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祖国,我为您自豪》第二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祖国,我为您自豪》第二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9
课题 祖国,我为您自豪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内容分析 一、文本位置《祖国,我为您自豪》是第四单元《我爱我们的祖国》的第四课。本课以场景对话的形式呈现了二十四节气、针灸和中国武术这三种典型的文化符号,旨在展示这些文化成就在天文学、医学和体育领域的独特价值和重要影响力。二、内容分析1.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我爱我们的祖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单元,分别从空间认知、身份归属、文化认同与制度自信四个视角,逐步深化学生对国家的认识,增强爱国情,坚定报国志。设置了《美丽中国我们的家》《我们都是中国人》《红红火火中国年》《祖国,我为您自豪》四个课题。深化爱国主义情感,在初步形成国家归属感与荣誉干的基础上,自觉将爱国情化为强国志与报国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其整体结构如下:本单元在本册中的地位:二年级上册教材共有4个单元16课。承接一年级下册的“共生共在”这一教育主题,针对二年级学生存在着“小自私”(自我中心)倾向的特点,本册教材结合现代公共生活的需要,设立了“共有与共享”的核心教育主题。 二、具体课时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共设计了四课内容,呈递进关系,以时间轴展开。第13课《美丽中国我们的家》 本课正文由三个内容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我们的国家在这里”,旨在让学生知道祖国全称,认识中国版图,并用自已的方式进行识记。第二板块“我爱首都北京”,旨在让学生认识首都北京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分享关于首都北京的故事,增强对首都这一国家象征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第三板块“壮丽河山在我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感受河山的壮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个板块在内容结构上呈并列关系,分别从祖国的地理位置、祖国的首都、祖国的壮丽河山三个角度帮助学生了解关于国家的基础知识,激发爱国之情。第14课《我们都是中国人》 本课正文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我们是一家人”,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各民族、各地区的人民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激发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第二板块“这是我国的标志”,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进一步增进对国家的了解,同时通过在生活场景中寻找国家象征和标志的活动,学会尊重和爱护国家象征和标志。两个板块呈并列关系,旨在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升国家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爱国情感的激发和爱国行为的引导。副版绘本故事《中国印记》强调了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和标志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升华本课主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第15课《红红火火中国年》 本课正文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我家这样过新年”,旨在引导学生交流自已家庭过新年的生活经验,了解丰富多彩的新年习俗,初步感知新年习俗背后的文化寓意。第二板块“越过越好中国年”,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不断发展与日益强大,使新年越过越红火,并通过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过更有意义的新年”,激发他们对新年的美好期待。此外,教材还展示了中国新年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以国际化的视野来理解和欣赏中国年,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两个板块呈递进关系,引导学生从个人与家庭的生活经验起步,逐渐扩展至国家层面的认识,从而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第16课《祖国,我为您自豪》 本文正文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了不起的优秀传统文化”,旨在引导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践智慧,探索生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第二板块“数不清的伟大成就”,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自主探索生活中的重要成就,感受祖国的发展和强盛,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制度自信。两个板块内容并列、目标互补,引导学生既要尊重和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了解和探索祖国发展的新成就,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人地了解祖国的发展,建立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正确价值观。三、关系建构:横向:1.单元内逻辑结构图。 本单元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单元,分别从空间认知、身份归属、文化认同与制度自信四个视角,逐步深化学生对国家的认识,增强爱国情,坚定报国志。第13课《美丽中国我们的家》,通过具象化地呈现国家版图、首都、壮丽河山等祖国领土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祖国的空间认知与情感连接。