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知识点考点精梳-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知识点考点精梳-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知识点考点精梳(适配中考婉约与豪放融合类词作专项)
复习导航
本资料聚焦宋代 “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经典词作《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对标中考 “婉约与豪放融合类词作 + 理想追求类主题” 核心考点,从文学常识锚定→基础字词攻坚→内容脉络拆解→情感主旨分析→艺术手法赏析→真题实战→拓展对比→易错警示→备考锦囊九大模块展开。既夯实词作基础(字词释义、默写),也深化对 “李清照‘婉约豪放并置’词风”“南渡后精神困境与超越” 及 “理想境界的浪漫追寻” 的理解,适配八年级课内学习与中考一轮复习,助力把握 “用典、虚实结合、象征” 等高频手法,突破 “梦境寓意、性别视角与历史意识的融合” 等难点。
一、文学常识速记(基础必背,中考填空高频)
类别 核心内容(标注中考高频考点)
作者与词风 李清照(1084 - 约 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词宗,有 “千古第一才女” 之称。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闺阁闲愁(如《如梦令》),后期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风格转向沉郁悲怆(如《声声慢》)。《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其豪放风格代表作,以奇幻梦境突破传统婉约词的纤弱格局,展现 “雄奇壮阔与深婉细腻并存” 的独特魅力。(2024 浙江杭州真题考李清照 “婉约豪放并置” 的词风)
创作背景 词作写于建炎四年(1130 年):李清照南渡后,经历丈夫赵明诚病逝、文物散失、朝廷偏安江南等多重打击,在浙江沿海流亡途中创作此词。词中 “天接云涛” 的混沌意象,既映射当时 “靖康之变” 后的社会动荡,也暗合词人 “路长嗟日暮” 的精神困境,最终以 “九万里风鹏正举” 的豪迈宣言,完成从现实苦难到理想超越的心灵突围。(2025 湖北武汉真题考创作背景与情感关联)
作品体裁与特点 《渔家傲》是一首双调词(上下片各五句),属 “记梦词” 范畴。其最大特点是 “梦幻与现实交织、婉约与豪放融合”:上阕以 “天接云涛”“星河千帆” 等壮阔意象构建奇幻梦境,下阕用 “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回归现实悲慨,最终以 “大鹏乘风” 的浪漫想象升华主题,打破 “诗庄词媚” 的传统界限,被梁启超评为 “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2023 江苏苏州真题考双调词特点与 “婉约豪放融合” 风格)
核心定位 ①内容上:以 “一场奇幻梦境” 为线索,写海天混沌、天帝问答、鹏举仙山;②地位上:是初中阶段理解 “李清照词风多样性”“南渡文人精神裂变”“理想与现实冲突” 的核心文本,中考高频考查 “意象分析(云涛、星河、鹏鸟)”“炼字(接、连、舞)”“情感把握(苦闷 + 超越)”。(2024 山东泰安真题考文本的 “性别视角与历史意识融合” 价值)
二、基础积累过关(默写 + 字词,中考基础题核心)
1. 重点字词释义(中考字词解释 / 翻译题高频)
词语 拼音 古义 / 语境义 文中例句 真题考频 易错提醒
云涛 yún tāo 如波涛般翻滚的云(非 “云朵与波涛”) 天接云涛连晓雾 高频 2024 山东泰安真题考,“云涛” 是单一意象,需关联 “混沌动荡” 的象征义,勿拆译 “云” 和 “涛”
星河 xīng hé 银河(非 “星星与河流”) 星河欲转千帆舞 高频 2025 湖南长沙真题考,“星河” 是天文意象,需关联 “时空浩渺” 的意境,勿直译 “星星的河流”
