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运动的描述(期中复习课件)高一物理上学期人教版(68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1 运动的描述(期中复习课件)高一物理上学期人教版(68页PPT)

资源简介

(共68张PPT)
高一物理上学期
期中复习大串讲
人教版
考情分析
知识串讲
题型串讲
实战演练
专题01 运动的描述

考情分析

知识串讲

题型串讲

实战演练
考点导航
考情分析
第一部分
考情分析
核心考点 复习目标 考查形式 考情规律
质点 参考系 1.了解质点的含义;知道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 2.了解参考系的概念及其对描述物体运动的意义。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基础必考点,常出选择题
时间 位移 1.知道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2.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基础必考点,常出选择题
考情分析
核心考点 复习目标 考查形式 考情规律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理解瞬时速度、平均速度、速率、平均速率的区别与联系。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解答题 高频易错点,几种速度容易混淆
加速度 1.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2.理解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及其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之间的联系。 填空题 多选题 填空题 解答题 高频考点和易错点,加速度大小的求解和加速减速的判断
知识串讲
第二部分
思维导图
知识串讲01 物体和质点
1.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点叫作质点。
2.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______和______可以忽略或物体上任意一点的运动完全能反映__________的运动。
3.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__________,忽略__________,建立的理想化“物理模型”。
大小
形状
大小
形状
整个物体
主要因素
次要因素
知识串讲02 参考系
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为______,观察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是否随时间______,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叫作________。
2.参考系对观察结果的影响:参考系可以______选择,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可能______。
参考
变化
参考系
任意
不同
知识串讲03 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表示某一时间点,即瞬间,在时间轴上用____来表示。
2.时间间隔:表示某一时间段,在时间轴上用______来表示。
3.时刻与时间间隔的联系:两个时刻之间的过程即为__________。

线段
时间间隔
知识串讲04 路程和位移
1.路程:物体__________的长度。
2.位移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______变化的物理量。
(2)定义: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______线段。
(3)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______。
(4)方向:由____位置指向____位置。
运动轨迹
位置
有向
长度


知识串讲04 路程和位移
3.直线运动的位移
研究直线运动时,在物体运动的直线上建立x轴,如图所示。
(1)物体的初、末位置:可用位置坐标x1、x2表示。
(2)物体的位移:Δx=____________。
(3)Δx的绝对值表示位移的大小,Δ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正值表示与x轴的正方向______,负值表示与x轴的正方向______。
x2-x1
相同
相反
知识串讲05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一段______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及方向,只能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瞬时速度:描述物体在某一______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可以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速率:__________的大小。
4.当时间足够短时,可以认为瞬时速度______平均速度。
5.匀速直线运动的______速度保持不变,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______。
时间
时刻
瞬时速度
等于
瞬时
相等
知识串讲06 加速度
1.定义:速度的_____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之比。即a= _______ 。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符号是m/s2或m·s-2。
3.矢量性: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__________的物理量,也叫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变化量
米每二次方秒
变化快慢
5.加速度的方向
(1)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________的方向相同。
(2)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在直线运动中
①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______。
②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______。
变化量
相同
相反
题型串讲
第三部分
解|题|技|巧——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判断方法
题型一 质点 参考系
首先找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才能把物体看成质点,即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由所研究问题决定,而不是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解|题|技|巧——参考系的四个特性
题型一 质点 参考系
