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件38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件38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视频导入:《火焰山的温度计》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自学提纲(P72—78)
自学要求:1.找答案。2.标问题。3.圈关键词。4.秒记。
温度
日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午后2时
日出前后
7月
1月
8月
2月
气温相同
气温变化的方向
气温差异的大小
高温中心或低温中心的分布
降低
曲折
复杂
PART 01
气温的变化
Changes in temperature
1.什么是气温?
(1)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我们通常所指的气温是距离地面1.5米处的空气温度,
单位常采用摄氏度(℃)。
(2)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之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3)测量气温的工具?
温度计
确切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的气温,是用放置在气象台装置气象观测仪器的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定,温度计离地面的高度是1.5米。
人工观测记录通常在每天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各测一次。
(1)为什么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吗?
(2)为什么要把百叶箱漆成白色?
(3)为什么百叶箱里的温度计离地面的高度是1.5米?
保持箱内外的空气流动,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
白色的百叶箱可以避免百叶箱及仪器因阳光照射而升温。
离地面1.5米高度的气温较为稳定,且是人类直接感受的气温。
学生自主阅读P73思与学《为什么要在百叶箱里观察气温》
2.气温的测量
3.日、月、年平均气温
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还需要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8
16
12
4
观察并读出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
思考并计算该日的平均气温。
(4+8+16+12 )÷4=10℃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以此类推,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
日平均气温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通常是把一天中四次观测得的气温值相加,除以4
月平均气温
一月内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
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12)
思考: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在什么时候?
4.气温日变化
气温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24.5℃(最低值)
2.气温最低值是多少?出现在什么时间?
3.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是多少?
31℃(最高值)
= 6.5℃
_
14时左右(午后2时)
日出前后
4.一天中,气温随时间是怎样变化的?
1.读气温最高值是多少?出现在什么时间?
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日最低气温
日最高气温
阅读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4.气温日变化
气温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
午后2时才吸收完整
把太阳比做火种,大地比作炉子,气温不是由火种直接点燃的,而是火种点燃炉子(大地),炉子热了(12点最热)才把周围的空气(气温)烤热了,这是一个过程。
5.气温年变化
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活动:根据表格数据,绘出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注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25-25°C,以5°C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根据气温值逐月用点标注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
4)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完成图4.11。
5.气温年变化
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1)找出该地最热月的平均气温。
(2)找出该地最冷月的平均气温。
(3)计算该地气温年较差。
(4)归纳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七月:23.3℃
一月:-20.1℃
23.3 ℃ -( -20.1℃ )=43.4℃
冬冷夏热,气温年变化大
活动2:根据绘制的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变化特点。
5.气温年变化
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1)找出该地最热月的平均气温。
(2)找出该地最冷月的平均气温。
(3)计算该地气温年较差。
(4)归纳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七月:23.3℃
一月:-20.1℃
23.3 ℃ -( -20.1℃ )=43.4℃
冬冷夏热,气温年变化大
活动2:根据绘制的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变化特点。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作气温年较差
判断:哪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大?
5.气温年变化
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0
10
20
30

陆地
海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0
10
20
30

海洋
陆地
北半球
南半球
月平均气温 北半球 南半球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最高值
最低值
7
1
8
2
1
7
2
8
海洋总比陆地迟一个月!
比较南、北半球陆地和海洋气温年变化有什么区别?
5.气温年变化
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思考:A、B分别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你是怎样判断的?
最热月出现在7月份
最热月出现在1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A
B
A是南半球的气温年变化曲线
B是北半球的气温年变化曲线
最低月平均气温
>20°C,终年高温
0—20°C,冬季温和
<0°C,冬季寒冷
最高月平均气温
>20°C,夏季高温
<20°C,夏季凉爽
终年高温,
气温年较差小
夏季高温,
冬季温和
终年温和,
气温年较差小
冬冷夏热,
气温年较差大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变化
如何判读气温曲线图
0
10
-10
20
30
-30
-20
气温(℃)
1
4
7
10
(月)
气温(℃)
1
4
7
10
(月)
气温(℃)
1
4
7
10
A
B
c
1. 何地气温年较差最小?( )
2. 何处四季分明( )何处终年高温?( )何处终年寒冷?( )
3. 何地与我们学校所在地气温年变化规律最接近?( )
(月)
B
A
C
A
B
0
10
-10
20
30
-30
-20
0
10
-10
20
30
-30
-20
巩固提升
小试牛刀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思考:下列谚语哪些是气温日变化?哪些是气温年变化?
气温日变化
气温年变化
气温日变化
气温年变化
气温年变化
气温日变化
(2)夏作秋,没得收。
(3)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4)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5)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6)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
PART 02
气温的分布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1.等温线图
知识回顾:如何阅读等高线地形图?
1. 等高线是________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2.等高线是 的曲线;
2.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 相等;
3. 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相等;
4. 等高线密集,坡度 ;
等高线稀疏,坡度 。
封闭
海拔


海拔
根据已学等高线的含义,推测什么是等温线?

10℃
10℃
10℃
10℃
10℃
10℃
15℃
15℃
15℃
15℃
10℃
10℃
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
连成的线。
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直观表示世界各地的冷热状况。
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1859),德国科学家,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提出等温线的概念,首创世界等温线图。
根据已学等高线的含义,推测什么是等温线?

