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7.《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二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7.《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二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9.22
课题 《走进我们的老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2
内容分析 单元整体解读本单元的主题是“在集体中成长”,单元页导语明确本单元的“集体”主要指学校。单元页内容包含两个关键词:一是“集体”,强调本单元内容所涉场景都是集体背景,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集体环境,集体的进步同样需要学生的努力,学校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沃土,学生的成长也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成长”,在集体中,无论是探讨师生交往、同伴交往,还是引导学生了解学校、为学校作贡献,其核心目的均在于促进学生成长。学生在校园中不仅学习文化知识,更是在与师生交往、参与丰富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发展能力、启迪智慧,这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过程。二、本课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的第1课,通过让学生走进老师,理解老师的辛苦,培养他们尊重、热爱师长的情感,并推动他们以实际行动尊师爱师。本课由三个话题组成。第一个话题“老师多辛苦”从师生相处的小散事人手,通过分享、阅读、情境分析等环节,让学生体会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老师“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辛苦,让学生感受老师的无私付出和尽职尽卖。第二个话题“听听老师的心里活”一方面从老师的视角,说明学生的这的内心世界,了解老师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第三个话题“关心体贴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在行动上为老师分忧,学会学重老师,珍惜老师及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三、关系建构1.单元间的关系建构:小学中年段教材三年级上册《走近我们的老师》一课,培育尊师重教传统;三年级下册“我是家庭一员”单元,引导学生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弘扬家庭美德;三年级下册《待人要诚信》一课,引导学生讲诚信;四年级下册“美好的家庭生活”单元,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传承优良家风;四年级下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单元,引导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2.单元内的关系建构:本单元一共有三课,即《走近我们的老师》《同学相伴》《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这三课从三个不同侧面激发学生对集体的积极体验,深化其爱诗、爱友、爱校的认知,并转化到现实行动上,充分体现了在“集体中成长的主题”。第7课《走进我们的老师》让学生回忆与老师相处的故事,了解老师的辛苦,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责任 ,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理解与感激之情,进而通过行动尊重和热爱老师。第8课《同学相伴》让学生在找“不同”中理解、接纳同伴,通过回顾共同经历体会同伴相伴的意义,从而建立合群意识和正确的交往观念。第9课《让我们的校园更美好》先从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学生认识学校对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再从学校可改进之处切入,鼓励学生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并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建设校园。3.本课关系建构:本课由三个话题组成。第一个话题“老师多辛苦”从师生相处的小散事人手,通过分享、阅读、情境分析等环节,让学生体会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老师“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辛苦,让学生感受老师的无私付出和尽职尽卖。第二个话题“听听老师的心里活”一方面从老师的视角,说明学生的这的内心世界,了解老师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第三个话题“关心体贴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在行动上为老师分忧,学会学重老师,珍惜老师及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四、资源拓展1.生活中的成长记录,如照片等。2.故事会:没有本领的小猪3.老年大学相关资料4.学习强国相关资源
课标分析 本课内容涉及2022版新课程标准四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价值取向: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鉴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二)道德修养懂得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师长的辛劳。学会和同学和平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友好相处。(三)法治观念权利义务相统一:理解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健全人格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五)责任意识根据规则参与校园生活的民主时间。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民主管理,有互助意识。
学情分析 已知三年级学生对班级、校园已有一定了解,对老师、同学也比较熟悉。但是,他们的人际关系基本建立在自发的交往和简单的个人好恶上,对人际关系的意义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缺乏理性认知。本单元通过和学生讨论生关系、同伴关系,促使学生理解老师的付出,学会欣赏同伴之间的“不同”,认识到老师、同伴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加深尊敬热爱老师、接纳欣赏同伴的情感体验。这既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他们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一)已有知识经验: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经历了两年的校园生活,认识许多个老师,也交往了许多活泼可爱的同学。已有策略经验: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基本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除了上课,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工作。(三)已有生活经验: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与老师一起朝夕相处,一起上课,给学生批作业,讲题,各种工作非常繁琐。未知(一)未知知识经验学生白天在校园里能看到老师们忙碌的身影,但是不了解教师工作的延续性。(二)未知策略经验: 三年级的学生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设计问卷,整理答案,有条理的表达和输出方面还存在欠缺,需要老师在设计任务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三)未知生活经验:学生对老师工作体会不深刻,不明白老师的批评和道理都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成长。无法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学生困难和障碍:三年级学生可能只觉得老师严厉,管得多,但是对于尊敬老师,关爱老师没有很好的认知,不能切身体会老师们的辛苦。突破措施:1.通过分享教师小故事让孩子们感受老师们的辛苦。2.借助故事,绘本等激发孩子们对于老师的爱。3.结合所学内容,联系自身生活实际,通过我爱我的老师活动引起学生们的实际行动。