标准性 某物体被选作参考系后,就认为该物体是静止的,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以该物体为参考标准进行分析
任意性 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考系,但不能选自身为参考系
相对性 对于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统一性 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应选择同一个参考系
解|题|技|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
题型一 质点 参考系
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典例1】(24-25高一上·山东威海·期中)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足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时,足球可以看成质点
B.研究火车通过桥梁所用的时间时,火车可以看成质点
C.研究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时,乒乓球可以看成质点
D.研究短跑运动员最后冲线的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
题型一 质点 参考系
A
题型一 质点 参考系
【典例2】(24-25高一下·浙江温州·期中)如图所示为一种叫做“魔盘”的娱乐设施,当转盘转动很慢时,人会随着“魔盘”一起转动,当“魔盘”转动到一定速度时,人会“贴”在“魔盘”竖直壁上而不会滑下。某个班级的几个同学在“魔盘”中,“贴”在“魔盘”竖直壁上随“魔盘”一起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魔盘”为参考系,人是运动的
B.以“贴”在“魔盘”竖直壁上的人为参考系,“魔盘”是运动的
C.以“贴”在“魔盘”竖直壁上的同伴为参考系,某同学是静止的
D.研究人随“魔盘”转动的快慢时,人不能视为质点
C
【变式1】(24-25高一下·浙江·期中)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深海敷缆作业平台如图所示,其中的机器人集成了“声呐探测-液压挖掘-精准敷设”三大功能模块,配备多关节液压机械臂、高精度声呐阵列和自适应行走机构。可将机器人看成质点的是(  )
A.操控机器人进行挖沟作业
B.监测机器人搜寻时的转弯姿态
C.定位机器人在敷埋线路上的位置
D.测试机器人敷埋作业时的机械臂动作
题型一 质点 参考系
C
【变式2】(24-25高一上·浙江温州·期中)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之后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对接后(  )
A.以地球为参考系,“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B.以坐在飞船内的宇航员为参考系,地球是静止的
C.以“天和”核心舱为参考系,“神舟十八号”飞船是运动的
D.以“神舟十八号”飞船为参考系,坐在飞船内的宇航员是运动的
题型一 质点 参考系
A
解|题|技|巧——时刻和时间间隔的比较
题型二 时间和时刻 路程和位移
时刻 时间间隔
物理意义 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是状态量 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长短的量度,是过程量;可以简称为“时间”
表述方法 “第1 s末”“第4 s初”“第4 s末”等 “第1 s内”“前2 s”“后5 s”等
联系 ①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即为一段时间间隔,即Δt=t2-t1 ②时间间隔是一系列连续时刻的积累,能展示物体运动的过程;时刻可以显示物体运动的一瞬间
解|题|技|巧——时刻和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的表示
题型二 时间和时刻 路程和位移
(1)时刻
(2)时间间隔
解|题|技|巧——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
题型二 时间和时刻 路程和位移
位移 路程
区别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 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大小 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与运动轨迹无关 按运动轨迹计算的实际长度
标矢性 有方向,是矢量 无方向,是标量
联系 (1)两者单位相同, 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都是“米” (2)同一运动过程中路程不小于位移大小,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典例1】(24-25高一上·四川广元·期中)“从广元盘龙机场出发的CA1458次航班14点40分起飞,经过2个小时抵达北京首都机场”,这段描述中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14点40分”和“2小时”都表示时间间隔
B.“14点40分”和“2小时”都表示时刻
C.“14点40分”表示时刻,“2小时”表示时间间隔
D.“14点40分”表示时间间隔,“2小时”表示时刻
题型二 时间和时刻 路程和位移
C
【典例2】(24-25高一上·上海·期中)两批医疗援助人员从宁波的同一个医院出发分别采用如图所示导航中的推荐方案①和方案②至武汉的同一家医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批医疗人员的路程一定相同
B.图片左下角中的推荐方案的11小时41分钟是指时间间隔
C.图片左下角中的推荐方案的889.1公里是指位移的大小
D.两批医疗人员的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题型二 时间和时刻 路程和位移
B
【变式1】(24-25高一上·江苏无锡·期中)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乘组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其中后两者均为“90后”,王浩泽还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下列关于航天历程中时间表述为时间间隔的是(  )
A.10月30日凌晨1时37分,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问天阁圆梦园广场正式开始
B.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飞船的运载火箭点火发射
C.火箭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D.10月30日11时00分,飞船与天宫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
题型二 时间和时刻 路程和位移
C
【变式2】(24-25高一上·江西宜春·期中)某中学一生物小组同学研究蚂蚁的活动情况时发现,在蚂蚁的活动区域中有一块形似正方体的小土块,如图所示。一只小蚂蚁从该正方体的A点出发,沿着棱AB、BC,再沿对角线到达点,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cm,则该过程中这只小蚂蚁的位移大小和路程s分别为(  )
A.
