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专题一:汉字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专题一:汉字知识点

资源简介

2026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一:汉字
目 录
知识点1:汉字基础知识 2
一、汉字的产生与特点 2
1.汉字的产生 2
2.汉字的特点 2
二、汉字“六书” 2
三、汉字的构造 4
1.构造单位 4
2.书写顺序 5
四、常用检字法 5
1.部首检字法(以部首查找汉字的检字方法) 5
2.音序检字法(以字音查找汉字的检字方法) 6
3.笔画检字法(笔画、笔形结合的检字方法) 6
知识点2:同音字、形近字 7
一、同音字 7
二、形近字 7
知识点3:汉字形体演变汉字七体 8
知识点4:中考常考名家书法 9
知识点5:字形辨析 12
中考常考易混字辨析 13
知识点1:汉字基础知识
一、汉字的产生与特点
1.汉字的产生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随着文明的演进,口头交际不能满足交际和记录的需求,于是华夏先民开始画画、结绳记事,汉字逐渐产生。
【拓展】汉字是世界上起源很早的文字之一,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汉字曾被越南、韩国、日本等国借去记录各自的民族语言。至今,日本、韩国还在使用部分汉字,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则把汉字作为他们国家运用的正式文字之一。
2.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表意文字,也就是说,汉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由不同笔画构成)来记录汉语的。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表现了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的特点。
二、汉字“六书”
汉字“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方法和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的总称。
分类 概述 举例
象形 指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象形字是独体字,不能再拆开分析。
指事 指用象征性符号来构造汉字的形体,用来表示无法描画的事物或抽象概念的造字法。指事字也是独体字。
会意 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组合成新字意义的造字法。会意字是合体字。
形声 指由表示字义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组合成新字的造字法。形声字都是合体字,形旁大都是象形字。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可作形声字的声旁,如“沐、抹”的声旁分别为“木、末”。
转注 指同一部首内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共同点的一组字,用来互相解释、互相借用。转注不是造字法,而是一种用字法。 “老”“考”都属“老”部,读音相近,意义相同,《说文解字》中“老”解释为“考也”,“考”解释为“老也”。
假借 一种用字法,指语言中有了某个词,但还没有表示这个词的字,于是就借用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的方法。 “其”字本来是簸箕的象形字,后来借以表示代词和助词“其”。
【拓展】
1.独体字:独体字是古代提出的汉字结构的概念,指仅含有一个单独形体、不能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的字。一般都是象形字和指事字,如“日”“月”“井”等。
2.合体字: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偏旁)组成的字。合体字中大部分是形声字,如“沐”“嶙”等;也有一小部分是会意字,如“体”“相”“信”等。
三、汉字的构造
1.构造单位
