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雁门太守行》知识点考点精梳-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雁门太守行》知识点考点精梳-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知识点考点精梳(适配中考边塞战争类古诗专项)
复习导航
本资料聚焦唐代 “诗鬼” 李贺的经典边塞乐府诗《雁门太守行》,对标中考 “战争题材 + 爱国情怀” 核心考点,从文学常识锚定→基础字词攻坚→内容脉络拆解→情感主旨分析→艺术手法赏析→真题实战→拓展对比→易错警示→备考锦囊九大模块展开。既夯实古诗基础(字词释义、默写),也深化对 “李贺‘奇崛浓丽’诗风”“边塞战争的悲壮惨烈” 及 “将士忠君报国的壮志” 的理解,适配八年级课内学习与中考一轮复习,助力把握 “渲染、用典、夸张” 等高频手法,突破 “典故解读、色彩意象分析” 等难点。
一、文学常识速记(基础必背,中考填空高频)
类别 核心内容(标注中考高频考点)
作者与诗风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 “诗鬼” 之称。其诗风奇崛浓丽、意境幽峭,善用夸张、渲染、典故,偏爱以 “冷色调” 写悲壮场景,打破盛唐边塞诗的雄浑开阔,自成 “幽艳诡激” 的风格。《雁门太守行》是其乐府诗代表作,借战国燕赵战事喻中唐边疆危机,尽显 “以文为诗” 的创新特质。(2024 浙江杭州真题考李贺 “诗鬼” 称号与奇崛诗风)
创作背景 诗作约写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 年):中唐国力渐衰,边疆战乱频发(如吐蕃、回纥入侵),李贺虽未亲历战场,却借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的历史背景,虚构一场惨烈边塞战,既赞颂将士的英勇,也暗讽朝廷对边疆的漠视,抒发 “渴望报国却壮志难酬” 的愤懑。(2025 湖北武汉真题考创作背景与情感关联)
作品体裁与特点 《雁门太守行》是一首乐府旧题诗(沿用汉乐府 “雁门太守行” 的题目,内容自拟),属 “边塞战争诗” 范畴。其最大特点是 “色彩浓烈、情景悲壮”:全诗以 “黑、金、紫、红” 等对比强烈的色彩绘战争,用 “黑云压城”“燕脂凝紫” 等夸张场景造氛围,将 “战争的残酷” 与 “将士的壮志” 熔于一炉,是 “中考色彩意象题” 的高频文本。(2023 江苏苏州真题考乐府诗特点与色彩手法)
核心定位 ①内容上:以 “一场虚构边塞战” 为线索,绘战前紧张、战中惨烈、战后壮志;②地位上:是初中阶段理解 “李贺奇崛诗风”“边塞战争场景描写”“用典抒情” 的核心文本,中考高频考查 “意象分析(黑云、金鳞、易水、黄金台)”“炼字(压、凝、报)”“情感把握(悲壮 + 爱国)”。(2024 山东泰安真题考文本的 “边塞诗创新” 价值)
二、基础积累过关(默写 + 字词,中考基础题核心)
1. 重点字词释义(中考字词解释 / 翻译题高频)
词语 拼音 古义 / 语境义 文中例句 真题考频 易错提醒
摧 cuī 摧毁、压垮(非 “催促”) 黑云压城城欲摧 高频 2024 山东泰安真题考,“摧” 呼应 “压”,显敌军攻势凶猛,勿译 “催促”
金鳞 jīn lín 指铠甲上的金属鳞片(代指 “披甲的将士”,非 “金色鱼鳞”) 甲光向日金鳞开 高频 2025 湖南长沙真题考,核心借代,需明确 “金鳞 = 将士”,避免直译 “鱼鳞”
角声 jiǎo shēng 军中号角声(传递军情、鼓舞士气,非 “普通号角”) 角声满天秋色里 高频 2024 湖北黄冈真题考,“角声满天” 显战场的紧张混乱,需关联 “军事场景”
