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在我们生活中,常能听到许多跟“雨”“雪”有关的俗语,如“春雨贵如油”“瑞雪兆丰年”等,这些都反映了与人类活动关系紧密的降水现象。思考:降水是什么?降水在全球的变化和分布是怎样的?自学提纲(P79—83)雨、雪、冰雹降雨 降雪雨量器毫米有差别降水量柱状图降水量相同赤道两极南、北回归线大陆西岸大陆东岸中纬度沿海内陆PART 01降水的变化The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一、降水的概念阅读教材P79,思考:什么是降水?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什么?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 、 、 等,统称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 和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雨雪冰雹降雨降雪降雨降雪降冰雹思考:雾、霜、露是降水吗?不属于,它们虽然是液态水或固态水,但不是从天而降,是近地面形成的,故不属于降水。二、降水量的测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降水量的单位:雨量器和量筒毫米(mm)降水量指从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累计 24 小时降水总量就是这一天的___________。把一月内每日的降水量相加即为___________。把一年内每月的降水量相加即为___________。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测量降水量时,不能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数据,而应把雨量器中的水倒入量筒内,从量筒上读取数据,注意视线要保持水平。古人如何观测和记录降水关于雨雪的多少,如今我们用降水量衡量,古代如何衡量呢?又怎样观测和记录呢?我国古代的降水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古代降水记载中,科学价值较高的是清代的《晴雨录》,它是有组织的、连续的天气记录。《晴雨录》记载的内容通常包括阴晴、雨雪、雷电、风等,其中关于雨雪的记载还特别注明下雨、下雪的起止时间,并用大、小、细、微等标量雨雪程度。此外,清代还用“雨雪分寸”衡量雨雪的大小程度。所谓“雨雪分寸”,就是用尺寸(市尺)记录每次下雨后雨水渗入土壤的深度,或者每次下雪的积雪厚度。“雨雪分寸”可以反映土壤含水状况。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降水的变化活动: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1)表示方法(2)基本构成纵坐标表示降水量横坐标表示月份柱的高低表示各月降水量多少降水量柱状图根据降水观测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有利于直观分析降水变化特点 降水的变化活动: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任务一:根据表格及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绘制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多雨湿润少雨>100㎜50㎜-100㎜<50㎜100㎜50㎜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年降水量大约多少毫米?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7、8、9月12、1月、2月745mm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活动:判读降水量柱状图某地降水季节变化特点:季节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小,各个季节的降水量分配是否均匀;降水量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多雨湿润少雨活动:判读降水量柱状图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观察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甲地乙地甲:季节变化比较小乙:季节变化比较大三、降水量的变化练习:试说明图中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均匀均匀均匀不均匀不均匀全年多雨全年湿润全年少雨夏季多雨冬季多雨某地降水季节变化特点:①季节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小,各个季节的降水量分配是否均匀;降水量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②看降水量多雨湿润少雨PART 02降水的分布The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一、等降水量线及特征30℃20℃10℃400m300m200m400mm300mm200mm等温线图等高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高线:将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等温线:将气温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等降水量线:将降水量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是 的。相等世界各地年降水量差异大,通常用什么图表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等降水量线分布有什么规律呢?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2 000毫米以上1000毫米以下⑵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⑶影响因素是?2000㎜1000㎜规律1:赤道附近地区降水较多,两极地区降水较少!⑴在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少多少纬度因素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⑴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⑵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⑶影响因素是?1000㎜以上200㎜以下海陆位置规律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较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⑴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异?60°30°赤道30°60°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⑵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规律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⑴世界的“干极”和“雨极”分布在哪里?世界“雨极”1861年,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印度的乞拉朋齐,一年里雨量达到了20447毫米,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区,在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南北绵延约1000千米。尽管是沿海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却连0.1毫米都没有,被称为世界的“干极”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⑴世界的“干极”和“雨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乞拉朋齐拉萨盛行风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⑵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规律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从印度洋带来的暖湿气流造成大量降水。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大陆西岸降水较少。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本课小结下图为“亚欧大陆自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50°N)一线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地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这五个地点年降水量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从①地到⑤地逐渐减少B.年降水量从⑤地到①地逐渐减少C.年降水量自③地向东西两侧逐渐减少D.年降水量自③地向东西两侧逐渐增多D随堂检测下图为“亚欧大陆自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50°N)一线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地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导致这一降水变化规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为因素B随堂检测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A.1100mm B.255mm C.41mm D.51mmB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1日 15日~27日 29日降水量 15mm 21mm 25mm 153mm 41mm随堂检测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B.该地当月处于旱季C.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 D.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C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1日 15日~27日 29日降水量 15mm 21mm 25mm 153mm 41mm随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