(1)笔画:组成汉字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2)偏旁: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基本结构单位。(如“岗”中的“山”“冈”都是偏旁)一个偏旁一般由两画或更多的笔画构成。
(3)部首:字典、词典中形体相同的表意偏旁。它按照汉字的形体结构取其相同部分排列在一起,以供检字之用。
【拓展】偏旁和部首的区别:部首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这是因为部首所取偏旁都是表意的,而偏旁除部分表意外,更多的是表声的。如“江”.“河”中“氵”既是表意的偏旁,也是部首;而“工”“可”只是表声的偏旁,不是部首。
2.书写顺序
(1)笔顺: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汉字是按照一定的笔顺来写的。
(2)汉字笔顺的基本书写规则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拓展】一些特殊书写规则:1.点在左上先写,如“门”。2.点在右上后写,如“犬”。3.下包上结构先上,如“函”。4.上左下三面包围结构先上内,如“匹”“臣”。5.左下(“之”“支”旁)包右上结构先右上,如“过”。
四、常用检字法
1.部首检字法(以部首查找汉字的检字方法)
(适用于不知道该字准确读音的情况)
具体步骤:
(1)先确定所查字的部首;
确定部首的方法:
1.上下结构的字:查该字的上部或下部。如“宝”查“宀”,“哲”,查“口”。
2.左右结构的字:查该字的左部或右部。如“谈”查“讠”,“都”查“阝”,“颖”查“页”或“禾”。
3.内外结构的字:查该字的外部。如“国”查“口”。
4.单一构造的字:查该字的起笔或中间。
(2)再根据部首笔画数在“部首目录”里查出该部首在“检字表”中的页码;
(3)最后数出所查字除部首以外的笔画数,找到该字,再根据“检字表”中对应的页码查找。
2.音序检字法(以字音查找汉字的检字方法)
(适用于知道该字及其字音,查找其义项的情况)
具体步骤:
(1)在“音节表”中找到所查字拼音的首字母;
(2)在该首字母下的“音节表”中找到该字对应的音节及对应页码,按页码在正文中找到该字。
3.笔画检字法(笔画、笔形结合的检字方法)
(适用于查找独体字、难检字的情况)
具体步骤:
(1)先确定所查字的笔画数;
(2)在“难检字笔画索引”中找到相应的笔画栏,就可以找到所查字及对应页码,按页码在正文中找到该字。
知识点2:同音字、形近字
一、同音字
指读音相同的字,一般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同音形近字,即读音相同、字形相似的字,如“妨、防”都读fáng;另一种是同音异形字,即读音相同、字形不同的字,如“部署”需用“部”,“布置”需用“布”。
二、形近字
指形体相近的字,一般可从四个方面辨别:笔画不同,如“戌、戍”;
笔画多少不同,如“候、侯”;部首、偏旁不同,如“拌、绊”;笔画相同而结构不同,如“己、已”。
【拓展】可以把形近字读音和意义联系起来记忆。如“瞻”字的形旁是“自”,与眼睛有关;而“蟾”字的形旁是“贝”,与钱财有关。
知识点3:汉字形体演变汉字七体
“甲金篆隶草行楷”这七种字体被称为“汉字七体”。现代汉语书写常用的是楷书和行书,文物古迹、印章、匾额中,有时也会出现隶书、草书等字体。
名称 概述 特点
甲骨文 通行于殷商时代,内容多是占卜的内容,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又称为殷墟文字、卜辞、契文等。 字体线条细且均匀,图画性强,大小不一,较随意。
金文 通行于殷商、周朝,铸造在青铜器上,又叫做钟鼎文。以钟和鼎最为常见 笔画丰满,字形圆转,大小均匀,比甲骨文更加方正、匀称。
篆书 分为大篆和小篆。一般认为,广义的大篆指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狭义的大篆指春秋战国时秦国的文字。小篆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 大篆同金文相似,小篆笔画更加均匀整齐,线条粗细统一,符号性强,图画意味大大削弱。
隶书 有秦隶、汉隶两种。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汉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 字形略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粗细有致,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草书 始于汉初,由隶书草化而来,包括章草、今草、狂草等。狂草产生于唐代,由实用字体转变为纯粹的书法艺术。 笔画连绵不断,运笔遒劲,结构简省,偏旁假借。