帝所 dì suǒ 天帝居住的地方(非 “皇帝的住所”) 仿佛梦魂归帝所 中频 2024 湖北黄冈真题考,“帝所” 是神话意象,需关联 “终极归宿” 的哲思,勿混淆 “皇帝” 与 “天帝”
路长 lù cháng 路途遥远(隐喻 “人生道路漫长”) 我报路长嗟日暮 高频 2023 安徽合肥真题考,需点明 “路长” 的双关义(现实流亡 + 精神求索),避免仅译字面义
谩有 màn yǒu 空有、徒有(非 “傲慢拥有”) 学诗谩有惊人句 高频 2025 浙江宁波真题考,“谩” 读 màn,表 “徒然”,需关联 “怀才不遇” 的愤懑,勿写 “慢”
鹏正举 péng zhèng jǔ 大鹏鸟正在高飞(典出《庄子 逍遥游》,象征 “理想追求”) 九万里风鹏正举 高频 2024 江苏苏州真题考,核心用典,需明确 “鹏” 的象征义,勿仅译 “大鹏鸟飞起”
三山 sān shān 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象征 “理想境界”) 蓬舟吹取三山去 高频 2023 江苏苏州真题考,核心象征,需关联 “摆脱现实束缚” 的寓意,勿直译 “三座山”
2. 默写易错字(中考默写题高频丢分点)
易错字组 正确写法 常见错误 错因分析 真题考频
云涛 涛 滔、焘 音近形似,“涛” 从 “氵”(表波浪),“滔”(弥漫,如 “滔滔不绝”)、“焘”(覆盖,如 “焘育”)语义无关 高频
星河欲转 欲 浴、裕 音近形似,“欲” 表 “将要”(如 “山雨欲来”),“浴”(洗澡)、“裕”(富裕)语义无关 高频
帝所 帝 蒂、谛 音近形似,“帝” 指 “天帝”(从 “巾”),“蒂”(瓜蒂,从 “艹”)、“谛”(仔细,从 “讠”)语义无关 高频
学诗谩有 谩 漫、慢 音近形似,“谩” 表 “徒然”(从 “讠”),“漫”(弥漫,从 “氵”)、“慢”(缓慢,从 “忄”)语义无关 高频
蓬舟 蓬 篷、逢 音近形似,“蓬” 指 “蓬草”(从 “艹”),“篷”(船篷,从 “竹”)、“逢”(遇见,从 “辶”)语义无关 中频
三、内容脉络拆解(逻辑梳理,中考内容理解题核心)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以 “梦境中的奇幻旅程” 为线索,按 “海天混沌→天帝问答→现实悲慨→理想超越” 的顺序展开,从 “迷茫” 到 “追问” 再到 “突围”,情感层层递进:
1. 上阕(起:梦境)—— 描绘海天混沌的奇幻世界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内容:水天相接,云涛如浪,晓雾弥漫;银河转动,千帆竞舞。词人梦魂飘至天帝居所,天帝关切询问她的归宿。
作用:① 意象营造,定基调:“云涛”“晓雾”“星河” 等意象构建出浑茫壮阔的梦境,“接”“连”“转”“舞” 等动词赋予画面动态感,为全篇 “奇情壮采” 奠定基础;② 设置悬念,引下文:天帝的 “殷勤问我归何处”,引发词人对 “人生终极归宿” 的思考,推动情节发展。
2. 下阕(承:现实与理想)—— 倾诉现实苦闷与理想追求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内容:词人回答天帝,感叹人生道路漫长、时光易逝,空有才华却无用武之地。她愿如大鹏乘风高飞,直达海上仙山。
作用:① 现实与梦境交织:“路长嗟日暮” 是现实流亡的写照,“学诗谩有惊人句” 是对自身才华的肯定与悲叹,二者与上阕梦境形成强烈反差;② 用典升华,显壮志:“九万里风鹏正举” 化用《庄子 逍遥游》典故,以大鹏自喻,“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则借 “三山” 象征理想境界,将个人困境升华为对自由与光明的追求,情感从 “压抑” 转为 “激昂”。
四、情感主旨深度解析(中考主观题核心)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的情感并非单一的 “理想追求”,而是 “三层情感的交织”,需结合李清照的 “南渡经历” 与 “性别视角” 拆解:
1. 浅层情感:对现实困境的苦闷与愤懑
触发点:南渡后的流亡生活、丈夫病逝、文物散失,使词人陷入 “路长嗟日暮” 的困境;
