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课时1 伟大的改革开放(课件 讲义)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课时1 伟大的改革开放(课件 讲义)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课时1 伟大的改革开放
新课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1.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2. 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3. 明确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历史序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脉络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企业改革——南方谈话——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开放脉络 设置经济特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1. 历史意义
(1)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 时代意义
(1)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请辨析: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提示:该观点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范畴内,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基本相适应的,所以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议题探究 伟大的改革开放
[情境创设]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40多年求索,40多年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人民,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禁区”,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已迅速崛起于世界的东方。4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下列议题:
1. 大事回顾:请你列举两件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
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980设置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任举两例即可)
2.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写出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提示: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核心解读]
1. 改革开放的进程
2. 全面理解改革开放
(1) 改革
①性质:即对内改革,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②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作用: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 二者联系: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相互促进。
(4)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学以致用]
1. (2025·合肥期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一个伟大的觉醒。这次会议( C )
①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①错误。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
2. (2024·长沙期末)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为( D )
①改革开放能够消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③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④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一、知识回顾评价
[课时网络]
[易错判断]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 )
2.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我国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解析】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并未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
【解析】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4.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的深刻总结。( × )
【解析】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5.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
二、学情随堂评价
考向一 改革开放的开启
1. (2025·潍坊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 B )
①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②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③意味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表述不准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错误。
考向二 改革开放的进程
2. (2025·福州期末)深圳经济特区的“杀出一条血路”、浦东开发开放、中国入世……每一步都写满了艰辛,凝固成经验与成就,传递推动人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
③中国入世——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⑤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A. ⑤②④③① B. ②③⑤④①
C. ②①⑤③④ D. ②①③⑤④
【解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②排在第一位。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①排在第二位。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⑤排在第三位。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③排在第四位。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④排在第五位。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⑤③④。
考向三 改革开放的意义
3. 2025年是改革开放47周年和全面深化改革12周年。高一(3)班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变革的力量”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要点,其中符合主题的有( C )
①甲同学: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乙同学: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丙同学:改革开放是建立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
④丁同学: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面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顺利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错误。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错误。
4. (2025·石家庄期末)金秋十月,锦绣如诗。行走江淮大地,改革热潮涌动,开放活力迸发。时隔4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安徽考察调研,强调要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告诉我们( B )
①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②改革开放是人民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开启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配 套 新 练 案
一、基础巩固
1. (2025·珠海检测)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①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②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 
④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2025·芜湖期末)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下列会议及其中心议题对应正确的是( A )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C.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解析】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是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B错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错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D错误。
3. (2025·佛山期末)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C )
A. 党的诞生 B. 曲折探索
C. 历史转折 D. 动荡岁月
4. (2025·安庆检测)某学校进行研究性学习,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改革开放中的经济发展历程”,需要围绕主题制作展板。下列展板内容中可以采用的有( A )
①民心思变,顺应时势开国门——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②乡土星火,意料之外显活力——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特区先行,深圳对外开窗口——标志着我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④治理整顿,南方谈话送“春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的时间是1980年,③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社会主义社场经济体系还未建立,更谈不上完善,④错误。
5. (2025·长沙质检)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据此可知( C )
①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改革开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③中国式现代化能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拓展 ④中国式现代化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式现代化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④不符合题意。
6. (2025·蚌埠联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可见,改革开放( D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④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2025·广州越秀调研)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A )
①是新时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表明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③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④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能力提升
8. (2025·福州期末)习近平总书记说“厦门的发展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历程的一个缩影”。厦门在46年里破浪前行,率先打破旧思想、旧体制、旧模式的束缚,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行先试。这表明厦门的改革开放是( B )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②中国取得一切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③实现厦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招 ④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2025·大连期末)某校高一(8)班学生打算出一期以“辉煌巨变·开放篇(1978—2024)”为主题的板报。同学们收集到的素材有:①开放内陆,开放格局初形成;②共建自贸,唱响开放新时代;③加入世贸,对外开放新阶段;④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对上述素材排序正确的是( B )
A. ①→④→③→②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②→① D. ②→①→④→③
【解析】1980年,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即“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④排第一位。1992年,开放沿长江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了17个内陆省会城市和一系列延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即“开放内陆,开放格局初形成”,①排第二位。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③排第三位。2013年,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于上海,②排第四位。因此正确排序为④→①→③→②。
10. (2025·长沙期末)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决心和意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让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成为湖南鲜明标识。关于改革开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把推进改革开放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生产关系 ④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进步的活力和源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2025·北京房山期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十四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了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周密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积极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由此可见( A )
