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南陈集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淮安市南陈集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淮安市南陈集中学2026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
物 理 试 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4分,共44分)
1.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黑体字),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跳水冠军全红婵在跳水比赛中的动作时
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
C.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时
D.研究在轨运行的高铁进出隧道时的运动情况
2.如图所示,沿水平面运动的小车里,用两根轻质细线A、B悬挂一个小球,两根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30°,小车光滑底板上有一个用轻质弹拴着的物块,弹处于拉伸状态,小球和物块的质量均为m,均相对小车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一定做水平向右的匀加速运动
B.两根细线的拉力都不可能为0
C.两根细线的拉力有可能相等
D.弹簧的弹力大小可能为mg
3.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传感器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纵坐标为压力,横坐标为时间,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N,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
A.1s时人在下蹲的最低点
B.2s时人已处于起立静止状态
C.该同学做了2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D.起立过程中人先超重后失重
4.如图甲是一种常见的持球动作,用手臂挤压篮球,将篮球压在身侧。为了方便问题研究将该场景模型化为如图乙,若增加手臂对篮球的压力,篮球依旧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篮球受到的合力将增大
B.人对篮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C.人对篮球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D.篮球对手臂的挤压是由于手臂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5.如图所示的直线和曲线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0到t1这段时间内,a车的速度大于b车的速度
B.在0到t2这段时间内,a车的位移等于b车的位移
C.在0到t2这段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大于b车的平均速度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等于b车的平均速度
6.在离水面高h处的跳台上,运动员以大小为v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起跳,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估算运动员从起跳到落水的时间,可用下列哪个方程( )
A.h=v0t―gt2 B.h=―v0t+gt2
C.h=v0t+gt2 D.h=―v0t―gt2
7.甲乙两物体沿一条直线向一方向运动,其a—t图像如图所示。t=0时刻,两物体处于同一位置且速度均为0,则在0~2t0时间内( )
A.t0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B.t0时刻两物体再次相遇
C.t0时刻两物体的间距大于a0t02
D.2t0时刻两物体再次相遇
8.某小物块在弧形轨道上由静止释放后滑下,弧形轨道与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如图所示。下面关于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像,可能的是( )
9.如图所示,小华同学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拉着轻质细线连接的两个相同的氢气球(气球的重力不能忽略),受水平风力的影响,稳定时连接气球的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现在水平风力突然增大,他缓慢释放拉气球的细线,稳定后,细线与竖真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则( )
A.α=β,α′=β′
B.α<β,α′<β′
C.α>β,α′>β′
D.α<β,α′>β′
10.如图所示,半圆柱体P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光滑小圆柱体Q静止于P上且竖直挡板MN恰好与P、Q相切,若挡板水平向右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且P仍静止时,则( )
A.P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变大
B.P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变大
C.Q受到的P的弹力变小
D.Q受到的挡板MN的弹力不变
11.如图所示,一晒衣架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横杆与四根相同的轻质斜杆垂直,两斜杆间的夹角为θ,当θ缓慢增大时,每根斜杆受到地面的( )
A.支持力增大
B.支持力减小
C.摩擦力增大
D.摩擦力减小
二、实验题(每小题3分,供15分)
12.某组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实验中采用的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决定于 。
A.纸带的运动速度
B.交流电的频率
C.交流电压的高低
D.放电针到墨粉纸盘的距离
(2)已知小车(含小车配重)质量为300g,通过补偿该实验摩擦力之后(如图),为更符合本实验要求,在槽码处选择拉小车的钩码质量较合适的是 。
A.5g
B.50g
C.100g
D.500g
(3)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 50Hz的交流电,已知xOA=2.24cm,xOB=5.04cm,xOC=8.39cm,xOD=12.29cm,请根据纸带求出打“C”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密两位有效数字)
(4)该组同学又设计了一个拓展方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m0为滑轮的质量,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利用此方案实验时, (“需要”或“不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实验中
(“需要”或“不需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5)利用(4)中拓展方案实验,某同学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像是一条直线,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 。
三、解答题
1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运动,由于前方有情况而紧急刹车,从开始刹车到车停止用时 2s,被制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擦痕为14m,g取10m/s2。求:
(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
(2)刹车前汽车的速度大小。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1=1.6kg的物体甲通过轻质细弹簧OA和轻绳OB悬挂在结点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物体乙相连,轻弹簧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且轻弹簧的伸长量为2cm。(sin37°=0.6,cos37°=0.8,g取10m/s2)
求:
(1)求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剪断轻绳OB的瞬间,物体甲的加速度。
(2)若物体乙的质量m2=4kg,则物体乙刚好开始滑动,求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kg、长度为1m 的木板甲,其上表面粗糙、下表面光滑。质量为1kg的物块乙放在木板甲的最左端;两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F=2N的水平恒力将物块乙从木板甲的左端拉到右端,直至两者分离。已知物块乙与木板甲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1)求物块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求该过程中木板甲的位移大小;
(3)要使物块乙与木板甲发生相对滑动,求水平恒力的最小值。
16.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拉轮胎的负荷训练,若在起动后的一小段时间内,运动员用两根轻绳拉着轮胎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运动过程中保持两绳的端点A、B等高,两绳间的夹角恒为θ、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α,已知轮胎重为G,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为μ。
(1)若未拉动轮胎,地面与轮胎的静摩擦力为f,求每根绳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2)运动员用轻绳拉着轮胎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每根绳的拉力大小多少
(3)调节A、B的高度从而改变α角,使运动员可用最小拉力拉着轮胎匀速直线运动,求每根绳的最小拉力为多少
