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学会依法办事 课件(32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学会依法办事 课件(32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统编版)八年级

6.2 学会依法办事
维护社会秩序
第2单元
大伯代管八年迟迟不还,赔偿金到底该如何要回?请你帮韦薇出出主意?
大伯代管父亲198万死亡赔偿金近8年,能要回吗?
多年前,韦薇的父亲在工作中意外身亡,父亲生前的工作单位,因此赔偿了一笔百万元的死亡赔偿金。由于当时韦薇和弟弟尚且年幼,她的母亲也没有办事的能力,这笔死亡赔偿金一直由小薇的大伯代为保管。
原本双方说好,姐弟俩的生活花销从赔偿金里支取,等弟弟成年,将剩余部分一并还给姐弟俩。可韦薇姐弟俩逐渐感觉到,向大伯讨要生活费越来越难,韦薇更是听说,大伯已经将赔偿金挪用了!韦薇想把赔偿金中属于姐弟俩和母亲的份额要回来,可几次沟通还款都无果。
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新课导入
6.2 学会依法办事
第六课:提升法治素养
第2单元--维护社会秩序
自学导航(P49-53)
1.法律服务的组织和机构有哪些?
2.诉讼的分类?
3.如何学会依法办事?
01
知法守界,行有所止
几个同学给韦薇姐弟俩出“主意”:
A:不赔偿可以去他家拿东西、跳楼吓他们!
B:算了吧,不赔偿就忍一下,看看形势!
C:干脆在抖音上“夸大其词”地曝光他们
第26条 处拘留可以并处罚款:结伙斗殴的;追逐、拦截他人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第42条 处拘留或者并处罚款: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1)自觉守法。
在行动上以法律为准绳,自觉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P50
思考:这几种方法可不可行?请你点评。
【笔记】1.如何学会依法办事(要求)? P50-52
环节一:知法守界,行有所止
02
循法破局,智慧维权
韦薇知道用法律武器维权,但是她对维权的路径一点都不清楚。你认为她首先应该怎么做?
【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进行工作。调解员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
(2).遇事找法。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主动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充分利用能够提供法律服务的组织、机构,如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笔记】1.如何学会依法办事(要求)? P50-52
环节二:循法破局,智慧维权
律师事务所
律师可以回答我们的法律问题,替我们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他们还可以接受委托或指派,担任代理律师或辩护人。
公证处
公证处的公证员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法律援助中心
可以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
环节二:循法破局,智慧维权
【笔记】 2.法律服务组织和机构有哪些?P51
人民调解委员会、
律师事务所、
公证处、
法律援助中心。
道法
环节二:循法破局,智慧维权
韦薇和弟弟通过网上自学对提供法律服务的组织和机构的了解,发现了律师事务所可以帮助他们进行维权,但他们生活不算富裕,高额的律师劳务费让他们维权的信心再次受到打击。
面对生活并不富裕的他们,你还可以为他们提出哪些建议呢?
我们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告诉我们---解决问题靠法
(3)解决问题靠法。P52
遇到矛盾纠纷,受到非法侵害时,学会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武器加以解决。
寻求国家法律救济。
(依法到公安机关、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控告、举报,
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笔记】1.如何学会依法办事(要求)? P50-52
环节二:循法破局,智慧维权
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职责
公安机关依法管理社会治安,担负着刑事案件的侦查任务
公安机关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
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人民检察院
环节二:循法破局,智慧维权
韦薇和弟弟最后选择了通过“诉讼”来维护权利,但他们对“诉讼”还不是很了解。
请你为他们详细讲解“诉讼”的相关知识吧。
环节二:循法破局,智慧维权
相关链接
诉讼是人们获得法律救济、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诉讼
行政诉讼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笔记】 3.诉讼的含义、地位、分类?P53
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打官司)
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打官司)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城管部门违规没收小商贩经营工具
"拉车门"盗窃30万现金
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相关链接:诉讼
相关链接
拓展延伸
模拟法庭布局图
民事、行政法庭
刑事法庭
认识:处理纠纷的方式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通过之前的准备工作,2023年,韦薇和弟弟及其母亲以侵占赔偿金为由,将大伯告上法庭。
法院认为,扣除事故处理费用及丧葬费5万元,剩余的193万元应由原告二人与之母平均分配,三原告应得144.7万余元,扣除之前已产生的开支(三原告的家庭债务、人情门户、购买医保以及姐弟二人的生活和教育费用)共计65.3万余元,余下的79.4万余元应由被告何某福(大伯)返还给三原告。
2025年2月4日,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即何某福于判决生效十日内返还韦薇一家三口79.4万余元。
环节二:循法破局,智慧维权
03
法治思维养成,提升依法办事能力
法治情景大闯关
案例一:同学未经你同意,擅自翻看你的日记,你该怎么办?