①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 ②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向纵深推进 ③改革开放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 ④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只有200美元。无数家庭,最大的烦恼,是能不能解决温饱;整个国家,最大的忧虑,是会不会被“开除球籍”。40多年后,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22倍,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从近代以来沦落“下降通道”,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惊人一跃”,是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命运。
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6分)
答案: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必须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每点3分,共6分)(共42张PPT)
课时1 伟大的改革开放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1.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2. 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3. 明确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知识奠基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历史序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 脉络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企业改革——南方谈话——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新一轮党和国家____________全面完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开放 脉络 设置经济特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体制目标
机构改革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1. 历史意义
(1)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______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_________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
富起来
2. 时代意义
(1)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____________。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国策
请辨析: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提示:该观点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范畴内,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基本相适应的,所以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递进理解
议题导学
[情境创设]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40多年求索,40多年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人民,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禁区”,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已迅速崛起于世界的东方。4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下列议题:
1. 大事回顾:请你列举两件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
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980设置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任举两例即可)
议题探究 伟大的改革开放
2.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写出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提示: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核心解读]
1. 改革开放的进程
2. 全面理解改革开放
(1) 改革
①性质:即对内改革,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②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作用: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 二者联系: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相互促进。
(4)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学以致用]
1. (2025·合肥期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一个伟大的觉醒。这次会议(   )
①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①错误。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
C
2. (2024·长沙期末)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为(   )
①改革开放能够消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③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④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D
课堂内化
一、知识回顾评价
[课时网络]
农村改革
改革开放
进行时
[易错判断]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
2.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我国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解析】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并未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3.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解析】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4.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的深刻总结。(   )
【解析】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5.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
×

二、学情随堂评价
考向一 改革开放的开启
1. (2025·潍坊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   )
①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②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③意味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表述不准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错误。
考向二 改革开放的进程
2. (2025·福州期末)深圳经济特区的“杀出一条血路”、浦东开发开放、中国入世……每一步都写满了艰辛,凝固成经验与成就,传递推动人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
③中国入世——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⑤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A. ⑤②④③① B. ②③⑤④①
C. ②①⑤③④ D. ②①③⑤④
C
【解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②排在第一位。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①排在第二位。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⑤排在第三位。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③排在第四位。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④排在第五位。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⑤③④。
考向三 改革开放的意义
3. 2025年是改革开放47周年和全面深化改革12周年。高一(3)班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变革的力量”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要点,其中符合主题的有(   )
①甲同学: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乙同学: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丙同学:改革开放是建立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
④丁同学: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面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解析】顺利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错误。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错误。
4. (2025·石家庄期末)金秋十月,锦绣如诗。行走江淮大地,改革热潮涌动,开放活力迸发。时隔4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安徽考察调研,强调要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告诉我们(   )
①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②改革开放是人民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开启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B
配套新练案
一、基础巩固
1. (2025·珠海检测)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①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②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 ④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2. (2025·芜湖期末)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下列会议及其中心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C.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解析】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是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B错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错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D错误。
A
3. (2025·佛山期末)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 党的诞生 B. 曲折探索
C. 历史转折 D. 动荡岁月
C
4. (2025·安庆检测)某学校进行研究性学习,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改革开放中的经济发展历程”,需要围绕主题制作展板。下列展板内容中可以采用的有(   )
①民心思变,顺应时势开国门——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②乡土星火,意料之外显活力——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特区先行,深圳对外开窗口——标志着我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④治理整顿,南方谈话送“春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解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的时间是1980年,③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社会主义社场经济体系还未建立,更谈不上完善,④错误。
5. (2025·长沙质检)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据此可知(   )
①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改革开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③中国式现代化能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拓展 ④中国式现代化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式现代化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④不符合题意。
6. (2025·蚌埠联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可见,改革开放(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④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7. (2025·广州越秀调研)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
①是新时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表明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③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④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二、能力提升
8. (2025·福州期末)习近平总书记说“厦门的发展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历程的一个缩影”。厦门在46年里破浪前行,率先打破旧思想、旧体制、旧模式的束缚,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行先试。这表明厦门的改革开放是(   )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②中国取得一切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③实现厦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招 ④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9. (2025·大连期末)某校高一(8)班学生打算出一期以“辉煌巨变·开放篇(1978—2024)”为主题的板报。同学们收集到的素材有:①开放内陆,开放格局初形成;②共建自贸,唱响开放新时代;③加入世贸,对外开放新阶段;④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对上述素材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④→③→②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②→① D. ②→①→④→③
B
【解析】1980年,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即“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④排第一位。1992年,开放沿长江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了17个内陆省会城市和一系列延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即“开放内陆,开放格局初形成”,①排第二位。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③排第三位。2013年,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于上海,②排第四位。因此正确排序为④→①→③→②。
