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授课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授课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标准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总体 古代区域文明的产生、发展与交流
政治 国家形成:私有制、阶级促进奴隶制早期国家的形成。
政治制度: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古埃及实行法老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罗马法律制度。
古代文明扩展、大帝国兴起:农耕文明区较高的社会分工和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促进古代文明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大帝国的兴起。(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
经济 文明产生: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出现城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人类文明呈现多元起源、独立发展格局。
文明类型:大河流域的古代人类以农耕文明为主;古希腊和古罗马是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相对发达的海洋文明。
文明交流:西亚农耕技术、冶铁技术和字母文字得到广泛传播;汉朝与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建立了经济、文化联系。文明交流加强,相互影响扩大,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
思想文化 文字与文学:埃及象形文字、西亚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中国甲骨文等都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西亚、印度、希腊的史诗,希腊神话、悲剧和喜剧等
科技:西亚农耕技术、冶铁技术发展并得到广泛传播;古代希腊的哲学、科技成就显著。
宗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等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明: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阶段特征
上古时期(约公元前3500年——476年)
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
——纪录片《世界历史》第2集 《文明的曙光》
定义:文明是步入国家阶级的人类社会状态
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和城市的形成、文字的出现
【问题】何谓“文明”?“文明”诞生的标志有哪些?
古代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基本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大多邻近大河流域
中国文明
约BC2500年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BC4000年
古印度文明
约BC2300年
古埃及文明
约BC3500年
古希腊文明
约BC800年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
哪个例外?
龙山文化开启“万邦时代”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希腊
万物主宰 努恩、普塔 安努 梵天 宙斯
地 恩利勒 该亚
太阳 拉、阿吞、阿图姆 乌图、夏马什 苏里耶 赫里斯、阿波罗
月亮 托特 欣 坎德拉 阿耳忒弥斯
水、雨 奥西里斯、库努姆 伊亚 阿帕斯
丰收 阿匹斯 伊什塔 德墨忒尔
蛇、龙 乌拉乌斯 摩纳安
鹰 荷鲁斯
狮、虎 阿图姆
牛羊犬 普塔
战 马尔杜克 因陀罗 阿瑞斯
远古各地主要的自然崇拜对比表
——摘编自李冬田《读史札记——历史图表与世界思想史概览》
先认识下这两位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
奥西里斯身份之一:尼罗河神
阿匹斯(孟菲斯圣牛):
丰收之神、主神普塔的使者
《康熙耕织图》之耕图17
链枷,农民打麦的工具
奥西里斯绿色的皮肤象征着农作物
在尼罗河流域一直存在着一股产生文明的潜力,并且它可能不需要外部的刺激便可以释放。
——[英]J.M.罗伯茨《我们世界的历史1:古典时代》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
探究:古代埃及文明与尼罗河的关系
由于尼罗河定期泛滥,古埃及人将一年分为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
写在莎草纸上的埃及圣书体
科学: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什么季节造?谁来造?怎么造的?
一种假设
巨大的建筑、数学
文字
撑着莎草船去收割尼罗河河岸的莎草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希腊
万物主宰 努恩、普塔 安努 梵天 宙斯
地 恩利勒 该亚
太阳 拉、阿吞、阿图姆 乌图、夏马什 苏里耶 赫里斯、阿波罗
月亮 托特 欣 坎德拉 阿耳忒弥斯
水、雨 奥西里斯、库努姆 伊亚 阿帕斯
丰收 阿匹斯 伊什塔 德墨忒尔
蛇、龙 乌拉乌斯 摩纳安
鹰 荷鲁斯
狮、虎 阿图姆
牛羊犬 普塔
战 马尔杜克 因陀罗 阿瑞斯
远古各地主要的自然崇拜对比表
——摘编自李冬田《读史札记——历史图表与世界思想史概览》
非农业国,为何有丰收之神?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
德墨忒尔:古希腊农业女神
克里特岛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很好。……岛上土地肥沃,草木繁盛,适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了最早的居民。
农业本身不是文明,但农业一定引发文明。
——钱乘旦
希腊半岛没有大平原,山地占80%。……最常见的农作物是小麦、谷类,以及葡萄、橄榄等。希腊人最常用的饮料是冲淡了的葡萄酒。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
农业、畜牧业产生
定居生活
手工业、商业产生
采集渔猎
管理和文化创造
早期城市
社会分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力提高)
剩余产品
私有制和剥削
阶级分化
阶级矛盾和战争
政府、军队监狱等强制机关
国家
文字产生
(非必需)
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遗址
土耳其恰塔尔 休于城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思考:图中古代文明有何共同特点?请进行相应的历史解释。
20°
40°
1.位置: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气候条件适宜
2.环境:大多临近大河流域,土壤肥沃,有水源灌溉,适合农业生产
古代 文明 地域 主要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主要成就)
政治 文化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希腊文明
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法老至上的权威
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筑和数学、莎草纸
君主专制制度;《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60进位制、战车和车轮、
种姓制度
佛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阿拉伯数字
城邦制度;斯巴达实行寡头政治,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典型
文学:悲剧、喜剧、神话
史学:希罗多德、修昔底德、
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尼罗河流域
西亚两河流域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
公元前3100年
约公元前18世纪
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梳理古代各区域人类文明的成果表现,指出早期文明共同特点?
