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202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题型一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1.连接体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连接(叠放、并排或由绳子、细杆联系)在一起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2.外力与内力(1)外力:系统之外的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2)内力: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3.分析方法适用条件 注意事项 优点整体法 大多数为系统内各物体 保持相对静止,即各物 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只分析系统外力,不分析 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 用力 便于求解系统受到的外加作用力隔离法 (1)系统内各物体加速度 不相同 (2)要求计算系统内物体 间的相互作用力 (1)求系统内物体间的作 用力时,可先用整体法, 再用隔离法 (2)加速度大小相同,方 向不同时,应采用隔离法 便于求解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考向一 共速连接体两物体通过弹力、摩擦力作用,具有相同的速度和相同的加速度.(1)绳的拉力(或物体间的弹力)相关类连接体. .(2)叠加类连接体(一般与摩擦力相关)例1 [2024·黑龙江哈尔滨模拟] 如图所示为某次高铁列车对接场景,对接A.的加速度大小为B.对接处的作用力大小为C.若,则对接处(如图所示)对 的作用效果是向前的拉力D.若每组提供的动力均为 ,则列车组的加速度加倍后两组列车成为一列共同出发.列车启动阶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每组提供的动力均为,受到的阻力均为总重的倍.运行方向如图所示, 组总质量为,组总质量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动力与加速度并不是正比关系,若每组提供的动力均为 ,列车组的加速度并不加倍,A、D错误;对于 组列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若 ,则小于零,对接处(如图所示)对 的作用效果是向后的阻力,B正确,C错误.例2 [2024·安徽马鞍山模拟] 如图所示,、、 长方体木块完全相同,质量均为,其中、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在长木板上, 质量为,、、、间动摩擦因数均为 ,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拉木块 ,使、、、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则( )A.对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向左B.对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向右C.对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向左D.、 两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析] 对整体,可知 ;对整体有,即对 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向右,选项A错误,B正确;对 分析,可知,则对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向左,选项C错误;、 两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均为 ,方向均向右,选项D错误.例3 [2024·北京通州区模拟] 车厢顶部固定一滑轮,在跨过定滑轮轻绳的两端分别系上物体、物体,质量分别为、 ,如图所示.车厢向右运动时,系的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系的轻绳保持竖直,、 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已知 ,绳子的质量、滑轮与轻绳的摩擦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厢的加速度为0B.绳子的拉力大小为C.车厢底板对的支持力为D.车厢底板对的摩擦力为√[解析] 物体 与车厢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对物体 分析,受重力和拉力,根据合成法知,绳子拉力为 ,物体的加速度为,所以车厢的加速度为,故A、B错误;物体的加速度为 ,对物体 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支持力为、 ,故C错误,D正确.考向二 关联速度连接体轻绳在伸直状态下,两端的连接体沿绳方向的速度总是相等.下面三图中、 两物体速度和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例4 [2024·山东青岛模拟]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物体质量,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物体质量 ,现同时释放两物体,不考虑滑轮质量和其他摩擦取 ,则( )A.、的速度大小相等 B.、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连接的轻绳上的拉力为 D.连接的轻绳上的拉力为√[解析] 由装置图可知,的速度和加速度都等于 的速度和加速度的2倍,选项A、B错误;设轻绳上的拉力为,则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对有,联立解得 ,选项C错误,D正确.例5 [2024·湖北武汉模拟] 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体左侧倾角为 ,右侧倾角为,质量为和的小滑块、 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固定在斜面体上的光滑定滑轮连接,轻绳均与斜面平行.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均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当小滑块在左侧、 在右侧时,如图甲所示,放手后小滑块下滑,加速度大小为 ,绳上的拉力为;当小滑块在左侧、在右侧时,如图乙所示,放手后小滑块 的加速度大小为,绳上的拉力为.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解析] 当小滑块在左侧、在右侧时,对 整体,有,解得,对 ,有,解得 ,故A、C错误;当小滑块在左侧、在右侧时,对 整体,有,解得,对,有 ,解得,故B正确,D错误.题型二 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1.临界、极值条件的标志(1)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2)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2.“几种”典型临界条件(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弹力.(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3)加速度变化时,速度达到最值的临界条件为加速度变为0.考向一 相对滑动的临界问题例6 (多选)[2024·山西太原模拟] 如图所示,、、 三个物体静止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的质量为,和的质量都是,、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现对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无论力为何值,的加速度都不会超过B.当力时,相对 滑动C.若、、三个物体始终相对静止,则力 不能超过D.当力时,、间的摩擦力为√√[解析] 与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与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地,要使、、 都始终相对静止,三者一起向右加速,则对整体有,假设恰好与 相对不滑动,则对有,联立解得,,设此时 与间的摩擦力为,对有,解得,表明达到临界时还没有达到临界,故要使三者始终相对静止,则力 不能超过,故C正确;当恰好相对滑动时,早已相对滑动,对、整体得,对有 ,联立解得,故当拉力大于时,与相对滑动,故B错误;当 较大时,、都会相对滑动,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对 有,解得,故A错误;当时,三个物体相对静止,则对整体有,对 有,联立解得 ,故D正确.