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2张PPT)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初中地理大单元章节讲解目录CONTECT1综合知识体系构建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3重难知识针对探究4学科内容定向拓展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1综合知识体系构建1综合知识体系构建1综合知识体系构建1综合知识体系构建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海陆面积比例: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具体比例为海洋占71%,陆地占29%。海陆分布特点:①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西半球)。②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七大洲①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②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赤道穿过中部,是热带面积最广的大洲。③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接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七大洲④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赤道穿过北部,拥有世界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和最大高原(巴西高原)。⑤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是跨经度最广、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被冰雪覆盖,无人定居)。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七大洲⑥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接亚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为界),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⑦大洋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洲。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四大洋①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之间,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深度最深(有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②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之间,形状呈“S”形,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洋之一。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四大洋③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之间,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热带海洋面积较大的大洋。④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以北,是面积最小、深度最浅、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大部分海域被冰雪覆盖)。海的概念: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其他地形海: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靠近大陆,常常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开,如波罗的海、黑海等。海峡:海峡是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许多海峡被称为海上交通线的“咽喉”,如直布罗陀海峡。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陆地地形平原海拔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地表形态特征: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地势低平典型分布地区: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平原)、东欧平原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陆地地形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形态特征: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典型分布地区:青藏高原(世界最高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高原)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陆地地形山地海拔高度: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形态特征: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相对高度大典型分布地区: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山脉)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陆地地形丘陵海拔高度:一般在500米以下地表形态特征:地势起伏和缓,相对高度较小典型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丘陵(江南丘陵、浙闽丘陵等统称)、西欧丘陵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陆地地形盆地地表形态特征:四周高,中间低,内部地势可能平坦典型分布地区: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盆地)、四川盆地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海底地形①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区域,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坡度平缓,富含石油、天然气和渔业资源(如我国的渤海、黄海大陆架)。②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从200米急剧增加到数千米,是大陆与大洋底的过渡地带。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海底地形③洋中脊:大洋底部绵延很长的海底山脉,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岩浆从这里喷出,不断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如大西洋中脊)。④海沟: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一般位于大陆坡与大洋中脊之间,是板块挤压形成的,深度可达万米以上(如马里亚纳海沟,世界最深,深约11034米)。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海底地形⑤洋盆(深海平原):位于大洋中脊与海沟之间,是海底地势最平坦的区域,面积广阔,覆盖着深厚的沉积物。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海陆变迁大陆漂移学说提出者: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主要内容:在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称为泛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到6500万年前,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并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证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吻合性,如南美洲大陆凸出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吻合;非洲、南美洲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中龙化石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中龙是最早下水的爬行动物,对海水适应能力较差,却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有发现,说明这两个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图片]海陆变迁板块构造学说观点: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板块运动的影响①碰撞挤压:板块相向运动,易形成山脉、岛弧或海沟。例: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马里亚纳海沟。②张裂拉伸:板块相背运动,易形成裂谷或海洋。例:东非大裂谷、红海。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2章节核心知识精讲3重难知识针对探究3重难知识针对探究七大洲分界线相邻大洲 分界线亚洲vs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vs非洲 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亚洲vs北美洲 白令海峡北美洲vs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欧洲vs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美洲vs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3重难知识针对探究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板块运动形式 运动方向 对地形的影响 典型案例碰撞挤压 板块相向运动 形成山脉、岛弧、海沟 喜马拉雅山脉(亚欧+印度洋板块)、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亚欧板块)张裂拉伸 板块相背运动 形成裂谷、海洋 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张裂)、红海(非洲+印度洋板块)3重难知识针对探究五种陆地地形的判断方法第一步:看海拔①海拔<200米:优先判断平原或丘陵。②海拔200~500米:多为丘陵。③海拔>500米:优先判断高原或山地。第二步:看地表起伏与坡度①平坦无起伏:平原或高原。②有起伏但和缓:丘陵。③起伏大、坡度陡:山地。④四周高、中间低:盆地。4学科内容定向拓展4学科内容知识拓展世界重要海峡和运河白令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莫桑比克海峡土耳其海峡德雷克海峡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4学科内容知识拓展世界重要海峡和运河4学科内容知识拓展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运动活跃,地壳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4学科内容知识拓展为什么红海面积不断扩大?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地带,板块不断向两侧运动,导致红海面积逐渐扩大。