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7.《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7.《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9.22
课题 《走进我们的老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1 课题
内容分析 单元整体解读本单元的主题是“在集体中成长”,单元页导语明确本单元的“集体”主要指学校。单元页内容包含两个关键词:一是“集体”,强调本单元内容所涉场景都是集体背景,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集体环境,集体的进步同样需要学生的努力,学校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沃土,学生的成长也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成长”,在集体中,无论是探讨师生交往、同伴交往,还是引导学生了解学校、为学校作贡献,其核心目的均在于促进学生成长。学生在校园中不仅学习文化知识,更是在与师生交往、参与丰富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发展能力、启迪智慧,这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过程。二、本课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的第1课,通过让学生走进老师,理解老师的辛苦,培养他们尊重、热爱师长的情感,并推动他们以实际行动尊师爱师。本课由三个话题组成。第一个话题“老师多辛苦”从师生相处的小散事人手,通过分享、阅读、情境分析等环节,让学生体会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老师“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辛苦,让学生感受老师的无私付出和尽职尽卖。第二个话题“听听老师的心里活”一方面从老师的视角,说明学生的这的内心世界,了解老师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第三个话题“关心体贴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在行动上为老师分忧,学会学重老师,珍惜老师及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三、关系建构1.单元间的关系建构:小学中年段教材三年级上册《走近我们的老师》一课,培育尊师重教传统;三年级下册“我是家庭一员”单元,引导学生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弘扬家庭美德;三年级下册《待人要诚信》一课,引导学生讲诚信;四年级下册“美好的家庭生活”单元,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传承优良家风;四年级下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单元,引导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2.单元内的关系建构:本单元一共有三课,即《走近我们的老师》《同学相伴》《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这三课从三个不同侧面激发学生对集体的积极体验,深化其爱诗、爱友、爱校的认知,并转化到现实行动上,充分体现了在“集体中成长的主题”。第7课《走进我们的老师》让学生回忆与老师相处的故事,了解老师的辛苦,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责任 ,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理解与感激之情,进而通过行动尊重和热爱老师。第8课《同学相伴》让学生在找“不同”中理解、接纳同伴,通过回顾共同经历体会同伴相伴的意义,从而建立合群意识和正确的交往观念。第9课《让我们的校园更美好》先从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学生认识学校对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再从学校可改进之处切入,鼓励学生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并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建设校园。3.本课关系建构:本课由三个话题组成。第一个话题“老师多辛苦”从师生相处的小散事人手,通过分享、阅读、情境分析等环节,让学生体会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老师“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辛苦,让学生感受老师的无私付出和尽职尽卖。第二个话题“听听老师的心里活”一方面从老师的视角,说明学生的这的内心世界,了解老师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第三个话题“关心体贴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在行动上为老师分忧,学会学重老师,珍惜老师及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四、资源拓展1.生活中的成长记录,如照片等。2.故事会:没有本领的小猪3.老年大学相关资料4.学习强国相关资源
课标分析 本课内容涉及2022版新课程标准四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价值取向: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鉴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二)道德修养懂得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师长的辛劳。学会和同学和平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友好相处。(三)法治观念权利义务相统一:理解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健全人格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五)责任意识根据规则参与校园生活的民主时间。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民主管理,有互助意识。
学情分析 已知三年级学生对班级、校园已有一定了解,对老师、同学也比较熟悉。但是,他们的人际关系基本建立在自发的交往和简单的个人好恶上,对人际关系的意义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缺乏理性认知。本单元通过和学生讨论生关系、同伴关系,促使学生理解老师的付出,学会欣赏同伴之间的“不同”,认识到老师、同伴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加深尊敬热爱老师、接纳欣赏同伴的情感体验。这既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他们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一)已有知识经验: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经历了两年的校园生活,认识许多个老师,也交往了许多活泼可爱的同学。已有策略经验: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基本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除了上课,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工作。(三)已有生活经验: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与老师一起朝夕相处,一起上课,给学生批作业,讲题,各种工作非常繁琐。未知(一)未知知识经验学生白天在校园里能看到老师们忙碌的身影,但是不了解教师工作的延续性。(二)未知策略经验: 三年级的学生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设计问卷,整理答案,有条理的表达和输出方面还存在欠缺,需要老师在设计任务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三)未知生活经验:学生对老师工作体会不深刻,不明白老师的批评和道理都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成长。无法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学生困难和障碍:三年级学生可能只觉得老师严厉,管得多,但是对于尊敬老师,关爱老师没有很好的认知,不能切身体会老师们的辛苦。突破措施:1.通过分享教师小故事让孩子们感受老师们的辛苦。2.借助故事,绘本等激发孩子们对于老师的爱。3.结合所学内容,联系自身生活实际,通过我爱我的老师活动引起学生们的实际行动。