考向二 恰好脱离的动力学临界问题例7 [2024·甘肃天水一中模拟]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汽车做加速运动,车厢内有一个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的小球,用轻绳系于斜面的顶端,小球的重力大小为 ,绳对球的拉力大小为、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当汽车以大小为 的加速度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重力加速度 取,则( )A.若,小球受、、 三个力作用B.若,小球受、 两个力作用C.若,小球受、 两个力作用D.不论多大,小球均受、、 三个力作用√[解析] 若支持力恰好为零,对小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如图所示,小球向左加速,加速度向左,合力水平向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由以上分析可知,当时,小球受、 两个力作用,当时,小球受、、 三个力作用,故D错误;若,小球受、 两个力作用,故A错误,B正确;若,小球受、、 三个力作用,故C错误.考向三 动力学中的极值问题例8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的水平托盘 与一竖直放置的轻弹簧焊接,托盘上放一质量为的小物块 ,整个装置静止.现对小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变力,使其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取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变力的最小值为B.变力的最小值为C.小物块与托盘分离瞬间的速度为D.小物块与托盘分离瞬间的速度为√√[解析] 对、 整体受力分析,则有,可得;当最大时 最小,即刚开始施力时,最大且等于和 的重力之和,则,故A错误,B正确.刚开始,弹簧的压缩量为,、 分离时,其间恰好无作用力,对托盘,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解得,物块在这一过程的位移为 ,由运动学公式可知,代入数据得 ,故C正确,D错误.题型三 动力学图像问题1.常见的动力学图像图像、图像、图像等.2.图像问题的类型(1)已知物体受到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3)由已知条件确定某物理量的变化图像.3.解决图像问题的关键(1)看清图像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0开始.(2)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能够抓住图像的一些关键点,如斜率、截距、面积、交点、拐点等,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再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例9 [2024·全国甲卷] 如图所示,一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的一端系物块, 置于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存在摩擦;绳的另一端悬挂一轻盘(质量可忽略),盘中放置砝码.改变盘中砝码总质量A. B. C. D.,并测量的加速度大小,得到图像.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在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 设的质量为, 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绳的拉力为,以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以盘和盘中砝码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联立可得 ,可知当砝码的重力大于 时,才有一定的加速度,当趋于无穷大时,加速度趋近于 ,故D正确.例10 (多选)如图甲所示,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的作用,在时撤去外力.物块所受的摩擦力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板的速度与时间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A.木板的质量为B.内,力的大小为C.内,力 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解析] 木板和实验台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由题图乙知, 后物块和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由题图丙知, 内,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撤去外力 后的加速度大小.设木板质量为,在 内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且知,解得, ,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故无法求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选项A、B正确,D错误;内,由题图乙知, 是均匀增加的,选项C错误.变式 [2024·云南昆明一中模拟] 城市高层建筑建设施工,往往采用配重的方式把装修材料运送到高处,精简模型如图甲所示,固定于水平面上倾角为 的斜面,绕过顶端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两小球、 (可视作质点),质量分别为和, 小球被固定于地面上的锁定装置锁定,某时刻解除锁定,安装在斜面底端的位移采集传感器采集到在斜面上下滑的位移 与时间的二次方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该图像的斜率为 ,不考虑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取,,则与 的质量之比为( )A. B. C. D.√[解析] 解除锁定后,沿绳方向上对、 和绳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对由运动学规律有 ,结合图像斜率,即,联立解得 ,故选B.素养提升 系统牛顿第二定律问题对加速度不同的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满足牛顿第二定律,即(其中、、…、为物体1、2、…、运动的加速度),若采用正交分解法,则在 方向上,(其中、、…、 为物体1、2、…、在方向上的加速度),在 方向上,(其中、、…、 为物体1、2、…、在 方向上的加速度).例11 [2024·湖南长沙模拟] 如图所示,猴子的质量为 ,开始时停在用绳悬吊的质量为 的木杆下端.当绳子断开瞬时,猴子沿木杆以加速度(相对地面)向上爬行,重力加速度为 ,则此时木杆相对地面的加速度为( )A. B. C. D.√[解析] 解法一:设杆对猴子竖直向上的作用力为 ,以猴子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猴子对杆向下的作用力 ,以杆为研究对象,设杆向下的加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 ,选项C正确.解法二:对杆和猴子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 ,选项C正确.例12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 、倾角为 的斜面,斜面上表面光滑.质量为 的小滑块自斜面顶端滑下,斜面始终保持静止,若 可变,重力加速度为,当A. B. C. D.取某数值时,地面所受摩擦力最大,此时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为( )√[解析] 小滑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把此加速度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对小滑块和斜面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有 ,当时,地面所受摩擦力最大,此时,对整体在竖直方向上有,解得,A正确.例13 [2024·河北衡水模拟]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的2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A. B. C. D.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解析] 木板沿斜面加速下滑时,猫保持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即相对斜面静止,加速度为零.将木板和猫作为整体,设猫质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为木板的加速度 ,整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猫和木板沿斜面方向的分力的大小,即,解得 ,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