生长边界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读陆半球与水半球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例关系的是( )DA.B.C.D.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读陆半球与水半球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图中乙、丙两大洲的分界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B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1.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D正确,ABC错误;故选D。2.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丙南美洲和乙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B正确;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和非洲分界线,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ACD错误;故选B。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数字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①亚洲 B.②印度洋C.③南美洲 D.④大西洋4.赤道没有穿过的大洋和大洲是( )A.非洲、印度洋 B.南美洲、太平洋C.亚洲、大西洋 D.北冰洋、南极洲BD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3.答案:B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南美洲,②是印度洋,③是亚洲,④太平洋,B正确,ACD错误,故选B。4.答案:D解析:读图,赤道自西向东依次穿过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大洋洲,ABC不符合题意。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南极洲全部位于南半球,赤道没有穿过,D符合题意。故选D。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读下列海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关于各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峡①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B.海峡②北侧的岛屿是冰岛C.海峡④是“中东石油运输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D.海峡③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6.海峡③南面的大洲是( )A.南美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AC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5.答案:A解析:图中①海峡为白令海峡,它连接了太平洋和北冰洋,是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A正确;图中②海峡位于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为英吉利海峡,其北面的岛屿是大不列颠岛,B错误;图中④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为马六甲海峡,它连接了太平洋和印度洋,C错误;图中③海峡连接了地中海与大西洋,为直布罗陀海峡,它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D错误。故选A。6.答案:C解析:③海峡连接了地中海与大西洋,为直布罗陀海峡,它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南面是非洲,北面是欧洲,故选C。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日本平均每天发生约5次有感地震。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传统建筑在建造时会考虑到抗震因素。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和“日本传统建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7.日本地震频发是因为地处( )A.亚欧大陆内部B.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C.四面临海的位置D.低纬度地区8.关于日本传统建筑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筑材料较重②建筑材料较轻③楼层较少④楼层较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C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7.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由于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A错误、B正确;日本地震频发与其四面环海,位于什么纬度范围没有关联,CD错误。故选B。8.答案:C解析:由上题可知,日本地震频发,为了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其传统建筑具有建筑材料较轻、楼层较少等特点,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C。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曾多次下潜到超过万米的深海区域进行作业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为10909米,刷新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下图为“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各类海底地形中,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是( )A.大陆架 B.海沟 C.洋盆 D.大陆坡10.观察海底地形可知,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 )A.大陆架—海沟—大陆坡—洋盆 B.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C.大陆坡—大陆架—洋盆—海沟 D.大陆坡—洋盆—大陆架—海沟AB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曾多次下潜到超过万米的深海区域进行作业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为10909米,刷新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下图为“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下列关于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底地形比较单一B.海底最深的部分是洋盆C.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D.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以及火山活动比较强烈的地方是大陆坡C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9.答案:A解析: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离陆地最近,是海洋生物最集中的区域,与人类生活最密切,A正确。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洋盆一般指宽度较宽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与大陆架相比与大部分人类的关联不密切,BCD错误。故选A。10.答案:B解析:观察海底地形可知,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答案:C解析: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并不单一,A错误。海底最深的部分是海沟,B错误。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是海洋生物最集中的区域,C正确。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以及火山活动比较强烈的地方是大洋中脊,D错误。故选C。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地表形态复杂。读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A处地形区有“世界屋脊”之称,它是( )A.巴西高原 B.亚马孙平原C.东非高原 D.青藏高原13.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 )A.大西洋沿岸、亚洲、非洲西部B.太平洋东岸、北美洲和南美洲东部C.亚欧大陆南部、北美洲西北部D.亚洲中南部、欧洲南部、北美洲和南美洲西部DD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地表形态复杂。读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关于世界主要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同一大洲B.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都濒临印度洋C.安第斯山脉所在大洲的面积居世界第四位D.南半球上的各大洲整体地势起伏较小,无高大山脉C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12.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A处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因其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又被称为世界屋脊,ABC错误,D正确;故选D。13.答案:D解析: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亚洲中南部、欧洲南部、北美洲和南美洲西部,亚洲中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脉,其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欧洲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北美洲西部有落基山脉,南美洲西部有安第斯山脉,这两处山脉的形成都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相互作用有关,D正确。大西洋沿岸、亚洲和非洲西部山脉分布相对较少,A错误。北美洲和南美洲东部的山脉不如西部显著和高大,B错误。北美洲西北部的山脉在规模和高度上不突出,C错误。故选D。5综合练习应用拔高1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A错误;落基山脉位于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都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B错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世界上大洲面积由大到小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C正确;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位于南美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D错误。故选C。THANKS FOR WATCHING感谢观看初中地理大单元章节讲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