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历史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程标准】通过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进程和结果,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通过了解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探究问题一 法西斯主义的形成与特征国家 开始时间 主要事件意大利 1919年 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2年建立法西斯政权德国 1920年 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日本 1921年 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讲授新课材料一 “法西斯”一词来源于拉丁文“Fasces”,原意是中间插着一把战斧的一束棍棒,古罗马执政官出巡时,其扈从每人肩负一束,寓意人民必须服从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威,否则立即绳以斧钺,在古罗马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材料二 希特勒认为,只有“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美】哈伯特温博格著《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材料三 墨索里尼写道:“只有战争能使人类的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能在敢于从事战争的人身上打上高贵的印记……法西斯主义认为获得最高统治权的趋向……是生命力的表现。”——【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阅读材料,归纳总结法西斯主义的特征。法西斯一词借用了古罗马权力和威信的标志,法西斯主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探究问题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材料一 普鲁士—德意志是一个富于思想文化传统的民族,但普鲁士—德意志思想文化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中世纪的骑士文化、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主义文化,以及普鲁士自身历来的神圣的君权神授主义,19世纪末期,普鲁士学派鼓吹的“普鲁士精神”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普鲁士精神是权力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生活就是战争等观念的混合体。近代一直在战争中发展,在战争中完成统一,统一后继续发动战争。日本古代具有武士道精神,近代从明治维新一开始,就制定对外扩张的政策。材料二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打击资本主义世界,激发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经济危机又引发政治危机,加剧世界形式的紧张。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境,他们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的歧途,相继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侵略,以转嫁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爆发。材料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最大问题是,它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特别是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随着力量的恢复和增长,必然会激起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愤怒和复仇情绪。30年代法西斯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取得统治,不断对外扩张。材料四 绥靖政策也是安抚政策。英法美实行绥靖政策,其目的也不言而喻。将法西斯这潭祸水引向社会主义的苏联,鹬蚌相争,可让他们渔翁得利。殊不知,牺牲的却是弱国的土地和人民。小组讨论,提炼、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经济根源说2.国际政治根源说3.历史传统根源说4.文化根源说5.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6.法西斯主义及其势力上台执政探究问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贡献材料一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抗战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二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罗斯福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大的一个战场。中国抗日战争始终牵制并消灭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消耗和拖垮了日本的经济,导致日本帝国主义的败亡,从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探究问题四 战后国际秩序是如何建立的?材料一 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形成决议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二 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国际联盟盟约》第五条材料三 盟国……集中的各类证据证物总量超过千吨……纽伦堡审判从1945年11月20日开庭到1946年10月1日闭庭,……法庭共开庭403次,传讯200多人出庭作证,收到律师提交法庭的书面材料30万条。——纪录片《世界历史》材料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最大问题是,它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特别是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随着力量的恢复和增长,必然会激起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愤怒和复仇情绪。30年代法西斯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取得统治,不断对外扩张。材料四 (巴黎和会)最终形成了一个强加给战败国的协议,其中充满了威胁,即如果战败国不在协议上签字,它们就会再度发起战争……(德国派往凡尔赛的代表团)被禁闭在由铁丝网围绕的巴黎饭店中,没有机会面对面地同和谈者对话……(协约国)只给德国人一个星期的时间签署条约。——《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小组讨论:本次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有何明显不同?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对法西斯国家的处置更加注重证据,遵循国际法;给予战败国平等对话的机会,尊重了战败国的应有利益。探究问题五 如何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如何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对欧洲: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也受到严重消耗。2.对美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3.对苏联:苏联虽然经济逊于美国,但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4.对国际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但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维护和平的理性力量在逐渐增强。什么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最好的纪念?80年前,人们搁置分歧,精诚合作,团结一致打赢了反法西斯战争;现在,国际社会应当秉持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突发状况。而这,恰恰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最好的纪念、对历史最好的铭记。课堂小结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