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探究与实践 探索太空,筑梦航天 课件(共34张PPT) 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七上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探究与实践 探索太空,筑梦航天 课件(共34张PPT) 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七上地理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二章 认识地球
探究与实践 探索太空,筑梦航天
知识链接:
1.太空探索:是指以物理手段探索地球以外物体以及探索太空。虽然太空研究主要是由天文学家用望远镜实施的,但是太空的物理勘探是由无人驾驶的机器人探测器和载人航天两者实施的。
2.航天:又称空间飞行、太空飞行、宇宙航行或航天飞行,是指进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即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以及地球以外天体各种活动的总称。
3.卫星发射基地选址条件:
(1)天气状况: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2)纬度位置: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3)地形方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4)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人烟稀少,隐蔽性和安全性高;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5)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6)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人烟稀少处。
任务一 了解人类太空探索的历程
时间 人类太空探索的主要历程
1957年 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961年 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1965年 水手4号探测器传回了第一张火星表面照片
1969年 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1998年 国际空间站正式建站
2013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确认旅行者1号进入恒星际空间
2019年 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表2.3.1
 明朝,我国的万户进行了飞天探索,被认为是人类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为了纪念他的壮举,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思考与讨论:
1.谈谈万户飞天对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
万户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尝试使用火箭技术升空的先驱,万户飞天的故事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的一座丰碑,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勇气与智慧,更成为激励无数探索者的精神灯塔。其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醒着我们每一位太空探索者,探索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每一次火箭的发射,都是对万户精神的致敬,每一次卫星的成功入轨,都是对他梦想的延续。(仅供参考)
2.查阅资料,列举人类观测宇宙的方法。
人类观测宇宙的方法主要有光学观测、射电观测、X射线观测、空间观测等。
3.分享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并绕地球轨道飞行的人。这次历史性的飞行持续了108分钟,标志着人类太空时代的正式开启。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太空探索的主要成就及其重要意义。
(1)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创了我国航天史的新纪元。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2)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与空间站建设。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
任务二 了解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
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图2.3.2),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图2.3.1 载人航天工程系统组成
图2.3.2 中国空间站示意
时间 事件 意义 图片
1999年11月20日 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发射升空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升空,成功绕地球飞行14圈并顺利降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飞天梦想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号首次承载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进入太空,翟志刚成为中国第一位进行出舱活动的航天员 迈出了中国人的太空第一步
表2.3.2
2013年6月11日 神舟十号搭载3名航天员成功升空,实现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航天员开展太空授课活动等 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2021年4月29日 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 标志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21年6月17日 神舟十二号搭载的3名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 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022年 问天实验舱发射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完成空间站“T”字构型→天舟五号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对接→神舟十五号成功与空间站(天宫)对接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3)我国火星探测任务。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正式批复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对火星进行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着陆巡视器包括祝融号火星车及进入舱。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图2.3.3),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图2.3.3
(4)我国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图2.3.4),是我国自主研制、
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
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
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截
至2023年,42次冲天、58颗卫星、100%成功,中国北斗星耀太空,惠及全球,赋能通信、智慧物流、交通运输、农林牧渔、自动驾驶产业、高精度定位导航等领域。
图2.3.4
(5)我国探月工程。
  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我国探月工程进展如图2.3.5所示。
图2.3.5
2.查找资料并结合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图2.3.6),将下表(表2.3.3)补充完整。
图2.3.6
发射基地 优势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太原卫星发射基地
①地势平坦,视野开阔;②降水少,晴天多,能见度高,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③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①纬度较高,适合发射中、低轨道卫星;②长冬短夏,无霜期短;③四周环山,隐蔽性好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文昌卫星发射基地
①纬度较低,海拔高,地面到太空的距离短;②地质结构坚硬,利于多个发射场布局;③云雾少,晴天多,可发射时间长;④空气洁净,能见度高
①海运便利,可运送大型设备;②纬度低,充分利用地球自转速度,节省燃料;③临海发射,保密性和安全性高
[2025·福州模拟]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面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在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据此完成1~2题。
1
3
2
1
3
2
1. 下列关于地球宇宙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离太阳最近 B.地球属于太阳系
C.地球不属于银河系 D.地球不适合生存
1
3
2
B
2. 我国实施的太空探索主要有( )
①探月工程 ②火星探测 ③天宫空间站 ④卫星导航
A.① B.① ②
C.①②③ D.以上均是
D
2
3
1
3.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材料一: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2025年3月21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
材料二:人类进行宇宙空间探索,既可以探索宇宙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又可以带动航天技术的综合发展。
3
2
1
3
2
1
(1)图1 的A—H 八大行星中,_____(填字母)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
A.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B.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C.太阳系 总星系 银河系 地月系
D.总星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地月系
D
B
3
2
1
(2)材料一中神舟十九号发射升空时,地球位于图5中的______处(填序号)。随着地球的_____ (自转/公转),神舟十九号乘组在进行第三次出舱活动时,北京市已处于春季。

公转
3
2
1
(3)请你简要列举两例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2分)
(4)请你描述两点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2分)
2020年,嫦娥五号实现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言之有理即可)
3
2
1
给人们提供各种信息通信手段;进行天气预报;寻找地球以外的家园等。(言之有理即可)
任务一 了解人类太空探索的历程
[2025黔南期末]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有着漫长的历史进程。下面是老
师展示的人类探索太空的部分历程图。据此完成1—2题。
1.标志着人类首次进入太空的事件是( )
D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961年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标志着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D正确。
2.同学们在学习人类探索太空相关知识时,就老师展示的人类探索太空部
分历程图展开了讨论。大家推测当人类进入太空并遥望地球时,有可能看
到( )
A
A.一个蔚蓝色的星球 B.雄伟壮阔的长城
C.道路上疾驰的车辆 D.公园里的小花坛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
A正确。从太空到地球地面,距离非常遥远,进入太空的人类无法看到地
面的长城、车辆、小花坛,B、C、D错误。
任务二 了解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
[2025武汉期末]月壤砖是一种
新型建筑材料,旨在解决未来月球基
地建设中的建筑材料问题。2024年11
月15日,“月壤砖”样品搭乘“天舟八
号”货运飞船前往中国空间站进行力
学性能、热学性能、抗辐射性能测试。如图为“月壤砖”照片。据此完成
3—4题。
3.“月壤砖”需要进行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抗辐射性能测试的主要原因有
( )
C
①太空辐射对月球影响大 ②月球的表面昼夜温差大 ③月球表面重力较地
球小 ④月球地表常有陨石袭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能够从中国空间站轻松返回地面,主要是因为
( )
D
A.中国空间站距离地球非常近 B.太空空气稀薄利于飞船飞行
C.飞船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大 D.中国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
【解析】“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能够从中国空间站轻松返回地面,主要是由
于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为其顺利往返提供了技术保障,D正确。
任务三 了解我国探月工程、认识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
[2025桂林期末]2024年6月2日至3日,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完
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如图为我国探月工程的主要历程示
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属于我国探月工程成就的是( )
D
A.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B.实现首次载人登月
C.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D.世界首次月背采样
【解析】“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和“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不属于探月工程,
A、C错误。我国还没有实现载人登月,B错误。世界首次月背采样属于我
国探月工程成就,D正确。
6.探月工程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
B
①解决地球上的环境问题 ②推动我国航天技术进步
③深化对月球环境的认知 ④加快开发利用月球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