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美国 课件(共36张PPT)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美国 课件(共36张PPT)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人教版七下 地理
A、自然环境
经纬度位置
半球位置
A1、美国本土的地理位置
纬度:25°N—49°N
经度:68°W—126°W
120°W
70°W
50°N
30°N
全部位于北温带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带
全部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A、自然环境
A1、美国本土的地理位置
加拿大
墨西哥
太平洋
大西洋
墨西哥湾
位于北美洲的中部
北邻加拿大
东临大西洋
南邻墨西哥(南临墨西哥湾)
西临太平洋
海陆位置
A、自然环境
A2、国土组成
注意:美国本土≠美国
美国
本土
阿拉斯加
夏威夷
阿拉斯加
夏威夷
A、自然环境
A3.完整美国的地理位置(补充)
美国本土
阿拉斯加
夏威夷群岛
北回归线
北极圈
热带
北温带
北寒带
经纬度位置
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地跨低、中、高纬度带
被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
全部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临三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跨两洲(北美洲、大洋洲)
唯一被北极圈和北回归线都穿过的国家。
A、自然环境
A4、地形特征





















北美洲沿40°N地形剖面图



在图上找出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大平原、中部平原,试分析美国本土地形分布的特点。
(2)分布:
西部为高原山地—落基山脉;
中部为平原—中部平原;
东部为低矮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脉。
(3)地势特点:
东西高,中间低;
地势起伏大
(1)类型:以山地、平原为主
A、自然环境
A5、水文特征
密西西比河
墨西哥湾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干流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
(1)河流:
A、自然环境
苏必利尔湖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密歇根湖
伊利湖
安大略湖
休伦湖
A5、水文特征
(2)湖泊:
在图中找到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
A、自然环境
A6、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西部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分布
美国西部气候为何狭长分布?
西部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使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西部沿海的狭长地带。
描述美国本土的气候分布特点。
B、移民国家
B1、人口
(1)人口数量:美国人口超过三亿,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
(2)人口增长: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
B、移民国家
B1、人口
提问:是自然增长还是机械增长?
B、移民国家
B1、人口
(3)主要增长方式:美国是接收移民数量最多的国家,移民为美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B、移民国家
B2、人种
美国的人种构成(2019年)
原住民
主要来自亚洲
主要来自非洲
主要来自欧洲
在最近200多年的时间移入美国
印第安人等
原住民:
现住民:
世界各地移民及其后裔
(白种人为主,还有拉美裔、非洲裔、亚裔)
(1)人种变化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北美大陆约有500万印第安人。自1800年到1900年,美国的印第安人从约60万减少到不足24万。现在,在美国很难见到印第安人。美国的印第安人去哪儿了?欧洲殖民者到来后,为抢占土地,屠杀、驱逐印第安人。美国建国以后,这样的惨剧仍然在发生。成千上万印第安人因饥寒交迫、劳累过度疾病或瘟疫而死,幸存者被迫迁人西部由政府划定的“保留地”。大部分印第安人只能终身生活在“保留地”中。
美国的印第安人去哪儿了
思与学
B、移民国家
B2、人种
美国的华人和华侨已超过520万人(2020年),分布比较广泛。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唐人街”
(2)华人、华侨
B、移民国家
B3、种族歧视
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种族歧视,主要表现为白种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
现在,黑种人的贫困率是白种人的二至三倍,失业率是白种人的两倍。
有许多华人工作时间比较长,但是工资比较低,还时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土著印第安人曾被白种人无情地杀戮,活下来的人被赶到西部山区的内居住。
B、移民国家
B3、种族歧视
【活动】美国社会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少数族裔在求学、求职、就医等方面会遭受歧视。阅读资料,说说你的感想。
2019年3月,一名白人男子因仇视拉美裔移民,在美国南部边境城市持枪袭击了超市,造成2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这起针对拉美裔的恐怖袭击是美国“白人至上”种族主义的缩影。许多拉美裔移民,特别是墨西哥移民成为种族歧视的受害者。
2020年5月,一名非洲裔男子在美国街头被白人警察残忍跪压致死,引燃美国社会怒火。美国各地爆发广泛持续的种族抗议浪潮,政府武力镇压示威民众,1万多人被逮捕,大批新闻记者频遭无端攻击和拘捕。
2021年3月,一名白人男子持枪袭击3家亚裔经营商店,共造成8人死亡,其中6人是亚裔女性。这起案件是美国近年来针对亚裔歧视和暴力攻击现象不断升级的缩
影,激起了人们的愤怒与恐惧。成千上万的亚裔及其他族裔人士走
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停止仇视亚裔”集会游行活动。
美国社会的这种种族歧视现象是对社会公平原则的严重违背。
一个公正的社会应该保证每个公民,无论其种族、肤色如何,都能在各个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美国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中部平原面积广阔,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广大。
C、农业地区专门化——C1、农业现状
玉米 小麦 大豆 棉花
美国主要农产品在世界上次位 农产品 产量(%) 位次 出口量(%) 位次
玉米 41 第一 65 第一
小麦 12 第二 33 第一
大豆 47 第一 67 第一
棉花 16 第一 24 第一
(1)以上农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农业大国)
C、农业地区专门化
C1、农业现状
(2)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很少,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左右。
每个农民可以养活的人口数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
(3)美国农业生产规模大,实现了机械化
C、农业地区专门化
C2、显著特点
找出美国的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区,说出美国农业的显著特点。
美国本土小麦、玉米、乳畜业的分布示意
乳畜带
小麦区
小麦区
玉米带
地区专门化
根据(1)(原因)自然条件差异和市场需求,美国一些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形成了传统的农业带(区),每个农业带(区)专门种植一两种农作物或养殖一两种畜禽等。
C、农业地区专门化
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的(2)优势体现在哪里?
