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共圆中国梦 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共圆中国梦 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八课第二框《共圆中国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8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上教材第八课第二框《共圆中国梦》。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用一句话来概括九上教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都是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从内容上来看,本课时是九上最后一个教学内容。在第八课第一框了解了中国梦的实现蓝图、理解了中国梦的价值与内涵的基础上,本课时再引导学生掌握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学会做自信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所以,从地位上来看,本课时也正是九上教材教学内容的落脚点。
二、学情分析
在课前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一些学生对于中国梦目前认知情况相关的数据,发现学生已基本理解了中国梦的内涵、对实现中国梦有信心;通过“课前小采访”了解学生历史学科中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渗透情况,历史学科在八下已系统学习过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困惑在于对中国梦的实现路径、领导力量、理论指导等没有深入系统的思考;而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辩证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还不能理性地、全面地看待社会发展。
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1.通过小组探究祖国成就,认识中国自信的根本,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教学重点)
2.通过创设情境与相关链接,探索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责任意识:通过挖掘身边“自信中国人”形象,了解自信中国人的表现,增强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
健全人格:通过书个人圆梦计划,学做自信追梦人,树立个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观。
教学方法
(一)教法:议题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二)学法:自主阅读法、汇报展示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首飞成功”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呈现近期热门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总议题:透过“国
产大飞机C919”学习共圆中国梦。
(二)新课探究:
1.议学环节一:数成就—树圆梦信心
(1)活动一:小组展示—新时代我国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学生活动:课前复习整合九上教材,搜集“新时代我国发展中取得的辉煌成就”相关素材,按“富强中国组”“民主中国组”“文明中国组”“和谐中国组”“美丽中国组”分别进行小组展示活动。
教师活动:①对于学生展示的内容分别进行适时补充或引导;
②小结: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整理展示切身感受祖国变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中国梦一定能实现”的信心。
(2)活动二:小组讨论—坚信中国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个信心的根本在哪里?
学生活动:通过对历史学科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发展史”的知识迁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活动一中祖国在“民主中国”、“文明中国”中的成就理解“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设计意图】:通过对自信根本来源的追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为探索“怎样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
2.议学环节二:忆历程—悟圆梦路径
(1)活动一:创设议学情境—播放视频“了解大飞机背后的故事”。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两个问题:“通过视频,你觉得国产大飞机C919的诞生与哪些因素有关?”“结合所学,你觉得还有哪些因素助力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诞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第一个问题,分析有助于实现中国梦的因素,帮助学生归纳出“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再通过第二个问题的追问回答引导学生探究有利于实现中国梦的国家宏观背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回顾飞机梦从立项到载客首飞的发展历程,以小见大,循序善诱,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归纳出有助于实现中国梦的因素“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等。
(2)活动二:链接“二十大报告”—图示形式呈现核心要点“五个必由之路”
学生活动:思考并归纳“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助于实现中国梦的因素“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
【设计意图】:链接时政热点,用图片形式对学生造成直观冲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助于实现中国梦的因素“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
(3)生成提炼:如何实现中国梦?
学生活动:由分析所得“有助于实现中国梦的因素”推导、归纳生成“如何实现中国梦”。
教师活动:①播放习总书记阐述“实现中国梦路径”的视频;
②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如何实现中国梦”?
【设计意图】:以问题探究“如何实现中国梦?”为导向,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学生课堂生成的引导,层层推进,突破本课重难点。
3.议学环节三:共奋斗—做自信中国人
(1)活动一:头脑风暴—挖掘“自信中国人”形象
学生活动:①用1-2个词语说出C919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身上的优秀品质;
②用1-2句话描述心目中“自信的中国人”形象。
教师活动:①以“国产大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为引,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②帮助学生分析“自信中国人的表现”,号召以他们为榜样,增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③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做踏实奋斗、勇担责任的“自信中国人”。
【设计意图】:挖掘榜样力量,探究自信中国人的优点,增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做踏实奋斗、勇担责任的自信追梦人,突破难点。
(2)活动二:书写圆梦计划
学生活动:结合自身实际,设计一份圆梦计划书,包括“我的梦想”、“阶段性目标”及“圆梦路线图”等内容。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制定圆梦计划,适时鼓励学生分享、完善圆梦计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理想联系实际,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将“圆梦”落小、落细、落实,突出强调本课主题。
教师寄语: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场上奋勇争先,共圆中国梦!
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议题式教学方法,围绕总议题“透过国产大飞机C919学习共圆中国梦”设置了“数成就—树圆梦信心”、“忆历程—悟圆梦路径”及“共奋斗—做自信中国人”三个议学环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树立实现中国梦的信心,理解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本节课其中的亮点在于开展多样化的议学活动,实现了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的统一。本课内容较多,在设计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结构化整合,使教学逻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教学过程坚持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主导型与主体性相统一。
但是,本课的活动设计对学生的知识积累要求较高,因此在课前学习中的要求应该更明确具体,才能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精彩。此外,议题式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如何合理利用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针对性,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