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二单元第4课《选举产生班委会》第2课时备课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上第二单元第4课《选举产生班委会》第2课时备课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9
课题 《选举产生班委会》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内容分析 文本位置对应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 “班委选举有程序”“班级建设人人有责” 核心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不仅有参与选举班委会,还可以通过履行各自职责的方式参与班级建设。二、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单元以 “我们是班级的主人” 为核心,设置《选举产生班委会》《协商决定班级事务》2 课,呈并列互补关系:均围绕 “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 展开,针对五年级学生的特点,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设置了本单元的教育主题。每课内容分析:本课(《选举产生班委会》):聚焦 “班级主人” 这一具体生活场景,分 3 框体递进:第一框 “班委会的责任”:让学生了解班委会这一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组织及其职责,引导学生挖掘个人潜力,主动承担班委工作。;第二框 “班委选举有程序”:引导学生在个人成长中,逐渐形成民主意识和规则意识,知道班级管理需要依据规则和程序,懂得规则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框 “班级建设人人有责”:引导学生认识到,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不仅有参与选举班委会,还可以通过履行各自职责的方式参与班级建设。课时内容分析:核心内容:通过交流讨论、故事分享理解班级建设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力所能及地参与集体活动。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横向:从知道了解到实践参与到问题解决,由浅入深,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纵向:承接四年级 “班级主人” 的感性认知,升级为 “价值分析” 的理性思考,为下课时 “协商决定班级事务” 铺垫认知基础。资源挖掘:教材资源:教材中关于班委会职责的案例、班委选举流程的图示、班级建设相关的小故事等,可作为课堂讲解和讨论的核心素材。学情资源: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班级生活经验,如部分学生曾担任过小组长等职务的经历,学生对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观察和思考。生活资源:学校其他班级优秀的班级管理案例、社区中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实例,可引导学生将班级建设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跨学科资源:结合语文学科中关于 “责任”“集体” 主题的文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班级建设的意义;结合美术学科,让学生设计班级建设宣传海报。
课标分析 本课涉及2022版新课程标准中的两大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紧密联系,主动承担班级责任,维护集体荣誉,养成关心集体、服务集体的良好道德品质,符合 “责任意识”“集体观念” 等道德修养培养要求。【健全人格】:通过参与班委选举相关讨论和班级建设实践,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规则意识,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人格特质,契合健全人格培养中 “社会适应”“自我管理” 等方面的要求。【道德教育】:以班级生活为载体,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民主选举和班级建设的过程,深化对 “公平”“责任”“合作” 等道德概念的理解,实现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落实道德教育的实践要求。
学情分析 一、已有经验 生活层面:五年级学生已拥有五年班级生活经验,多数参与过班级活动组织、卫生打扫等集体事务,部分学生担任过小组长、课代表等职务,对班级管理有初步体验。认知层面:能够理解 “责任”“集体” 等基础概念,知道班级事务需要大家共同参与,但对班委选举的具体程序、班委会的详细职责以及个人在班级建设中的多元参与方式,认知较为零散和浅显。二、个性差异 兴趣偏好:部分学生对组织、管理类活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班级事务;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参与文艺、体育类班级活动,对管理类事务积极性较低;还有少数学生性格内向,对集体活动参与意愿不强。自主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存在差异,能力较强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分配的班级任务,并主动与同学协作;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教师和同学的较多指导,在团队合作中常处于被动地位。参与条件:部分学生因课外培训、家庭事务等原因,参与班级活动的时间有限;少数学生因性格敏感或曾在集体活动中受挫,参与班级事务的自信心不足。三、补救措施 补经验不足:课前布置 “班级事务观察日记” 作业,让学生记录一周内班级的管理事务和存在问题;课堂上播放班委选举流程动画和优秀班委会工作案例视频,补充学生相关经验。