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新课导航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1. 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科学内涵。3. 知道“四个自信”及其内涵,理解“四个自信”的各自地位及相互关系,坚定“四个自信”(★)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 围绕的主题(1)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2)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名称 形成时间 基本内容 主题 历史贡献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后 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①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意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内涵: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②意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③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①内涵: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②意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国家进步和发展、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②意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5)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6)要求: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议题探究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创立、发展和完善[情境创设]列宁说过:“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一个先进的政党,首先在于它能够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灵魂和根本,是党的事业开拓前进的先导。十九大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提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之间的联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2)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3) 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是改革开放以后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三次飞跃(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以致用]1. (2025·安庆期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 D )A.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B. 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借题发挥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但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议题探究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情境创设]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表现出色,共斩获40枚金牌,与美国并列金牌榜第一,取得了我国自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 离不开我国坚持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 离不开祖国至上、为国争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中华体育精神。巴黎奥运会的优异成绩既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下列议题:1.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知识,分析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提示:①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体育领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③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国体育事业建设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举国上下一条心。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巴黎奥运会比赛中始终坚持中华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相结合,充分弘扬中国精神。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核心解读]正确理解“四个自信”的内涵道路自信 对未来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理论自信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制度自信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文化自信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学以致用]2. (2025·北京海淀检测)三十载北斗追梦,看今朝领航苍穹。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把中国导航推向世界前列。中国卫星导航事业骄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 B )①坚定道路自信,立足国情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②坚定理论自信,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融入科研工作 ③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④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解析】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融入科研工作,属于坚定文化自信,不是理论自信,②错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属于坚定理论自信,④错误。一、知识回顾评价[课时网络][易错判断]1.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 )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 )【解析】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而邓小平理论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的。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二、学情随堂评价考向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是写给邓小平的一副挽联。“一人千古”表达了对邓小平同志的哀思,“千古一人”是说邓小平同志成就大业,功勋志伟。下列能够印证这幅挽联对邓小平同志的评价的是( B )①领导我们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世纪③制定了到 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发展战略④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2025·珠海期末)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及实践发展历程是( A )①创立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形成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④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A. ①—④—②—③ B. ③—④—②—①C. ①—②—④—③ D. ②—④—①—③【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立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排第一。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④排第二。党的十六大以后,形成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排第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③排第四。考向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3.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D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4.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新时代要继续做好自身改革这篇大文章,既扩大开放之门,又将改革之路走稳。”要将“改革之路走稳”,必须( B )①坚定道路自信,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②坚定理论自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勇于创造的精神③坚定制度自信,发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最大的制度优势④坚定文化自信,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为人类社会贡献中国智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解析】坚定文化自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勇于创造的精神,②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新时代要继续做好自身改革这篇大文章,既扩大开放之门,又将改革之路走稳,不涉及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为人类社会贡献中国智慧,④排除。5. (2024·天津四校联考)在当代中国,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高成就③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不是最高成就,②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④错误。配 套 新 练 案一、基础巩固1. (2025·石家庄检测)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下列事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是( C )①党的八大明确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党的二十大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③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解析】①④都发生在1956年,而试题的时间限定为1982年以后,排除。2. (2025·北京海淀期末)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都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下列的时代论题,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D )①指导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 ②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A. ③—①—④—② B. ①—④—②—③C. ④—③—②—① D. ③—④—②—①【解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之一,排第1位。“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排第2位。“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排第3位。指导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排第4位。正确排序为③—④—②—①。3. (2024·郑州期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致力于解决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A )①邓小平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 ③科学发展观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形势下怎样发展的问题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③错误。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④错误。4. (2025·福州检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因此我们( D )①坚定文化自信,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坚定理论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坚定制度自信,相信社会主义制度有巨大优势④坚定道路自信,始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坚定理论自信,而不是坚定文化自信,①排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坚定文化自信,而不是坚定理论自信,②排除。