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八年级历史 上册·统编版2024第二单元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情境导入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带着视频里提到的问题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学习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主要战役、民族英雄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梳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史实,构建清晰的历史时空框架。(时空观念、唯物史观)通过分析史料对比中日战前状况,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结合《马关条约》条文与列强瓜分地图,分析条约影响及民族危机加剧的表现,提升史料解读与历史解释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感悟邓世昌等将士的爱国牺牲精神,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增强民族责任感与强国意识。(家国情怀)123探究新知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贰叁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观察两幅漫画,说一说中日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1)战前的日本与中国19世纪四五十年代19世纪六十年代维护封建制度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53-1854年黑船事件《神奈川条约》1.甲午中日战争背景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意欲继承列祖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明治天皇《御笔信》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急需大量工业原料和销售市场,遂提出所谓的“大陆政策”,逐渐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大陆政策:征服朝鲜满蒙;侵略中国;称霸世界。(2)根本原因1.甲午中日战争背景根本原因: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野心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支持支持乘机夺取新的权益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准备尚未就绪支持暂时默许美英德法俄客观原因:西方列强的默许纵容日本所有国家均同情中国,但没有一个国家帮助它……日本战胜中国,都可以分一杯羹。——(英)赫德(3)客观原因1.甲午中日战争背景朝鲜(东学党起义)支 援求 助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日本中国1894 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1894年7月丰岛海战,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导火索2.甲午中日战争过程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丰岛海战: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平壤陷落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丧失制海权辽东战役:旅顺被占领,发生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丰岛海战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平壤战役威海卫战役(2)过程2.甲午中日战争过程标志洋务运动失败左宝贵(平壤战役)邓世昌(黄海海战)丁汝昌(威海卫战役)徐邦道(辽东战役)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在这几场战役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有哪些?我们可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精神: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抗争精神,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辽东战役他们从战后第二天起,一连四天,野蛮地屠杀非战斗人员和妇女儿童。在这次屠杀中,能够幸免于难的中国人,全市中只剩36人。而这36人,完全是为驱使他们掩埋其同胞的尸体而留下的。——英国胡兰德的《关于中日战争的国际公法》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出野蛮的真面目。——美国《纽约世界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材料三:1874年,明治天皇开始裁剪内宫开支……天皇不要享受,不要排场,只要海军。1893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务库中拨出30万日元,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林怀秋《明治天皇》材料一:1888年开始,慈禧太后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公开大规模整修颐和园……自1888年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吴杰章《中国近代海军史》材料二: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写给丁汝昌的劝降书:“贵国目前的处境……源于一种制度,这是几千年的传统,当贵国与外界隔绝时,这一制度可能是好的,现在它却过时了,在今天的世界里,已不可能与世隔绝了”政治腐败封建制度的落后蓄谋已久,战事准备充分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此战中国战败原因(合作探究)3.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1895年3月,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日本马关谈判李鸿章伊藤博文4.甲午中日战争结果设厂赔款割地通商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内容影响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①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③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②巨额赔款迫使清政府大举外债,从而遭到列强进一步控制④通过投资办厂加紧对华资本输出⑤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苏州杭州重庆沙市5.《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贰列强瓜分中国狂潮《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屠龙大会人人有份相互协商这些漫画体现了当时中国什么处境?三国干涉还辽漫画中国辽东日本俄德法干预开端:三国干涉还辽抢夺路矿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手段:《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联合法国、德国进行干涉,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1.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德国法国俄国英国日本美国清政府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德国 胶州湾 山东沙俄 旅顺、大连 长城以北及新疆、东北法国 广州湾 广东、广西、云南英国 九龙、威海卫 长江流域日本 — 福建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1.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内容: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②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影响:列强不但划分了“势力范围”,而且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2.美国“门户开放”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叁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回顾洋务运动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期间有哪些民族资本企业?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原因:受外商刺激和洋务运动影响福州船政局造船厂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①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②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03年张謇建立的大生纱厂分厂张謇,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1894年考取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同年七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战败。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建大生集团。时间:原因代表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二:民族资本主义轻重工业比重图材料一:华人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同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工厂自身技术力薄弱,很多设备都是西方淘汰产品。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③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特点?3.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课堂小结背景根本原因:导火索:日本蓄谋已久东学道起义过程(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丰岛海战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代表:张謇)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情境练习1.(2025·山东威海·中考真题)2024年5月18日,“纪念甲午海战130周年暨山东省水下考古成果展”在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地举办,定远舰、来远舰等甲午沉舰出水文物首次面向公众开放。据此,该成果展的举办地是( )A.威海 B.旅顺 C.青岛 D.大连A情境练习2.(2025·河南·中考真题)19世纪末,全国各地许多爱国知识分子利用诗歌、散文、小说、漫画等多种形式,号召人民起来进行反割台斗争。与这一斗争史事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C布置作业情境任务:民族资本家的日记情境设定:1895年,你是上海一家纺织厂的民族资本家,听闻了《马关条约》中 “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的条款,在日记里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任务要求:日记内容要突出“担忧”情绪,写明担忧的原因(如《马关条约》中的条款会给民族资本企业带来哪些冲击等),字数要求不低于150字。THANKS!谢谢观看八年级历史 上册·统编版20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