B.
C.
D.
题型二 时间和时刻 路程和位移
B
解|题|技|巧——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
题型三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区别 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和方向 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及方向
对应一段时间(位移),是过程量 对应某一时刻(位置),是状态量
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与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 方向就是该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定与位移方向相同
共同点 都是矢量,单位都是m/s 联系 瞬时速度就是平均速度在时间趋于零时的极限值
解|题|技|巧——对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理解
题型三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解|题|技|巧——注意事项
题型三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1)求解平均速度(率)时要明确哪段时间以及相应的位移(路程)。
(2)分析瞬时速度则要明确哪个时刻以及相应的位置。
【典例1】(24-25高一下·云南·期中)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闻名世界。港珠澳大桥总长49km,设计速度为100km/h。某辆汽车8∶00进入港珠澳大桥,8∶40离开大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辆必须以100km/h的速度通过港珠澳大桥
B.题中的“100km/h”是平均速度
C.该汽车通过港珠澳大桥的位移大小为49km
D.该汽车通过港珠澳大桥的平均速度小于73.5km/h
题型三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D
【典例2】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显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瞬时速度一直是108 km/h
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
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08 km/h
D.经过该路标时的瞬时速率是150 km/h
题型三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D
【变式1】(24-25高一上·上海浦东新·期中)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在第10s末速度表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10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5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0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79m/s
B.第10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70km/h
C.第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是70m/s
D.前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5m/s
题型三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B
【变式2】(24-25高一上·四川乐山·期中)如图所示为三个物体甲、乙、丙从同一地点出发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则在0到t1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B.三者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C.甲的平均速率有可能等于丙的平均速率
D.丙的平均速率大于乙的平均速率
题型三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B
题型四 加速度
解|题|技|巧——对加速度及其定义式 的理解
(1)加速度的大小决定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解|题|技|巧——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的比较
题型四 加速度
解|题|技|巧——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的比较
题型四 加速度
解|题|技|巧——加速和减速的判断
题型四 加速度
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不是看加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也不是看加速度的正、负号,而要由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关系进行判断。
【典例1】(24-25高一上·四川绵阳·期中)在一次蹦床比赛中,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 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 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2.0 m/s2,竖直向下 B.8.0 m/s2,竖直向下
C.10.0 m/s2,竖直向上 D.18.0 m/s2,竖直向上
题型四 加速度
D
【典例2】(24-25高一上·云南昭通·期中)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物体的加速度为m/s2,物体做减速运动
B.某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则该秒末速度比前1秒初速度大2m/s
C.若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则其速度变化量越大
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仍然变大
题型四 加速度
D
【变式1】(24-25高一上·广东汕头·期末)汕头有4个可开行时速350公里高铁的高铁站,其中一个就是已经投入使用的潮南站,潮南站是汕汕铁路的中间站之一,位于潮南区陇田镇田三村,极大丰富周边地区人员的出行,关于潮南站高铁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铁速度小时,加速度一定小
B.高铁速度变化率大时,加速度可能很小
C.高铁加速度为0,速度一定为0
D.高铁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
题型四 加速度
D
