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地理学习目标①根据区域具体的环境问题,认识影响环境问题的基本因素。②分析某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危害。③结合材料分析如何谋求人地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④实地考察分析某环境问题的危害及成因。学习重难点重点: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环境问题的危害。难点: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导入新课新课讲授一、环境问题的产生1.自然系统自然系统由太阳能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同时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生产者消费者热分解者非生命因素新课讲授2.人类系统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大量自然资源,维持城市、农田等人类系统的运行,将所形成的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生产者消费者热分解者非生命因素排放输入废弃物自然资源新课讲授探究1.在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有什么不同?系统类型 物质和能量来源 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 生物多样性 系统的稳定状态自然系统 太阳能 循环流动 丰富 通过自我调节达到稳定状态人类系统 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 单向流动 单一 不具有调节能力容易产生环境问题2.你认为哪种系统能维持稳定状态?请说明理由。自然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太阳,物质能够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生物多样性也保证了自然系统的弹性,使自然系统能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以维持系统的稳定状态。新课讲授3.自然系统与人类系统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从而发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各种环境问题。人类活动超过调节能力损害支撑服务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新课讲授4.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人均资源消费量主要因素人口数量技术水平新课讲授二、环境问题的危害(一)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工业废气排入大气圈蓝藻大量繁殖城市垃圾堆积如山城市噪声污染新课讲授(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毁林开荒破坏植被水土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单产低扩大耕地粮食不足毁林开荒引起的恶性循环新课讲授合作探究历史上,许多地区的发展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 的过程,有学者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括这一过程(图1.19)。该曲线显示,环境质量在前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但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渐降低。 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新课讲授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出现拐点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环境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收入水平低的社会群体很少产生对环境质量的需求,贫穷会加剧环境恶化; 收入水平提高后,人们关注现实和未来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对高质量环境的需求,不仅愿意购买环境友好产品,而且不断强化环境保护的意识,愿意接受严格的环境标准,并带动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减缓环境恶化,最终导致拐点出现。2.环境“先污染、后治理”是不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不是。合作探究新课讲授3.区域经济发展如何避免经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环境质量的改善与经济水平并非唯一关联,也不会自动发生,其关键在于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政策的有效执行,以及技术进步的推动。合作探究当堂训练刀鱼与河豚、鲥鱼并称为中国长江三鲜。它们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刀鱼由海入江, 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在干流产卵。近年来,刀鱼野生资源逐年下降,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据此完成1~2题。1.长江野生刀鱼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的主要原因有( )①全球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 ②酸雨危害,长江水酸化 ③生产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长江 ④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下列有利于改善长江野生刀鱼现状的合理措施有( )①发展科技,进行人工增养 ②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 ③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 ④长江中上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BA当堂训练洛杉矶市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除局部为丘陵外,地面平坦。20世纪40年代初期,洛杉矶近250万辆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炼油厂、供油站等排放的化学物质,在阳光照射下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滞留在洛杉矶上空经久不散。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催生了美国著名的《清洁空气法》,其环境治理与管理的示范作用意义重大。据此完成3~4题。当堂训练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成因是( )A.夏季降水多,水汽丰富,易形成光化学烟雾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太阳辐射强C.冬季气温低易发生逆温,再加上降水少,太阳辐射强D.冬季温和多雨,水汽充足,更易发生光化学烟雾4.治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所采取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成立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出台法规B.产业结构调整,禁止化工产业的发展C.发展公共交通,做好城市规划D.鼓励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BB当堂训练下图为贵州某铝业公司的尾矿堆场改造工程景观图,此次改造将尾矿堆放空间的外壁砌上了混凝土隔层。读图,完成5~6题。5.此次尾矿堆场改造主要是为了缓解( )①水污染 ②土壤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大气污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尾矿堆场的选址应尽量避开( )A.山脊 B.山谷 C.陡崖 D.鞍部BA课堂小结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环境问题的产生产生机制影响因素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量技术水平环境问题的危害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