楷书 始于汉末,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沿用至今天,也叫真书、正楷。 形体方正,横平竖直,笔画清楚。
行书 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介于草书、楷书之间。 笔画连绵呼应,字字独立。
知识点4:中考常考名家书法
字体 名家 作品特点
篆书 李斯 笔法自然,线条挺拔,展现出雄浑与庄重的气质。在结构布局上,他注重字体的对称性与平衡感,使得作品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被称为“小篆之父”
隶书 蔡邕 藏头护尾,中锋用笔,一波三折,富有节奏感。方正端庄,重心平稳,比例协调,疏密得当。风格醇厚,高古拙朴,刚柔相济,骨气洞达。
草书 张旭 笔画连绵,线条流畅且富有节奏感。字形结构既有古法的严谨,又充满创新。章法独特,布局自然,气势恢宏。
怀素 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实笔与虚笔相互交织,形成强烈对比。结体自由奔放,不拘泥于传统格局,充满灵动之美。
楷书 欧阳询 字形稍长,整齐严谨,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用笔鲜明有力,刚柔并济,力度适中,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稳固。
颜真卿 崇端庄、阔大,重气势、魄力。直画呈弓弩蓄势之形,捺笔表现出一波三折的节奏。点画丰厚饱满,结构端正,大气磅礴,稳健厚重。 (颜真卿书法称“颜筋”)
楷书 柳公权 笔画细劲,棱角峻厉,结体严谨。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处特别开阔。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显得英气逼人。 (柳公权书法称“柳骨”)
赵孟频 削简就繁,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笔圆架方,流动带行。
行书 王羲之 笔法精妙,行笔飘逸,如行云流水。结构多变,上下结构或左右结构显得长短互疏,宽窄各异,使作品充满节奏感与韵律美。字体清秀,气韵生动。
知识点5:字形辨析
辨析字形的方法
方法 概述 举例
形旁分析法 声旁相同、形旁不同的形声字可以通过辨析形旁的意义来正确书写。 如“一棵树”“青稞”这两个词中的“棵”和“稞”,注意“木”“禾”这两个形旁。用“木”作形旁的字,本义一般与树木有关;用“禾”作形旁的字,本义一般与庄稼有关。
声旁分析法 有些声旁相同的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我们可以通过声旁来纠正错别字。 “未”读作wèi,用“未”作声旁的字,韵母一般有ei,如“味”“妹”“昧”等;“末”读作mò,用“末”作声旁的字,韵母一般有o,如“抹”“沫”“茉”等。
结构推形法 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结构对称,如书写错误,可通过对称位置的字推断。 “名门望族”的“名”“望”相对,指有名望,故“望”不能写成“旺”。
字义分析法 了解形近字的字义也可以帮助我们纠正错别字。 如“梢”和“稍”,“梢”指条状物较细的一头,而“稍”则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了解了这两个字意义上的区别,我们就不会把“树梢”错写成“树稍”了。
探索来源法 大部分成语都有来源,掌握它们应注意了解其来源。 如“班门弄斧”“墨守成规”,“(鲁)班”“墨(翟)”是这两个成语所涉及的人物,故不能写成“搬”“默”。
联想分析法 根据字形特点,结合生活经验,把音形义结合起来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物象,可以增强记忆。 “肺”字的“一”像人宽宽的肩膀,“冂”像肩膀下的两叶肺,“I”像从上到下的吸气通道。这样“市”与“市”就能区分开了。
记少带多法 针对易错的形近字,可以采用记住少数带动多数的方法来记忆。 如“辶”和“又”,从“又”的常见字有“廷、延、建”等,其他则多从“之”。
中考常考易混字辨析
【暗 黯】
暗:光线不足,秘密的,糊涂,不鲜明。
黯:阴暗,多用于形容忧郁伤感的样子,如“黯然神伤”。
【暴 爆】
