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温故知新1.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时间及原因?时间:10世纪起原因: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人口增长;商业贸易发展;2.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方式/手段及典型代表?方式/手段及典型代表:典型代表:3.城市获取自由和自治的形式及局限性?形式及局限性: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法国琅城4.城市的基本居民、来源?居民、来源:手工工匠和商人从农奴到自由人(市民),需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5.大学兴起的时间、称誉、自治权利?时间:称誉:12世纪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自治权利: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6.大学的课程设置及影响?课程: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神学。影响:课程设置一方面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导入新课罗马帝国395年分裂西罗马帝国476年,被日耳曼人所灭法兰克王国封君封臣制843年,一分为三德、法、意三国雏形查理曼帝国东罗马帝国你知道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吗?拜占庭帝国又是怎么覆灭的呢?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3拜占庭帝国的灭亡2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2022年课程标准: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1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学习目标1.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了解拜占庭帝国兴衰发展历程。2.结合史料评价《罗马民法大全》、分析拜占庭帝国灭亡原因。3.认识历史是在传承中发展的,历史的发展是多元的,只有在扬弃中才能获得发展。教学重点:《罗马民法大全》,拜占庭帝国的兴亡。教学难点: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起1.拜占庭帝国的由来330年,拜占庭成为罗马帝国的新首都,改名君士坦丁堡。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延续了1123年,历经12朝,93位皇帝,其统治时间远超其他帝国。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395-1453)2.拜占庭帝国的疆域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地跨欧、亚、非三洲农业区农业区商业区3.拜占庭帝国强盛的原因材料一 ……首都君士坦丁堡的粮食供应几乎全部来自埃及并经过亚历山大里亚集散运输。——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1)帝国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材料二 君士坦丁堡处于中心位置,它的码头和港口几乎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所有贸易,使得东罗马帝国的国势如虎添翼。——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2)帝国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拜占庭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黄金时代”二、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查士丁尼查士丁尼一世(483年-565年)查士丁尼出生于马其顿托莱索的一个农民家庭。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东罗马皇帝。 他统治时期的东罗马帝国,被认为是最后一个属于真正罗马人的时代。查士丁尼也被称为“最后一位伟大的罗马皇帝”。2.《查士丁尼法典》材料一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材料二 查士丁尼非常重视法律文献的整理和汇编。他说:“我过去是恺撒,我现在是查士丁尼,我因为受到上帝的意志而笔削诸于法律……”,他下令编纂法典,组成以法学家特里波尼安为首的法典编纂委员会。2.《查士丁尼法典》(1)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2)机构:法典编纂委员会(3)时间:529年(4)成果:《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编》《法理概要》《新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和法学家们3.《罗马民法大全》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查士丁尼法典》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指导学习法律文献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罗马民法大全》是对罗马法的各种法律文献和查士丁尼颁布的法令的整理,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1)内容:(2)评价:材料一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罗马民法大全》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材料三 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罗马民法大全》材料二 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罗马民法大全》积极性: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②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材料四 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材料五 《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去统一全国民法的第一次成功。——《拿破仑法典》及其影响(2)评价:③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4.罗马法的发展历程、趋势及启示:起源:习惯法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完备:民法大全形成: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时期拜占庭帝国时期总体趋势:法制建设不断发展,走向成熟(1)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2)法治建设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3)我们应坚持依法治国。启示:观察地图,拜占庭帝国版图发生什么变化?6世纪时期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14世纪时期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版图严重缩小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1)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解决措施:军区制:把行省改为军区,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2)9世纪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解决措施:求助西方封建主的军事援助遭遇趁火打劫(3)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十字军东征(1096年—1291年)是一场罗马教皇、西欧封建领主和城市富商向地中海东部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先后共9次,历时近200年。十字军名义上为援助拜占庭帝国,实际上是为了掠夺东方财富,清除异教徒(伊斯兰教)。十字军对君士坦丁堡的洗劫活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的驷马铜像(掠夺自君士坦丁堡)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其大量装饰来自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对君士坦丁堡的劫掠)“野蛮的西方靠侵略、掠夺、摧毁拜占庭帝国也变成了文明的西方”。——《帝国的灭亡》 从14世纪初开始,拜占庭帝国收到新崛起的奥斯曼人的不断进攻。14世纪时期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居住在小亚细亚的奥斯曼人是突厥人的一支,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在首领奥斯曼的率领下,奥斯曼人建立了国家,并迅速崛起。(4)拜占庭帝国灭亡标志性事件: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都城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材料一 “野蛮的西方靠侵略、掠夺、摧毁拜占庭帝国也变成了文明的西方”。——《帝国的灭亡》材料二 “查士丁尼对外政策的目标是消灭西欧的日耳曼人诸王国……在东方,与波斯的战争连绵不断。——《世界中古史》材料三 导致拜占庭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帝国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帝国的居民不思改变,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听任政府机构慢慢地垮下去也不愿变革。他们一直生活在过去,从不展望未来。——尼科尔《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外族的入侵,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2)十字军东征的打击;(4)骄傲自大,封闭保守、缺乏创新、故步自封。(3)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3.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启示: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1)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落后。(2)一个国家或民族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4.拜占庭帝国的影响:6世纪时期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材料一 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过境商业贸易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陈志强《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基督教文化希腊罗马文化西亚文化北非文化(1)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架起了桥梁。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穹顶希腊石柱基督镶嵌画伊斯兰洋葱头式屋顶(2)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东方文明材料二材料四 “战乱迫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逃离家园,移居到相对安定的西欧,推动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拜占庭古代手稿、书籍、文物带到意大利,激发了文艺复兴作家热潮…”——陈志强《盛世余晖:拜占庭文明探》(3)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材料三 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庄锡昌《西方文化史》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和艺术的结晶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幢“改变了建筑史”的拜占庭式建筑典范,它由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并于公元537年12月27日投入使用。这座动用上万人,倾帝国财富而建造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完工,时人无不惊叹它的宏大与精美,这座教堂自建成这一天起,将“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这一称号保留了近千年。圣索菲亚大教堂课堂小结第 10 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起二、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拜占庭帝国的由来、疆域、强盛原因1.《查士丁尼法典》:目的、机构、时间、成果2.《罗马民法大全》:内容、评价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过程、原因、启示、影响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 )《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 ( )X√2.(2025·山西中考·11)某法典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在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方面,该法典也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拿破仑法典》C.《罗马民法大全》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3.(2025·山东烟台中考·19)如下是“罗马法学演变”流程图,对其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习惯法属于定罪量刑有文字依据的成文法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C.《罗马民法大全》编纂于罗马共和国时期D.公民法和万民法构成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B4.(2025·四川广安中考·8)在世界古代史上,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的版图都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这客观上都有利于( )A.雅典民主政治发展B.封君封臣、庄园制度发展C.东西方文化的交汇D.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CC5.(2025·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内容是某同学历史学习笔记的一部分,据此分析其学习主题是( )A.古代亚非文明B.古代欧洲文明C.封建时代的欧洲D.封建时代的亚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