【变式2】(23-24高一上·广东深圳·期中)歼—2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款具备高隐身性、高机动性的隐形第五代制空战斗机。在执行某次飞行任务时,歼—20战斗机由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不断减小至零时,战斗机刚好起飞。则此过程中该战斗机的(  )
A.速度减小,位移减小
B.速度减小,位移增大
C.速度增大,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D.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题型四 加速度
C
实战演练
第四部分
基础通关练
C
1.(24-25高一下·云南文山·期中)昆明至保山的高铁开通后,从手机的微信服务上查到C350次列车的信息如图所示,在百度上查到保山到昆明的铁路长为492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3时47分”表示时刻
B.492km表示保山到昆明的位移
C.研究保山到昆明的列车运行时间时列车可以看成质点
D.C350次列车从保山到昆明的平均速度约为130km/s
基础通关练
【答案】C
【详解】A.“3时47分”表示时间间隔,故A错误;
B.492km表示路程,故B错误;
C.研究保山到昆明的列车运行时间时列车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
D.492km是保山到昆明的铁路长,保山到昆明的平均速
率,故D错误。
故选C。
基础通关练
D
2.(24-25高一下·浙江衢州·期中)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球背面的土壤安全着陆。嫦娥六号返回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由于速度太大,返回器不能直接返回地面,要通过所谓的“太空打水漂”的方式返回。如图所示是返回器“太空打水漂”的示意图,返回器再次进入大气层的速度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嫦娥六号返回器在“太空打水漂”过程中的姿态时,可以将返回器看作质点
B.嫦娥六号返回器在“太空打水漂”过程中,以嫦娥六号为参考系,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C.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D.返回器再次进入大气层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
基础通关练
【答案】D
【详解】A.研究嫦娥六号返回器在“太空打水漂”过程中的姿态时,其大小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将返回器看作质点,选项A错误;
B.嫦娥六号返回器在“太空打水漂”过程中,以嫦娥六号为参考系,地球是运动的,选项B错误;
C.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指的是时刻,选项C错误;
D.返回器再次进入大气层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选项D正确。
故选D。
基础通关练
C
3.(24-25高一上·四川绵阳·期中)球溪高级中学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m、800m赛跑的起跑点;B点是100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m、400m和800m比赛,则在完成比赛时( )
A.甲的位移最小
B.丙的位移最大
C.丙的路程最大
D.甲、乙、丙在撞线时甲视为质点 ,乙、丙均可视为质点
基础通关练
【答案】C
【详解】AB.由题可知,甲的位移为100m,乙丙的位移均为0,甲的位移最大,乙丙位移相等,AB错误;
C.甲的路程为100m,乙的路程为400m,丙的路程为800m,因此丙的路程最大,C正确;
D.由于甲乙丙参加的不是同一项目的比赛,即便把甲撞线时视为质点,由于不同时刻撞线的动作及运动员本身的情况有所差异,乙丙也不能均视为质点,D错误。故选C。
基础通关练
C
4.(24-25高一上·贵州六盘水·期中)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平直道路行驶,以表示它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如图为汽车在0时刻到这段时间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的路程为30m
B.汽车在的位移是30m
C.汽车在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汽车在第和第30s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基础通关练
【答案】C
【详解】AB.由x-t图像可知,汽车在0~10s内运动的路程是30m,汽车在10s~20s内静止,汽车在20~40s内反向做匀速直线运动,t=40s时刻回到出发点,运动的路程是30m,因此汽车运动的总路程是60m,位移为0,故AB错误;
C.由平均速度公式有故C正确;
D.根据图像斜率可知,汽车在0~10s,20~40s的速度大小分别为3m/s,所以汽车在第5s和第30s时的速度方向相反且速度大小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
基础通关练
D
5.(24-25高一上·浙江台州·期中)2024年9月11日12时,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如图为某次回收火箭减速降落时所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降落过程中,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B.火箭降落过程中,速度减小,加速度也一定减小
C.火箭落地前的瞬间,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火箭速度变化率越大,其加速度就越大
基础通关练
【答案】D
【详解】AB.火箭降落过程中,速度减小,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加速度不一定减小,故AB错误;
C.火箭落地前的瞬间,其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所以火箭速度变化率越大,其加速度就越大,故D正确。故选D。
重难突破练
BC
6.(多选)(24-25高一上·福建泉州·期中)如图所示,一辆车沿着笔直的公路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起,位于车厢中间位置的甲、乙两人分别以不变的速率朝着车厢的前、后壁移动,经过一段时间,甲到达车厢前壁的同时,乙刚好到达车厢后壁,则在这段时间内(  )
A.甲、乙两人相对地面移动的速率相等
B.甲、乙两人相对车厢移动的速率相等
C.站在地面不动的人观察到甲一定向东移动
D.站在地面不动的人观察到乙一定向西移动
重难突破练
【答案】BC
【详解】AB.已知甲、乙两人分别以不变的速率朝着车厢的前、后壁移动,经过一段时间,甲到达车厢前壁的同时,乙刚好到达车厢后壁,说明以车厢为参考系,甲、乙两人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题图可知,甲向前,其相对车厢速度方向向东,乙向后,其相对车厢速度方向向西,因此,甲、乙两人相对地面移动的速率不相等,但相对车厢移动的速率相等,故A错误,B正确;