燕脂 yān zhī 即 “胭脂”,这里指战场上的血迹(因夜色中血迹呈暗紫色,非 “化妆品”) 塞上燕脂凝夜紫 高频 2023 安徽合肥真题考,易错点,“燕” 读 yān,勿译 “燕国的油脂”,需点明 “血迹” 的象征义
凝夜紫 níng yè zǐ (血迹)在夜色中凝结成暗紫色(“凝” 表 “凝结”,非 “凝固”) 塞上燕脂凝夜紫 高频 2025 浙江宁波真题考,“凝” 强调 “血迹凝固的过程”,凸显战斗持续时间长、伤亡重
易水 yì shuǐ 战国时燕国河流(今河北易县,荆轲刺秦 “易水送别” 处,代指 “悲壮的战场”) 半卷红旗临易水 中频 2024 江苏苏州真题考,用典关键,需关联 “荆轲刺秦” 的悲壮,勿仅译 “一条河”
黄金台 huáng jīn tái 战国时燕昭王筑台招贤处(代指 “君主重视人才、将士愿以死报国”) 报君黄金台上意 高频 2023 江苏苏州真题考,核心用典,需点明 “招贤报国” 的含义,勿译 “金色的台子”
玉龙 yù lóng 指宝剑(代指 “将士的兵器与壮志”,非 “玉做的龙”) 提携玉龙为君死 中频 2024 山东泰安真题考,借代手法,“玉龙 = 宝剑 = 报国壮志”,避免直译 “玉龙”
2. 默写易错字(中考默写题高频丢分点)
易错字组 正确写法 常见错误 错因分析 真题考频
金鳞开 鳞 麟、磷 音近形似,“鳞” 指 “鳞片”(从 “鱼”,代指铠甲),“麟”(麒麟,瑞兽)、“磷”(磷火)语义无关 高频
燕脂凝夜紫 燕 胭、宴 音近形似,“燕” 读 yān(指 “燕地”),“胭”(胭脂,虽相关但非原字)、“宴”(宴会)语义无关 高频
凝夜紫 凝 疑、疑(少写点) 音近形似,“凝” 从 “冫”(表 “凝结”),“疑”(怀疑)语义无关,易漏写 “冫” 旁的点 高频
黄金台上意 意 义、易 音近义混,“意” 指 “心意、恩遇”(君主招贤的心意),“义”(正义)、“易”(容易)语义无关 高频
提携玉龙 携 携(多写撇)、隽 形似,“携” 从 “扌”(表 “携带”),易多写 “扌” 旁的撇,或误写为 “隽”(juàn,隽永) 中频
为君死 为 唯、违 音近形似,“为” 读 wèi(表 “为了”),“唯”(唯一)、“违”(违背)语义无关 低频
三、内容脉络拆解(逻辑梳理,中考内容理解题核心)
《雁门太守行》以 “一场边塞战争的进程” 为线索,按 “战前紧张→战中惨烈→战后壮志” 的顺序展开,层层渲染,情感从 “压抑” 到 “悲壮” 再到 “激昂”:
1. 首联(起:战前)—— 写敌军压境的紧张氛围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内容:黑云像要把城墙压垮,铠甲反射的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耀。
作用:① 夸张渲染,造紧张感:“黑云压城” 以夸张写敌军人数之多、攻势之猛,“城欲摧” 显形势危急;“甲光向日” 则写我方将士严阵以待,明暗对比(黑 vs 金)中显 “敌强我勇” 的张力(2024 江苏苏州真题考);② 奠定基调,引下文:“压”“摧” 二字奠定 “悲壮压抑” 的基调,为后文 “角声满天” 的惨烈战斗铺垫。
2. 颔联(承:战中)—— 写战场厮杀的惨烈场景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内容:军中号角声在秋色中回荡,边塞战场上的血迹在夜色里凝结成暗紫色。
作用:① 视听结合,绘惨烈:“角声满天” 是听觉(写战场混乱、士气激昂),“燕脂凝夜紫” 是视觉(写伤亡惨重、战斗持久),视听交织让 “战争惨状” 更具象;② 色彩渲染,显悲壮:“紫”(暗紫色血迹)是冷色调,既符合李贺 “奇崛” 风格,也暗合 “秋色” 的萧瑟,强化 “悲壮” 氛围(2023 安徽合肥真题考)。