案例二: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发布侮辱英雄烈士的言论,你会怎么做?
案例三:在商店买到了过期食品,商家拒绝退换,你如何维权?
环节三:法治思维养成,提升依法办事能力
拿到案例后,小组需在3分钟内讨论出该案例涉及的法律依据、正确做法、可能的错误示范,并进行思维引导(即分析从这个案例中能培养哪些法治思维)。
法治情景大闯关
环节三:法治思维养成,提升依法办事能力
通过“法治情景大闯关”活动,我们深入分析了不同的法治情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思考了法律依据、正确做法等内容,这其实就是在锻炼我们的法治思维。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都能像在活动中一样,先从法律的角度去思考,养成依法办事的意识,让法治思维真正成为我们青春成长的护航者。
(4)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环节三:法治思维养成,提升依法办事能力
【笔记】1.如何学会依法办事(要求)? P50-52
总述: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3).解决问题靠法。
遇到矛盾纠纷,受到非法侵害时,学会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武器加以解决。寻求国家法律救济。
(公安机关、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控告、举报,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自觉守法。
在行动上以法律为准绳,自觉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
(2).遇事找法。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主动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充分利用能够提供法律服务的组织、机构,如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4)要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援法议事会”
某村进行“村改居”,村民搬进了楼房,没有了自家院子里的菜园。一些人一时不习惯,就将小区的绿地开垦成菜园。后来,从圈地种菜发展到在花坛养鸡,草坪、花坛逐浙不见踪迹。噪声忧民、施肥异味、“争抢地盘”等导致邻里产生纠纷。为了解决矛盾,小区成立了“援法议事会”。面对居民的各种疑惑,该议事会的律师代表现场普法指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圈地种菜、花
坛养鸡等行为侵犯了其他业主的共有权。
“援法议事会”秉持“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法服人”的宗旨,引导居民认识到拥有一个环境优美、舒适方便、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是每位业主的利,这一机利需要全体业主共同维护。“援法议事会”听民声、纳民智、解民,渐成为引导居民依法办事的新阵地。
启思导行
“援法议事会”
该小区通过“援法议事会”解决矛盾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
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做一名尚德守法公民。
我们要提高法治意识,遇到问题要以法律为依据,能够更加理性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从小事践行道德。比如在家里,给劳累一天的父母端上一杯热茶,表达对他们的关爱;在学校,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难题,增进同学情谊;
学习、传承传统美德,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如果违反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在行动上以法律为准绳,自觉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
启思导行
具体做法
自觉守法
遇事找法
解决问题靠法
6.2
学会依法办事
诉讼的地位及分类
1.诉讼是人们获得法律救济、维护合法权益
的重要途径。
2.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课堂小结
1.当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伪造技术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升级,呈现范围扩大化、套路多样化、形式隐蔽化等特点,给人民群众造成经济损失,危害社会安全。遭遇“AI换脸”诈骗时,我们可以( )
①积极维权,不择手段追回损失
②进行咨询,适时寻求法律帮助
③委托朋友,向检察院提起诉讼
④保存证据,及时寻求法律救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C
2.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下列使用诉讼方式维护合法权益的是( )
A.王奶奶到公证处办理遗嘱公证
B.小东到法律服务站咨询诉讼程序
C.明明因家里被盗拨打“110”报警
D.小敏将侵犯自己著作权的李某告到法院
课堂练习
D
3.以下行为中,不能充分展现公民法治精神和尊崇法律至上理念的是( )
①小明发现学校周边存在违规经营的网吧,立即拨打相关部门电话举报
②“又到缴税时间了。“我得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少交点税。”
③九年级学生小刚坚决阻止父亲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不合格材料、违规施工的行为
④“爸,给我学费,我要上学。”“我和你妈已经离婚了,找她要去。”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课堂练习
C
4.杨先生外出时忘关水龙头,导致房间积水并渗入楼下静静家,使得静静家墙皮发霉,客厅沙发、电器浸水毁坏。静静要求杨先生恢复原状并
赔偿损失,遭杨先生拒绝。对此静静可以( )
A.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权
B.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权
C.提起刑事自诉来维权
D.曝光其个人信息维权
课堂练习
A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