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初中地理大单元章节讲解目录CONTECT1综合知识体系构建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3重难知识针对探究4学科内容定向拓展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1综合知识体系构建1综合知识体系构建1综合知识体系构建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多变的天气概念:一个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特点:①短时间性;②多变性天气的影响:①天气影响农业②天气影响交通③天气影响生活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天气预报内容:①气温②降水③风向与风力④阴晴常见天气符号: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气温的变化气温变化的内容:①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②月变化:以一月为周期的气温变化③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变化特点:①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②年变化: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相反。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气温的分布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①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②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③与海洋上等温线相比,陆地上等温线更加曲折,气温分布更复杂;④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更密集,1月气温差异比7月更大。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七大洲①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②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赤道穿过中部,是热带面积最广的大洲。③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接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降水的分布世界降水分布规律: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干、湿两季,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世界的气候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少雨,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中分旱、雨两季,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世界的气候热带气候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美国、巴西东南部等;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最典型。世界的气候亚热带气候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高温,干燥少雨,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全年湿润,主要分布在温带40°-60°大陆西岸。世界的气候温带气候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苔原气候严寒,夏季短暂,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地区的岛屿、南极洲。高山高原气候终年低温,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地区。世界的气候寒带气候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①纬度因素: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获得热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热量少,气温低。②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近海迎风地区降水多,背风地区降水少,离海远的地区降水少。③地形地势因素: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④人类活动: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可使当地气温变化趋于缓和;乱砍滥伐会使当地气候恶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会使全球升温等。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生活方面:气候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指数会因气候不同而变化,天冷需添衣,炎热天气要注意防暑降温等。②生产方面: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显著,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旱涝灾害频繁又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威胁。此外,气候还影响工业、旅游业等其他产业,如寒冷地区的冰雪旅游产业。③灾害方面:气候发生异常变化时,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如暴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台风、寒潮等也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破坏。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①有利影响: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调节气候,减轻温室效应,还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②不利影响: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过度砍伐森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也会加剧全球变暖。3重难知识针对探究3重难知识针对探究等温线图的判断方法①等温线是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依次连接成的线②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可判断气温变化的方向;等温线分布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等温线闭合,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3重难知识针对探究全球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成因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案例赤道多,两极少 赤道地区:全年高温,空气上升运动旺盛,水汽易凝结成雨;两极地区:全年低温,空气下沉运动为主,水汽难凝结 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降水多,南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多,内陆少 沿海地区:距海近,海洋水汽易到达,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 我国东部沿海降水多,西北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东岸多,西岸少 东岸:受夏季风或信风影响,水汽多,降水多;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的我国东南沿海降水多,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降水少3重难知识针对探究气温类型的判读方法以“温”定半球和温度带:根据最热月判断气候所在的半球,最高气温是7月份,气候类型分布在北半球,最高气温是1月份,气候分布在南半球。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确定气候带,如最冷月均温≥15℃为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0℃<T<15℃为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等。以“水”定型:根据降水的季节分配确定降水型,如年雨型(全年降水较多或均匀)的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夏半年降水较多)的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4学科内容定向拓展4学科内容知识拓展等温线图的综合判读判断南、北半球: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北半球越往北气温越低,南半球越往南气温越低。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已知同纬度大陆和海洋等温线弯曲状况,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可判断为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可判断为夏季。也可根据某月份的等温线分布情况,结合夏季陆地气温大于海洋气温来判断海陆位置。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等温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出,说明该处地势高;等温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凸出,说明该处地势低。等温线闭合,数值内小外大,为山地,数值内大外小,为盆地。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下图为北京2022年国庆节期间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四天中,日温差最大的是( )A.10月1日 B.10月2日 C.10月3日 D.10月4日2.10月1日,北京( )A.晴,最高气温15℃,西风3级 B.多云,最高气温29℃,北风2级C.阴转多云,最低气温8℃,北风2级 D.小雨转多云,最低气温16℃,北风3级DB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下图为北京2022年国庆节期间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生活指数是指气象部门根据气象预测而发布的为居民生活提供的参考。下图中正确表示10月2日生活指数的是( )BA.B.C.D.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1.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10月1日的日温差为9℃,10月2日的日温差为10℃,10月3日的日温差为10℃,10月4日的日温差为11℃,所以日温差最大的是10月4日。故选D。2.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10月1日,北京的天气为多云,最高气温为29℃、最低气温为20℃,图中风向标代表北风2级,ACD错误,B正确。故选B。3.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10月2日天气情况为小雨转多云,最高气温为26℃、最低气温为16℃,北风3级,不适宜洗车、晾晒和观星,ACD错误;小雨天气适宜带雨伞出门,B正确。故选B。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通常用气温和降水等状况来表示,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A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5.图中B地降水充沛,而C地降水稀少,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6.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正确描述是( )A.北半球气温由高纬向低纬逐渐降低B.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年平均气温高C.南半球降水由赤道向南极逐渐减少D.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西岸降水多ACD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4.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A地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A地的月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应为1月。故选A。5.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B地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西坡,为南半球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充沛;C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坡,为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因此导致BC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故选C。6.答案:D解析:读图分析,北半球气温由高纬向低纬逐渐升高,A错误。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气温比海洋低,夏季比海洋高,B错误。南半球赤道附近降水较多,南极地区降水较少,但不是南半球降水由赤道向南极逐渐减少,C错误。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D正确。故选D。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下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甲地年降水量( )A.200mm以下 B.500-1000mmC.1000-2000mm D.2000mm以上8.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多B.赤道附近地带降水量多C.沿海地区的降水量多于内陆地区D.两极地区的降水量较多AB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7.答案:A解析:读图例可知,甲地降水量小于200mm,也可根据所学知识,甲地为撒哈拉沙漠,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A正确,排除BCD,故选A。8.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正确,D错误;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A错误;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C错误。排除ACD,故选B。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读下面理想大陆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N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寒带气候10.造成D、I、H三处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11.按照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A处降水量大于J处B.一般来说,B处降水量大于F处C.一般来说,D处降水量大于I处D.一般来说,I处降水量大于H处BBD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9.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N位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选B。10.答案:B解析:D、I、H三处纬度位置大体相当,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D、H距海洋近,降水多;I地处内陆,年降水量较少。故选B。11.答案:D解析:中纬度D、H处为沿海地区,降水多,I处为内陆地区,降水少,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落叶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大量储水于树干中。读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以及猴面包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2.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高温少雨 D.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13.下图示意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A.甲地2月 B.甲地8月C.乙地2月 D.乙地8月DA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落叶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大量储水于树干中。读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以及猴面包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4.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C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12.答案:D解析:猴面包树,叶集生于枝顶,树干粗壮,可以储备大量水分,为热带草原地区的典型植被。全年高温多雨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多高大茂密,故A错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不符合图中植被特点,故B错误;全年高温少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图中植物难以生存,故C错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树木稀疏,猴面包树被称为热带草原的“生命之树”,故D正确。故选D。13.答案:A解析:读材料可知,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地区,故分布在甲地,故B、D错误;甲地12月到次年的2月降水多,为湿季,读题可知,图中景观拍摄于湿季,故A正确,C错误。故选A。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14.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该岛屿的盛行风向为东南风。甲地主要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THANKS FOR WATCHING感谢观看初中地理大单元章节讲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