C.车速向东,甲相对于车厢的速度方向也向东,则甲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方向一定向东,站在地面不动的人观察到甲一定向东移动,故C正确;
D.车速向东,乙相对于车厢的速度方向向西,由于不知道两个速度的大小关系,则乙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方向可能向东,可能向西,还可能静止不动,因此,站在地面不动的人观察到乙可能向西移动,可能向东移动,可能静止不动,故D错误。故选BC 。
重难突破练
7.(多选)(24-25高一上·广西钦州·阶段练习)2024年某地中考体育测试在体育馆标准田径场上进行(第1分道周长400米),211号、985号两位同学跑60米(直道)和跑1500米成绩分别为8秒和5分50秒,关于211号、985号两位同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11号跑60米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B.211号跑60米的最大速度大小为
C.985号跑1500米的平均速度大小无法计算
D.985号跑1500米的位移大小是211号跑60米位移大小的25倍
AC
重难突破练
【答案】AC
【详解】A.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由于211号跑60米(直道)成绩为8秒,可以解得其平均速度大小为,故A正确;
B.211号运动过程的瞬时速度变化无法确定,可知,其跑60米的最大速度无法求出,故B错误;
CD.985号跑1500米测试有弯道,位移小于1500米,具体大小不知,无法计算其平均速度,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重难突破练
AC
8.(多选)(24-25高一上·海南海口·期中)在一个美丽的中式园林中,存在一个独特的圆形景观区域,其半径为,这个区域中有一条别致的曲线通道,由两个半径均为的半圆首尾相连构成。如图所示,一位游客在早晨8点从A点出发,沿着图中箭头指示的曲线通道进行游览,并在8点5分到达C点,设,该游客从A点到C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约为(  )
A.平均速度大小为
B.平均速度大小为
C.平均速率大小为
D.平均速率大小为
重难突破练
【答案】AC
【详解】平均速度为
平均速率为
故选AC。
重难突破练
AC
9.(多选)(24-25高一上·四川凉山·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加速度与速度反向且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单向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在不断减小,位移在不断增大
B.在加速度与速度反向且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单向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位移均在不断增大
C.在加速度与速度同向且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位移均在不断增大
D.在加速度与速度同向且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在不断增大,位移在不断减小
重难突破练
【答案】AC
【详解】AB.加速度与速度反向的单向直线运动过程中,则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不断增大,则速度减小越来越快,位移在不断增大,故A正确,B错误;
CD.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的直线运动过程中,则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增大的越来越慢,位移在不断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重难突破练
BD
10.(多选)(24-25高一上·甘肃兰州·期中)一个物体以恒定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的速度大小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4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14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10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6m/s2
重难突破练
【答案】BD
【详解】AB.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变化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6m/s;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变化负号表示方向,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14m/s。故A错误,B正确;
CD.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加速度大小为。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加速度负号表示方向,加速度大小为。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
综合拓展练
11.(2023·福建·高考真题)“祝融号”火星车沿如图所示路线行驶,在此过程中揭秘了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该研究成果被列为“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祝融号”从着陆点O处出发,经过61天到达M处,行驶路程为585米;又经过23天,到达N处,行驶路程为304米。已知O、M间和M、N间的直线距离分别约为463米和234米,则火星车(  )
A.从O处行驶到N处的路程为697米
B.从O处行驶到N处的位移大小为889米
C.从O处行驶到M处的平均速率约为20米/天
D.从M处行驶到N处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米/天
D
综合拓展练
【答案】D
【详解】A.由题意可知从O到N处的路程为故A错误;
B.位移的大小为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O、M、N三点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则从O到N处的位移大小为故B错误;
C.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从O行驶到M处的平均速率为故C错误;
D.平均速度大小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从M行驶到N处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故选D。
感谢聆听
每天解决一个小问题,每周攻克
一个薄弱点,量变终会引发质变。
教师寄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