① 便于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 发挥大规模、机械化的优势 ③ 提高生产效率
C2、显著特点
美国的农场大的可达上万公顷,小的也有上百公顷。这么大面积的农场为什么专门种植一两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大片土地种植单一农作物具有规模优势;使用大型机械完成翻耕、播种、施肥、收割、脱粒、贮藏、运输等,生产效率高;单位面积土地投人的人力、物力较少。
为什么美国的大农场专门种植一两种农作物
思与学
C、农业地区专门化
C3、有利条件
农业带(区)是综合地形、气候、水源、市场等多种条件逐渐形成的,是农业生产布局的结果。阅读材料,说明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的有利条件。
(1)读图,描述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的共同地形特点。
均位于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地形平坦。
C、农业地区专门化
C3、有利条件
农业带(区)是综合地形、气候、水源、市场等多种条件逐渐形成的,是农业生产布局的结果。阅读材料,说明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的有利条件。
(2)读图,描述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的共同降水量特点。
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均大于500毫米,降水丰富。
C、农业地区专门化
C3、有利条件
地形
气候
水文
土壤
平原面积宽广,耕地面积大
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水源充足
绝大部分位于温带, 热量条件较好,夏季降水丰富
社会经济条件:
1.经济水平高,人口较多,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2.工业化水平高,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3.交通发达,有利于农产品的集散
土层深厚,以黑土为主,土壤肥沃
C、农业地区专门化
C3、有利条件
(3)玉米是适应性很强的高产粮食作物。世界各国都广泛种植玉米,美国的玉米产量居全球之首。将代表下列内容的选项填入框图中,说明美国玉米带形成的有利条件。
E.降水丰沛,春夏气温较高
A.主要位于中央平原,地形平坦
B.工业水平高,科技发达
C.可供食用和作饲料,工业用途广泛
D.农业劳动人口少,劳动力素质高
适合玉米生长
机械化程度高
市场广阔
玉米带
A.主要位于中央平原,地形平坦
E.降水丰沛,春夏气温较高
B.工业水平高,科技发达
D.农业劳动人口少,劳动力素质高
C.可供食用和作饲料,工业用途广泛
因地制宜
C、农业地区专门化
C3、有利条件
小组活动
5
说明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形成的有利条件
4.另选一种农业带(区),结合地图并查找资料,说明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美国本土小麦、玉米、乳畜业的分布示意
乳畜带:(主要)
① 气候冷湿,地势平坦,牧草丰富;
② 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提供水源;
③ 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大。
小麦区:(主要)
地处温带,春夏气温高;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C、农业地区专门化
C3、有利条件
美国本土小麦、玉米、乳畜业的分布示意
拓展:分析两个小麦区的差异
春小麦: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天播种
冬小麦: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冬天播种
D、资源消耗大国
D1、美国工业概况
三大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
南部工业区
西部工业区
美国不仅是农业强国,也是工业强国。
D、资源消耗大国
D1、美国工业概况
“硅谷”景观
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原料——硅片而得名。
(1)美国的汽车、航空设备、计算机等工业产品在世界占重要地位。
(2)美国科技发达,以信息、生物、新材料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世界领先。
D、资源消耗大国
D1、美国工业概况
“硅谷”位于圣弗朗西斯科市(旧金山)的东南部。这里气候温暖湿润,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集聚了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超过1500家计算机公司和100多万的科技人员。
“硅谷”是世界微电子工业的中心,因微电子工业多以硅为原料而得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微电子工业更新迭代的新产品、新技术多出自这里,“硅谷”引领着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美国西部硅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硅谷位于美国西部,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靠近航空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人才集中。
D、资源消耗大国
D2、美国的进出口特点
墨西哥西北部的汽车工业园
越南河内的一家服装厂
虽然美国的石油储量、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受开采运输成本、国家战略等因素的影响,美国仍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石油。
(1)美国一方面重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出口高技术产品;
(2)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资源消耗大产品与资源,如汽车、服装、石油等。
D、资源消耗大国
D3、资源消耗大国的表现
美国是人口最多、经济水平最高的发达国家,消费水平很高,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美国一直维持如此大规模、高水平的消费,消耗的资源量持续增加,是名副其实的资源消耗大国。
美国和世界人均消耗的部分资源量比较(2020年)
资源消耗大国
讨论美国生活方式消耗的资源
1.一位我国留学生观察美国人的生活后,记录了一些细节。阅读以下记录,说说这些行为过度消耗的资源。
很多商店、图书馆、办公楼等场所整夜灯火通明。
很多人喝水用一次性杯子,喝完就扔了。
很多人喜欢大量购买食物,许多食物没来得及吃就过期了。
很多家庭洗好的衣服不晾晒,用烘干机烘干。
消耗大量电能
消耗木材等资源
消耗粮食等资源
消耗电能
【活动】
小组活动
5
讨论美国生活方式消耗的资源
美国的生活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带来了高生活水平,但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应该倡导环保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以保护地球资源,确保人类的未来。
讨论美国生活方式消耗的资源
2.大部分美国人认可自己的生活方式。据推算,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像美国人一样生活,至少需要地球资源的5倍。请你谈谈对美国生活方式的看法。
【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