体现:“学诗谩有惊人句” 中,“谩有” 二字道尽空有才华却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嗟” 字则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2. 中层情感: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与反思
依据:天帝的 “殷勤问我归何处”,实则是词人对 “生命价值与归宿” 的自我叩问。这种追问突破了传统女性词作 “闺怨离愁” 的局限,展现出知识分子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特点:不同于男性文人 “修齐治平” 的现世追求,李清照的追问更关注 “个体生命的意义”,如 “路长” 既指现实流亡,也隐喻精神求索的漫长。
3. 深层主旨:对理想境界的浪漫追寻与精神超越
背景关联: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李清照作为女性无法参与政治,“三山” 的理想境界成为她摆脱现实束缚的精神寄托;
体现:“九万里风鹏正举” 的大鹏形象,既是对自我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命运的抗争;“蓬舟吹取三山去” 则以浪漫想象,表达对 “无战乱、无离散” 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总结主旨:全词通过奇幻梦境,既抒发了词人 “对现实困境的苦闷愤懑” 与 “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反思”,也借 “大鹏乘风”“蓬舟仙山” 的浪漫意象,展现了 “对自由与光明的执着追求”,是李清照南渡后 “精神突围” 的艺术结晶,兼具 “婉约词的细腻” 与 “豪放词的豪迈”,被誉为 “无一毫粉钗气” 的千古绝唱。
五、艺术手法赏析(中考赏析题高频)
手法类型 对应诗句 手法解析 作用与效果(结合中考考点) 真题考频
虚实结合 ①实: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②虚:梦魂归帝所,蓬舟吹取三山去 上阕虚写梦境,下阕实写现实,又以 “大鹏”“三山” 的虚写收束,虚实交织,拓展意境 1. 增强情感张力 —— 现实的 “苦” 与梦境的 “幻” 对比,凸显词人精神困境;2. 浪漫想象升华主题,使 “理想追求” 更具感染力(2025 湖南长沙真题考) 高频
用典抒情 ①九万里风鹏正举(《庄子 逍遥游》);②路长嗟日暮(《离骚》) 1. 借大鹏象征 “远大志向与抗争精神”;2. 借 “路长”“日暮” 隐喻 “人生困境与时光流逝” 1. 丰富文化内涵,让 “理想追求” 有历史支撑;2. 委婉表达情感,避免直白抒情的浅薄(2024 江苏苏州真题考) 高频
象征手法 ①鹏鸟:理想追求;②三山:理想境界;③云涛、晓雾:现实混沌 用具体物象(鹏、三山等)象征抽象概念(理想、自由等),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深刻 1. 符合 “词贵含蓄” 的传统;2. 突破性别限制,展现宏大格局(2023 安徽合肥真题考) 高频
对比手法 上阕梦境的壮阔奇幻 vs 下阕现实的困顿无奈 通过 “梦境” 与 “现实” 的对比,强化词人对 “理想境界” 的向往 1. 形成情感落差,增强艺术感染力;2. 凸显主题 —— 在现实苦难中坚守理想(2024 山东泰安真题考) 中频
六、真题实战(答题模板,适配中考题型)
(一)默写题(高频易错句)
真题(2024 湖北黄冈)
补写出《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中用典故表达词人理想追求的句子:“,。”
答案: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解析:易错字提醒:“鹏” 勿写 “篷”“逢”,“蓬” 勿写 “篷”。需结合 “用典 + 理想追求” 定位尾句,牢记 “大鹏”“三山” 的象征义。
答题模板:抓 “用典 + 理想” 核心定位诗句 + 强化 “鹏”“蓬” 等易错字记忆。