暴:①突然而且猛烈,如“暴雨”;②凶狠,残酷,如“暴行”;③暴烈急躁,如“暴脾气”;④露出来,显露,如“暴露”;⑤糟蹋,如“自暴自弃”。
爆:①猛然破裂或迸出,如“爆炸”;②出人意料地出现,突然发生,如“爆冷门”;③一种烹调方法,如“爆炒”。
【弊 毙】
弊:①欺诈蒙骗图占便宜的行为,如“作弊”;②害处,毛病,如“切中时弊”。毙:死,如“毙命”。
【辨 辩】
辨:辨别,分辨,如“辨析”“明辨是非”。
辩:辩解,辩论,如“争辩”“辩驳”。
【搏 博 膊】
搏:①搏斗,对打,如“拼搏”;②扑上去抓,如“狮子搏兔”;③跳动,如“脉搏”。
博:①(量)多,丰富,如“渊博”;②通晓,如“博古通今”;③博取,取得,如“聊博一笑”。
膊:胳膊,如“赤膊”。
【才 材】
才:才能,如“德才兼备”“才疏学浅”。
材:①材料,如“木材”;②资料,如“教材”;③某类人,如“栋梁之材”。
【采 彩】
采:①摘,如“采莲”;②开采,如“采矿”;③搜集,如“采风”;④选取,取,如“采购”;⑤精神,神色,如“兴高采烈”。
彩:①颜色,如“五彩”;②表示赞赏的欢呼声,如“喝彩”;③花样,精彩的成分,如“丰富多彩”。
【驰 弛】
驰:①(车马等,使车马等)跑得很快,如“奔驰”;②传播,如“驰名”;③(心神)向往,如“心驰神往”。
弛:①放松,如“一张一弛”;②松懈,如“松弛”。
【崇 祟】
崇:①高,如“崇山峻岭”;②重视,尊敬,如“尊崇”“推崇”。
祟:原指鬼怪或鬼怪害人,借指不正当的行动,如“作祟”“鬼鬼祟祟”。
【淳 醇】
淳:淳朴,可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或民风,如“淳厚”;也可形容音色,如“音色淳美”。
醇:①含酒精多的酒;②纯粹。
【篡 纂】
篡:夺取,多指篡位,如“篡权”。
纂:编辑,如“编纂”。
【粹 萃 瘁 悴】
粹:①纯粹,如“粹而不杂”;②精华,如“精粹”。
萃:①聚集,如“荟萃”;②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如“出类拔萃”。
瘁:过度劳累,如“心力交瘁”“鞠躬尽瘁”。
悴: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带 戴】
带:①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如“皮带”;②随身拿着,携带,如“带着书包”;③引导,领,如“带队”;④捎带着做某事,如“上街带包茶叶来”;⑤呈现,显出,如“面带笑容”。
戴:①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如“戴手表”;②拥护尊敬,如“爱戴”;③头顶着,如“披星戴月”“不共戴天”。
【耽 眈】
耽:①延误,迟延,如“耽误”;②沉溺,入迷,如“耽于幻想”。
眈:眈眈,形容眼睛注视,如“虎视眈眈”。
【蒂 缔 谛】
蒂:瓜、果等跟茎、叶相连的部分,把儿(bàr),如“根深蒂固”。
缔:结合,订立,如“缔约”“缔结”。
谛:①仔细(看或听),如“谛听”;②佛教指真实而正确的道理,泛指道理,如“真谛”。
【雕 凋】
雕:①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如“雕花”;②有彩画装饰的,如“雕梁画栋”;③雕刻艺术或雕刻作品,如“玉雕”;④一种猛禽。凋:凋谢,如“凋零”。
【叠 迭】
叠:①一层加上一层,重复,如“叠床架屋”;②折叠,如“叠衣服”。
迭:①轮流,替换,如“更迭”;②屡次,如“迭挫强敌”。
【度 渡】
度:[dù]①过(指时间),如“虚度年华”;②计量单位名称,如“度量衡”;③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如“气度”;④所打算或计较的,如“置之度外”;⑤程度,如“极度”;⑥次,如“一年一度”;⑦人的气质或姿态,如“风度翩翩”。
[duó]推测,估计,如“揣度”。
渡:①通过(江河等),如“渡河”“渡过难关”;②渡口(多用于地名);③载运过河,如“把我渡到对岸”。
【繁 烦】
繁:①繁多,复杂,如“繁杂”;②繁殖(牲畜),如“繁育”。
烦:①烦闷,如“烦躁”;②厌烦,如“不耐烦”;③又多又乱,如“要言不烦”;④烦劳,如“烦您个事儿”。
【防 妨】
防:①防备,如“防患于未然”;②防守,防御,如“布防”;③堤,挡水的构筑物,如“堤防”。
妨:妨碍,如“何妨”。
【废 费】
废:①不再使用,不再继续,如“半途而废”;②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的,如“废报纸”;③荒芜,衰败,如“废墟”。
费:①费用,如“免费”;②花费,耗费,如“消费”;③用得多,消耗得多,如“老式汽车费油”。
【奋 愤 忿】
奋:①鼓起劲来,振作,如“奋勇”“奋发图强”;②摇动,举起,如“奋笔疾书”。