5. (2025·惠州期末)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社会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由一个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 )①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②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③是能够确保中华民族快速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④是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制度和治理体系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快速实现伟大复兴”说法错误,③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④错误。6.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以下属于根本原因的是( A )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7. (2025·湛江期末)1960年回归祖国时,云南班洪佤族群众过的是刀耕火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当地没有一条公路、一座医院、一所学校。如今,当地的茅草房、石棉瓦房已换成了两层的砖混结构房,家家有太阳能洗澡间,冰箱、彩电、微波炉一应俱全,还走出了一批批大学生。班洪佤族60多年的社会巨变告诉我们( D )①要把创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②乡村振兴为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创造根本前提 ③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④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推进共同富裕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二、能力提升8. (2025·芜湖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两个行”( B )①标注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 ②说明马克思主义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案 ③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9. (2025·衡水开学考)在巴黎奥运会中,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圆满收官,并列金牌榜第一,创中国代表团境外奥运会夺金新纪录!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B )①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 ②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 ③坚定文化自信,一代代奥运健儿展现了中国体育精神和国家形象 ④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属于制度自信而非理论自信,②错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属于理论自信而非制度自信,④错误。10. (2025·深圳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正确的是( C )①它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它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在当代,这个理论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这个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A. ①② B. ②③C. ①④ D. ③④【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②不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③错误。11. (2025·北京海淀期末)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 )①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②是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唯一正确道路 ③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④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道路不是思想武器,③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探索的发展道路,它提供的是一种可供参考的模式,而不是普遍适用的“现代化标准”,④排除。12. 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马克思,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也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一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主题撰写一则短评。(6分)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答案:①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削弱了帝国主义的世界体系,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3分)②党领导人民开创、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历程雄辩地证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3分)(共54张PPT)课时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1. 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科学内涵。3. 知道“四个自信”及其内涵,理解“四个自信”的各自地位及相互关系,坚定“四个自信”(★)知识奠基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 围绕的主题(1)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2)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名称 形成时间 基本内容 主题 历史贡献邓小平 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什么是_________、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建设____________、怎样建设党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什么样的党理论名称 形成时间 基本内容 主题 历史贡献科学发 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后 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制度2.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①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_______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意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____________。社会生产力必由之路(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内涵: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②意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③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①内涵: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②意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国家进步和发展、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____________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②意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5)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6)要求: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文化议题导学[情境创设]列宁说过:“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一个先进的政党,首先在于它能够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灵魂和根本,是党的事业开拓前进的先导。十九大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提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议题探究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创立、发展和完善[核心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之间的联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2)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3) 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是改革开放以后党的指导思想。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三次飞跃(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以致用]1. (2025·安庆期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 )A.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B. 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借题发挥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但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情境创设]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表现出色,共斩获40枚金牌,与美国并列金牌榜第一,取得了我国自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 离不开我国坚持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 离不开祖国至上、为国争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中华体育精神。巴黎奥运会的优异成绩既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议题探究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下列议题:1.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知识,分析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提示:①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体育领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③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国体育事业建设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举国上下一条心。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巴黎奥运会比赛中始终坚持中华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相结合,充分弘扬中国精神。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核心解读]正确理解“四个自信”的内涵道路自信 对未来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理论自信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制度自信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文化自信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学以致用]2. (2025·北京海淀检测)三十载北斗追梦,看今朝领航苍穹。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把中国导航推向世界前列。中国卫星导航事业骄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 )①坚定道路自信,立足国情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②坚定理论自信,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融入科研工作 ③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④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解析】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融入科研工作,属于坚定文化自信,不是理论自信,②错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属于坚定理论自信,④错误。课堂内化一、知识回顾评价[课时网络]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四个自信”[易错判断]1.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解析】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而邓小平理论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的。