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第8课《我为班级做贡献》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第8课《我为班级做贡献》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09
课题 我为班级做贡献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1
内容 分析 一.内容分析: 《我为班级做贡献》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第四课。 本课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集体生活中的岗位与义务的意义,主动负责地扮演集体角色,将集体荣誉感和规则意识落实为自己的行为。 单元内关系建构 本单元四课如下图所示,从逻辑上看前三课的核心是从集体感到集体规则再到集体责任,彼此是一种递进关系。最后一课则是本单元的整合课,也是总结课。它通过一个活动,将学生对班级的认识、感情及责任和义务统一体现出来,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巩固和深化前面的内容。 单元间关系建构 如果说第一单元是关注学生个体内在精神的成长,并通过共有的节假日实现文化意义的认同,本册则从第二单元开始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公共生活空间,班级就是学生最熟悉的准公共空间。应该说经过一年的班级生活后,学生对这一准公共空间已经略为熟悉,但这种熟悉是对作为日常活动场所的物理空间的熟悉,而非对作为社会空间的熟悉。第二单元的成长点就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班级的社会空间意义:从集体感到规则意识,再到集体责任。本单元内容和形式多样,教师可灵活整合自己学校和班级的教育活动。 四.资源拓展 相关视频资料
课标 分析 第五课《这是我们班》依据《课程标准》“愉快、积极的生活”中的第1条“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以及“负责任、有爱心生活”中的第9条“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誉”而编写。 第六课《班级生活有规则》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有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的公共生活。《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而和谐的集体生活离不开班级规则,班规就是班级成员共同承诺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只有自觉遵守班规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才能让每个班级成员感受集体的和谐和美好。这也是学生道德成长中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之一。 第七课《我是班级值日生》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9条“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誉”而编写。 第八课《我为班级作贡献》根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9条“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誉”,“愉快、积极的生活”中的第6条“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以及“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中的第5条“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活动”而设计。
学情 分析 已知未知突破措施知识 经验学生能够感受到行动给自身带来的好处或者结果,比较容易做好自己的事。学生很难感受到义务性质的承担公共责任带来的好处,缺乏对班级的服务意识。教师引导学生从班集体的角度来认识怎样做才是优秀的值日生,从身边的人发现榜样,为自身提供示范引领。生活 经验 学生责任意识正在萌发,他们有过一定的值日经历,他们知道要做好值日生首先要负责。学生在值日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观念及错误行为,没有养成正确的值日观念。 教师引领学生从大家了解的值日生标准中建立好的值日生标准,并互相鼓励,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策略 经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值日方法,能够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提醒下完成值日任务。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有着自主探究的习惯。 个别学生由于一些原因,还不会打扫教室,其方法和技能尚需培养和提高,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值日的良好习惯和正确观念。教师引领学生通过讨论“羊羊值日”的故事、故事续写的方法,反思辨析自身的不足,端正态度,寻求正确的做法,并通过判断不同现象,从中选择和建立合理的值日观。
学习 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了解其他班级的环境设计等方式,制定出合适的方案,为后面的装扮做好准备。 2.通过小组合作设计解决已有的困难,共同商量解决公共生活中的问题,树立合作、共创意识,了解、学习合作及共创的方法与技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学习 重难点 重点:明确值日职责,解决值日困惑,提升承担集体责任的技能和方法。 难点:通过案例学习,树立正确的值日观。
课前 准备 PPT 视频资料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总任务
课时评价任务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导入 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 2.提问:同学们,看了刚才的视频,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又亲切?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每天一起度过的班级生活,那在这个充满欢乐和温暖的班级里,你们觉得自己和班级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能够观看视频并根据老师的要求作答班级的表现。 预设: 学生可能会根据视频讨论许多内容,课堂纪律会有骚动。 补救: 教师及时把控时间。
二、活动一:我和我的班级(目标一) 你发现班级里哪个场景(比如课间、值日、图书角)经常出现小麻烦? 这个小麻烦如果不解决,会给大家带来什么不方便呢? 我与我的班级 小组讨论:我觉得我和我的班级就像什么,为什么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一起来朗读 4.播放视频《一起向未来》 5.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棒,我们和班级就像小树和森林,小鱼和大海,我们是班级的一部分,班级也是我们成长的家园。我们每个人就像独特的音符,班级就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只有每个音符都和谐奏响,才能组成动听的旋律,我们和班级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个人与班级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生能够评价今日小组的表现。 预设: 学生可能在评价班级像什么时用挑剔的眼光去评价,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补救: 教师及时进行调控和把握,引导学生分享的方向。
三、活动二:我们和班级工共成长(目标2) 针对你发现的问题,设计的规则要怎么写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懂、容易做到? 还需要什么小办法(比如小提醒、小监督)帮助大家记住这条规则呢? 11.教师展示一些班级从刚组建到现在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班级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如运动会获奖、文艺表演成功等,感受班级的进步。 2.提问学生:在班级成长的过程中,自己有哪些成长和收获呢? 3.教师总结:班级就像我们的成长摇篮,见证着我们的进步,我们也在为班级的发展添砖加瓦,我们和班级是一起成长,共同进步的。 设计意图:借助照片和回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自己与班级在成长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自己和班级就像鱼和水一样,谁也离不开谁,班级陪伴我们成长,我们也要为班级的美好未来努力。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思考自己能为班级做些什么具体的事情,写下来 实践型 目标二 5分钟
板书设计 我与我的班级:我像( ),班级像( )
我们和班级共同成长:班级成长(照片展示区) 我的成长与收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