分层提能力:将班级建设任务分层设计,基础层任务(如整理班级图书角、收发作业)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层任务(如组织小型班级活动、设计班委选举方案)面向能力较强的学生;为能力较弱的学生搭配 “帮扶伙伴”,在合作中提升能力。四、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应对 1. 问题:“如果选出来的班委不认真负责怎么办?”应对:引导学生讨论 “班委监督机制”,共同制定《班委会工作评价表》,从任务完成度、服务态度等方面定期评价班委工作,对不负责的班委,可通过班级会议讨论提出改进建议。2. 问题:“我性格内向,不想当班委,还能为班级建设做什么?”应对:列举内向学生可参与的班级建设方式,如撰写班级活动宣传稿、绘制班级黑板报、整理班级档案等,让学生明白班级建设需要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学生,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3. 问题:“班委选举会不会只选成绩好的同学?”应对:组织 “班委应具备的品质” 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成绩只是个人能力的一方面,责任心、沟通能力、服务意识等才是班委更重要的品质;选举时采用 “无记名投票 + 候选人演讲” 的方式,确保选举公平。
学习目标 1.了解班委会的主要职责和班委选举的基本程序,知道个人参与班级建设的多种方式,能清晰表述班级建设与个人的关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2.通过参与班级建设方案设计、班委选举模拟活动,提升沟通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班级管理问题。(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健全人格) 3.树立集体主人翁意识,主动承担班级责任,认同民主、公平、规则的重要性,愿意以实际行动参与班级建设,维护集体荣誉。 (法治观念、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1.掌握班委会的主要职责和班委选举的基本程序。2.理解班级建设需要每个人参与,明确个人在班级建设中的角色和责任。学习难点1.能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班级建设小方案,将班级建设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2.在模拟班委选举和班级事务讨论中,真正理解民主、公平的意义,并能在实际班级生活中践行。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1.课时驱动性任务呈现任务:以 “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优秀班级”为核心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设计班委选举方案和班级建设小计划,为班级管理贡献力量。2.对应任务预设课时问题链,聚焦学科问题发布(教师实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聚焦学科核心问题)问题1:为什么要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优秀班级?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打造这样的班级,我们需要做哪些事?如果有同学不遵守班级规则,破坏班级氛围,怎么办?教师引导聚焦学科核心问题:基础问题:班级建设与个人有怎样的关系?深化问题:从集体成长规律角度,分析 “人人尽责” 对班级发展的关键作用。问题2:班委选举要怎么做才能保证公平公正呢?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班委选举的时候,怎么判断候选人是不是真的能为班级尽责?要是选举出的班委没做好工作,能重新选吗?教师引导聚焦学科核心问题:基础问题:班委选举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深化问题:民主选举的规则如何保障 “人人尽责” 在班委层面的落实?问题3:班委会具体要承担哪些责任呀?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班委会除了管理班级,还能为我们做什么?要是班委会成员之间意见不一致,怎么解决?教师引导聚焦学科核心问题:基础问题:班委会的主要职责包含哪些方面?深化问题:班委会尽责的效果如何影响班级 “人人尽责” 的整体氛围?问题4:除了当班委,我们还能怎么参与班级建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我们设计的班级建设计划,怎么才能让大家都愿意遵守?要是班级建设过程中遇到困难,比如大家积极性不高,怎么办?教师引导聚焦学科核心问题:基础问题:班级建设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开展?深化问题:从实践角度,说明个人参与班级建设计划对实现 “人人尽责” 的推动作用。3.有指向问题解决的评价标准维度 1:对班委会职责与选举程序的认知评价水平评价要点优秀(3 星)能准确、全面阐述班委会各岗位职责,清晰、有条理地描述班委选举的完整程序,且能说明每个程序的公平性意义。良好(2 星)能基本说出班委会主要职责和选举程序,但存在少数遗漏或表述不够准确的地方,对程序公平性的理解较浅。达标(1 星)能说出部分班委会职责和选举步骤,但表述零散、不准确,对程序公平性缺乏理解。维度 2:班级建设参与意识与方式思考评价水平评价要点优秀(3 星)能主动、积极思考个人参与班级建设的多种方式,结合自身特长提出具体、可行的参与计划,且能阐述参与班级建设的重要意义。良好(2 星)能提出 2-3 种个人参与班级建设的方式,计划基本可行,但对参与意义的阐述较为简单。达标(1 星)只能说出 1 种或少数几种参与方式,且方式较为笼统(如 “帮忙打扫卫生”),对参与意义缺乏思考。维度 3:班级建设方案设计与问题解决能力评价水平评价要点优秀(3 星)设计的班级建设方案目标明确、步骤清晰、针对性强,能有效解决班级存在的具体问题,方案还体现出合作意识和创新思路。良好(2 星)设计的方案能针对班级问题,有基本的目标和步骤,但步骤不够完善,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一般。达标(1 星)能提出解决班级问题的初步想法,但未形成完整方案,想法缺乏可操作性。