第14课《我们都是中国人》,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国家标志,明确自已的身份和归属,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第15课《红红火火中国年》,以中国最重要、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春节为载体,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第16课《祖国,我为您自豪》,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体升华,以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与辉煌的现代成就唤起学生的国家荣誉感,感知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生活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与报国志,树立制度自信。本单元内容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纵向:本册各单元的关系建构:资源挖掘:(一)课程资源第16课:视频《智禾辽宁》、《武术》、《医疗》《100秒看新时代的中国》(二)利用好信息化软件:1.吉星教学系统(抢权、投票、计时器等功能)2.希沃白板互动游戏
课标分析 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对本单元从各维度进行分析。 本单元涉及的的核心素养有责任意识、健全人格、政治认同。责任意识1.学具有主人翁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大家庭。3.具有担当精神。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健全人格1.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2.积极向上,有效学习。3.体会成长的快乐,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政治认同1.认识国旗、国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2.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文化符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亲切感。学业质量要求: 初步了解国情,热爱祖国:能够准确讲出中国的全称,知道国旗、国歌、国徽是国家的象征,能够认识中国版图,知道主要传统节日的来历与含义,具有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能够尊重国旗、国徽,有感情地唱国歌。
学情分析 已知未知突破措施知识经验1.明确 “我是中国人”,能在他人询问时清晰表达,对 “中国人” 的身份有朴素自豪感。2.能准确指认国旗,说出国歌名称,知道 “首都北京”,是前期学习的基础。3.知道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能说出 “过年要团圆” 的基本内涵,对 “年兽传说” 等有简单认知。4.能说出 “中国有 56 个民族”1.仅能认出 “公鸡” 形状的版图轮廓,对 “领土完整” 的国家意识薄弱。2.不知道国徽上 “五星、天安门、谷穗、齿轮” 分别代表国家领导、革命历史、农业、工业,不理解国旗 “红色” 象征革命。3.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却不了解其与农业生产、生活习俗的关联。4.知道 “中国有高铁、空间站”,但不知道高铁如何方便出行、空间站培育的种子如何影响日常饮食,缺乏 “国家成就→生活改善” 的认知。1.开展 “民族习俗体验日” 活动:提前布置 “民族小使者” 任务,让学生与家长合作搜集 1 个少数民族的新年习俗,课堂上通过 “服饰展示、习俗模拟、美食分享”,直观体验多民族文化;2.播放不同民族过年视频,强化 “中华民族一家亲” 的感知。3.组织 “云端看河山” 实践:利用课后时间,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观看《美丽中国》纪录片片段,拍摄 “我眼中的壮丽河山” ,让学生 “沉浸式” 感受祖国河山,弥补地域体验不足。4.发起 “生活中的国家标志” 打卡:设计 “国家标志打卡表”,让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寻找生活中的国旗、国徽,用拍照或绘画记录,课堂上分享 “我找到的国家标志”;补充 “国徽在界碑、护照上” 的图片,讲解其象征的国家主权,拓宽场景认知。3.举办 “全球中国年” 分享会:课前让学生搜集国外庆祝春节的新闻,邀请有海外亲友的学生分享 “国外怎么过春节”;播放“联合国假日”“人类非遗” 视频,展示越南、韩国过春节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策略经验1.能通过看图片、视频、实物获取祖国相关信息。2.具备 “简单交流分享” 能力,能在课堂上用短句分享 生活经历,参与小组讨论。3.会借助 “具象材料” 学习,对动画、儿歌、绘本等直观素材接受度高。4.能参与 “低难度实践活动”,如跟随老师完成简单的手工或角色扮演1.缺乏 “主动搜集资料” 的策略,不会自主通过询问长辈、查阅儿童版国情绘本、观看科普短视频等方式,获取民族文化、祖国河山的资料。2.无 “深度探究习俗寓意” 的方法,探究停留在表面。3.能感受到高铁快、手机便利,却无法将其与 “祖国科技成就” 关联,缺乏 “生活现象→国家发展” 的思考逻辑。4.小组合作中 “分工协作” 能力不足。生活经验具备国旗、国歌的日常接触经验:每周参与学校升旗仪式,能直观感知国旗的红色与五星图案,熟悉国歌旋律,知道升旗仪式时需立正致敬。有传统节日(春节)的生活体验:多数学生经历过家庭团聚吃年夜饭、贴春联、拜年等春节习俗,能说出 1-2 项过年活动(如放烟花、收红包)。对首都北京有初步印象:通过电视、图片等见过天安门、故宫等地标,知道 “北京是首都”,部分学生有家人去过北京的分享经历。接触过身边的国家标志场景:如运动会上奏响国歌、学校门口悬挂国旗、家长身份证上的国徽图案(偶尔观察到)对多民族生活习俗缺乏多元体验:仅熟悉自身民族或周边常见民族的生活方式,对蒙古族献哈达、白族喝米花糖水等其他民族新年习俗无实际感知。未建立 “祖国地域风光” 的生活联结:多数学生未去过黄河、草原、日月潭等代表性河山,对 “祖国疆域广阔” 的认知停留在文字,无直观体验。不熟悉国家标志的多元应用场景:不清楚国徽在政府建筑、界碑、护照上的呈现,不理解 “身份证上的国徽” 代表的公民身份意义。未感受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知道春节已成为联合国假日,不了解国外(如马来西亚 “捞生”、韩国 “岁拜”)庆祝春节的方式。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高铁为什么那么快?它和地铁、普通火车有什么不一样?2.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怎么睡觉?怎么上厕所?他们能吃冰淇淋吗?3.爷爷说他小时候没有手机,那他们想朋友了怎么办?怎么知道天气预报? 4.我长大了能不能也去空间站上班?我需要做什么?
