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知识清单】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3.公民意味着什么
一、知识点
1.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都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都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2.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出生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的条件,可以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有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4.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终生不变的身份代码。
5.“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并为古罗马所用。([P24)
6.国民身份号码有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校检码,如果校检码为10,则用x代替。
7.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8.村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的或家庭的利益。
9.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且。为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10.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11.2021年东京奥运会,第32届夏季奥运会。
12.中国是全世界第5个掌握载人深浅技术的国家,“蛟龙号”。
13.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2014年9月2日,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中心“12308”24时热线电话正式开通。
14.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地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15.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二、知识点解析
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答: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出生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国家为什么要为每个公民确定身份号码?答: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
3.说一说,居明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答:正面:证件名称、签发机关、有效期限
反面:姓名、性别、出生、住址、公民身份证号码
4.身份证有哪些用处? 答:(1)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2)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3)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4)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5)在邮局邮寄护物品。
5.怎样做好居民身份证信息保密? 答:(1)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2)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3)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局挂失;(4)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但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
6.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答:(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2)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百年梦想。(3)中国是世界第5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4)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
7.身份证丢失可能带来的危害是什么?答:(1))办银行卡洗钱:不法分子拿着本人身份证和被盗身份证可以方便地“代开”银行卡,然后将被盗身份证、银行卡一起卖给需要的人。(2))办信用卡诈骗:部分被盗身份证被不法分子用以代开信用卡,从事金融诈骗。(3))双身份掩护犯罪:通过“身份证交易黑市”,可以买到与自己体貌特征相近的“真身份证”。
8.中国公民到境外应当注意什么? 答: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9.面对海外疫情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政府为什么积极协助中国公民回国?答:因为他们是中国公民,是中国的一分子。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国家和政府都要义不容辞低=地提供帮助。
10.华人、华侨、华裔的区别?答:华人,指原是华侨或华人后裔,后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国国籍者。不具有中国国籍,不是中国公民。华侨,指有中国国籍,但居住在外国或在国外长期生活的人,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国公民。华裔,指有中国血统,但是国籍不是中国的人,不具有中国国籍,不是中国公民。
11.张萌到机场送朋友燕燕出国留学:“真遗憾,燕燕从此不再是中国公民了。答:张萌的看法不正确,陈燕虽然出国留学了,但如果她不加入外国国籍,她还是中国公民。如果加入了外国国籍,她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12.志强的邻居因涉嫌抢劫伤人被逮捕了:“他犯罪坐牢,一定会被剥夺公民身份。”
答:志强的看法不正确,他的邻居受到刑罚处罚,坐牢只会被剥夺某些政治权利和自由,但他的生命健康权等人身权利还在,依然具有中国国籍,自然仍然是中国公民。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知识点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2.1954年颁布的宪法的第3部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3.1982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4.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
5.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6.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
7.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8.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权利,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9.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10.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11.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和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12.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
13.我国通过各项措施积极保障人权:发展义务教育;开办农家书屋;提供营养午餐;开展再就业培训。
二、知识点解析
1.连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身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利保障法》物资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文化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女性的权利。
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它的重要性是什么?答: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3.公民应如何行使基本权利?答: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
4.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答: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如:(1)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③瞻仰扶助父母的义务。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业务。
5.为什么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答: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6.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答: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7.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答: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8.一个中年妇女提着带鱼上车,蹭脏了中学生小刚的新校服,中年妇女说:“衣服脏了没有关系,回家洗洗就行了。”小刚笑了:“阿姨,我该说的都让您说了,我得说对不起了。”众人向小刚投来赞许的目光,中年妇女被这一幽默的批评羞红了脸。
(1)你对中年妇女的行为有什么评价?
(2)小刚笑对中年妇女的不礼貌行为给你什么启示?
(1)中年妇女的行为,表明了她道德修养水平的低下,也是行使权利时不尊重他人权利的表现,理应受到人们的鄙视和舆论的谴责。
(2)①做一个合格公民,既要正确行使权利,又要忠实履行义务。②要尊重他人权利,承担起对他人应负的道德责任和法定义务,才能更好地享有自己的权利。③广大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等。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