愤: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怒,如“群情激愤”“悲愤”。
忿:①与“愤”基本同义,如“忿怒”“忿恨”;②不忿儿,指不服气、不平。
【扶 抚】
扶:①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如“扶老携幼”;②扶助,如“救死扶伤”。
抚:①安慰,慰问,如“抚慰”;②保护,如“抚养”;③轻轻地按着,如“抚摩”。
【幅 副】
幅:量词,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如“一幅画”“一幅被面”。
副:①辅助的(跟“正、主”相对),居第二位的,如“副主席”;②辅助的职务,担任辅助职务的人,如“二副”;③附带的,如“副作用”;④符合,如“名副其实”;⑤量词,用于成套的东西,如“一副象棋”。
【附 付】
附:①附带,如“附设”;②靠近,如“附近”;③依从,依附,如“附议”“魂不附体”。
付:①交给,如“交付”;②给(钱),如“付款”。
【复 覆】
复:①重复,如“复制”;②繁复,如“复杂”;③转过去或转回来,如“循环往复”;④回答,如“复信”;⑤恢复;如“收复”;⑥报复,如“复仇”;⑦再,又,如“旧病复发”。
覆:①盖住,如“天覆地载”;②底朝上翻过来,歪倒,如“颠覆”;③灭亡,如“覆灭”。
【竿 杆 秆】
竿:竹竿,如“立竿见影”。
杆:[gān]有一定用途的细长的木头或类似的东西(多直立在地上,上端较细),如“电线杆子”。
[gǎn]①器物的像棍子的细长部分(包括中空的),如“枪杆”;②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如“一杆秤”。
秆:某些植物的茎,如“秸秆儿”“麦秆儿”。
【冈 岗】
冈:[gāng]较低而平的山脊,如“山冈”“景阳冈”。岗:[gāng]同“冈”。
[gǎng]①不高的山或高起的土坡,如“黄土岗儿”;②平面上凸起的长道,如“肉岗儿”;③军警守卫的处所,如“站岗”;④职位,如“在岗”。
【函 涵】
函:①信件,如“信函”;②匣,封套,如“镜函”。
涵:①包含,包容,如“海涵”;②涵洞,如“桥涵”。
【撼 憾】
撼:摇,摇动,如“摇撼”。
憾:失望,不满足,如“缺憾”。
【和 合 阖】
和:连带,如“和衣而卧”。
合:①全,如“合家团聚”;②闭,合拢,如“合眼”。
阖:①全,总共,如“阖家”;②关闭,如“阖门”。
【划 画】
划:[huá]①拨水前进,如“划船”;②合算,如“划得来”;③用尖锐的东西把别的东西分开或在表面上刻过去、擦过去,如“划火柴”。
[huà]①划分,如“划界”;②划拨,如“划账”;③计划,如“策划”。
画:①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如“画人像”;②画成的艺术品,如“油画”;③用画装饰的,如“雕梁画栋”;④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如“画线”;⑤组成汉字的横、竖、撇、点、折等,如“笔画”。
【荒 谎 慌 惶】
荒:①荒地,如“垦荒”;②荒歉,如“荒年”;③不确定的,如“荒信”;④严重的缺乏,如“粮荒”;⑤荒凉,如“荒郊”;⑥荒疏,如“荒废”;⑦不合情理,如“荒谬”;⑧迷乱,放纵,如“荒淫”。
谎:①谎话;②不真实,虚假,如“谎称”。
慌:①慌张,如“惊慌失措”;②用在“得”字后面,表示难以忍受,如“饿得慌”。
惶:恐惧,如“惶恐”。
【慧 惠】
慧:聪明,如“聪慧”“慧心”。
惠: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恩惠,如“小恩小惠”;②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如“惠顾”“惠临”;③给人好处,如“平等互惠”;④柔顺,善良,如“贤惠”。
【即 既】
即:①靠近,接触,如“若即若离”;②当下,目前,如“成功在即”;③就,便,如“招之即来”;④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
既:①已经,如“既往不咎”;②既然,如“既来之,则安之”;③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如“既高且大”。
【籍 藉】
籍:①书籍,册子,如“书籍”;②登记,如“籍没”;③籍贯,如“原籍”;④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如“国籍”“学籍”。
藉:践踏,侮辱。
【集 积】
集:①集合,聚集,如“集思广益”;②集市,如“赶集”;③集子,如“诗集”。
