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促进民族团结 说课稿-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促进民族团结 说课稿-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一框 《促进民族团结》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内容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
框《促进民族团结》,我将从课标解读、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
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课标解读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有“我和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说教材
本课为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属于中华一家亲的内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们要爱护民族团结,共谋发展,共享繁荣,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基础。
本课主要由:民族大家庭、家和万事兴两部分组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民生和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三、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之前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的见闻,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习俗。总体来看,九年级的学生对国家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对如何处理民族关系、树立怎样的社会责任感等同题认识不够。因此我在执教本课时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尽量多采用些图片、文字等通俗易懂的材料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授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地引导学生去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说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拥护国家的民族政策。
(2)法治观念:自觉反对民族分裂,不做对民族团结不利的事,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3)道德修养: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4)责任意识: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制度、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其中的设问,让学生在探究分享中提高认识。运用情感体验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活动中遇到疑问时及时将主题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相结合,将情景教学法和讲授式教学相结合。
七、说学习方法
1. 观察思考法:
观看《我国地图上少数民族分布》图片,分析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
合作学习法:
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可从经济、民生、文化、政策四个角度思考。)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代表交流成果。
3. 自主探究法:
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通过思考、分析和总结,形成自己的
观点和见解,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八、说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播放延吉宣传视频,在视频中,我们感受到了延吉这座城市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延吉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劳作、共同生活,共同创造丰富的文化和繁荣的社会经济。让我们一起开启研学第一站——延吉之旅,学习《促进民族团结》。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自主学习:
(3)新课讲授
环节一:大美延吉,民族博览
议学情境:延吉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脉北麓。延吉市东、南、北三面环山,中间为平坦的盆地地形,平均海拔高度约150米。
该市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尤其是朝鲜族的语言、舞蹈、民俗和饮食等.
议一议:我国的民族概况?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的民族概况: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议学情境:展示少数民族分布图
议一议: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
学生: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未间断,最终形成了今天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议一议: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思考:我国是怎样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呢?(提示:什么制度?)
学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总结: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八下内容)
议学情境:三种不同的卡片,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卡片一:
议学情境:在文化尊重与保护方面:延吉市尊重并保护朝鲜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如朝鲜族的歌舞、饮食、节日等,同时也有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活动,各民族的文化在延吉和谐共存。
在政治参与方面:在延吉市的政治生活中,朝鲜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在政府和各级人大中占有一定比例,这确保了少数民族的声音能够被听到,他们的利益得到关注。
议一议:以上材料说明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个基本方针?有同学提出,少数民族在高考中可以加分,这个是不是违背了民族平等原则?
学生:民族平等;不违背,因为平等的含义还包括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在政策上给与特殊照顾。
教师总结:4.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一:坚持民族平等
①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地位平等)
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权利义务平等)
卡片二:
文化交融方面:在延吉,朝鲜族的传统节日、舞蹈、音乐、服饰和饮食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延吉独特的文化风貌。例如,朝鲜族的农乐舞、长鼓舞等传统艺术形式在延吉广受欢迎,而汉族的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融入了朝鲜族元素,成为各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
经济发展方面:延吉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各民族的共同努力。朝鲜族的特色餐饮、旅游、农业等产业与汉族的工业、商贸等产业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了延吉的经济繁荣。各民族在经济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加深了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议一议:以上材料说明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个基本方针?
学生:民族团结。
教师总结:4.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二:坚持民族团结(为什么坚持和巩固民族团结?)
卡片三:
经济共同发展:延吉市的经济发展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景象。朝鲜族的特色餐饮、汉族的商业贸易、满族的手工艺品等,各民族在不同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优势,相互合作,共同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
教育与人才培养:延吉市重视教育,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各民族学生在这里接受教育,培养了大批跨文化、跨民族的人才,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教育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增进相互理解的重要途径。
议一议:以上材料说明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个基本方针?
学生:各民族共同繁荣
教师总结:4.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三: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各民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为什么坚持和巩固民族团结? )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重要性)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历史渊源)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追求)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义务)
举例说明上述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民族的概况。
环节二:携手并进,同享繁荣
议学情境:呈现图片
议一议:日前,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了31个省份,2024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请你仔细阅读右图中少数民族聚居省份GDP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与其他省份经济水平有较大差距。
教师总结:1.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展示材料:为促进延吉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分析从哪几个角度采取的措施?)
议学任务:请小组讨论:
内容: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可从经济、民生、文化、政策四个角度思考。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代表交流成果。
教师总结: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
(1)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①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
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
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④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2)民生方面: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文化方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推进新型民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议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
环节三:青年力量,共促团结
议一议:从公民角度分析,我们能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些什么?
1.意识层面: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2.行动层面:“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3.宣传层面:热爱祖国,了解和宣传相关民族政策,法律法规。
4.学习层面: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作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本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学以致用,凸显主题。
九、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设计为课堂增色。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以“促进民族团结”为主题,旨在深化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并激发他们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在教学方法上,我认为还有改进的空间。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但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深入思考方面,仍需加强。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