1.等温线图
2.等温线图的判读
内 容 比 较 等高线图 A.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______相等。
B. 等高线数值大,海拔___;数值 ___,海拔低。
C. 等高线____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___。
D. 等高线呈封闭状,若中心海拔低,表示___,若中心海拔高,表示______ 。
等温线图 a.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______相等。
b. 等温线数值大,气温___;数值小, 气温___。
c.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AB),温度差异___;
____的地方(CD),温度差异小 。
d. 等温线呈封闭状,若中心气温低,表示 ,
若中心气温高,表示 。
高度


密集

盆地
山峰
气温



稀疏
低温中心
高温中心
8℃
12℃
20℃
24℃
16℃
4℃
28℃
高温中心
低温中心

1000米
800米
600米
400米
200米
山峰
盆地
缓坡
陡坡
B
B
D
C
A
差4℃
差8℃
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
(2)看等温线的延伸方向
2.等温线图的判读
(3)看等温线的等温距
图幅相同,等温距越大,说明该区域温度差异越大。
2.等温线图的判读
练习
1、A、B两点的气温为 ℃。
2、C点的气温为 ℃,它和A、B两点之间的温度相差 ℃。
3、甲区域等温线相对密集,说明温度差异 。乙区域等温线相对稀疏,说明温度差异 。
4、整体来看,这幅等温线图中,气温自 向 递减。
-2
-4
2




A
B
C


3.全球气温分布规律
20℃
10℃
0℃
20℃
10℃
0℃
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观察从赤道向两极世界年平均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规律一
世界气温由低纬(赤道)向高纬(两极)逐渐降低。
·影响因素是?
纬度因素
北半球等温线数值总体上由南
向北逐渐降低
南半球等温线数值总体上由北
向南逐渐降低
纬度是决定气温的最基础因素。纬度低的地方,接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
纬度高的地方,接受的太阳光热就少,气温就低。
3.全球气温分布规律
(1)陆地等温线与海洋等温线,谁更曲折?这说明了什么?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与海洋上等温线相比,陆地上等温线更加曲折,说明陆地上气温分布比海洋上复杂。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低温中心
(2) 涂红部分的闭合等温线代表的是低温中心还是高温中心?
为什么?
青藏高原
图3.1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规律二
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3.全球气温分布规律
(1)1月北半球同纬度海洋A和大陆B相比,哪里气温高?
(2)7月哪里气温高?
(3)影响因素是什么?
A等于10°C,B小于0°C
1月,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C小于20°C,D大于20°C
7月,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海陆因素
规律三
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
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等高线地形图
等温线的分布规律
5.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1月、7月分析)
一探究竟:1月,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7月,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高。为什么会这样?
实验准备:一个烧杯盛入3/4杯水,代表海洋;另一个烧杯同样放入3/4杯的干沙土,代表陆地;在两个烧杯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
实验过程:
1.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
陆地升温 ,降温 ;
海洋升温 ,降温 ;
2.该实验可以说明同纬度地区:
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
北半球冬季,陆地气温 海洋。




高于
低于
用模拟实验解释海洋和陆地气温变化的差异
等温线的分布规律
如果用水和沙分别类比海洋和陆地,请解释现象。
(1)1月,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2)7月,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1月,北半球为冬季,陆地比海洋降温快,气温低。
7月,北半球为夏季,陆地比海洋升温快,气温高。
3.全球气温分布规律
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

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相比哪一个更密集?说明什么?
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更密集,说明北半球1月气温差异比7月更大。
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观察1月份和7月份陆地等温线的凸出方向。
一月份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七月份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
南北:一陆南,七陆北
7月稀疏
1月密集
北半球密集、南半球稀疏
规律四: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等温线更为平直。
练习:判断该地在南/北半球的冬/夏季?
(南/北)半球,
(夏/冬)季
(南/北)半球,
(夏/冬)季




例题:图中A位于 半球,此时正处于 季。
等温线图的判读
重难点突破
方法指导:(1)看气温度数,先判断南、北半球。
(2)比较海陆气温,判断季节


D
B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等温线更为平直。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 ℃。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纬度因素
气温由低纬(赤道)向高纬(两极)逐渐降低。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桔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较湿润
海陆因素
课堂训练
连一连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归纳总结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分布
气温的定义
气温的观测
日、月、年平均气温
等温线图
等温线的判读方法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模拟实验
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练一练
读右图,完成1—2题。
1. 图中的低温中心是(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2. 下列关于图中气温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差异最小的地方是丁处
B. 气温差异最大的地方是乙处
C. 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4℃
D. 丙、丁两处的气温一定不相同
A
B
当堂检测
练一练
3. 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是(  )
A. 由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 B. 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C. 由东向西气温逐渐升高 D. 由西向东气温逐渐升高
4. 图中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高低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B
C
当堂检测
练一练
5.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如果甲地气温为12℃,那么比它高500米的乙地气温为 (  )
A. 9℃   B. 12℃   C. 15℃   D. 18℃
6. 读右图,图中甲、乙两地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点海拔高于乙点
B.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点海拔高于乙点
C.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点海拔低于乙点
D.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点海拔低于乙点
A
 A
当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