(二)字词解释题
真题(2025 浙江宁波)
解释 “学诗谩有惊人句” 中 “谩有” 的含义,并分析其在词中的作用。
答案:“谩有” 是 “空有、徒有” 的意思(1 分)。作用:① 情感表达:“谩有” 二字道尽词人空有才华却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与 “路长嗟日暮” 共同抒发对现实困境的愤懑;② 对比反衬:与 “惊人句” 形成对比,凸显 “才华无用武之地” 的悲哀,为后文 “大鹏乘风” 的理想追求做铺垫(1 分)。
答题模板:释义 + 情感作用(直接抒情)+ 结构作用(对比反衬)。
(三)句子赏析题
真题(2023 江苏苏州)
赏析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一联的妙处。
答案:1. 手法判断:运用意象营造与动词锤炼手法(1 分),“云涛”“晓雾”“星河” 等意象构建浑茫壮阔的梦境,“接”“连”“转”“舞” 等动词赋予画面动态感。
2. 内容解读:诗句描绘了水天相接、云涛翻滚、银河转动、千帆竞舞的奇幻景象(1 分),“接”“连” 二字让四垂天幕与汹涌波涛融为一体,“转”“舞” 则使画面充满生机。
3. 情感与效果:① 意境营造:浑茫壮阔的梦境,为全篇 “奇情壮采” 奠定基调;② 情感暗示:动态画面暗合词人内心的波澜,为后文 “人生归宿” 的追问埋下伏笔(1 分)。
答题模板:手法判断(意象 + 动词) + 画面描述(关键词) + 意境 + 情感效果(双重作用)。
(四)情感主旨题
真题(2024 山东泰安)
结合李清照的创作背景,分析《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的情感内涵。
答案:1. 创作背景关联:李清照南渡后经历流亡、丧夫、文物散失,在浙江沿海创作此词,词中 “路长嗟日暮” 是其现实困境的写照(1 分)。
2. 情感内涵分析:
对现实困境的苦闷愤懑:“学诗谩有惊人句” 中,“谩有” 二字道尽空有才华却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嗟” 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1 分);
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反思:天帝的 “殷勤问我归何处”,实则是词人对 “生命价值与归宿” 的自我叩问,突破了传统女性词作的局限(1 分);
对理想境界的浪漫追寻:“九万里风鹏正举” 以大鹏自喻,“蓬舟吹取三山去” 借 “三山” 象征理想境界,表达对自由与光明的执着追求(1 分)。
答题模板:背景说明 + 分述情感(苦闷→追问→追求) + 总结情感本质(个人困境与理想超越的统一)。
七、拓展对比(跨文本关联,中考对比题高频)
对比维度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满江红 怒发冲冠》(岳飞)
核心意象 云涛、星河、鹏鸟、三山(奇幻梦境 + 理想追求) 左牵黄、右擎苍、天狼星(狩猎场景 + 报国壮志) 怒发冲冠、靖康耻、贺兰山(战场场景 + 复国决心)
情感基调 苦闷中见超越,婉约中显豪放(女性视角的精神突围) 豪迈奔放、壮志凌云(男性文人的报国豪情) 悲壮激昂、慷慨壮烈(民族英雄的家国情怀)
艺术手法 用典、虚实结合、象征(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用典、夸张、借代(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 直抒胸臆、用典、夸张(强烈的抒情性)
核心主旨 借梦境抒 “现实困境与理想追求”,显女性词人的哲思与豪情 借狩猎抒 “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的壮志,显士大夫的担当 借历史抒 “收复失地、洗雪国耻” 的决心,显民族气节
创作视角 个人化视角(女性细腻情感与宏大哲思结合) 士大夫视角(家国责任与个人抱负结合) 民族视角(国家大义与个人牺牲结合)