学习目标 1.通过分享和老师们的日常相处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了解老师在工作中的辛苦付出。(健全人格)2.通过分享校园中老师的身影以及小故事等了解工作中的收获和酸甜苦辣,理解老师热爱工作的动力。(道德修养)3.通过说一说,做一做等方式尊重和感谢老师的劳动,能用实际行动为老师和其他学校工作人员减轻负担。(责任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分享故事,以及视频等了解老师的工作,认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难点:懂得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切身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尊重老师们的劳动。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以“打造班级‘感恩与责任’成长手册”为核心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实践,记录在集体中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温暖瞬间,理解老师的付出与集体的意义,学会尊敬老师、关爱同学,主动承担班级责任,最终形成属于班级的成长纪念手册。
课前准备 教材课件、教案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环节一、导入新课(目标1) 听听老师有哪些心里话 老师的心里话老师的心里装满了对学生的(爱)与(责任),学生的成长是老师最大的(欣慰)。【学习内容】听听老师的心里话听着同学们的歌声,看着他们信任的眼神,我就很开心,想为他们再多做一点。每次教会学生一个字、一道题,我都很有成就感。同学们的回答经常让我感到惊喜。思考:听到老师的心里话,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活动】思考:听到老师的心里话,你有什么感受? 【评价任务】学生思考问题【评价标准】3星:能够认真思考问题并具体回答。2星:能够思考问题并简要回答。【评价对象】全体学生【评价方式】教师指名说 【预设】谈话交流,结合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补救】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环节二、听听老师的心里话(目标1、2) 1.老师辛苦工作的动力是什么?2.老师可以帮助我们什么?3.分小组分别采访一位老师,了解老师的故事。 任务一:听听老师的心里话。在和同学们的相处中,老师也有很多(快乐)和(收获),这些都让老师更热爱工作。【学习内容一】老师辛苦工作的动力是什么?对学生的爱和为社会育人的责任感,都是老师辛苦付出的力量源泉。提出问题:老师可以帮助我们什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学生活动】与组内同学分享,再全班交流。【学习内容二】1.分小组分别采访一位老师,了解老师的故事。交流讨论:您为什么选择做这位老师呢?【学生活动二】1.根据屏幕出示内容思考,说一说的采访收获。2.小组讨论,组内进行交流分享。【总小结】老师是我们(尊敬)、喜爱的人。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体贴老师,给老师带来(欣慰)和(欢笑)。 【评价任务】1.说出老师辛苦工作的动力是什么?【评价标准】3星:能够结合实际说出老师辛苦工作的动力是什么。2星:能够结合实际简单说出老师辛苦工作的动力是什么。1星:能在同伴或老师的帮助下说出老师辛苦工作的动力是什么。【评价对象】全体学生【评价方式】教师指名说生生互说【评价任务】2.说说老师可以帮助我们什么?【评价标准】3星:能够结合生活具体说出老师可以帮助我们什么2星:能够说出2项老师可以帮助过我们什么1星:说出1项老师可以帮助我们什么【评价对象】学生【评价方式】教师指名说生生互说【评价任务】3.分小组分别采访一位老师,了解老师的故事。【评价标准】3星:能够按照采访提纲采访老师,说出采访收获。2星:能够按照采访提纲采访老师,简要说出采访收获。1星:能够在同伴帮助下按照采访提纲采访老师,简单说出采访收获。【评价对象】学生【评价方式】教师指名说生生互说 【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结合实际说出老师辛苦工作的动力是什么。但个别学生可能无法流畅表达自己的想法【补救】教师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的回忆,联系生活实际,同学间互相分享。【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PPT和生活经验说出;部分学生可能不能表述清晰。【补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
环节三、关心体贴老师(目标3) 1.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既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又能减轻老师的负担呢? 任务二:关心体贴老师【学习内容】1.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既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又能减轻老师的负担呢?【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分享,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谈论成果。【学习内容】阅读角:读一读【学生活动】学生读后说感受。【小结】老师的工作那么辛苦,他们却能坚持下来。 对学生的爱和为社会育人的责任感,都是老师辛苦付出的力量源泉。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他们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我们要关心体贴老师。 【评价任务】说一说自己如何帮助老师。【评价标准】3星:能够结合实际具体说出自己如何帮助老师。2星:能够结合实际概括说出自己如何帮助老师。1星:能够结合实际简单说出自己如何帮助老师。【评价对象】学生【评价方式】教师指名说 【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结合实际说出自己如何帮助老师。个别学生无法谈具体。【补救】同学间互相分享交流。
环节四、尊重每位工作人员(目标3) 怎样尊重学校工作人员 任务三:尊重每位工作人员校园里除了老师,还有门卫、园丁、厨师等(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默默(工作),我们的校园才更加安全、舒适、美好。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学习内容】观看《尊重每位工作人员》的视频,说感受,说怎样尊重学校工作人员。【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全班分享自己的收获。【小结】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学习内容】你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吗?国家为什么要设立教师节。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多个日期曾作为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小结】教师是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教师是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才;教师是红烛,点燃智慧之火;教师是甘霖,浇灌理想之花。老师陪伴我们成长,我们要尊敬老师,感恩老师,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 【评价任务】观看《尊重每位工作人员》的视频,说感受,说怎样尊重学校工作人员。【评价标准】3星:能够结合视频,具体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怎样做2星:能够结合视频,概括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怎样做1星:能够结合视频,简单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怎样做【评价对象】全体学生【评价方式】随机提问教师节是哪一天。 【预设】部分学生不能结合视频具体说出感受。 【补救】通过同伴交流学习表达。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给老师写一张便条,说出你想对老师说的话 基础性作业 目标3 5分钟
自主阅读关于师生情的文章,并讲给同学听 实践性作业 目标3 5分钟
板书设计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