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课前回顾2.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________。其政治纲领为“_________,_________,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被阐发为三民主义即“_____”“_____”“民生”,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同盟会机关报是_______。3.1906年,同盟会发动___________;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_______发动安庆起义;1911年,广州___________虽以失败告终,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萍浏醴起义徐锡麟黄花岗起义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_______,提出“_________”的宗旨。_____年,孙中山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后失败。振兴中华1895兴中会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民权《民报》第9课 辛亥革命学习目标1.◎时空观念 通过观看视频、分析地图,梳理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以及过程,分析辛亥革命后各省纷纷起义的主要原因;2.◎史料实证 阅读教材,梳理中华民国建立的相关信息,理解其对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重要意义,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内容,理解其重要意义;3.◎历史解释 通过梳理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的过程,能够合理阐释辛亥革命的局限性。通过二次革命,了解孙中山等人为维护共和所做的努力;4.◎家国情怀 通过了解革命党人在武装起义中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重难点重点新课导入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一、武昌起义一、武昌起义1.背景(1)(2)一、武昌起义2.经过1911(1)爆发(2)取得胜利(3)成立湖北军政府一、武昌起义黎元洪作为清王朝旧官僚,摇身一变却成为了革命党人的高阶领袖,这反映了革命党的什么问题?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的不彻底性。3.胜利发展二、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中华民国建立(1)时间(2)临时大总统(3)国号(4)纪年(5)机构(6)意义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五色旗【拓展问题】观察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归纳其换算公式。公元纪年 民国纪年1912年 民国元年1913年 民国二年1914年 民国三年1915年 民国四年1916年 民国五年……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2)如图所示股份凭据上的时间是公元多少年?1934年 算一算:(1)民国八年是公元多少年?1919年小提醒:民国纪年只适用于公元191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民国 年 =公元纪年-1911 公元 年 =民国纪年+1911二、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未直接参与武昌起义,为什么被选为临时大总统?(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中享有极高的威望。(2)辛亥革命的胜利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多年宣传和斗争的结果。二、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现场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内容①④②③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二、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评价①历史意义②局限性二、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与二次革命袁世凯(1859年-1916年)袁世凯(1859-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是大地主大买办资产阶级政治代表。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在辛亥革命前的十几年中,他以叛卖维新派而获得慈禧太后的信任,以血腥镇压义和团和出卖主权而博得帝国主义的欢心,一直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所倚重人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起北洋军阀独裁统治。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与二次革命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与二次革命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背景①②③(2)过程①也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与二次革命②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与二次革命2.二次革命(1)背景①②③导火索:“宋教仁案”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与二次革命(2)经过(3)结果:失败这次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评价辛亥革命1.历史意义2.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性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②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局限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课堂小结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与二次革命1911年10月二次革命中华民国建立随堂练习1.(2024·贵州)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辛亥革命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A. 油画《武昌起义》B. 国家博物馆馆藏《清帝退位诏书》C.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D. 茅家琦等人所著《孙中山评传》→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小说→后人写的评传,不是当时直接产生的B是辛亥革命结束专制制度的直接证据→油画有艺术创作成分→随堂练习2.(2024·山东)“凡我同胞,允宜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发出上述通告的应是( )A.定都天京后的太平天国B.戊戌变法时期的清朝政府C.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D.北洋军阀掌控的北京政府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主张革除社会陋习,颁布“剪辫令”,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化随堂练习3.(2024·四川)《中国断代史》中写道,“推翻帝制,是对中国历数千年而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的一次毁灭性的破坏,而资本主义的政治观念和制度……都在中国得到了实践。”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B随堂练习4.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由上海前往北京策划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被刺杀于上海火车站。该案发生后,革命党人发动了( )A.公车上书B.护国战争C.南昌起义D.二次革命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