3. 颈联(转:战时)—— 写将士冲锋的无畏姿态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内容:将士们半卷红旗,靠近易水般的悲壮战场;寒霜浓重,战鼓因寒冷而声音低沉。
作用:① 用典蓄势,显决心:“易水” 借 “荆轲刺秦” 的典故,暗写将士 “视死如归” 的决心,“半卷红旗”(减少阻力,快速冲锋)显动作的果断;② 环境烘托,衬英勇:“霜重鼓寒” 写战场环境的恶劣(寒冷、霜重),却未阻将士冲锋,反衬 “不畏艰难” 的英勇(2025 浙江宁波真题考)。
4. 尾联(合:战后)—— 写将士报国的壮志豪情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内容:为报答君主如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的恩遇,将士们愿手提宝剑,为君主战死。
作用:① 用典升华,明主旨:“黄金台” 借燕昭王招贤的典故,既写 “君主重视人才”,也写 “将士愿以死报国”,将 “个人英勇” 升华为 “君臣相知、共赴国难” 的壮志(2024 山东泰安真题考);② 收束全诗,振情感:“为君死” 的直白誓言,让前文的 “压抑”“悲壮” 转为 “激昂”,情感达到顶峰,凸显 “爱国忠君” 的核心。
四、情感主旨深度解析(中考主观题核心)
《雁门太守行》的情感并非单一的 “爱国”,而是 “四层情感的交织”,需结合李贺的 “壮志难酬” 与中唐的 “边疆危机” 拆解:
1. 浅层情感:对敌军凶猛、战场惨烈的震撼
触发点:诗中 “黑云压城”“燕脂凝紫” 等夸张场景,虽为虚构,却源于中唐边疆战乱的真实背景,诗人以浓烈色彩直击战争的残酷;
体现:“城欲摧” 的危急、“凝夜紫” 的血迹,无一处不传递 “对战争破坏力的震撼”,让读者直观感受 “边塞之苦”(2024 山东泰安真题考)。
2. 中层情感:对将士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赞颂
依据:“甲光向日金鳞开” 的严阵以待、“半卷红旗临易水” 的冲锋、“提携玉龙为君死” 的誓言,从 “军容”“动作”“誓言” 三层刻画将士形象;
特点:这种 “赞颂” 不空洞,而是通过 “黑云 vs 金鳞”“霜重 vs 冲锋” 的对比,让 “英勇” 有场景支撑,更显真实可感(2025 湖南长沙真题考)。
3. 深层情感:对 “君臣相知、共赴国难” 的渴望
背景关联:中唐朝廷昏庸,人才被压制(李贺自身因避父讳不得应进士试,壮志难酬),“黄金台” 的典故既是对 “燕昭王式明君” 的向往,也是对 “自身才华难施” 的愤懑;
体现:“报君黄金台上意” 的 “报”,不仅是 “将士报君”,更是诗人 “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 的心声,将 “边塞战” 升华为 “人才遇合” 的隐喻(2023 湖北黄冈真题考)。
4. 核心主旨:对中唐边疆危机的忧虑与爱国情怀的抒发
本质:全诗虽为虚构战,但 “黑云压城” 暗喻中唐边疆的 “外患压境”,“为君死” 的壮志则是诗人 “以笔为剑、渴望报国” 的代偿 —— 无法亲历战场,便以诗绘战,传递 “虽处乱世,仍愿为国献身” 的爱国情怀;
价值:这种 “情怀” 超越个人得失,成为中唐文人 “忧国忧民” 的缩影,也是中考考查的核心(2024 江苏苏州真题考)。
总结主旨:全诗通过虚构一场惨烈的边塞战争,既抒发了诗人 “对战场残酷的震撼、对将士英勇的赞颂”,也传递了 “对君臣相知的渴望、对国家危机的忧虑”,最终以 “提携玉龙为君死” 的誓言,集中体现 “乱世中的爱国情怀与报国壮志”,是李贺奇崛诗风与深沉家国心的完美融合。
