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1. 让我自己来整理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1. 让我自己来整理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幸福一家人》的第3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本课共三个板块:我的“小伙伴”、“小伙伴”不见了、学会整理好方法。本设计为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前两个板块。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体会自己与物品之间的亲密关系,产生要整理爱护他们的情感,让学生体会遗失或乱扔乱放物品给自己或者家人带来烦恼,感受物品整理对于有序生活和美好家庭生活的意义。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重,普遍乐于探究,喜欢动手实践,但由于家长溺爱或对学生家务劳动能力存有顾虑,部分学生丧失了家务劳动的机会,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整理习惯缺失这一问题较为突出。本课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提升自主整理意识和自主整理能力,让学生为自己能够承担家庭责任而感到快乐和自豪。
教学目标:
1.通过猜谜语、分分类等游戏体验,认识身边各种各样的“小伙伴”,知道生活处处都有小伙伴。
2.通过我和“小伙伴”的故事分享,感知“小伙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讨论交流,初步感知物品乱丢乱放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不便和麻烦,初步形成主动整理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小伙伴真不少。
(一)创设情境,引出伙伴。
小朋友们,我们都爱交好朋友,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一个小朋友。他是谁呢?
播放学习伙伴语音:大家好,我叫小洁,很高兴见到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我。
(二)头脑风暴,猜猜“小伙伴”。
学习伙伴语音过渡:生活中,我有许多特别的“小伙伴”,他们天天陪着我。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会猜谜,你们能猜出它们是什么吗?
1.出示小洁的见面礼(袜子、铅笔、皮球),猜猜他们是什么。
2.小结:小朋友们,原来袜子、铅笔、皮球这些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品,就是小洁的“小伙伴”。你们有这样的“小伙伴”吗?
(三)火眼金睛,找找“小伙伴”。
1.活动:学生在教室内、生活中寻找“小伙伴”。
2.交流:教师播放生活中的“小伙伴”视频,学生谈感受。
3.小结:我们生活到处都有“小伙伴”的身影,“小伙伴”可真多呀。
(四)游戏体验,分分“小伙伴”。
学习伙伴语音过渡:小朋友们,这么多的小伙伴,我总是分不清楚,你们能帮我给他们分分类吗?
1.出示活动要求。
2.学生活动:给“小伙伴”分分类。
3.校对分类是否正确。
4.总结:学习时、生活时、游戏时都有“小伙伴“的身影,“小伙伴”真是无处不在啊,这儿有那儿有,处处都有小伙伴。(板贴)
5.评价:能在生活中找到小伙伴的身影,并能正确分类,就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以新朋友小洁导入新课。通过游戏体验,帮助学生认识寻找“小伙伴”,感受生活处处都有“小伙伴”,寓教于乐,融学于趣。
二、小伙伴作用大。
学习伙伴语音过渡:小朋友们,这么多亲密的伙伴天天陪伴着我们。平时生活中,你和小伙伴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一)伙伴故事分享会。
1.我和我的伙伴故事:展示课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的我和“小伙伴”之间的故事,指名学生上台分享。
2.明确评价要求:说清楚“小伙伴”是谁;讲清楚“小伙伴”的作用。
3.小组合作交流,组员互评。
4.班内分享交流。
(二)如果“小伙伴”不见了……
1.假想缺失:
铅笔、书包等学习“小伙伴”不见了会怎么样?生活“小伙伴”、游戏“小伙伴”都不见了,会怎么样?
2.学生谈感受:我想对“小伙伴”说……。
3.小结:你需要我需要,生活处处需要小伙伴。(板贴)
设计意图:
本环节借助课前学单,引导学生记录自己和“小伙伴”的故事,并课中进行交流汇报。课堂提炼补充如果生活中没有这些“小伙伴”会怎么样,进一步认识“小伙伴”的重要,并感知因为有了这些“小伙伴”,生活才变得有序美好。
三、不整理,烦恼大。
学习伙伴语音过渡:小朋友们,你们了解了生活中“小伙伴”的作用,现在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下棋,你们想去吗
(一)看到脏乱知不便。
出示脏乱的客厅图。
1.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猜一猜:为什么这么脏乱?
3.想一想:找不到棋子会怎么样?(预设:影响友谊、失信于人)
(二)对照自己悟不便。
学习伙伴语音过渡:小朋友们说一说有没有遇到过因为没有整理好,而找不到东西的麻烦呢?
1.学生交流:结合自身经历,谈谈麻烦。
2.听听家长的心声:出示班级群家长的语音记录。
3.讨论:乱扔乱放带来的麻烦。(预设:浪费时间;影响心情;安全隐患;增加负担;降低效率)
4.小结:不整理会带来这么这么多的麻烦呀,乱扔乱放真不好,及时整理很重要。(板贴)
(三)主动整理我来做。
1.过渡:整理任务交给谁呢?
2.引出课题: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有整理的能力了,可以试着去整理,让我们大声地说“让我自己来整理”。(板贴)
学习伙伴语音:我们都是家庭的一员,干净整洁的家庭也需要我们小主人的努力,才会更幸福更和谐。
设计意图:
乱扔乱放是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发生的事情。通过去小洁家做客遇到的麻烦,体会到乱丢乱放带来的不便,引导学生联系自身,深刻感悟到乱丢乱放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烦恼,从而意识到及时整理的重要性,初步形成主动整理的意识。本环节以学习伙伴的事例来反观自己的生活,既有趣味性,又有实效性。
四、课堂总结:
1.谈课堂收获: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总结评价:数一数小贴纸。
3.串编儿歌读一读。
4.教师结语:乱扔乱放真不好,及时整理很重要,那怎么整理呢?下节课让我们一起帮小洁想办法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