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地融通 时空赋能 破解高三历史复习中的跨域迷局 讲座课件(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史地融通 时空赋能 破解高三历史复习中的跨域迷局 讲座课件(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史地融通 · 时空赋能
——破解高三历史复习中的跨域迷局
目录

时空观念培养的实践困境与策略启示

时空观念培养的创新路径与未来展望

时空观念培养的理论基础与教学价值
一、时空观念培养的理论基础与教学价值
“历史是时间与空间共同编织的结构,每个事件都是地理的囚徒。”
——费尔南·布罗代尔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
14世纪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二、时空观念培养的实践困境与归因分析
(2025年4月嘉兴二模5)下图某地,郑和叫它古里,是前三次下西洋的终点,也是后四次远航的中转站;达·伽马叫它卡里库特,是西方人梦寐以求的东方“香料之城”。“它”位于下图中的( B )
A.① B.② C.③ D.④
案例一
世界地图中要注意那些特意标注的地区名称。
关注各个地区因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而盛产的特色物种。
(2025年4月嘉兴二模16)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热心于亚洲贸易,下表是四个欧洲国家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表。下列选项中,序号与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B )
A.①英国②荷兰③葡萄牙④法国 B.①葡萄牙②荷兰③英国④法国
C.①西班牙②葡萄牙③英国④法国 D.①葡萄牙②西班牙③英国④荷兰
案例二
对于课本中一些抽象的文字,应将其反映到具体的地图上,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2025年1月浙江历史首考8)下图所示为唐中叶后城市之间的经济交往及其商品流向。据此分析可知( B )
A.商品流向呈南北均衡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长途和大额贸易兴起 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案例三
中国古代史的空间概念中,陕西、河南这两个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最为重要,其次是湖北、四川,江南开发之后江淮地区也是一大重点。
(2025年3月温州二模9)史载,隋文帝开皇三年,漕运关东之粟,以给京师。然渭水多沙,漕运者苦之。开皇四年,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转运便利,关内赖之。观察下图,隋大兴城应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案例四
隋朝将长安改名为大兴
考查隋朝大运河
广通渠这一段
(2025年3月温州二模9)史载,隋文帝开皇三年,漕运关东之粟,以给京师。然渭水多沙,漕运者苦之。开皇四年,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转运便利,关内赖之。观察下图,隋大兴城应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潼关
关中地区:四关环护,居于中央。
东侧:早期以函谷关为屏障,东汉后逐渐被潼关取代,控扼黄河与华山之间的狭道;
西侧:大散关扼守秦岭北麓的陈仓道,是通往巴蜀的咽喉;
南侧:武关屏蔽秦岭东南,连接荆楚地区;
北侧:萧关防御陇西与河套方向的威胁。
四关合围形成天然城墙,使关中成为封闭式盆地,易守难攻。
黄土高原
秦岭
渭河谷地
将事物“复杂化”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格物”方能真正“致知”。
培养学生“具有联动性空间思维”:抓住任意一个参考点,由一生二,二生三。
(2025年3月温州二模9)史载,隋文帝开皇三年,漕运关东之粟,以给京师。然渭水多沙,漕运者苦之。开皇四年,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转运便利,关内赖之。观察下图,隋大兴城应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泾渭分明”
注重各科所学和生活经验结合,任何书面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可能成为解题的巧妙方法。
三、时空观念培养的创新路径与未来展望
1. 从学生角度出发:兴趣驱动和接受度考虑
加拿大心理学家艾伦·佩奥维:“双重编码理论”
人类通过“语言(如文字、符号、语言等抽象信息)和非语言(如图像、声音、触觉等具体信息)”两种独立的认知系统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实验表明,同时接触文字和图像的人,回忆准确率比仅接触文字者高约1.5倍。
视频擅长展示流程性内容或空间变化,因此在时空教学中运用视频和动图,可以大大降低抽象概念的认知门槛。
星球研究所
《什么是河南》
2. 从未来趋势出发:人工智能时代教学资源开发
教师进行时空教学遇到的困境:网上难以找到合心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自己制作耗时耗精力。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