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二、学情随堂评价考向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是写给邓小平的一副挽联。“一人千古”表达了对邓小平同志的哀思,“千古一人”是说邓小平同志成就大业,功勋志伟。下列能够印证这幅挽联对邓小平同志的评价的是( )①领导我们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世纪③制定了到 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发展战略④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2. (2025·珠海期末)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及实践发展历程是( )①创立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形成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④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A. ①—④—②—③ B. ③—④—②—①C. ①—②—④—③ D. ②—④—①—③A【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立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排第一。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④排第二。党的十六大以后,形成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排第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③排第四。考向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3.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D4.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新时代要继续做好自身改革这篇大文章,既扩大开放之门,又将改革之路走稳。”要将“改革之路走稳”,必须( )①坚定道路自信,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②坚定理论自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勇于创造的精神③坚定制度自信,发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最大的制度优势④坚定文化自信,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为人类社会贡献中国智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解析】坚定文化自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勇于创造的精神,②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新时代要继续做好自身改革这篇大文章,既扩大开放之门,又将改革之路走稳,不涉及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为人类社会贡献中国智慧,④排除。5. (2024·天津四校联考)在当代中国,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高成就③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A【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不是最高成就,②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④错误。配套新练案一、基础巩固1. (2025·石家庄检测)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下列事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是( )①党的八大明确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党的二十大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③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解析】①④都发生在1956年,而试题的时间限定为1982年以后,排除。C2. (2025·北京海淀期末)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都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下列的时代论题,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指导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 ②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A. ③—①—④—② B. ①—④—②—③C. ④—③—②—① D. ③—④—②—①D【解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之一,排第1位。“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排第2位。“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排第3位。指导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排第4位。正确排序为③—④—②—①。3. (2024·郑州期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致力于解决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 ③科学发展观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形势下怎样发展的问题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③错误。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④错误。A4. (2025·福州检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因此我们( )①坚定文化自信,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坚定理论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坚定制度自信,相信社会主义制度有巨大优势④坚定道路自信,始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D【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坚定理论自信,而不是坚定文化自信,①排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坚定文化自信,而不是坚定理论自信,②排除。5. (2025·惠州期末)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社会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由一个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①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②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③是能够确保中华民族快速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④是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制度和治理体系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A【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快速实现伟大复兴”说法错误,③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④错误。6.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以下属于根本原因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A7. (2025·湛江期末)1960年回归祖国时,云南班洪佤族群众过的是刀耕火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当地没有一条公路、一座医院、一所学校。如今,当地的茅草房、石棉瓦房已换成了两层的砖混结构房,家家有太阳能洗澡间,冰箱、彩电、微波炉一应俱全,还走出了一批批大学生。班洪佤族60多年的社会巨变告诉我们( )①要把创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②乡村振兴为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创造根本前提 ③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④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推进共同富裕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D二、能力提升8. (2025·芜湖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两个行”( )①标注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 ②说明马克思主义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案 ③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B9. (2025·衡水开学考)在巴黎奥运会中,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圆满收官,并列金牌榜第一,创中国代表团境外奥运会夺金新纪录!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①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 ②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 ③坚定文化自信,一代代奥运健儿展现了中国体育精神和国家形象 ④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B【解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属于制度自信而非理论自信,②错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属于理论自信而非制度自信,④错误。10. (2025·深圳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它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在当代,这个理论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这个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A. ①② B. ②③C. ①④ D. ③④C【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②不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③错误。11. (2025·北京海淀期末)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①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②是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唯一正确道路 ③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④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道路不是思想武器,③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探索的发展道路,它提供的是一种可供参考的模式,而不是普遍适用的“现代化标准”,④排除。A12. 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马克思,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也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一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主题撰写一则短评。(6分)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答案:①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削弱了帝国主义的世界体系,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3分)②党领导人民开创、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历程雄辩地证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3分)课时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新课导航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1. 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科学内涵。3. 知道“四个自信”及其内涵,理解“四个自信”的各自地位及相互关系,坚定“四个自信”(★)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 围绕的主题(1)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 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2)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名称 形成时间 基本内容 主题 历史贡献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什么是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建设 、怎样建设党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后 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①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意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内涵: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②意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③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思想。