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第二课第一框,课标要求是: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阐述如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本课主要通过学习市场调节的理论,培养市场经济意识与认同国家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树立规则意识,自觉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正确认识市场调节的机制,辩证分析市场调节的作用;增强法制观念,遵循市场法规,依法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有序参与经济生活,积极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学情分析从知识基础看,通过八年级的学习,学生知道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什么,通过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初步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但还需要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和确立的原因,深入理解公有制为主体的体现以及必要性,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认知特点看,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追问,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对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从价值认同看,当今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思想活跃,比较关注时政热点,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产品及相关品牌比较熟悉,对我国的所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的经济职能有一定了解,但还需加深对这些制度的理解,从而增强制度自信和政治认同。
3.目标确定政治认同:通过分析华安县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并体悟国家建设市场体系的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学精神:通过直面市场调节的弊端,运用比较分析法,辩证看待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法治意识:通过如何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参与主体要遵守法律。公众参与:通过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明确公民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养成诚信为本的个人习惯和道德品质。
4.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优点学习难点: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大单元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回顾并预习教材,课前完成导学案,梳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的知识范围,形成整体知识框架。设计意图利用大单元教学联系前后课时内容,逻辑流畅、温故知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环节二:课前预习检测教师活动a.为什么要配置资源?b.什么是资源的合理配置 c.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是什么?d.什么是计划经济体制?什么是市场经济体制?学生活动 课前预习展示设计意图便于精准把握学情,有的放矢地突破重点、攻克难点。环节三:今非昔比——感受市场调节的魅力教师活动展示材料:一开始,村里在小火车项目上小试牛刀,不料想投资50多万元的旅游小火车成为乡村游的引爆点,周边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涨,两三个月就收回了投资,村民们尝到了甜头。接着,办起竹筒饭特色餐饮、咖啡屋、民宿等,带动本地村民就业。但是随着乡村游的发展,农文旅众多,华安县因为景区类型单一,停留在景点游阶段,没有向休闲度假游攀升。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旅游产业效益开始下降。因此,刘坤强把目光放到村里的古厝上,将村里祖厝打造成文创销售基地、竹艺馆、茶咖博物馆等,游客可以体验土楼建造技艺、采茶制茶乐趣,让“一日游”变成“多日游”。结合材料和教材,寻找关键信息,分析华安县如何配置资源?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寻找关键信息,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分析华安县如何配置资源?站在老板的角度,根据市场信息,考虑如何调节生产规模,从而推导出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和优点。思考并分析商品价格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并且用图示表示(小组讨论)。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材料,明确市场如何配置资源,能够推导供求变化产生的影响,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分别站在消费者和企业的角度,更容易理解价格与供给、需求之间的关系,提高看待问题的全面性。分析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从而认识到我国坚持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培养制度自信。环节四:道阻且长——直面市场调节的弊端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华安县在融合农文旅的发展过程中,带动了竹筒饭特色餐饮、咖啡屋、民宿和酿酒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但是中间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村民“一哄而上”,开了很多家咖啡屋,市场饱和度高,经济效益低;部分民宿商家在开工时市场需求大,建成时市场已经饱和,甚至有些商家为了使民宿尽快营业,使用了劣质原材料,偷工减料,并虚假宣传,损害了华安县的集体利益。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和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在华安县的发展中,体现了市场调节具有什么弊端?那么单靠市场调节,又会产生什么危害?(2)从中可以知道,市场调节并不是万能的,那有哪些是市场不能调节,或者不能够完全调节的呢?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同时为下一节课“政府的宏观调控”做铺垫,做好知识衔接。环节五:眺望远方——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华安要发展,潜力在工业、出路在工业。华安县域经济要突破,工业必须突围。”华安县委书记叶毓说。如何在工业上取得突破?华安以“园”破题,瞄准“零高科技型产业”发展空白,规划发展智慧工业园区项目。然而,项目筹划期间,用地难题再次摆在了面前:可供出让的工业熟地严重不足和园区原已规划的约563亩商住用地,受房地产市场大环境影响未进行出让开发。变则通,通则制胜。7月18日,金太阳集团拍下“商转工”地块,规划建设华安首个工业地产项目“中首科创谷”。那金太阳为什么选择华安?答案是:立体交通网,物流成本低,有初步的“2+3产业集群”,有敢于突破创新的干部团队,有勇于吃螃蟹的产业“英雄”。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1)规划发展智慧工业园区项目,需要哪些条件?(2)这些条件需要和哪些市场打交道?这些市场有什么联系?(3)规划发展新型智慧工业园区,需要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那如何构建?(小组讨论):总结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要求(国家层面),并拓展企业和消费者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又能怎么做?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分析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团结协作以及沟通表达能力。通过学生分享和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并归纳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多角度措施,同时培养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和法治意识。环节六:课堂小结设计意图及时巩固,加深理解,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环节七:课堂检测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消除知识盲区。
板书设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开展“校园周边市场治理”微调研,每组提交: 至少3个典型问题的照片记录(附简要说明)基于本节课知识的改进方案致市场监管部门的建议信(100字左右)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学习任务前置,让学生有的放矢得突破重点、攻克难点,精准掌握本节课学习的侧重点;举例说明市场调节的弊端,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采用议题式教学,贯穿了“一案到底”教学法。
9.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课教学内容涉及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理论,知识性强,很适合“议题式教学”。本课设计大胆采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为情境材料,科学预设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议题研讨、问题探究、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教学,最后通过学生总结进一步升华。在思考、讨论、总结、内化中,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作业与拓展学习的设计采用了实地调研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还有如下需要改进的地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虽然常见,但是要将现实与知识相结合,上升到理论层次对部分学生来说略有难度;还有一些重难点问题,课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形成整体思路,但还有一些细节性问题需要课后再通过限时训练检查并弥补知识漏洞。
10.学习评价设计(1)知—能迁移评价:全面理解市场经济,探究市场体系内容,从科学精神的角度考查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从法治意识的角度考查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从公共参与的角度考查市场调节的弊病,提升分析理解能力。(2)能一知渗透评价:综合思考市场调节中的合理配置资源的合理性,资源配置的手段、市场经济、市场的调节作用,理解市场体系的含义、市场体系的重要性,提升市场经济的观念,培育科学精神。(3)学科素养评价:通过结合价格改革考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结合最新会议的精神考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通过学习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相关习题,提升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等核心素养。
计划
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基础
高标准市场体系
机制
优点
市场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弊端
“两只手”优于“一只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