五、艺术手法赏析(中考赏析题高频)
手法类型 对应诗句 手法解析 作用与效果(结合中考考点) 真题考频
渲染烘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以 “黑云压城” 的视觉压迫感渲染敌军凶猛,以 “甲光向日” 的明亮烘托将士严阵以待,明暗对比中显战场张力 1. 快速营造 “危急紧张” 的氛围,让读者如临其境;2. 避免平铺直叙,用色彩对比凸显 “敌强我勇”,为后文 “悲壮” 情感铺垫(2025 湖南长沙真题考) 高频
用典抒情 ①半卷红旗临易水;②报君黄金台上意 1. “易水” 借荆轲刺秦 “风萧萧兮易水寒” 的典故,表 “视死如归”;2. “黄金台” 借燕昭王招贤典故,表 “君臣相知、报国壮志” 1. 丰富诗歌文化内涵,让 “壮志” 有历史支撑,避免直白抒情的浅薄;2. 暗合诗人 “渴望被重用” 的心境,深化 “爱国” 的深层含义(2024 江苏苏州真题考) 高频
色彩对比 ①黑(黑云)vs 金(金鳞);②紫(夜紫)vs 红(红旗) 用 “黑、紫” 等冷色调写敌军与伤亡,用 “金、红” 等暖色调写将士与壮志,色彩对立中显情感冲突 1. 符合李贺 “奇崛浓丽” 的诗风,让 “战争场景” 更鲜明;2. 色彩即情感 —— 冷色显残酷,暖色显希望,强化 “悲壮中见激昂” 的情感基调(2023 安徽合肥真题考) 高频
视听结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角声满天” 是听觉(写战场混乱、士气),“燕脂凝夜紫” 是视觉(写伤亡、持久),视听交织绘全景 1. 突破单一感官描写的局限,让 “战争” 更立体(有声有色);2. “角声” 的 “动” 与 “凝夜紫” 的 “静” 对比,显战斗的 “紧张→惨烈” 变化(2024 山东泰安真题考) 中频
借代手法 ①金鳞(代将士);②玉龙(代宝剑 / 壮志) 以 “金鳞”(铠甲鳞片)代 “披甲将士”,以 “玉龙”(宝剑)代 “报国壮志”,用具体物象代抽象概念 1. 避免重复表述(如 “将士”“壮志”),语言更凝练;2. 让抽象的 “壮志” 通过 “玉龙” 的具象化,更易理解(2025 浙江宁波真题考) 中频
六、真题实战(答题模板,适配中考题型)
(一)默写题(高频易错句)
真题(2024 湖北黄冈)
补写出《雁门太守行》中用典故表达将士报国壮志的句子:“,。”
答案: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易错字提醒:“意” 勿写 “义”“易”,“携” 勿多写撇,“龙” 勿写 “笼”。需结合 “用典 + 报国壮志” 定位尾联,牢记 “黄金台” 的典故内涵。
答题模板:抓 “用典 + 报国” 核心定位诗句 + 强化 “意”“携” 等易错字记忆。
(二)字词解释题
真题(2025 浙江宁波)
解释 “塞上燕脂凝夜紫” 中 “燕脂” 的含义,并分析其在诗中的作用。
答案:“燕脂” 即 “胭脂”,这里指战场上的血迹(因夜色中血迹呈暗紫色,“燕” 读 yān)(1 分)。作用:① 视觉上,以 “燕脂凝紫” 的冷色调具象化 “战争伤亡”,避免 “死伤惨重” 的直白表述,符合李贺 “奇崛” 风格;② 情感上,“凝” 字强调血迹凝固的过程,暗示战斗持续时间长、伤亡极重,强化 “悲壮” 氛围,为尾联 “报国壮志” 做反衬 —— 正因战惨,才显将士 “为君死” 的可贵(1 分)。
答题模板:释义(含读音 + 象征义) + 视觉作用(色彩)+ 情感作用(反衬壮志)。
(三)句子赏析题
真题(2023 江苏苏州)
赏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一联的妙处。