(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①内涵: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②意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国家进步和发展、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 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②意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5)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6)要求: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议题探究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创立、发展和完善[情境创设]列宁说过:“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一个先进的政党,首先在于它能够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灵魂和根本,是党的事业开拓前进的先导。十九大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核心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之间的联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2)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3) 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是改革开放以后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三次飞跃(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以致用]1. (2025·安庆期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 )A.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B. 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借题发挥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但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议题探究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情境创设]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表现出色,共斩获40枚金牌,与美国并列金牌榜第一,取得了我国自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 离不开我国坚持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 离不开祖国至上、为国争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中华体育精神。巴黎奥运会的优异成绩既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下列议题:1.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知识,分析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 [核心解读]正确理解“四个自信”的内涵道路自信 对未来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理论自信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制度自信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文化自信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学以致用]2. (2025·北京海淀检测)三十载北斗追梦,看今朝领航苍穹。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把中国导航推向世界前列。中国卫星导航事业骄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 )①坚定道路自信,立足国情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②坚定理论自信,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融入科研工作 ③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④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一、知识回顾评价[课时网络][易错判断]1.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二、学情随堂评价考向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是写给邓小平的一副挽联。“一人千古”表达了对邓小平同志的哀思,“千古一人”是说邓小平同志成就大业,功勋志伟。下列能够印证这幅挽联对邓小平同志的评价的是( )①领导我们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世纪③制定了到 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发展战略④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2025·珠海期末)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及实践发展历程是( )①创立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形成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④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A. ①—④—②—③ B. ③—④—②—①C. ①—②—④—③ D. ②—④—①—③考向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3.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4.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新时代要继续做好自身改革这篇大文章,既扩大开放之门,又将改革之路走稳。”要将“改革之路走稳”,必须( )①坚定道路自信,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②坚定理论自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勇于创造的精神③坚定制度自信,发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最大的制度优势④坚定文化自信,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为人类社会贡献中国智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 (2024·天津四校联考)在当代中国,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高成就③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配 套 新 练 案一、基础巩固1. (2025·石家庄检测)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下列事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是( )①党的八大明确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党的二十大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③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2. (2025·北京海淀期末)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都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下列的时代论题,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指导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 ②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A. ③—①—④—② B. ①—④—②—③C. ④—③—②—① D. ③—④—②—①3. (2024·郑州期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致力于解决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 ③科学发展观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形势下怎样发展的问题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 (2025·福州检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因此我们( )①坚定文化自信,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坚定理论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坚定制度自信,相信社会主义制度有巨大优势④坚定道路自信,始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5. (2025·惠州期末)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社会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由一个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①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②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③是能够确保中华民族快速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④是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制度和治理体系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6.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以下属于根本原因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7. (2025·湛江期末)1960年回归祖国时,云南班洪佤族群众过的是刀耕火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当地没有一条公路、一座医院、一所学校。如今,当地的茅草房、石棉瓦房已换成了两层的砖混结构房,家家有太阳能洗澡间,冰箱、彩电、微波炉一应俱全,还走出了一批批大学生。班洪佤族60多年的社会巨变告诉我们( )①要把创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②乡村振兴为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创造根本前提 ③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④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推进共同富裕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二、能力提升8. (2025·芜湖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两个行”( )①标注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 ②说明马克思主义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案 ③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9. (2025·衡水开学考)在巴黎奥运会中,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圆满收官,并列金牌榜第一,创中国代表团境外奥运会夺金新纪录!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①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 ②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 ③坚定文化自信,一代代奥运健儿展现了中国体育精神和国家形象 ④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0. (2025·深圳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它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在当代,这个理论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这个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A. ①② B. ②③C. ①④ D. ③④11. (2025·北京海淀期末)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①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②是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唯一正确道路 ③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④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2. 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马克思,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也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一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主题撰写一则短评。(6分)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用word.doc 教用word.doc 课时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