年的时间里,整个地球已经有近28万亿吨的冰融化。通过卫星观测,这些融化的冰来自不同的地区,有6.1万亿吨的冰来自高山冰川,有7.6万亿吨的冰来自北极海冰,南极冰架则融化了6.5万亿吨,还有3.8万亿吨来自格陵兰冰盖,更是有2.5万亿吨冰从南极冰盖消失。有专家预测,海平面每上升1厘米,就有将近100万的人面临灾难,流离失所。思考:1.地球上的冰加速融化会造成哪些危害?2.导致地球上的冰加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课讲授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一)气候变化的概念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冷暖干湿变化。(二)气候变化的特点思考:读图分析,全球气温的变化特点有哪些?【答案】20世纪以来,全球正经历以变暖为突出特征的气候变化。全球气温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增温尤其明显。新课讲授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三)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思考:全球气温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答案】相同点:随着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全球气温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不同点:二氧化碳浓度呈现出持续升高的特征,而全球气温变化则呈现出波动上升的特点。太阳辐射大气吸收、散射大气反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逸出逸出(大气辐射)返回地面(大气逆辐射)大气吸收温室效应原理:温室气体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加强大气对地球的保温作用来源:燃烧化石燃料、土地利用的变化加剧:森林、海洋生态系统破坏新课讲授【总结】全球气温上升的原因二氧化碳排放增多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燃烧矿物燃料森林面积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等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太阳活动、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等学习任务一:探究全球气温上升的原因新课讲授学习任务二: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陆地最高海拔不超过5米。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图瓦卢的国家安全。 1993—2009年,因海平面上升,图瓦卢陆地国土面积缩小了2%。预计到2050年左右,图瓦卢60%以上的陆地国土将被海水淹没。21世纪以来,图瓦卢政府多次公开表示,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经失败,计划举国搬迁,呼吁世界各国接纳图瓦卢的“环境难民”。但多年来的各方奔走和努力并没有收到积极的效果,目前仅有新西兰政府愿意接收图瓦卢的撤离者,并严格限定了每年的接收人数。新课讲授(1)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图瓦卢沿海低地和岛屿被淹没,威胁国家领土完整、主权安全。(2)风暴潮加剧,海水入侵,土地盐渍化加剧,威胁国家粮食安全。(3)洪涝灾害加剧,威胁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安全)。(4)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思考:说明全球变暖对图瓦卢国家安全的影响。学习任务二: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新课讲授【总结】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全球变暖海岸渔业资源破坏 海岸侵蚀和洪水泛滥 疾病蔓延 水污染、洪水泛滥干旱加剧 灌溉需求增加 作物种植区和产量变化 森林退化、面积减少 野生物种栖息地和物种资源丧失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因极端事件及疾病死亡人数增加 粮食和水供应受损 移民、环境难民增加人类社会海平面上升 极端天气事件增加 气温降水分布变化 土壤和植被变化自然环境新课讲授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全球变暖为突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国际社会已达成的共识是,如果未来二氧化碳排放继续增加,使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前升高超过2℃,将改变气候资源的空间配置,增加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不稳定的风险,对淡水资源、粮食生产、人类健康和城市设施等多个方面造成严重威胁,从而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影响。为应对全球变暖的不利影响,避免灾难的发生,国际社会正在采取减缓和适应措施。新课讲授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思考:为应对全球变暖的不利影响,可采取哪些减缓和适应措施?(1)减缓措施(减排增汇)减少碳排放,如降低能耗、使用清洁能源、改善产业结构、征收碳税、倡导节约消费等。新课讲授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思考:为应对全球变暖的不利影响,可采取哪些减缓和适应措施?(1)减缓措施(减排增汇)增加碳汇,如减少森林破坏、植树造林、将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或海洋等。新课讲授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思考:为应对全球变暖的不利影响,可采取哪些减缓和适应措施?(2)适应措施(趋利避害)提高适应能力,如采取预防措施、建设抗御水旱灾害的水利工程、开展灾害保险业务、改种高热量资源需求的作物类型或品种等。新课讲授下图示意1870年以来人类累积碳排放与全球升温幅度的关系。可作为制订未来减缓气候变化行为的依据。学习任务三:探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措施1.说明全球升温幅度随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变化的总体趋势。2.如果未来温度比1870年升高2℃,与之对应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是多少?3.有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累积的数量?1.全球二氧化碳累积排放相同的情况下,低排放策略,升温幅度小;高排放策略,升温幅度大。2.低排放策略:50 000亿吨。高排放策略:25 000亿吨。3.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使用新能源,改善产业结构,植树造林,封存二氧化碳于地下或海洋中,海洋生物固碳、海底沉积物封碳等。课堂小结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碳循环及对温室气体含量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改变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特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应对措施国家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影响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