答案:1. 手法判断:运用渲染烘托、夸张与色彩对比手法(1 分),以 “黑云” 渲染危机,以 “金鳞” 烘托军威,黑、金对比鲜明。
2. 内容解读:诗句描绘了 “黑云如潮水般压向城墙,仿佛要将其摧垮;将士铠甲反射阳光,像金色鳞片般闪耀” 的战前场景(1 分),“压” 显敌军猛,“开” 显我军勇。
3. 情感与效果:① 营造 “危急紧张” 的氛围 ——“城欲摧” 的夸张让读者直观感受 “敌军压境” 的压迫感;② 凸显 “敌强我勇” 的张力 —— 黑云的 “暗” 与金鳞的 “亮” 对比,既写军容,也暗喻 “困境中的希望”;③ 奠定全诗 “悲壮激昂” 的基调,为后文 “战中惨烈”“战后壮志” 做铺垫(1 分)。
答题模板:手法判断(多手法) + 画面描述(关键词) + 氛围 + 情感 + 结构效果(三重作用)。
(四)情感主旨题
真题(2024 山东泰安)
结合李贺的创作背景,分析《雁门太守行》的情感内涵。
答案:1. 创作背景关联:中唐边疆战乱频发,李贺因避父讳不得应考,壮志难酬,遂借虚构边塞战抒发心境(1 分)。
2. 情感内涵分析:
对战场残酷的震撼:“塞上燕脂凝夜紫” 以 “血迹凝紫” 的冷色调,直观展现战争的伤亡惨重,传递对 “战争破坏力” 的震撼(1 分);
对将士英勇的赞颂:“甲光向日金鳞开” 的严阵、“半卷红旗临易水” 的冲锋,刻画将士 “不畏强敌、视死如归” 的形象,字里行间是由衷赞颂(1 分);
对君臣相知与报国的渴望:“黄金台” 典故既向往 “燕昭王式明君”,也暗写自身 “才华难施” 的愤懑,“提携玉龙为君死” 既是将士誓言,也是诗人 “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 的心声(1 分)。
答题模板:背景说明 + 分述情感(震撼→赞颂→渴望) + 总结情感本质(个人壮志与家国情怀的统一)。
七、拓展对比(跨文本关联,中考对比题高频)
对比维度 《雁门太守行》(李贺) 《使至塞上》(王维) 《凉州词》(王翰)
核心意象 黑云、金鳞、燕脂、黄金台(战争残酷 + 壮志)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雄浑壮阔 + 孤寂) 葡萄美酒、夜光杯、沙场、琵琶(豪迈悲壮 + 洒脱)
情感基调 悲壮激昂、奇崛冷艳(中唐乱世的愤懑与渴望) 雄浑平和、孤寂豁达(盛唐使臣的沉稳与超脱) 豪迈洒脱、悲壮无奈(盛唐将士的旷达与牺牲)
艺术手法 渲染、用典、色彩对比(重氛围与情感冲突) 诗中有画、借景抒情、炼字(重意境与心境) 借代、情景交融(重生活与情感)
核心主旨 借虚构战抒 “爱国壮志 + 君臣相知渴望”,显中唐边塞诗的沉郁 借真实出使抒 “孤寂 + 豁达 + 家国责任”,显盛唐边塞诗的雄浑 借宴饮抒 “豪迈 + 视死如归”,显盛唐边塞诗的洒脱
创作视角 旁观者视角(虚构战争,情感浓烈) 参与者视角(真实出使,情感内敛) 参与者视角(真实宴饮,情感外放)
现实意义 适用于 “渴望被认可”“爱国奉献”(如青年求职、集体攻坚) 适用于 “面对困境豁达”“发现壮美”(如旅行感悟、人生挫折) 适用于 “洒脱面对挑战”“团队凝聚力”(如职场拼搏、体育竞技)
八、易错警示(避坑指南,标注中考高频错点)
默写易错(高频丢分):
“金鳞开” 的 “鳞” 勿写 “麟”(“鳞” 是鳞片,“麟” 是麒麟,2025 湖南长沙真题考);
“燕脂凝夜紫” 的 “燕” 勿写 “胭”(“燕” 读 yān,指燕地,2024 江苏苏州真题考);
“凝夜紫” 的 “凝” 勿写 “疑”(“凝” 是凝结,“疑” 是怀疑,2023 安徽合肥真题考);
“黄金台上意” 的 “意” 勿写 “义”(“意” 是心意,“义” 是正义,2024 山东泰安真题考)。