积:①积累,如“积少成多”;②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如“积弊”;③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如“食积”;④乘积的简称。
【佳 嘉】
佳:美,好,如“佳音”“佳节”。
嘉:①美好,如“嘉宾”;②夸奖,赞许,如“嘉奖”。
【纠 赳】
纠:①缠绕,如“纠纷”;②集合,如“纠集”;③督
察,检举,如“纠察”;④纠正,如“有错必纠”。赳:赳赳,健壮威武的样子。
【灸 炙】
灸:[jiu]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燃烧的艾绒等熏烤一定的穴位或患部。
炙:①烤,如“炙烤”“烈日炙人”;②烤熟的肉,如“脍炙人口”。
【具 俱】
具:①用具,如“家具”;②才能,才干,如“才具”、“干城之具”(捍卫国家的将才);③具有,如“初具规模”;④陈述,写出,如“具名”。俱:全,都,如“百废俱兴”“面面俱到”。
【卷 券】
卷:[juǎn]①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如“卷起袖子”;②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撮起或裹住,如“汽车卷起尘土”;③卷子如“花卷儿”;④量词,用于成卷儿的东西,如“一卷纸”。
[juàn]①书本,如“手不释卷”;②机关里保存的文件,如“卷宗”。
券:[quàn]票据或作为凭证的纸片,如“入场券”。
【决 诀 绝】
决:①决定,如“表决”;②一定(用在否定词前面),如“决不后退”;③决定最后胜败,如“决赛”;④决口,泛指破裂、断开,如“决堤”;⑤执行死刑,如“处决”。
诀:①就事物主要内容编成的顺口押韵的、容易记忆的词句,如“口诀”;②诀窍,如“秘诀”;③分别,如“诀别”。
绝:①断绝,如“绝缘”;②完全没有了,穷尽,如“斩尽杀绝”;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如“绝境”;④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如“绝招”;⑤极,最,如“绝大部分”;⑥绝对(用在否定词前面),如“绝无此意”;⑦气息终止,死亡,如“气绝”;⑧绝句,如“七绝”。
【颗 棵】
颗:量词,多用于颗粒状的东西,如“一颗珠子”。
棵:量词,多用于植物,如“一棵树”。
【克 刻】
克:①能,如“克勤克俭”;②克服,克制,如“以柔克刚”;③攻下据点,战胜,如“克敌”;④消化,如“克化”;⑤量词。
刻:①用刀子等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如“刻图章”;②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③时间,如“立刻”;④形容程度深,如“深刻”;⑤刻薄,如“尖刻”。
【历 厉 励】
历:①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如“阳历”“农历”;②记录年月日和节气的书、表等,如“日历”;③经历,经过,如“历程”“历险”;④经历过的事情,如“学历”;⑤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如“历年”。
厉:①严格,如“厉行”;②严肃,猛烈,如“雷厉风行”;③磨(刀),如“秣马厉兵”。
励:①劝勉,如“鼓励”“奖励”;②振奋,振作,如“励精图治”。
【连 联】
连:连续,接续,如“连番”。
联:联结,联合,如“珠联璧合”。
【练 炼】
练:①练习,训练,如“练兵”;②经验多,纯熟,如“干练”。
炼:①用加热等办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如“炼铁”;②用心琢磨,使词句简洁优美,如“炼字”;③烧,如“真金不怕火炼”。
【蔓 曼 漫】
蔓:[màn]可组词“蔓延”,意为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wàn]细长不能直立的茎,如“藤蔓”。
曼:①长,远,如“曼延”(连绵不断);②柔美,细腻,如“曼舞”。
漫:①水过满,向外流,如“漫溢”;②淹没,如“大水漫过庄稼”;③广阔,长,如“漫长”;④不受约束,随便,如“散漫”;⑤到处都是,满,遍,如“漫山遍野”;⑥莫,不要,如“漫说”。
【冒 贸】
冒:冒失,冒昧,如“冒进”“冒犯”。
贸:轻率,鲁莽,如“贸然”。
【磨 摩】
磨:[mó]①摩擦;②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如“磨刀”;③折磨;④消灭,磨灭,如“百世不磨”;⑤消耗时间,拖延,如“磨洋工”。
