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历史第四单元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14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作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导入新课14世纪1517年文艺复兴16世纪科学革命17世纪宗教改革18世纪1688光荣革命启蒙运动1783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868明治维新资产阶级革命西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潮分别对应哪个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为什么最新出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为什么在德国爆发?启蒙运动高潮为什么是在法国?(一)概念14世纪到17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宣扬资产阶级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二)背景1.经济基础: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源)。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追求现实享乐、财富,要求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3.政治:封建割据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4.思想基础:西欧文化的传承发展。5.文化条件: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积淀,从东方汲取文化养料,汇聚了大批学者。6.黑死病让人们对旧有宗教和生活方式产生反思与怀疑。7.造纸术、印刷术的传入。一、文艺复兴他们依靠从商业、银行和工业活动中获得的财富,能够雇用大批诗人,学者和艺术家……通过这些人,资产阶级得以抒发他们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美]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摘编自孔祥民《世界中古史》材料一 14世纪中叶,在欧洲爆发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瘟疫,这就是黑死病。据统计,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在许多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死亡率超过50%以上。在许多地方,“尸体大多像垃圾一样被扔上手推车”。佛罗伦萨在1348年的灾难中死去了4万人。——[美]坚尼 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材料二 活字版印刷术在1477年传到伦敦,在1499年又传到马德里……采用活字版印刷术,即可以大量印书,又可以降低书价,对于普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起了巨大作用。——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从1347—1353年,“黑死病”大规模暴发席卷了整个欧洲,夺走了约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死亡人口超过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与基督教禁欲主张的矛盾。——摘编自裴世东《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影响的历史分析》知识拓展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黑死病引发人们对宗教信仰与旧有生活方式的反思与怀疑(三)思想特征1.方式:借助学习和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号召2.实质: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文化3.精神内核:人文主义宗教神学观 人文主义 解放以神为中心禁欲主义 来世主义 通过教会得救蒙昧主义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提倡享乐、追求财富和自由追求现实的幸福,鼓励发财致富信仰即得救崇尚理性和科学,重视科学实验,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思考1:文艺复兴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吗?不是,是借用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思考2:文艺复兴时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教会实力强大,无力正面对抗。中世纪的文化相对落后,而意大利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底蕴。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利用封建神学反对封建教会的束缚可以减少阻力。(四)成就1.兴起:14世纪 意大利(1)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①但丁:《神曲》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②彼特拉克:《歌集》人文主义之父 最早提出用人学对抗神学③薄伽丘:《十日谈》 人曲欧洲短篇小说之父④特征: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难道你(教皇卜尼法斯八世)那么快地就餍足了那些财富?为了这些财富你不怕用欺诈手段。——但丁《神曲·地狱篇》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歌集》有多少显赫的姓氏、巨大的家产、富裕的产业遗下来没有人继承!有多少英俊的男子、美丽的姑娘、活泼的小伙子,在早晨还同亲友们一起吃点心,十分高兴,到了夜里,已到另一个世界去陪他们的祖先吃晚饭了。——薄伽丘《十日谈》雕塑《安东尼·奥索》米开朗琪罗《大卫》中世纪《圣母子》中世纪《最后的晚餐》拉斐尔《西斯廷圣母》达芬奇《最后的晚餐》(2)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中世纪:扁平、呆板僵硬、冷漠无情 、服务于宗教,彰显神性文艺复兴:立体、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描绘现实世界,充满人性光辉思考: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题材美术作品有何不同?(3)政治思想: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最早系统阐述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有利于民族意识觉醒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马基雅维利2.扩展:15世纪,欧洲各地(1)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人文主义的高峰)(2)法国:拉伯雷《巨人传》现实与梦幻交织的作品,体现人改造自然的力量。(3)西班牙:塞万提斯 长篇讽刺小说 《堂吉诃德》反映了封建社会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莎士比亚与悲剧《哈姆雷特》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五)影响(1)积极方面:①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②思想: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③经济: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④文艺:众多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⑤后世:推动了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兴起。(2)消极方面:①过分推崇人文主义,后期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②仅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缺乏社会基础。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批评教会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敛财,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材料一 让每一个知道自己是基督徒的人确知:我们都是祭司,我们彼此没有分别,就是说,我们对于圣道和一切圣礼都有同等的权利。——马丁·路德教皇教会权威因信称义(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丰富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二、宗教改革教皇国王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职人员大封建主封建主小封建主骑士阶层农民、平民、市民、资产阶级(被统治阶级)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因信称义(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教随国定(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王权教权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材料二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中执行它的职务……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马丁·路德《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加尔文派信仰得救:加尔文和路德一样,反对盲从天主教会,认为《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这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选民论:上帝把人预先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注定会成功,弃民注定会失败。选民必定是一个内心信仰上帝而外在又淳朴、友爱、勤奋、节俭的人。瑞士:加尔文教亨利八世:英国国教宗教改革的扩展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有着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参与宗教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时间:16—17世纪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推动思想解放,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伏尔泰的《牛顿哲学原理》1738版封面青春应该是:一头醒智的狮,一团智慧的火!醒智的狮,为理性的美而吼;智慧的火,为理想的美而燃。——哥白尼“光明”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上三、科学革命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光学提出光的微粒说,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揭示了光色的秘密,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热学冷却定律即当物体表面与周围有温差时,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差成正比。1.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2.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3.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发展思想解放有何影响?三、科学革命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绝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摘编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问题:根据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内涵。四、启蒙运动2.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自由竞争、理性判断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亚当·斯密1.启蒙运动:在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反封建专制、反教会特权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是“理性主义”。从斗争对象看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神学世界观封建专制主义与教权主义从斗争方式看披着宗教外衣,假借复兴文化摆脱宗教外衣,理性思考判断从追求内容看现世幸福,鼓励冒险勾勒未来蓝图,建立理想社会从研究领域看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社会等各个精神领域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看,启蒙运动推崇的理性主义都较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要更加深远,因而理性主义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人文主义成熟与升华的表现。思想解放运动具有继承性与持续性探索与拓展:文艺复兴之人文主义与启蒙运动之理性主义的关系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复兴起源成熟──古希腊:智者运动(第一次思想解放)湮没——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反禁欲主义,第二次)──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反王权、反教权 第三次)发展——宗教改革:因信称义(反罗马教会)——中世纪:宗教神学束缚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人文精神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不同点 背景起源核心方式领域反对 对象影响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意大利英国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借助宗教的外衣,揭露批判教会和教士抛开宗教的外衣,直接公开批判教会与专制制度集中在文艺领域集中在政治领域天主教会天主教会和专制王权把人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相同点 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性质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内容 体现了人文精神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解放了思想,促进了自然科学发展,打击了教会宗教改革启蒙运动(16世纪)(17、18世纪)(14世纪—17世纪初)文艺复兴信仰自由,打击天主教会权威,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理性主义,思想自由,革命思想武器,民主原则,立法规范。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近 代 科 学人文主义,人身自由,解放人性,冲击封建秩序。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16—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堂小结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