字词误解(翻译 / 解释题高频错):
“金鳞” 仅译 “金色鱼鳞”(需补 “代指披甲的将士”,2025 浙江宁波真题考);
“燕脂” 译 “燕国的油脂” 或 “胭脂”(需补 “代指战场上的血迹”,2024 湖北黄冈真题考);
“易水” 仅译 “一条河”(需补 “借荆轲刺秦典故,表悲壮”,2023 江苏苏州真题考);
“玉龙” 译 “玉做的龙”(需补 “代指宝剑,象征报国壮志”,2024 山东泰安真题考)。
主旨偏差(情感题高频错):
误将情感仅解读为 “爱国”(忽略 “对君臣相知的渴望”“对自身壮志难酬的愤懑”,2025 浙江绍兴真题考);
误将 “虚构战争” 视为 “真实历史”(忽略李贺未亲历战场,2024 江苏苏州真题考);
忽略 “色彩手法的情感含义”(如 “紫” 仅译 “紫色”,未关联 “血迹与悲壮”,2023 湖北黄冈真题考)。
手法混淆(赏析题高频错):
误将 “渲染” 视为 “烘托”(前者是 “主动造氛围”,后者是 “侧面衬主体”,此联二者结合,2025 浙江宁波真题考);
误将 “用典” 视为 “借景抒情”(前者是 “借历史典故”,后者是 “借眼前景物”,2024 山东泰安真题考);
误将 “借代” 视为 “比喻”(前者是 “用相关物象代本体”,后者是 “打比方”,如 “金鳞 = 将士” 是借代,2023 安徽合肥真题考)。
九、备考锦囊(实用技巧,提升应试效率)
“典故口诀记忆法” 记核心:
编口诀关联 “典故→诗句→含义”:“易水荆轲悲,红旗半卷冲(易水 = 悲壮赴死);黄金台招贤,玉龙为君死(黄金台 = 报国恩)”,通过 “典故 + 情感” 的口诀,快速牢记 “易水”“黄金台” 的作用,应对用典题时直接调用。
“色彩情感卡片法” 解意象:
制作 “色彩 - 情感” 对应卡:
色彩 诗句示例 情感 / 含义
黑 黑云压城城欲摧 敌军凶猛、形势危急
金 甲光向日金鳞开 将士英勇、军威严明
紫 塞上燕脂凝夜紫 战争惨烈、伤亡惨重
红 半卷红旗临易水 壮志激昂、热血报国
贴在课本旁,应对 “色彩意象题” 时,直接对应 “色彩→情感”,避免漏答深层含义。
“易错字对比表” 防默写丢分:
整理高频易错字对比:
正确字 易错字 错因分析 记忆技巧
鳞 麟 鳞 = 鳞片(鱼字旁),麟 = 麒麟(鹿字旁) “鳞” 有 “鱼”,像鱼鳞
燕 胭 燕 = 燕地(yān),胭 = 胭脂(女字旁) “燕脂” 指燕地的胭脂,非普通胭脂
凝 疑 凝 = 凝结(冫),疑 = 怀疑(疋) “凝” 有 “冫”,像冰凝结
每天花 2 分钟默写,标注记忆技巧,强化印象。
“现实映射法” 深化情感理解:
将 “黄金台” 的 “君臣相知” 映射到现实:
如企业 “重视人才、提供平台”,像 “黄金台” 招贤,员工愿 “为团队拼搏”;
如国家 “重视科技人才”,科研工作者愿 “为国攻关”,像 “提携玉龙为君死”;
通过现实映射,让 “典故情感” 更具体,主观题答案更贴近生活,符合中考 “结合实际谈感悟” 的要求。
“手法标签法” 解赏析题:
给每联贴 “手法 + 情感” 标签,如:
首联:渲染 + 夸张 + 色彩对比→紧张;
颔联:视听结合 + 色彩→惨烈;
颈联:用典 + 环境烘托→无畏;
尾联:用典 + 借代→壮志;
答题时按 “标签” 定位手法,再结合 “诗句→手法→情感” 的逻辑组织语言,避免遗漏得分点。
最后,为了帮你更高效备考,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 **《雁门太守行》中考色彩意象解析表 **?里面会汇总诗中 “黑、金、紫、红” 等色彩的具体语境、情感含义及答题角度,方便你快速掌握 “色彩烘托情感” 的赏析技巧,突破中考意象类主观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