[mò]①把粮食弄碎的工具,如“石磨”;②用磨把粮食弄碎,如“磨面”。
摩:①摩擦,接触;②研究切磋,如“观摩”;③抚摩,如“按摩”。
【气 汽】
气:①气体,如“煤气”;②特指空气,如“气压”;③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如“气象”;④呼吸时出入的气,如“气息奄奄”;⑤鼻子可以闻到的味儿,如“香气”;⑥生气,发怒,如“气得晕过去”;⑦人的精神状态,如“朝气蓬勃”;⑧人的作风习气,如“娇气”;⑨中医用语,如“气虚”。
汽:①液体或某些固体受热而变成的气体;②特指水蒸气,如“汽船”。
【契 锲】
契:买卖房地产等的文书,也是所有权的凭证,如“地契”“房契”。
锲:雕刻,如“锲而不舍”。
【曲 屈】
曲:①弯曲(跟“直”相对),如“曲线”;②使弯曲,如“曲突徙薪”;③弯曲的地方,如“河曲”;④不公正,无理,如“是非曲直”;⑤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如“酒曲”。
屈:①弯曲,使弯曲,如“屈膝”;②屈服,使屈服,如“宁死不屈”;③理亏,如“理屈词穷”;④委屈,冤枉,如“含冤受屈”。
【溶 熔 融】
溶:①溶化,溶解,即一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等状态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如“溶液”;②溶溶,形容(水)宽广的样子,如“溶溶的江水”。
熔:熔化,即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成液体,如“熔炼”“熔铸”。
融:①融化,如“冰雪消融”;②融合,调和,如“水乳交融”;③流通,如“金融”。
【茸 葺】
茸:①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②指鹿茸,雄鹿的嫩角,是一种贵重的中药。
葺:用茅草覆盖房顶,今指修理房屋,如“修葺”。
【烁 铄】
烁:光亮的样子,如“闪烁”。
铄:①熔化(金属),如“铄石流金”;②耗损,削弱。
【撕 嘶 厮】
撕:用手使东西(多为薄片状的)裂开或离开附着处,如“撕成碎片”。
嘶:①(马)叫,如“嘶叫”;②嘶哑,如“声嘶力竭”。厮:相,互相,如“厮守”“厮打”。
【塌 蹋 踏】
塌:①(支架起来的东西)倒下或陷下,如“倒塌”;②凹下,如“塌鼻梁”;③安定,镇定,如“塌下心来”。
蹋:踏,踩。
踏:①踩,如“践踏”;②在现场(查勘),如“踏勘”。
【炭 碳】
炭:木炭的通称,如“炭火”。
碳:非金属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如“二氧化碳”“碳酸”。
【荼 茶】
荼:①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荼毒”指毒害,如“荼毒生灵”;②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
茶:常绿木本植物,嫩叶加工后就是茶叶。
【宛 惋 婉】
宛:①仿佛,如“宛如”;②曲折,如“宛转”。
惋:表示痛惜和同情,如“惋惜”。
婉:①(说话)婉转,如“婉拒”;②柔顺,如“婉顺”。
【鹜 骛】
鹜:鸭子,如“趋之若鹜”。
骛:①纵横奔驰,如“驰骛”;②追求,如“好高骛远”“心无旁骛”。
【吸 汲】
吸:①生物体把液体、气体等引入体内,如“呼
吸”;②吸收;③吸引,如“吸铁石”。汲:从下往上打水,如“汲水”。
【相 像 象】
相:相貌,外貌。
像: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如“画像”。
象:形状,样子,不用于表人的外貌或姿势,一般指
比较宏观、抽象的事物,如“现象”“气象”。
【消 销】
消:①消失,如“烟消云散”;②使消失,消除,如
“消愁”;③度过(时间),消遣,如“消夏”。
销:①除去,解除,如“撤销”;②消失,如“销声匿
迹”;③销售,如“畅销”;④消费,如“花销”。
【协 胁】
协:①调和,和谐,如“协调”;②共同,如“协同”;③协助,如“协办”“协理”。
胁:①从腋下到腰上的部分,如“两胁”;②胁迫,如“威胁”。
【泄 泻】
泄:①液体、气体排出,如“排泄”;②泄露,如“泄密”;③发泄,如“泄恨”。
泻:①很快地流,如“一泻千里”;②腹泻,如“上吐下泻”。
【形 型】
形:①形状,如“图形”;②形体,实体,如“形影不离”;③显露,表现,如“喜形于色”;④对照,如“相形见绌”。
型:①模型,如“纸型”“砂型”;②类型,如“血型”“脸型”。
【须 需】
须:①助动词,须要,如“须知”;②胡子,胡须;③须子,如“须根”。