现实意义 适用于 “困境中坚守理想”“性别平等与自我价值”(如职场女性奋斗) 适用于 “责任担当”“勇气与豪情”(如青年励志、团队拼搏) 适用于 “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如历史教育、集体荣誉感培养)
八、易错警示(避坑指南,标注中考高频错点)
默写易错(高频丢分):
“云涛” 的 “涛” 勿写 “滔”(“涛” 从 “氵”,表波浪,2025 湖南长沙真题考);
“学诗谩有” 的 “谩” 勿写 “漫”“慢”(“谩” 表 “徒然”,2024 江苏苏州真题考);
“蓬舟” 的 “蓬” 勿写 “篷”(“蓬” 指蓬草,2023 安徽合肥真题考)。
字词误解(翻译 / 解释题高频错):
“云涛” 仅译 “云朵与波涛”(需补 “如波涛般翻滚的云”,2025 浙江宁波真题考);
“三山” 仅译 “三座山”(需补 “象征理想境界”,2024 湖北黄冈真题考);
“鹏正举” 仅译 “大鹏鸟飞起”(需补 “象征远大志向”,2023 江苏苏州真题考)。
主旨偏差(情感题高频错):
误将情感仅解读为 “理想追求”(忽略 “对现实困境的苦闷” 与 “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2025 浙江绍兴真题考);
误将 “三山” 视为 “消极避世”(忽略其 “精神超越” 的积极意义,2024 山东泰安真题考);
忽略 “性别视角” 的独特性(未分析女性词人在男权社会中的精神突围,2023 湖北黄冈真题考)。
手法混淆(赏析题高频错):
误将 “用典” 视为 “比喻”(前者是 “借历史典故”,后者是 “打比方”,如 “鹏鸟” 是用典,2025 浙江宁波真题考);
误将 “虚实结合” 视为 “单纯想象”(前者是 “现实与梦境交织”,后者是 “无依据的联想”,2024 山东泰安真题考);
误将 “象征” 视为 “借代”(前者是 “物象代抽象概念”,后者是 “相关物象代本体”,如 “三山” 是象征,2023 安徽合肥真题考)。
九、备考锦囊(实用技巧,提升应试效率)
“典故口诀记忆法” 记核心:
编口诀关联 “典故→诗句→含义”:“庄子大鹏九万里(理想追求),屈原路长嗟日暮(现实困境);三山蓬莱方丈瀛(理想境界),易安词中显豪情”,通过 “典故 + 情感” 的口诀,快速牢记用典的作用,应对主观题时直接调用。
“意象卡片法” 解象征义:
制作 “意象 - 情感” 对应卡:
意象 诗句示例 情感 / 含义
云涛 天接云涛连晓雾 现实混沌与内心波澜
星河 星河欲转千帆舞 时空浩渺与人生渺小
鹏鸟 九万里风鹏正举 远大志向与精神超越
三山 蓬舟吹取三山去 理想境界与自由追求
贴在课本旁,应对 “意象分析题” 时,直接对应 “意象→情感”,避免漏答深层含义。
“易错字对比表” 防默写丢分:
整理高频易错字对比:
正确字 易错字 错因分析 记忆技巧
涛 滔 涛 = 波浪(氵),滔 = 弥漫(氵) “涛” 有 “寿”,如 “寿比南山” 的 “寿”
谩 漫 谩 = 徒然(讠),漫 = 弥漫(氵) “谩” 有 “曼”,如 “漫长” 的 “曼”
蓬 篷 蓬 = 蓬草(艹),篷 = 船篷(竹) “蓬” 指植物,与 “艹” 相关
每天花 2 分钟默写,标注记忆技巧,强化印象。
“现实映射法” 深化情感理解:
将 “鹏鸟”“三山” 映射到现实:
如学生 “面对升学压力仍坚持梦想”,像 “鹏鸟乘风高飞”;
如企业 “在困境中寻求创新突破”,像 “蓬舟吹取三山去”;
通过现实映射,让 “理想追求” 的情感更具体,主观题答案更贴近生活,符合中考 “结合实际谈感悟” 的要求。
“手法标签法” 解赏析题:
给每句贴 “手法 + 情感” 标签,如:
上阕:意象营造 + 动词锤炼→壮阔梦境;
下阕:用典 + 象征→理想追求;
答题时按 “标签” 定位手法,再结合 “诗句→手法→情感” 的逻辑组织语言,避免遗漏得分点。
最后,为了帮你更高效备考,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中考意象与象征解析表 **?里面会汇总 “云涛”“星河”“鹏鸟”“三山” 等核心意象的具体语境、象征含义及答题角度,方便你快速掌握 “意象分析” 的赏析技巧,突破中考词作主观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