10. (2025·长沙期末)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决心和意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让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成为湖南鲜明标识。关于改革开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把推进改革开放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生产关系 ④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进步的活力和源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11. (2025·北京房山期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十四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了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周密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积极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由此可见(   )
①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 ②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向纵深推进 ③改革开放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 ④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12. 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只有200美元。无数家庭,最大的烦恼,是能不能解决温饱;整个国家,最大的忧虑,是会不会被“开除球籍”。40多年后,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22倍,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从近代以来沦落“下降通道”,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惊人一跃”,是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命运。
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6分)
答案: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必须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每点3分,共6分)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课时1 伟大的改革开放
新课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1.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2. 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3. 明确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历史序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脉络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企业改革——南方谈话——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新一轮党和国家 全面完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开放脉络 设置经济特区—— 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1. 历史意义
(1)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 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 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 时代意义
(1)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 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请辨析: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议题探究 伟大的改革开放
[情境创设]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40多年求索,40多年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人民,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禁区”,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已迅速崛起于世界的东方。4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下列议题:
1. 大事回顾:请你列举两件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
 
2.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写出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核心解读]
1. 改革开放的进程
2. 全面理解改革开放
(1) 改革
①性质:即对内改革,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②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作用: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 二者联系: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相互促进。
(4)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学以致用]
1. (2025·合肥期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一个伟大的觉醒。这次会议(   )
①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2024·长沙期末)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为(   )
①改革开放能够消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③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④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一、知识回顾评价
[课时网络]
[易错判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
2.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我国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3.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4.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的深刻总结。(   )
5.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二、学情随堂评价
考向一 改革开放的开启
1. (2025·潍坊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   )
①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②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③意味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考向二 改革开放的进程
2. (2025·福州期末)深圳经济特区的“杀出一条血路”、浦东开发开放、中国入世……每一步都写满了艰辛,凝固成经验与成就,传递推动人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
③中国入世——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⑤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A. ⑤②④③① B. ②③⑤④①
C. ②①⑤③④ D. ②①③⑤④
考向三 改革开放的意义
3. 2025年是改革开放47周年和全面深化改革12周年。高一(3)班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变革的力量”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要点,其中符合主题的有(  )
①甲同学: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乙同学: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丙同学:改革开放是建立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
④丁同学: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面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2025·石家庄期末)金秋十月,锦绣如诗。行走江淮大地,改革热潮涌动,开放活力迸发。时隔4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安徽考察调研,强调要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告诉我们(   )
①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②改革开放是人民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开启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配 套 新 练 案
一、基础巩固
1. (2025·珠海检测)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①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②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 
④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2025·芜湖期末)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下列会议及其中心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C.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3. (2025·佛山期末)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 党的诞生 B. 曲折探索
C. 历史转折 D. 动荡岁月
4. (2025·安庆检测)某学校进行研究性学习,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改革开放中的经济发展历程”,需要围绕主题制作展板。下列展板内容中可以采用的有(   )
①民心思变,顺应时势开国门——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②乡土星火,意料之外显活力——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特区先行,深圳对外开窗口——标志着我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④治理整顿,南方谈话送“春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2025·长沙质检)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据此可知(   )
①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改革开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③中国式现代化能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拓展 ④中国式现代化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2025·蚌埠联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可见,改革开放(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④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2025·广州越秀调研)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
①是新时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表明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③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④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能力提升
8. (2025·福州期末)习近平总书记说“厦门的发展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历程的一个缩影”。厦门在46年里破浪前行,率先打破旧思想、旧体制、旧模式的束缚,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行先试。这表明厦门的改革开放是(   )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②中国取得一切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③实现厦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招 ④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2025·大连期末)某校高一(8)班学生打算出一期以“辉煌巨变·开放篇(1978—2024)”为主题的板报。同学们收集到的素材有:①开放内陆,开放格局初形成;②共建自贸,唱响开放新时代;③加入世贸,对外开放新阶段;④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对上述素材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④→③→②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②→① D. ②→①→④→③
10. (2025·长沙期末)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决心和意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让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成为湖南鲜明标识。关于改革开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把推进改革开放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生产关系 ④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进步的活力和源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2025·北京房山期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十四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了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周密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积极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由此可见(   )
①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 ②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向纵深推进 ③改革开放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 ④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只有200美元。无数家庭,最大的烦恼,是能不能解决温饱;整个国家,最大的忧虑,是会不会被“开除球籍”。40多年后,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22倍,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从近代以来沦落“下降通道”,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惊人一跃”,是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命运。
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