参考答案和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B D B C C A A
题号 11
答案 C
1.C
【详解】A.研究跳水冠军全红婵在跳水比赛中的动作时,全红婵的体积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全红婵不能够看为质点,故A错误;
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螺旋桨的体积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螺旋桨不能够看为质点,故B错误;
C.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时,船的体积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够忽略,此时,船能够看为质点,故C正确;
D.研究在轨运行的高铁进出隧道时的运动情况,高铁的体积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高铁不能够看为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析】因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则弹簧对物块一定有向右的弹力,因此整体有向右的加速度,然而小车不一定向右加速,也可能向左减速,故A错误;小球有向右的加速度,则两根细线拉力的合力不为0,当加速度大小为a=g tan 30°=g时,左边细线的拉力为0,故B错误;若两根细线的拉力相等,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及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为0,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g,那么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ma=mg,故D正确。
3.D
【详解】A.由题图可知,时人有向下的最大加速度,之后继续向下运动,所以1s时人不是在下蹲的最低点,故A错误;
B.时传感器示数等于人的重力,故此时处于下蹲静止状态,故B错误;
CD.人在下蹲的过程中,人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人先失重后超重;同理可知,起立过程中,人先向上加速后向上减速,加速度方向先向上后向下,人先超重后失重;所以该同学做了1次下蹲—起立的动作,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AB.篮球受到重力和人对篮球的作用力保持静止状态,则篮球受到的合力为0,保持不变;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篮球的重力与人对篮球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人对篮球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错误,B正确;
C.人对篮球的弹力方向垂直接触面,不是竖直向上,故C错误;
D.篮球对手臂的挤压是由于篮球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A.位移-时间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在0到这段时间内,b车图像斜率大于a车图像斜率,即b车速度大于a车速度,故A错误;
BC.由图可知,在0到这段时间内,a车的位移小于b车的位移,时间相同,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可知a车的平均速度小于b车的平均速度,故BC错误;
D.由图可知,在到这段时间内,两车的初末位置相同,故两车的位移相同,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可知a车的平均速度等于b车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可得,即,
故选B。
【点睛】规定运动的正方向,同一等式中所有矢量的正方向要一致。
7.C
【详解】A.将a-t图像转换为v-t图像,两个图像结合分析,时刻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速度不相等,故A错误;
BC.时刻,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0~时间内,甲的位移为,乙的位移小于,所以时刻两物体的间距大于,故C正确,B错误;
D.0~2时间内甲的速度--直大于乙的速度,所以两物体的间距一直增大,2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相距最远,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C
【解析】在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如果滑到传送带上小物块与传送带的速度不相同,在摩擦力作用下先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传送带足够长,最终跟传送带速度相同,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时应该是倾斜的直线,最后也不可能减速到零,故ABD错误;在图像中,平行于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当滑到传送带上时,小物块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9.A
【详解】对上面的气球根据平衡条件得,对两个气球根据平衡条件得,解得,风力增大时,,解得,
故选A。
10.A
【详解】CD.对圆柱体Q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挡板MN的支持力FN1和P对Q的支持力FN2,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挡板水平向右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θ变小,、都变小,故FN1和FN2都变大,故CD错误;
AB.以PQ整体为研究对象,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到总重力、挡板MN的支持力N1,地面的支持力N3,地面的静摩擦力f,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又与FN1为相互作用力,则变大,故摩擦力f也变大,支持力不变,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11.C
【详解】对衣架、横杆、衣服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整体所受重力与地面给的支持力平衡。设整体重力为,则每根斜杆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即变化不影响支持力大小。每根斜杆中的力在水平方向为,随着角度缓缓增大则增大,也增大。
故选C。
12.(1)B;(2)A;(3)0.36,0.55;(4)不需要,需要,不需要;(5)
【详解】(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等于交流电频率的倒数。
故选B。
(2)通过补偿该实验摩擦力之后,在钩码处选择拉小车的钩码质量应选择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即选择5g更符合本实验要求。
故选A。
(3)[1]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则打“C”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2]根据逐差法,可得加速度为
(4)[1][3]因为力传感器可测出拉力大小,所以不用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也不需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为了让拉力成为小车的合力,需要平衡摩擦力。
(5)设小车的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则,图线的斜率,解得。
13.(1)7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14m/s
【详解】(1)由题知,根据逆向思维,可以该运动看成反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则有,代入数据解得,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设刹车前汽车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逆向思维,则有。
14.(1);(2);(3),方向水平向右。
【详解】(1)以甲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得,解得弹簧弹力大小为,根据胡克定律可得,解得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2)若物体乙的质量,则物体乙刚好开始滑动,设绳中拉力为T,以乙为对象,有,解得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剪断轻绳OB的瞬间,物体甲受到弹簧弹力保持不变,则弹簧弹力和重力的合力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体甲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
15.(1);(2);(3)
【详解】(1)对物块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
(2)对木板甲,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物块乙、木板甲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由运动学公式得,解得,木板甲的位移大小;
(3)对物块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木板甲,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是,联立求得,即水平恒力的最小值为。
16.(1);(2);(3)
【详解】(1)设每一根绳子拉力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解得;
(2)运动员用轻绳拉着轮胎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设每一根绳子拉力为,地面与轮胎的静摩擦力为,由平衡条件可得,,又,联立解得
(3)由(2)中,当取最大值时,有最小值,根据数学关系可得,拉力最小值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