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34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34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6.2共筑生命家园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 通过感受我国生态环境的变迁和绿色发展的成就,增强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认同,理解并拥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道德修养: 培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道德,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责任意识: 认识到建设生命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愿意为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付出实际行动。
4.法治观念: 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知道保护环境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树立用法律武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为什么)。
掌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做法(怎样做)。
教学难点: 如何将“绿色发展”的宏观理念转化为学生可理解、可践行的具体行动,并真正触动其内心,实现知行合一。
【自主预习】
带着以下问题,快速浏览教材P81——87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3.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议题式教学】
总议题: “绿水青山”如何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子议题一: 为何我们必须与自然“握手言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与路径。
子议题二: 怎样走好我们时代的“绿色发展路”?——探寻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实践。
【教学过程】
子议题一: 为何我们必须与自然“握手言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与路径。
●(图片)从树木到纸张、从水稻到米饭
总结: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视频)塞罕坝从“荒漠”到“林海”的巨变,告诉我们人类可以为自然做些什么?
总结③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图片)过度放牧、过度开采地下水
总结: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议题小结:为何我们必须与自然“握手言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与路径。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③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图片+视频)长江为什么要实行十年禁渔?从中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有哪些启发?
●(图片展示):古人的智慧
议题小结:为何我们必须与自然“握手言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与路径。
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
(1)坚定目标: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新发展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图示)五大发展理念
子议题二:怎样走好我们时代的“绿色发展路”?——探寻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实践。
●(视频):余村发展经验
思考: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总结:第一次富起来:鼓了“钱袋子”,伤害了“居住环境”
第二次富起来: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视频)人与自认和谐共生
总结:3.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余村今昔对比照)
总结: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
●(图片展示)低碳出行、垃圾分类、节约水资源、节能环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已然深入人心,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总结: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拓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具体行动)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拒绝过度包装
一水多用
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坐公共交通工具
●(图片展示) 台州市一企业因医疗废弃物污染,被判罚金110万元,企业法人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8个月。
杨某犯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判处管制4个月。并判令其采购鱼苗2340尾,进行放流。
李某等7人犯滥伐林木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各并处罚金7万元;同时判决7名被告人补种造林面积63.12亩。
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企业和个人会有什么后果?这说明了什么?
总结: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图片展示)两型社会
总结: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
议题小结:怎样走好我们时代的“绿色发展路”?——探寻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实践。
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
●(拓展):
5.怎样建设美丽中国?(多角度)
国家:①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
②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政府:①严格执法,依法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违法行为。
②加大环保资金投入。
③加强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节能环保意识。
社会(媒体):①宣传绿色生活理念,普及绿色生活知识。
②加大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行为的曝光力度。
企业: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②加快科技创新,节能减排;
③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青少年:①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积极向公众宣传节能环保知识。
③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如:参加义务植树,践行“光盘行动”,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处理,节约用水,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等;
④敢于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⑤正确行使监督权,就如何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当地政府提合理化建议(献计献策)。
【课堂小结】
共筑生命家园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6.2共筑生命家园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 通过感受我国生态环境的变迁和绿色发展的成就,增强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认同,理解并拥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道德修养: 培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道德,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责任意识: 认识到建设生命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愿意为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付出实际行动。
4.法治观念: 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知道保护环境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树立用法律武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为什么)。
掌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做法(怎样做)。
教学难点: 如何将“绿色发展”的宏观理念转化为学生可理解、可践行的具体行动,并真正触动其内心,实现知行合一。
带着以下问题,快速浏览教材P81——87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3.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总议题: “绿水青山”如何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子议题一: 为何我们必须与自然“握手言和”?
——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与路径。
子议题二: 怎样走好我们时代的“绿色发展路”?
——探寻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实践。
子议题一:
为何我们必须与自然“握手言和”?
——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与路径。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塞罕坝从“荒漠”到“林海”的巨变,告诉我们人类可以为自然做些什么?
③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草原退化
过度开采地下水
造成地面塌陷
过度放牧
生态兴则文明行,生态衰则文明衰。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③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
议题小结:为何我们必须与自然“握手言和”?
——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与路径。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长江为什么要实行十年禁渔?从中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有哪些启发?
课堂探究: 古人的智慧给当代人的生存发展启示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坚定目标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新发展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基本国策
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
议题小结:为何我们必须与自然“握手言和”?
——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与路径。
子议题二:
怎样走好我们时代的“绿色发展路”?
——探寻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实践。
思考: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视频:余村发展经验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余村转变之路
第二次富起来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一时增长。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道路。
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富起来
鼓了“钱袋子”,
伤害了“居住环境”。
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
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余村今昔对比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
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低碳出行
垃圾分类
节约水资源
节能环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已然深入人心,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4、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低碳行动,我可以……
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
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3. 不追求过度的时尚
4. 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
5. 使用节约型水具
6. 拒绝过分包装
7. 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
8. 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9. 一水多用
10. 随手关闭水龙头
11. 节约粮食
12. 双面使用纸张
13. 垃圾尽量分类入箱
14.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5. 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16. 提倡使用布袋与纸袋,建议循环使用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具体行动)
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企业和个人会有什么后果?这说明了什么?
李某等7人犯滥伐林木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各并处罚金7万元;同时判决7名被告人补种造林面积63.12亩。
杨某犯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判处管制4个月。并判令其采购鱼苗2340尾,进行放流。
台州市一企业因医疗废弃物污染,被判罚金110万元,企业法人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8个月。
严守资源利用上线
严守环境质量底线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4、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
4、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议题小结:怎样走好我们时代的“绿色发展路”?
——探寻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实践。
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
拓展:
国家:
①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
②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严格执法,依法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违法行为。
②加大环保资金投入。
③加强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节能环保意识。
政府:
①宣传绿色生活理念,普及绿色生活知识。
②加大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行为的曝光力度。
社会(媒体):
5.怎样建设美丽中国?(多角度)
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②加快科技创新,节能减排;
③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青少年:
①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积极向公众宣传节能环保知识。
③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如:参加义务植树,践行“光盘行动”,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处理,节约用水,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等;
④敢于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⑤正确行使监督权,就如何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当地政府提合理化建议(献计献策)。
企业: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2025·江苏盐城·中考真题)碳市场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截至 2024 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 6.3 亿吨,交易规模持续扩大。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 )
A.有利于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
B.是基于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
C.取决于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D.得益于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A
课堂练习
2.(2025·宁夏·中考真题)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
①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改善
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④坚持节水优先、禁用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3.(2025·四川巴中·中考真题)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使用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迅速,“绿色”已经成为新建建筑的必选项。据此判断,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有( )
①加大研发投入,开发绿色建筑材料
②与自然环境融合,提升居住舒适度
③利用自然条件,减少对资源的依赖
④丰富电器设备,增加对电力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4.(2025·西藏·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贡献了约25%的全球新增绿化面积。近年来,西藏地区聚焦聚力推进国土绿化,稳步实施山地造林、高寒高海拔城镇植树试种、修复退化草原等重要举措,不断改善高原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如同一缕春风,吹遍了雪域高原,吹绿了每寸土地。曾经的荒山荒原,如今绿意盎然,散发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韵味。
(1)上述材料体现出什么新发展理念
(2)结合材料,谈谈西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取得优异成绩的。
绿色。
①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制度;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③深入推动低碳发展;④推进生态惠民。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