总体特点:文明之间基本独立发展;表现明显的多元特征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活动2:阅读教材,梳理西亚文明兴起、发展与主要成就。
兴起 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产生了最初的文明
发展 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成就 政治 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经济 ①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②王室、神庙、政府官员、贵族、商人拥有土地,合伙经营或出租给佃户【链接·选择性必修2·P4】
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①地位: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②评价: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链接·选择性必修3·P17】
文化 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诞生了洪水与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
建筑 ①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别出心裁
②亚述帝国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王宫,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
③波斯王宫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链接·选择性必修3·P16】
发明战车和车轮
(一)西亚两河流域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兴起 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
成就 政治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
文化 文字 象形文字,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4世纪
文学 ①神话包括世界诞生和人类起源等内容
②诗歌大多是宗教诗,也有爱情诗
③哲理故事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④散文故事包含寓言和传记等
建筑 建造金字塔,法老们修建众多神庙
科学 ①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凯撒制定儒略历时,吸收了埃及历法的成就
②在数学、医学等方面颇有建树,波斯帝国宫廷中,就有许多埃及医生【链接·选择性必修3·P18】
书写 莎草纸
经济 土地主要是王室和神庙占有【链接·选择性必修2·P4】
(二)北非尼罗河河流域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地理特征: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这里有着辉煌的古代文明。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南亚次大陆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雨水丰沛、植被茂盛。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每次外来民族的入侵,都给印度文明带来了新的成分。这些外来民族也无不在历史的长河中为印度民族所同化。……印度曾被称为是“人种的基因库”,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能在印度被找到。
—刘湍康《浅论印度文明的特征》
(三)古代印度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2、政治文明
公元前3千纪,印度河流域形成哈拉巴文化,公元前20世纪中叶雅利安人由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进入印度河流域,并征服了印度北部地区,逐渐进入恒河流域。
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教的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
种姓名称 社会阶层 从事的职业 政治权利 婆罗门教
造人的说教
婆罗门 僧侣 宗教祭祀 宗教和行政大权 由嘴变成
刹帝利 国王、武士 统治和保卫国家 行政权力 由手变成
吠舍 自由平民 农牧手工和商业 无政治权利 由腿变成
首陀罗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低贱的职业, 为前三等级服务 被剥夺各种权利 由脚变成
贱民 四种姓之外,“不可接触者”,无任何权利,从事低贱肮脏的工作
(三)古代印度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文化成就
佛教
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间。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涅槃。
  印度孔雀王朝佛教被奉为国教,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佛教在南亚次大陆亚洲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早期佛教作为反婆罗门教、反旧传统而出现的新宗教,首先它否定婆罗门教关于神能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教,……其次,他还针对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个瓦尔那的学说,提出瓦尔那起源于社会职业分工的学说。……再次,早期佛教还主张消除宗教领域的不平等,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等级的人都可以削发为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解脱苦难。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佛教的出现对种姓制度产生冲击。
(三)古代印度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4、文化成就
文学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
数学 创造了1-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其他 天文、历法、医学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摩诃婆罗多》分为18篇,是世界文学宝库少见的长诗。它的基本内容在公元前5世纪已大体形成,而最后写定则在公元4世纪。
《罗摩衍那》分为7篇。实际上此诗也是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间逐渐编成的。
两篇史诗的基本内容都是神话性的,但也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内容,还反映了雅利安人向东、向南扩展中的一些斗争情况。
(三)古代印度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把农村地区隔成了互不相连的小块。因而,那种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天然地理政治中心,希腊人是没有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地理环境:多山地、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多岛屿、环海、三洲要冲,海上交通便利;地中海气候。
(三)古代希腊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2、政治文明——城邦政治
公元前2千纪,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
城邦政治的主体是公民(祖籍本邦,固有财产,自负武装、成年男性);
斯巴达是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克里斯提尼
(三)古代希腊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男性公民的民主,排除女性、外邦人、奴隶
●行政官员缺乏专业性,效率低下
●直接民主的泛滥,民粹主义盛行
少数人
的民主
运行中
的问题
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城邦公职人员由抽签方式选出,象征着城邦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的一种努力,使得每个公民都有同等机会出任城邦公职,行使作为城邦主人的职权。所以,在雅典人看来,抽签是实现民主或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冯金朋《公民社会的起源:希腊城邦制度》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
(三)古代希腊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雅典民主政治最大的污点之一:苏格拉底之死
3、文化成就
史学 希罗多德 《历史》 首创“历史”一词,西方“史学之父”
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文学 悲剧喜剧和神话,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文学创作和思想。
哲学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他发现,人是没有能力认识自然的,因为那是神掌握的领域,人应该而且能够认识的是他自己。从此,苏格拉底把哲学研究的对象从天上拉回到人间,探讨人的灵魂、问询人的美德、追求人的幸福成为苏格拉底终生努力的目标。他劝导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要去关照自己的灵魂,去认识和实践美德,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与人讨论问题时,他采用问答的方式,在揭示对话的矛盾和辨析概念的过程中发现真理。苏格拉底本人没有任何著述,其主要思想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传世的。
(三)古代希腊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国别 古代中国 古希腊
差异
原 因 政治
经济
文化
地形
特点
认识
中央集权制度
民主政治制度
宗法制影响深远,形成了严格的血缘关系及等级观念
小国寡民,各城邦长期独立自主的特点,易于造就宽松的民主氛围
小农经济发达
工商业发达
儒家、法家思想影响深远
希腊先哲重视人的价值
平原广大
多山,多岛,临海,港湾多
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直接民主
不同的文明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不能简单比较优劣
【知识比较】古代中国文明与古希腊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文明类型 区 域 形成前提(自然条件) 实行制度 文化成就
大河文明 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制、战车和车轮
尼罗河流域 尼罗河为农业和交通 提供便利 完善的官僚体系; 法老至上的权威 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筑和数学、莎草纸
印度河和 恒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平原广阔;生产工具的进步,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中心舞台。 种姓制度 佛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海洋文明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城邦制度 世界文学瑰宝、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