课前准备 PPT、调查表等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情境导入—— 唤醒班级建设意识目标:通过班级问题情境呈现,引发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同学们,最近老师发现咱们班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课间有同学追逐打闹、图书角的书摆放得乱七八糟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2. 这些问题会给我们的班级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1. 教师播放提前拍摄的班级问题照片或短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感受和发现。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解决班级问题需要谁来参与、做些什么”,每组推选 1 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观察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和讨论参与度,对能准确指出班级问题、积极思考解决办法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 对发言不积极的小组,教师可参与其中,提出引导性问题。
二、探究学习 —— 明确班委会职责与选举程序目标:让学生清晰了解班委会的主要职责和班委选举的基本程序,培养规则意识和民主意识。 1. 刚才有同学提到 “需要选班委来负责班级事务”,那大家知道班委会里都有哪些岗位吗?每个岗位具体要做什么?2. 怎样选出大家都满意、负责任的班委呢?选举时应该按照什么步骤进行,才能保证公平公正? 1. 学习班委会职责:(1)教师分发《班委会职责说明书》模板,展示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等主要岗位的职责案例,引导学生阅读和讨论。(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补充完善模板中其他岗位(如文艺委员、体育委员)的职责,完成后每组展示,全班共同修订,形成最终的《班级班委会职责说明书》。(2)讨论 “每个选举步骤为什么重要”,如 “无记名投票能避免大家因为怕得罪人而不敢选自己真正认可的人,保证公平”。 依据 “对班委会职责与选举程序的认知” 评价标准,通过查看学生填写的《班委会职责说明书》和课堂发言表现,对学生进行星级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录在课堂评价表中。 对职责补充不全面的小组,提供相关岗位的职责提示卡
三、模拟实践—— 体验班委选举与班级建设方案设计目标:通过模拟选举和方案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深化对 “班级建设人人有责” 的理解。 1.现在我们来模拟一次班委选举岗位,如 “图书角管理员”,作为候选人,你会怎么向大家介绍自己,让大家愿意选你?2. 针对咱们班之前提到的某个问题(如课间纪律混乱),如果不担任班委,你能设计一个小方案来改善这个问题吗?方案里要说明 “你要做什么、怎么做”。 1. 模拟班委选举:(1)候选人报名与推荐:学生自愿报名或小组推荐,确定 3-4 名候选人。(2)候选人演讲:候选人依次上台,介绍自己的优势和当选后的工作计划。(3)无记名投票与计票:全班学生进行无记名投票,推选 2 名计票员和 1 名监票员(学生自愿报名),现场计票并公布结果。(4)选举总结:引导学生分享参与选举的感受,讨论“这次选举是否公平”“候选人的演讲有哪些优点”。 结合 “班级建设参与意识与方式思考” 和 “班级建设方案设计与问题解决能力” 评价标准,通过观察学生在模拟选举中的表现,对小组和个人进行星级评价,优秀方案在班级展示。 对方案设计困难的小组,教师提供方案框架示例,引导其逐步完善;对提问和补充积极的学生,给予 “最佳建议奖” 表彰。
四、总结提升 —— 明确个人责任与班级未来目标: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建设中的责任,树立为班级建设贡献力量的意愿。 1.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班委会的职责、选举程序和班级建设的多种参与方式,大家觉得自己能为班级做些什么?2. 为了把我们班建设得更好,我们可以制定一个 “班级建设小约定”,大家觉得约定里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1.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今后参与班级建设的具体计划,如 “我要每天认真打扫自己座位周围的卫生”“我要帮学习委员收发数学作业”。2. 全班共同制定《班级建设小约定》,内容涵盖 “遵守班级规则、主动承担事务、互助合作” 等方面,学生自愿在约定上签名,约定张贴在班级显眼位置。3. 教师总结: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同学都是家庭的主人,不管是否担任班委,都能为班级建设出一份力。希望大家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和制定的约定,落实到日常班级生活中,让我们的班级越来越优秀。 观察学生分享计划的积极性和对《班级建设小约定》的认同度,对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计划、积极参与约定制定的学生,在班级评价表中记录 “优秀表现”。 对不能制定具体计划的学生,引导其从简单小事入手(如 “你可以先从‘每天整理好自己的课桌’开始”)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根据自己在课堂上制定的班级建设计划,本周内完成至少 2 项相关行动,并记录在《班级建设行动日记》中 实践类 观察本周班委会的工作情况,提出 1-2 条对班委会工作的建议,下周班会课分享。 让学生将班级建设的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实践能力。 15分钟
板书设计 选举产生班委会班委会的责任 班委选举有程序 班级建设人人有责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