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海南州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B.“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
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转体运动时,运动员不可看成质点
D.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描述地球的运动
2.如图,一只篮球从离地H=2.5m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发生碰撞后反弹至离地h=1.5m的高度处。以向上为位移正方向,在该过程中,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A.4.0m,-1.0m B.4.0m,1.0m C.-4.0m,1.0m D.-4.0m,-1.0m
3.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m,则这两个位移一定相同
B.温度计读数的正负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所以温度是矢量
D.取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则
4.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交通标志。某人驾车去旅游,行驶到某处见到如图所示的公路交通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路段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超过60 km/h
B.此路段瞬时速度的大小不能超过60 km/h
C.此路段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低于60 km/h
D.此处到宜昌的位移大小是268 km
5.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通过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3cm,则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
A.3cm/s B.1cm/s C.10cm/s D.0. 3cm/s
6.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2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Δt=1.0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2.0m/s2,向下 B.8.0m/s2,向上
C.4.0m/s2,向下 D.20m/s2,向上
7.质点沿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内速度大小从变为,则其加速度不可能是(  )
A. B.
C. D.
8.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平直道路行驶,以x表示它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如图近似描写了汽车在0时刻到40s这段时间的x-t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前5s和前30s位移相同
B.汽车前10s位移为30m,后20s位移为30m
C.汽车前10s速度为3m/s,全程平均速度为1.5m/s
D.汽车前10s速度为3m/s,全程平均速率为1.5m/s
9.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B.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10.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酒后驾驶将明显增加反应时间。对比某驾驶员正常驾驶和酒后驾驶过程,记录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图线如图甲、乙所示,则(  )
A.图乙对应于正常驾车
B.全过程酒后驾车的时间比较短
C.全过程酒后驾车的时间比较长
D.汽车在制动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与喝酒与否无关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其中第13题~15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2分)(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 (直流电,交流电),它们是每隔 s打一个点。
(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电磁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3)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4)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其中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
②由纸带上所示数据可算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12.(9分)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更能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遮光板的宽度为。下列问题(2)、(3)中计算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表示;
(2)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
(3)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
13.(9分)如图所示,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经过2s速度大小变为3m/s,则物体的平均加速度可能是多大,方向如何?
14.(12分)某次交通事故中,一辆汽车以大小的速度撞向路边花坛,并经时间停下。求:
(1)碰撞过程中该汽车的速度变化量;
(2)碰撞过程中该汽车的平均加速度。
15.(12分)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第2 s内通过20 m,第3 s内通过20 m,第4 s内通过5 m。求:
(1)汽车在最初2 s内的平均速度?
(2)中间2 s内的平均速度?
(3)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南州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月考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B C D A AD AC CD
1.C
【详解】A.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取决于其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与体积大小无关。例如,地球体积大但在研究公转时可视为质点,故A错误;
B.“一江春水向东流”描述的是江水相对于河岸的运动,若以水为参考系,江水应静止,故B错误;
C.研究跳水运动员的转体动作时,需分析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形状和大小不可忽略,因此不能视为质点,故C正确;
D.“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导致的现象,描述时以地球为参考系,而非太阳,故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篮球通过的路程为
以向上为位移正方向,则在该过程中,篮球的位移为
故选A。
3.B
【详解】A.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大小相同,方向不同,位移不同,故A错误;
BC.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故B正确,C错误;
D.选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x甲=3m,x乙= 5m,位移的符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则,故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交通标志中的“60”表示通过的瞬时速度不能超过60km/h。“宜昌268km”指的是离宜昌的路程为268km。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由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小,可认为遮光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则有
故选C。
6.D
【详解】设向上为正方向,初速度 (向下),末速度 (向上)。
平均加速度
计算结果为正,方向与正方向一致,即向上。
故选D。
7.A
【详解】若规定初速度为正方向,则末速度v可能为4m/s或者,则根据加速度定义式
可得加速度
或者
若规定初速度为负方向,则末速度v可能为4m/s或者,则根据加速度定义式
可得加速度
或者
本题选择不可能的,故选A。
8.AD
【详解】A.由图可知,5s末、30s末汽车的位置均在15m处,所以汽车前5s和前30s位移均为15m,故A正确;
B.汽车前10s位移为30m,后20s位移为-30m,故B错误;
CD.由图像可知,汽车前10s速度为
全程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而全程总路程为60m,所以平均速率为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9.AC
【详解】A.速度很大的物体,如果速度不变,则加速度为零;如果速度变化,则加速度不为零,所以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故A正确;
B.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变化量无直接关系,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
C.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当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例如刚开始发射的火箭,速度为零,加速度很大,故C正确;
D.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当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很大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减小,并且减小得很快;当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很大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大,并且增大得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速度不一定很快变大,故D错误。
故选AC。
10.CD
【详解】AB.驾驶员在反应时间里没有操作车,汽车仍做匀速直线运动,酒后驾驶将明显增加反应时间,图乙对应于酒后驾驶,由图像可知,乙图全程驾车的时间较长,故AB错误;
C.设驾驶员饮酒前、后的反应时间分别为t1、t2,由图线可得,;汽车初速度,正常驾驶时的减速时间为,由图线可得正常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为
同理,可求出酒后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为,故C正确;
D.图像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像可知:制动时间内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CD。
11.(1) 交流电 0.02
(2)AC
(3)BD
(4) 0.30 0.40
【详解】(1)[1]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
[2]电源频率为50Hz,则每隔
打一个点。
(2)AB.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A正确,B错误;
C.刻度尺用来测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C正确;
D.打点计时器就是计时仪器,不需要秒表,D错误;
E.实验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因此不需要天平测小车和钩码的质量,E错误。
故选AC。
(3)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这样纸带利用率很低,纸带上会得到很少的数据,会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A错误;
B.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纸带会得到充分利用,纸带上会得到更多的数据,会减小实验误差,B正确;
C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小车会在长木板上运动更长的距离,纸带上会打出更多的计数点,从而得到更多的数据,C错误,D正确。
故选BD。
(4)①[1]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由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得,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②[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和纸带所示数据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12. 平均
【详解】(1)[1]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
(2)[2]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
(3)[3]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
13.1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详解】经过2s速度大小变为3m/s,若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则物体的平均加速度为
可知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经过2s速度大小变为3m/s,若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则物体的平均加速度为
可知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14.(1)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0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150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详解】(1)碰撞过程中该汽车的速度变化量
即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0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碰撞过程中该汽车的平均加速度
即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150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5.(1)12.5m/s
(2)20m/s
(3)12.5m/s
【详解】(1)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代入数据解得汽车在最初2 s内的平均速度
(2)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代入数据解得中间2 s内的平均速度为
(3)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代入数据解得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