学习目标 1.通过分享校园中老师的身影以及小故事等了解工作中的收获和酸甜苦辣,理解老师热爱工作的动力。(道德修养)2.通过分享和老师们的日常相处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了解老师在工作中的辛苦付出。(健全人格)3.通过说一说,做一做等方式尊重和感谢老师的劳动,能用实际行动为老师和其他学校工作人员减轻负担。(责任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分享故事,以及视频等了解老师的工作,认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难点:懂得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切身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尊重老师们的劳动。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以“打造班级‘感恩与责任’成长手册”为核心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实践,记录在集体中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温暖瞬间,理解老师的付出与集体的意义,学会尊敬老师、关爱同学,主动承担班级责任,最终形成属于班级的成长纪念手册。
课前准备 含老师工作场景图片、课程表示例)、“我的老师温暖小事集”模板3.空白时间轴图纸。4.课件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环节一、导入新课(目标1) 在校园里,谁总是陪伴着我们学习、成长,在我们需要时给予帮助? 【学习内容】教师展示校园生活图片(如课堂学习、课间活动、老师辅导学生等),提问:“在校园里,谁总是陪伴着我们学习、成长,在我们需要时给予帮助?” 学生自由发言,引出“老师”这一主题,板书课题《走近我们的老师》。 过渡:“老师就像我们的引路人,在成长路上留下了很多温暖的痕迹,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和老师的故事。
环节二、探究新知(目标1、2) 我和老师的有哪些温暖小故事?制作我的老师的温暖小事集。 任务一:分享和老师的暖心故事。【学习内容一】活动1: 教师分享教材中的3个故事(秋游玩游戏、雨中撑伞、辅导学习),边讲边展示对应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故事里,老师的哪些行为让你觉得温暖?”活动2:学生小组讨论:“你和老师之间发生过哪些温暖的小事?请和小组同学分享,说说事情的细节和你的感受。” 每组推选1名代表分享故事,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老师的动作、语言),强化“老师的爱藏在小事里”的认知。 学生发放“我的老师温暖小事集”模板,指导学生填写3件温暖事件,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梳理细节。 【评价任务】能够说出和老师的温暖瞬间【评价标准】3星:能够结合具体实例说出自己何老师曾经发生的感人故事。2星:能简单说出自己和老师发生的故事1星:能在同伴或老师的帮助下说出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评价对象】全体学生【评价方式】教师指名说生生互说 【预设】大部分学生对此环节兴趣较大,贴近自身生活,能够说和老师之间的温暖小故事,但是制作小事集还有难度,【补救】教师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对自身生活的回忆,联系生活实际;同学间互相帮助。【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PPT和生活经验说出几项自己习得的本领;部分学生可能不能表述完整。【补救】引导学生回忆成长过程中的学习,慢慢学会了什么?
环节三、听故事,头脑风暴(目标2) 教老师的一天都在做什么?制作“老师”的一天时间轴 【学习内容】活动1:展示某老师的课程表,提问:“看完这张课程表,你发现老师一天要做哪些事?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比,有什么不一样?”活动2: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补充课件中“老师的一天”内容(备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处理纠纷等),播放老师工作的短视频(若有),让学生直观感受老师的忙碌。活动3: 发放空白时间轴图纸,引导学生:“请结合课程表和老师的工作内容,绘制‘老师的一天’时间轴,从早上上班到晚上回家,标注老师的关键工作。”活动4;同桌互相展示时间轴,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选取2-3份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总结:“老师的辛苦不仅在满满的日程里,还藏在我们看不到的备课、批改中,他们把很多精力都花在了我们身上。” 【评价任务】联系老师的课程表,说一说老师一天可能会忙些什么。【评价标准】3星:能够自己制作空间时间轴,了解老师工作的一天2星:能够在同学帮助下完成空间时间轴的制作,了解老师工作的一天1星:能够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空间时间轴的制作,了解老师工作的一天【评价对象】小组代表展示作品【评价方式】教师指名说 【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读故事、听故事,结合故事中联系自己的经历。但是对于老师一天的的工作安排不太了解。【补救】同学间互相分享,小组合作交流。
环节四、,课堂总结 总结提升,要如何尊敬爱护老师? 【学习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今天我们记录了老师的温暖小事,也了解了老师的辛苦,谁能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用爱和辛苦陪伴我们成长,我们要把这份理解记在心里,接下来请大家完成两项作业:一是完善‘我的老师温暖小事集’,二是把‘老师的一天’时间轴带给家长看,和家长分享对老师的新认识。” 布置子任务:下节课前将“我的老师温暖小事集”和“老师的一天”时间轴交给组长,为后续班级成长手册收集素材。 【评价任务】梳理本节课的收获【评价标准】3星:能够流畅梳理本节课收获,结合实际说一说老师们工作的辛苦。2星:能够梳理本节课收获,能说出老师工作的多样性1星:能够借助同伴帮助梳理本节课收获,能说出生活老师的忙碌和辛苦。【评价对象】全体学生【评价方式】同伴互评,随机提问。 【预设】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梳理本节课所学。 【补救】通过借助板书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完成小调查(P3):1.交流哪位老师让你印象最深刻?和同学分享 基础性作业 目标2 3分钟
你跟那个老师之间发生过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写进周记里。 实践性作业 目标3 5分钟
板书设计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