需:①动词,需要,如“需求”;②需用的东西,如“军需”。
【赝 膺】
赝:伪造的,如“赝品”。
膺:①胸,如“义愤填膺”;②承受,承当,如“荣膺”;③讨伐,打击,如“膺惩”。
【噎 咽】
噎:①食物堵住食管,如“因噎废食”;②因为迎风、烟呛等而呼吸困难。
咽:声音受阻而低沉,如“哽咽”。
【义 意】
义:①意义,如“定义”;②公正合宜的道理,如“义正词严”;③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如“义子”;④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如“义齿”。
意:①语言文字等的意义,如“语意”;②心愿,意向,如“民意”;③意料,料想,如“出其不意”;④思想,想法,如“立意”。
【阴 荫】
阴:①泛指空中云层密布,不见阳光或偶见阳光的天气;②不见阳光的地方,如“背阴儿”;③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如“华阴”“江阴”;④隐藏的,不露在外面的,如“阴沟”“阳奉阴违”;⑤阴险,不光明,如“阴谋”;⑥指属于鬼神的,阴间的,如“阴司”。
荫:[yīn]树荫,如“绿树成荫”。
[yìn]①没有阳光,又凉又潮,如“荫凉”;②荫庇,如“封妻荫子”。
【荧 莹 萤】
荧:①光亮微弱的样子,如“一灯荧然”;②眼光迷乱,疑惑,如“荧惑”。
莹:①光洁像玉的石头;②光亮透明,如“晶莹”。
萤:昆虫,腹部末端有发光的器官,能发带绿色的光,俗称“萤火虫”。
【尤 犹】
尤:①更,尤其,如“尤甚”;②特异的,突出的,如“无耻之尤”;③过失,如“效尤”;④怨恨,归咎,如“怨天尤人”。
犹:①如同,如“过犹不及”;②还,尚且,如“记忆犹新”。
【鱼 渔】
鱼: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
渔:①捕鱼,如“渔船”;②谋取(不应得的东西),如“渔利”。
【渊 源】
渊:①深水,潭,如“深渊”;②深,如“渊博”。
源:①水流起头的地方,如“河源”“源远流长”;
②来源,如“货源”“资源”。
【园 圆】
园:①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如“果园”;②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如“公园”。
圆:①形状像圆圈或球的,如“圆桌”;②使圆满,使周全,如“自圆其说”。
【燥 躁】
燥:缺少水分,干燥,如“燥热”。
躁:性急,不冷静,如“烦躁”“急躁”。
【涨 胀 帐 账】
涨:[zhǎng]①(水位)升高,如“水涨船高”;②(物价)提高,如“涨价”。
[zhàng]①固体吸收液体后体积增大,如“豆子泡涨了”;②(头部)充血,如“头昏脑涨”。
胀:①膨胀,如“热胀冷缩”;②身体内壁受到压迫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如“肚子发胀”。
帐:用布、纱或绸子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如“蚊帐”。
账:①关于货币、货物出入的记载,如“记账”;
②债,如“欠账”。
【振 震】
振:①摇动,挥动,如“振翅”;②奋起,振作,如“振奋”;③振动,如“振幅”。
震:①震动,如“震耳欲聋”;②特指地震,如“震源”;③情绪过分激动,如“震惊”。
【鸩 鸠】
鸩:毒酒,如“饮鸩止渴”。
鸠:外形像鸽子的一类鸟,如“鸠占鹊巢”。
【只 支】
只:[zhī]①单独的,如“只身”;②量词,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中的一个、某些器具等。
[zhǐ]①表示仅限于某个范围,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②只有,仅有,如“家里只我一个人”。
支:①撑,如“支帐篷”;②伸出,竖起,如“支着耳朵”;③支持,如“支援”;④调度,指使,如“支配”;⑤分支,支派,如“支流”;⑥量词,用于队伍、歌曲、乐曲等;⑦地支。
【治 制】
治:惩办,如“治乱”。
制:①制造,如“制版”;②制度,如“法制”;③拟订,规定,如“制定”;④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如“压制”“限制”。
【妆 装】
妆:①化妆,如“梳妆”;②女子身上的装饰,如“卸妆”;③指嫁妆,如“妆奁”。
装:①服装;②修饰,打扮,化装,如“装饰”;③假装,如“装聋作哑”;④装配,安装;⑤包装,如“瓶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