学习目标 1.通过图片、视频,了解我国现代伟大成就(如高铁、空间站、新能源汽车等),知道这些成就让生活更美好。2.通过图片、视频和分享活动,感受“中国速度”和“中国创造”的厉害,能说出 1-2 项成就的特点(如高铁快、空间站能种粮食)。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1.认识我国现代科技、交通、农业等领域的伟大成就,感受国家的快速发展。2.理解现代成就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国家强大,人民幸福”的意义。突破措施:开展“幸福生活连连看”活动:准备两组卡片:一组是 “国家成就卡” (如:高铁、5G网络、杂交水稻、北斗导航、移动支付),另一组是 “我的幸福卡” (如:和远方亲人天天见面、出门不用带钱包、旅游又快又舒服、不怕迷路、饭菜吃得好)。请学生上台进行“连连看”,将对应的成就与幸福联系起来,并简单说明理由。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驱动型任务: 开展 “‘我是中国小使者’主题实践活动”,整合国土、民族、传统节日、现代成就知识,最终形成 “中国小使者手册” 并举办“我为祖国送祝福”分享会,落实“厚植爱国情怀”目标。
课前准备 课件、课本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融入情境导入主题 1. 播放 “100 秒看新时代中国” 短视频(含高铁飞驰、空间站、新能源汽车等画面)。2. 提问:“视频里哪些画面让你觉得很厉害?这些都是我们祖国最近几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数不清的伟大成就’。”3. 板书:祖国我为你自豪 —— 数不清的伟大成就 学生观看视频,能说出画面中觉得很厉害的地方。 问题预设:部分学生不能参与到课堂中。补救措施: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活动一:了解我国各领域的伟大成就(对应目标一) 1.中国高铁又快又稳,还帮助其他国家建高铁,这体现了祖国的什么实力?2. 我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站,能培育太空种子,这在航天领域有什么意义?3. 现代化农场用无人驾驶插秧机、智能灌溉,这些科技让农业生产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出行的 “中国速度”—— 高铁1. 出示高铁图片和数据:“我国高铁时速能达到 350 公里,从北京到上海只要 4 个多小时,比爷爷小时候坐绿皮火车快 10 倍!”2. 情景对话:“小明以前去奶奶家要坐 6 小时汽车,现在坐高铁只要 1 小时,这让他的生活有什么变化?”3. 拓展:“现在很多国家的高铁都是中国帮忙建造的,中国高铁成了‘世界名片’哦!”二、太空的 “中国实验室”—— 空间站1. 出示空间站图片,用儿童化语言讲解:“这是我们国家自己建的空间站,像一座‘太空房子’,宇航员在里面生活、做实验,还种出了水稻和蔬菜呢!”2. 提问:“在太空种粮食有什么用?”(引导理解 “为未来探索太空做准备”)。3. 互动:“如果你是宇航员,想在空间站做什么实验?(如 “种草莓”“观察星星”)”三、生活里的 “中国创新”1. 农业科技:- 出示无人驾驶插秧机图片:“爸爸用这个机器插秧,一天能种 100 亩地,比人工快太多啦!”- 小结:“有了科技帮忙,我们的粮食越来越多,再也不怕饿肚子了。”2. 绿色生活:- 新能源汽车:“这种车用电不用油,不污染空气,2025 年上半年卖出的车几乎一半都是新能源汽车,还卖到了国外!”- 光伏发电:“这些像‘太阳板’的东西能把阳光变成电,环保又省钱,很多农村都用上了。” 学生积极参与回答,说说高铁带来的变化。 学生能够根据视频和图片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问题预设:个别学生表达困难。 补救措施:给学生一些提示,鼓励他们与同学、老师亲切友好地交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我的发现”分享会(对应目标二) 4. 作为小学生,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为祖国的未来助力?5. 如果未来你成为建设者,想为祖国做哪些事? 四、“我的发现” 分享会1. 分组讨论:“你们身边还有哪些‘中国厉害’的东西?(如 5G 网络、扫码支付、高楼大厦)”2. 制作 “成就卡片”:让学生画出或写下一项自己最骄傲的中国成就,贴在 “祖国成就树” 上。3. 总结:“这些成就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环保,这就是祖国强大的样子!” 学生能够参与讨论并制作成就卡片。 问题预设:学生不能清晰表达身边“中国厉害”的东西。补救措施:优等生做示范,学生回答时教师及时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课堂小结 1. 引导回顾:“今天我们知道了高铁快、空间站棒、新能源汽车环保,这些成就让中国越来越强,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2. 情感升华:“这些成就都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长大后你们想为祖国做什么?(如 “发明新机器”“当宇航员”)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为祖国添力量!”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拓展性作业 在身边(家庭、社区、旅途)寻找能体现“中国速度”、“中国高度”或“中国智慧”的事物并拍照或绘画。 目标2 5分钟 拓展性作业
板书设计 祖国我为你自豪 —— 数不清的伟大成就高铁:快、方便(世界名片)空间站:太空实验、种粮食农业:无人驾驶插秧机(多产粮)环保: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