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4.《科技力量大》第二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4.《科技力量大》第二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9
课题 《科技力量大》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二课时 序号
内容分析 一、文本位置在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二单元《科技力量大》位于教材的中期阶段,通常承接前一单元(如“与班级共成长”或“为父母分担”),并衔接后续单元(如“信息万花筒”“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作为核心单元之一。二、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聚焦“科技与生活”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科技的重要性,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在教材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延续了对学生生活领域的关注,又拓展到现代社会中的科技维度,为学生理解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奠定基础。课时内容分析:本课时包含“科技改变生活” 与 “科技改变观念” 两部分。“科技改变生活” 呈现生活中科技产品及通信等方面古今对比,展现科技让生活更便捷;“科技改变观念” 通过故事与案例,说明科技推动人们对自然、世界认知转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科技重要性,理解科技对生活与观念的深刻影响,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前一单元强调家庭责任,本单元可延伸探讨科技如何帮助家庭成员分担劳动(如智能家居),体现科技对家庭生活的支持。与后续单元的关系(如“信息万花筒”):本单元为后续学习信息甄别、网络安全奠定基础,形成“认识科技→应用科技→信息素养”的逻辑链条。三年级可能涉及“生活中的工具”等简单科技认知,为本单元理解“科技力量”奠定基础。本单元定位:四年级作为关键过渡阶段,从具象科技产品转向抽象科技价值,开始引入辩证思维(如科技利弊分析)。高年级深化:五六年级将进一步学习“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网络生活与规则”,提升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深度,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三、资源挖掘:《十万个为什么》(科技篇)、《少年科学画报》、《时间简史》(儿童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课标分析 1.责任意识: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科技服务社会的意识。2.道德修养:培养科学精神,包括探索、创新、严谨等品质。3.政治认同:认识我国科技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4.法治观念:初步了解科技应用中的伦理与法律规范(如信息安全)。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三年级学生身处科技丰富的生活环境,普遍熟悉科技产品(如手机、智能家居),对科技产品有直观体验,好奇心强、爱探索。个性差异:对科技充满好奇的学生,主动分享科技见闻,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部分学生因科技知识抽象或课堂形式单一,兴趣不足,被动接受知识。补救措施:直观化教学:利用动画、实物演示、思维导图等工具,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案例(如用“快递运输”类比信息传递)。小组合作与同伴互助:组建异质小组,鼓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指导同伴,增强合作学习与成就感。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科技让生活更好了吗?为什么有些人失业了?” → 组织小组讨论,辩证分析科技带来的效率提升与就业结构变化,强调“人依然是科技的主人”。
学习目标 目标+(对应核心素养)1. 知识与技能:能列举3-4种身边常见的科技产品(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高铁等),说出其主要用途;知道科技产品让生活、学习、出行更便捷,初步理解“科技改变生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科技产品大搜索”“情景体验”等活动,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科技;借助小组讨论,分析科技产品带来的便利,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技的神奇与力量,萌发对科技的好奇与热爱,愿意主动了解更多科技知识,树立“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意识 。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身边的科技产品,理解科技对日常生活(学习、出行、购物等)的帮助。难点:跳出“科技是‘高大上’产品”的认知,发现“平凡物品中的科技”,并体会科技背后人类的智慧。 突破措施:播放短视频(如《了不起的工匠》《超级工程》片段),展示普通科技产品(如桥梁、玻璃)背后的复杂设计与智慧,让学生理解“小发明改变大生活”。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课前准备 ppt课件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环节一:共话高新魅力 身边常见的科学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回顾引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飞速发展的科技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还改变了我们的观念。科技还有什么强大的力量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聊这个话题。(揭题:科技力量大)活动一:我是高新技术小小代言人(一)范例研究:夸夸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教师引导:说到我国的科学技术,不得不提“高新技术”了,它发展迅速,不少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那什么是“高新技术”呢?“爱科学”小组开展了调查,准备为我国的高新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代言。(课件呈现教材第28页活动园中的代言词)2.教师提问:你看懂了什么?3.学生交流分享。(二)小组汇报:夸夸祖国的其他高新技术1.教师引导:你们准备为祖国的哪项高新技术代言呢?我们也可以学着“爱科学”小组的介绍方式来代言哦!2.小组汇报。3.教师提问:听了各小组的分享,你有什么想说的?4.教师小结:中国的科技发展就像插上了神奇的翅膀,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评价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个关于“科技产品带来的便利”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科技产品,通过图片、实物展示或情景模拟等方式,向全班展示该科技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以及它带来的便利。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内容、学生的表现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科技产品便利性的理解是否深入。学生互评:同学之间根据展示的效果和回答问题的质量进行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若学生举例较少或不够典型,教师可补充一些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技产品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对于学生表达不够清晰或完整的观点,教师可引导其进一步思考和阐述。
环节二:细探科技伟力 在科技的助力下,生活中衣、食、住、行方面的物品发生了哪些变化? 活动二:我是小小观察员(一)小组汇报:科技提升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1.教师引导:科技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科技对我国国力的提升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爱科学”小组已经对此进行了研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图文和资料包,四人小组交流,说说你的观察发现。2.小组交流。3.小组汇报。⑩教师小结:科技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4.教师小结:科技在国防、经济、农业、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二)教师补充: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1.教师引导: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2025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你知道人工智能吗?2.教师小结:人工智能就像给机器装上了一个会学习、会思考的超级大脑。它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课件呈现图示) 评价活动:学生选择一个方面(如通信、衣食住行中的一个),进行古今科技产品的对比研究,完成表格。小组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其他小组的研究报告和汇报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在学生探究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时,若学生了解不够全面,教师可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或图片进行补充。在小调查活动的展示交流环节,若学生的表达不够清晰或逻辑不够严密,教师可引导其进行整理和补充。对于学生在对比古今变化时的理解困难,教师可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环节三:课堂总结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想法是怎样慢慢改变的? 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下节课,我们将走近科学家,去看看他们走过的奋斗之路。 学生准备一个关于“科技改变人们观念”的故事,可以是课本中的故事,也可以是自己查阅资料找到的故事。学生以演讲的形式,向全班讲述故事内容,并分析这个故事中科技是如何改变人们观念的。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演讲内容、表达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对故事的分析深度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科技改变观念的理解是否透彻。学生互评:同学之间根据演讲的质量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阅读教材第29页图文,分小组去调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防、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巩固类 目标2 10分钟
板书设计 科技力量大科技无处不在离不开它们观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