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交友的智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道德修养 树立积极主动的交友态度,认识到真诚、尊重在友谊中的重要性,在面对交友挫折(如矛盾、不良交友诱惑)时,能保持积极心态,主动解决问题法治观念 通过分析 “抄作业”“隐瞒违规行为” 等情景,学会用合法、合理的方式处理交友中的困惑与冲突,明确友谊不能突破规则与法律底线健全人格 在探讨交友方法的过程中,培养理性平和的性格,学会清晰表达自身感受与见解,增强互助精神,提升与他人良性互动的能力责任意识 通过实践活动与情景分析,主动承担交友中的责任,做到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学会对自己和朋友的成长负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掌握友谊的智慧(真诚热情、慎重选择、关心尊重、处理矛盾、坚守原则)难点 理解 “友谊需要坚守原则”,学会辨别不良交友行为,在矛盾中理性沟通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具体应用情景教学法 通过 “小航交友” 系列情景(社团遇同学、临时失约、被邀抄作业等),引导学生代入思考,提炼交友方法案例分析法 结合 “怂恿逃课”“考试传答案” 等不良交友案例,以及孔子语录、刘向名言,帮助学生理解慎交友的重要性小组讨论法 针对 “如何解决练球矛盾”“是否帮朋友瞒违规行为” 等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碰撞思维,深化对交友智慧的理解实践体验法 布置 “优点探测器”“盲盒赞美” 等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行动中践行交友方法,巩固教学效果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开启 “友谊闯关” 之旅 1. 展示 “人生闯关游戏” 情境,介绍主角小航的困境 —— 刚升初中想找 “友谊队友”,却不知如何选择与相处; 2. 提问:“大家刚上初中时,是否也有过类似小航的困惑?今天我们就一起帮小航闯过‘友谊关’,解锁交友智慧”; 3.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掌握朋友的前提与友谊的智慧。 1. 倾听小航的情境,回忆自身初中交友经历; 2. 积极回应教师提问,表达自己的交友困惑; 3. 明确本节课学习重点,进入学习状态。 以游戏化情境切入,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自然引出本节课主题,让学生带着 “帮小航解决问题” 的目标参与课堂,提升主动性。二、寻友初体验:解锁 “朋友的前提” 1. 呈现 “社团遇同学” 情景(同学 A 志同道合、互相鼓励;同学 B 兴趣不符、嘲笑爱好); 2. 组织学生思考:“该同学更可能和谁成为朋友?为什么?”,邀请 2-3 名学生分享观点; 3. 结合教材 P46 内容,总结 “成为朋友的前提”:志趣相投、互相鼓励切磋、共同进步;4. 补充 “志趣相投” 的成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1. 认真阅读情景,对比同学 A 和同学 B 的不同表现; 2. 独立思考后举手分享,说明选择同学 A 的理由(如 “有共同爱好能聊到一起”“鼓励的话让人舒服”); 3. 记录教材中 “朋友的前提”,标记关键词,结合自身经历举例(如 “我和朋友因为都喜欢画画成为好友,经常一起交流技巧”)。 通过具体情景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 “志趣相投” 和 “互助共进” 对友谊的重要性,结合教材内容提炼知识点,避免抽象讲解,同时鼓励学生联系自身,加深理解。三、组队磨合期:掌握 “友谊的智慧” (1)真诚与热情 —— 情景二:临时失约的应对 1. 呈现 “小航与同学 A 约好练球,同学 A 生病,小航主动发笔记并关心” 的情景; 2. 提问:“小航的做法体现了什么交友智慧?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3. 结合学生回答,总结 “交友需真诚热情”:敞开心扉、主动表达、热情待人才能获得真挚友谊 (2)慎重选择 —— 情景三:不良交友的诱惑 1. 呈现 “同学 C 邀小航抄作业” 情景,给出选项(A. 答应;B. 拒绝),让学生投票; 2. 展示 “怂恿逃课、考试传答案” 等不良交友案例,提问:“我们该结交这样的朋友吗?为什么?”; 3. 引用刘向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 和孔子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的名言,结合教材总结 “交友需慎重选择”:理性辨别,与品德高尚的人交友。 (3)关心与尊重 —— 情景四:朋友情绪低落的应对 1. 呈现 “同学 A 考试失利情绪低落,小航不追问、只陪伴” 的情景; 2. 组织小组讨论:“小航为什么不追问?这体现了对朋友的什么态度?”; 3.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享 “如何关心朋友又不越界”,总结 “交友需关心尊重”:把握界限,不替朋友做决定。 (4)处理矛盾 —— 情景五:练球分歧的解决 1. 呈现 “小航与同学 A 因‘先练投篮还是运球’吵架” 的情景; 2. 邀请学生以 “小航” 的身份模拟解决矛盾(如 “我们可以先各练 20 分钟,再一起讨论哪个更有效”); 3. 总结 “交友需处理矛盾”:协商沟通,寻找双方接受的解决方式。 (5)坚守原则 —— 情景六:拒绝违规请求 1. 呈现 “同学 A 让小航瞒家长偷偷打游戏,小航拒绝并规劝” 的情景; 2. 提问:“小航的拒绝是‘不够朋友’吗?我们该为朋友做任何事吗?”; 3. 结合 “哥们义气惹祸” 的案例,强调 “友谊≠无原则付出”,总结 “交友需讲原则”:坚持正确立场,规劝朋友改正错误。 (1)真诚与热情1. 分析小航的行为,思考 “主动关心”“分享笔记” 背后的态度;2. 举手分享自己的做法(如 “我会打电话问候朋友,帮他补落下的知识点”);3. 记录 “真诚热情” 的要点,标记 “主动表达”“热情待人” 等关键词。 (2)慎重选择1. 根据自己的判断投票,说明选择 B 的理由(如 “抄作业会害了自己,不是真朋友该做的”);2. 小组讨论不良交友的危害,结合名言理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 列举身边 “品德好的朋友” 的特点,明确自己的交友标准。 (3)关心与尊重1. 小组内交流 “朋友情绪低落时,追问可能会让对方更难受” 的感受;2. 分享自己的经历(如 “朋友失恋时,我陪她散步,等她主动说心事”);3. 记录 “关心尊重” 的核心:“把握界限”“不替朋友做决定”。 (4)处理矛盾1. 代入 “小航” 角色,思考解决分歧的方法,主动举手模拟沟通;2. 倾听其他同学的解决方式,补充自己没想到的思路(如 “可以抽签决定先练哪个”);3. 总结 “协商沟通” 在解决矛盾中的重要性。 (5)坚守原则1. 辩论 “拒绝朋友是否等于不够朋友”,明确 “原则比盲目顺从更重要”; 2. 分享自己 “拒绝朋友不当请求” 的经历(如 “朋友让我帮他撒谎请假,我拒绝了并劝他按时上学”); 3. 记录 “坚守原则” 的要点:“不随波逐流”“规劝错误”。 分五个子环节,每个环节以 “情景 + 提问 + 讨论 + 总结” 的模式,逐步拆解 “友谊的智慧”。通过模拟、辩论、分享等活动,让学生从 “被动听” 变为 “主动思”,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知识点,同时培养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突破 “坚守原则”“处理矛盾” 等教学难点。四、课堂小结:梳理 “友谊秘籍” 1. 展示 “闯关成功” 总结图,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核心内容:- 朋友的前提:志趣相投、互助共进;- 友谊的智慧:真诚热情、慎重选择、关心尊重、处理矛盾、坚守原则; 2.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想在交友中践行哪个智慧?”,邀请 2-3 名学生分享。 1. 跟着教师一起回顾知识点,在笔记本上整理框架; 2. 思考自己的 “交友改进方向”,分享想法(如 “我以后会注意尊重朋友的隐私,不随便追问”); 3. 标记自己容易忽略的要点(如 “处理矛盾时要先冷静”)。 通过框架式小结,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强化重点内容;同时通过 “践行方向” 的提问,让学生将知识与自身行为结合,为课后实践打下基础。五、板书设计交友的智慧一、朋友的前提志趣相投互助共进(鼓励、切磋、劝勉)二、友谊的智慧真诚热情(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慎重选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友直、友谅、友多闻)关心尊重(把握界限、不替做决定)处理矛盾(协商沟通、找共识)坚守原则(不盲目顺从、规劝错误)六、教学反思优点:本节课以 “小航交友闯关” 为线索,将抽象的 “交友智慧” 转化为具体情景,符合七年级学生 “形象思维为主” 的认知特点,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小组讨论、模拟沟通、实践作业等活动,充分体现 “学生主体” 的理念,让学生在参与中理解知识,提升能力;引用名言、案例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既贴合教材要求,又丰富了课堂内涵,有助于核心素养的落地。不足:在 “处理矛盾” 环节,模拟沟通的时间较短,部分内向学生未能充分参与;课堂练习的讲解侧重 “答案分析”,对学生 “错误思路的引导” 不够深入,可能导致部分学生仍未理解 “为什么错”;课后实践作业的 “成果分享” 需在下节课落实,需提前规划分享时间,避免流于形式。改进方向:下次教学可增加 “矛盾沟通” 的角色扮演环节,给予学生更多展示机会;课堂练习讲解时,多提问 “你为什么选这个选项”,挖掘错误背后的认知误区,针对性引导;课后实践分享可采用 “小组先交流,再推选代表展示” 的方式,确保每位学生的实践成果都能被关注,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